60万关东军被弄去西伯利亚为什么没有人反抗?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中战斗力最强、军事素质最高、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有“皇军之花”的称号,全盛时期的关东军足有一百二十万人之多。

不过到了后半阶段,由于要对美作战,大量军事物资器械被转移到了太平洋战场,关东军规模和装备都锐减,1943年以后新成立的有些师团,居然有不少士兵是无枪可持。

1945年8月,百万苏联红军开始向中国东北进军,这时的日本关东军大多是装备落后的新兵或者老弱病残,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精气神,压根就不是战斗力强盛的苏联红军对手,在付出战死八万的代价后,剩下的近六十万关东军选择了投降,成为了苏联的俘虏。

苏联当时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投降,一时间很为难,为了解决战俘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国内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苏联将这近六十万关东军俘虏分批次押送到西伯利亚劳改。由于俘虏人数众多,不少俘虏是步行前往遥远的西伯利亚,当时的西伯利亚正是寒冬之际,俘虏冷死的、饿死的不计其数。而到了西伯利亚战俘营后,他们被迫从事修铁路、采矿、挖河道等一系列深重劳役。

那为何他们这么多人不反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没得反抗,他们这些人都已是没有战斗力可言的俘虏,压根无力反抗,他们已经缴械,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谁先反抗谁就先死!人多有什么用,耐不住别人子弹多!

而且这些人也是已经绝望了、认命了的人,不敢再反抗了,要是敢反抗的话,他们就不会投降当俘虏了,而是早就死在战场上了,战死的也不会只有那八万人。

其实当时反抗了也已经没用了,即便反抗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他们已经到了西伯利亚,还能立刻飞回去不成?他们反抗了,由于不熟悉环境,也只能在那呆着或者在周边徘徊,空耗时间,等苏联红军集合部队追来后还是凉凉。这还不如在战俘营当着俘虏,虽然当俘虏日子苦了点,但还能活命,要是反抗就直接死了。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日军太过于惧怕苏联了,苏联对于他们的态度太过于强硬,而他们就是吃软怕硬,对于苏联自然不敢轻易反抗了。日本惧怕苏联到什么地步呢?都知道日本眼馋北方四岛,但即便在苏联解体之时,它也没有对北方四岛有太多想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