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其实刘备若真派魏延去镇守荆州,也应该是守不住的。
有人认为魏延能够守住荆州,无非是认为魏延曾镇守住了同样属要地的汉中,因此认为魏延如果能够去守荆州,定能保证荆州万无一失。
但其实汉中、荆州还是有区别的,魏延能守住汉中,不一定就能守住荆州。
汉中虽然是要地,但危险系数其实并不如荆州,在汉中真正要对付的大敌只有曹魏罢了,但荆州不同,除了曹魏后面还有个东吴虎视眈眈,是腹背受敌之处,而汉中的后面是蜀汉大本营。
本人觉得这是两者之间一个相对较大的差距,荆州的难度系数远远大于汉中。
其实刘备刚拿下汉中后,汉中早期肯定是好守的,毕竟曹操刚吃了败仗,要想再次振作起来肯定是需要时间去修养的。
而到了之后,汉中也依旧是不难守,因为没过多久荆州就丢了,荆州丢了,其实蜀汉就把防守重心都放在汉中了。毕竟新的西线防守重心永安只需要防守一个东吴,不再像以前荆州那般艰难。防守重心转移过来了,汉中其实就不算是很难守了。
关羽守荆州难度一直很大,而且不单是腹背受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关羽荆州守军本来就不多,被刘备先带走了几万,又被诸葛亮、张飞、赵云带走了几万,真的剩的不多了。
在吕蒙后来袭取荆州三郡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打算抢回三郡。后来刘备回援,然后湘水为界,此是题外话。也就是说当时关羽除了守卫城池的军队,能流动的也就是三万,而且还是“号称”。
腹背受敌,加上守军数量并不是很多,荆州真的很难守。其实关二哥守荆州达四五年之久,已属不易了。
不过若是魏延能够不像关二哥那般主动出击,还是可能守住的。但魏延守是不可能守的。
云长高傲,文长就不高傲了吗?
魏延性格其实与关羽差的不大,他相处与东吴的关系不一定就比关羽好。魏延向来主张出奇兵致胜,化守为攻,是个比较冒险主义的将领,并且他还想独自率军出征,然后立功,献计兵出子午谷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若看到当时汉中已拿下,孙权出兵合肥,曹魏危及的大好局面,他也定会像关羽一样率师北伐,然后和关羽的结局没两样。
但这只能是假设,因为刘备在当时是不可能放魏延守荆州的,荆州只有可能是关羽与张飞二人,而两人中相对来说更擅长守城的关羽是最佳人选。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刘备根本就不会让魏延守荊荆洲。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在这种情况下,荆州丢不丢不确定,但是刘备与孙权之间,却早晚为此翻脸,必有一战。
我们现在说起荆州之事,都会加上“关羽大意失荆州”,总的一个意思,就是说荆州的丢失,是防备的不够严密,导致东吴有机可趁,这才致使关羽落败,最终身死。
当时正值关羽镇守荆襄之地,他领兵一路北上,直至襄阳,曹军是屡战屡败。曹操无奈,派了于禁率领数万精兵救援曹仁。谁知于禁无知,竟然在低洼处驻扎军队,结果被关羽抓住机会,“水淹七军”,一举歼灭于禁的军队,樊城形势危急,几乎已经是保不住了。远在许都的曹操听说之后,慌张的想要迁都避其锋芒,最后好歹被司马懿劝住了。
而关羽这边,虽然一心攻打襄阳和樊城,但是他对荆州的防守、对东吴的警惕还是足够的。原书中记载,关羽让部下王甫“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而吕蒙在为孙权制定先取荆州的战略之后,也曾派人打探过荆州的虚实,来人回禀说荆州军队严整,早就有所准备。这搞得吕蒙很是郁闷,只有托病不出。
之后,孙权拜陆逊为将,关羽认为陆逊只不过是一个书生罢了,很是轻视,于是认为后防没有威胁,才从荆州调兵前往樊城,吕蒙和陆逊这才趁荆州兵力空虚,白衣渡江,袭取了关羽的大后方。
说起来,关羽的失误,一在于没有和孙吴搞好政治关系,使得孙权对关羽很是愤恨,其二,则是这调兵之举了。关羽的本意是将荆州的生力军调往樊城战场,迅速拿下樊城,进而掌握整个荆襄之地,为北伐奠定基础,然后再进行回防。可惜,他低估了孙权对荆州的贪欲,也低估了吕蒙和陆逊的能力,最终不仅将荆州丢了,自己也兵败身死。
试假设,如果将荆州的守将换成魏延,则还会有大意失荆州的事情吗?魏延也算得上是刘备阵营里数一数二的大将了,虽然当时盛传的“五虎上将”里并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他对军事的掌握以及自身的武艺,足可以让他问鼎当时的顶级将领。这一点,从刘备任命他为汉中太守就可以看出来。
当时刘备刚刚从曹操的手里得到汉中,急需一员大将镇守。大多数人都认为刘备会选张飞任汉中太守,而刘备,却毫不犹豫地将汉中太守、汉中大都督的职位授给了魏延。刘备也知道众人对此事有所怀疑,便让魏延发表了一个就职演讲。魏延对此只说了一句话:“如果曹操亲自带兵前来,我为大王抵抗他;如果是其他人来,我为大王擒获他”。自此之后,魏延镇守汉中,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而如果将魏延摆在关羽的位置上,说实话,估计魏延对曹操的威胁没有关羽的分量,但是守住荆州,以魏延的实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问题是,荆州是横在刘备和孙权之间的一棵刺,荆州的问题不解决,两人即使表面装得再亲切,内心里总会有些波澜。孙权对荆州一直志在必得,早在孙策时期,江东对荆州便已经是垂涎万分,而赤壁之战后,孙权本可以一举夺得荆州,不料自己和曹操相争,却让刘备捡了大便宜,堂而皇之地将荆州占住,还美其名曰“借”。对此,孙权对刘备是有很大的恨意的,无奈曹操一直惦记着江东,孙权无法,只得咬咬牙,和刘备结盟。
魏延剧照
所以,即便将荆州守将换成魏延,即便没有大意失荆州,孙权早晚为了荆州,必定会和刘备开战,而一旦夺取了荆州,两家的关系反而又会亲切起来。因为站在理智的角度,蜀汉的最大敌人是曹魏,而不是东吴,荆州即使被孙权夺了,刘备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还得在缓过气之后陪着笑脸和孙权讲和。但刘备在这时偏偏不理智,倾全国之兵讨伐孙权。说实话,即便刘备对吴战争打胜了,恐怕得益最大的,不是他刘备,而是北方以逸待劳的曹魏。
其实,丢荆州一事,还是告诉我们,借东西,早晚还是要还的,而且还有利息的。
(全文完)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魏延守荆州可能守得住吧,汉中魏延守住十多年安然无恙,稳如泰山,魏延足智多谋,文武全才,武功厉害,只是没有五虎上将的老练经验,其实魏延不比五虎上将差,带兵打仗,蜀国文武全才算得上魏延了。魏延守荆州可以,但是,人家不服气,不可能让青春活力的魏延守荆州。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谢邀。
答案是守不住。
原因有四:第一,魏延没有足够的声望镇守荆州。荆州四战之地,又经历赤壁战乱,人心不稳,魏延的威望不足以压服荆州士族及百姓。
第二,魏延没有证明他有统御一州的能力。荆州形势在天下州郡中最为复杂,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魏蜀吴各占其一,犬牙交错,刀兵相连,没有足够的军事威慑力根本难以安坐。虽然魏延镇守汉中确保汉中无失,但汉中难以和荆州相比。
第三,魏延难以服众。当初确定守汉中的人选,众人都以为会是张飞,张飞也觉得汉中太守是囊中之物了,但没想到刘备提拔了魏延。众人大惊,说明魏延在季汉集团中的地位和声望并不高。任命魏延镇守荆州,外祸不起,内必为乱。
第四,魏延性格上类似关羽,都有“傲”的一面,守汉中时对刘备说:“若魏举国至,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诸葛亮北伐时也曾建议兵出子午谷,但不被诸葛亮采纳,魏延还“颇有微词”。如果魏延镇守荆州,襄樊之战可能不会爆发,但荆州的人事隐患依然会存在,糜芳和士仁的俩反骨仔早晚有作死的一天。
其实不管襄樊之战爆发不爆发,孙吴都会找时机进攻荆州,届时曹魏也不会袖手旁观。想一想关羽面对的全明星阵容,就知道魏延是不可能守住荆州的。
《三国演义》中假如刘备派魏延镇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失吗?
肯定守住,魏延是智勇双全的将才!可独挡一面,难得的人才!但汉中谁守呢?汉中也至关重要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