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马超地位确实是高,在刘备攻取汉中以后,群臣曾联名上书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这个联名书就是以马超为首的。

联名书总共有120人,要知道张飞才第七,其实当时的诸葛亮、关羽也不过是第五、第六的样子。这足以看出马超在蜀汉的地位应该是很高的,至少在刘备称王前地位应该可以说是最高的。

而在刘备进汉中王后,马超是被封为左将军,这是刘备曾经做过的位置,也是不低的职位,而张飞则是右将军。左右将军虽然是一级别,但以左为尊,在位序上还是马超更高一些。

即便在刘备称帝后,张飞升成了车骑将军,但马超也成为了骠骑将军,骠骑将军在汉制里仅次于大将军,车骑将军十分明确在骠骑将军下面一级。

虽然马超地位在后来稍微降低了,但不管是啥时候他确实都要比张飞地位要高。张飞是刘备出生入死的兄弟,跟随刘备最早,战功最大,也最忠心,为何不如半路来投的马超地位要高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马超基础好。马超早在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军阀了,他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他也曾是诸侯,是被朝廷册封过的大佬。

即便是投降了刘备,他的地位依然不会低,毕竟为了不寒马超的心,刘备得给马超升官,他原本官就高,所以以后即使是升的慢,也不会低于早就不如自己官职的张飞。

谁影响力大,谁的官就大。马超将门出生,祖先乃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刘备自然认为自己是恢复大汉的“光武帝”,而马超则是下一个“马援”了。刘备这个光武帝自然不会怠慢自己的马援。

而且马超在西北的氐、羌等部落中很有名望,根基也很深,马超影响力太大了,不给他大的官位,很多人是会不服的。刘备给影响力大的人高官,也不止马超一位。刘备拿下蜀中后,像蜀中原本的一些影响力不小的大臣也给予了高官。

其实刘备若把张飞放在比马超还高的地位,自己也会落下一个“任人唯亲”的话柄,会让很多人不服,也会失去积极性。

刘备把马超放在高位,甚至是在张飞之上,是权衡了利弊所做出了决策,这是正确的做法,是为君之道。

不过虽然张飞地位不如马超,但相比来说受到重用的程度依旧还是张飞。马超在被封为骠骑将军后,是凉州牧,但要知道凉州并不在蜀汉之手,马超是遥领凉州。张飞的车骑将军虽然不如骠骑将军,但他是司隶校尉,是京师又或者地方的监察官,有实权的。不过这也不能证明马超一点不受重用,刘备还是挺器重他的,他只是不会如张飞那般被重用罢了!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原来那将即马腾之子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岁,英勇无敌。”《三国演义》第十回里,罗贯中如是安排马超出场,少年鲜衣怒马而来,满是豪情壮志,自此以后,三国时期又一位少年将军正式登上历史大舞台,那时候的马超还不知道,千年后人们会用“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把他和其他人放在一起武评,他排在第五,不前不后的位置。有意思的是,马超的名气在这九个人中,甚至比不上排名最末的姜维,那么这背后究竟是因为马超名不副实,还是另有原因?答案可以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与正史《三国志》里,对马超的记载对比开始寻找答案。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蓝本进行的艺术创作,罗贯中在下笔之时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加工,甚至为了艺术效果,对史实进行了修改,造成了小说与真实历史有很大的出入——诸葛亮并不是智多近妖,周瑜也从来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吕布其实有勇有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也有例外,马超就是这其中之一。

演义里的马超,年少时叱咤西凉,后威震潼关,称霸陇上,最终在乱世之中选择了辅佐刘备,最后客死异乡,一生轰轰烈烈,他被誉为“虎将”,而《三国演义》里能获得如此高评价的不过三人,他是一个,另外两个分别是赵子龙和关羽。其勇猛可见一斑。在正史里,马超的一生与演义里描述的八九不离十,二十岁他领兵破苏氏坞,自此一生戎马闯天下。一年之后,二十一岁的他声名鹊起,那一年是建安元年,六年后,建安七年,他斩杀袁绍部将郭援,并于同一年让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在他的逼迫下无奈投降;九年后,建安十六年,马超先破刘雄鸣,后逼到潼关与曹操直接交锋,潼关一战,他奇袭曹操大本营,差一点直取曹操性命,这一战,马超彻底的声震天下,曹操西凉逢马超也被载入史册。

拼杀至此,马超到达人生巅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这之后,马超不复辉煌,哪怕他后来追随刘备,成为了蜀汉骠骑将军——名义上的蜀汉军界第一人,却也再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他很快就被同时期的蜀汉猛将比了下去——关羽水淹七军,张飞智取瓦口关,黄忠威震定军山,赵云汉水以寡胜众,魏延督军汉中。相比于前半生的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后半生的马超暗淡了许多,至少英雄意气不再。而这一点,也直接导致了前面我们提到的为什么马超的名气和他的排名不成正比,甚至有巨大的落差。而话到这里,相信各位都有种感觉,马超是有实力的,可是他在蜀汉却是表面上地位崇高,实则被闲置弃用。而这一个观点究竟是对是错呢?笔者认为,是正确的。

马超在蜀汉的确没有得到重用,可是这并不是刘备有心为之,而是形式所迫,因为到了蜀汉时期的马超,他已经没有了能与他同生共死,冲锋陷阵的亲信之兵,潼关之战,冀城之战等等,辗转下来,他的旧部与血亲基本丧失,他已不再如当年威风八面,他的身边只剩一个从弟马岱而以了。而上沙场打仗,最关键的是军队凝聚力,凝聚力从何而来?就是靠着军队士兵与主将之间,是否是一路拼杀过来的弟兄,再直白一点,就看士兵是不是主将的亲兵,若非如此,当年吴国甘宁甘兴霸又如何能以一百人夜袭曹营,大挫曹操锐气?当年魏国张辽张文远又如何能以八百人在吴国十万大军里杀出一条血路,甚至杀到孙权的眼前?

除此之外,马超的身体也已经不允许他再冲锋陷阵了,这一点,不用多说,毕竟马超最后也是英年早逝,身体素质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马超,对于刘备而言,或者说,他整个人存在的价值,就只剩下,他还具有威望,而把一个有威望的人留在身边,对刘备,对蜀汉大有益处。

马超的一生,轰轰烈烈却又令人心生悲悯,他不是名不副实,他只是半世英雄,半世寂寥而已。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诚邀,如题。中国古代有种现象,那就是爵位尊荣高的人,手上的权利却并不是很大。马超在蜀汉的地位就是这样。

实际上,马超投奔刘备前,本就是一方诸侯与刘备平起平坐,所以刘备必须以高官厚禄待之,而且马超在凉州声望极高,刘备需要他来稳住北部羌人,所以其地位甚至超越诸葛亮和张飞。《三国志》记载“先主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这时候张飞不过是右将军,巴西太守。看似马超地位高于张飞,然而正是因为如此,马超才被刘备所忌惮,不敢重用,虽有官职,并无多数兵马职权。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马超在蜀汉的官爵为骠骑将军、斄乡侯、领凉州牧,张飞为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可以说马超位次在张飞之前。但论实际影响力的话,张飞显然高于马超,关张马黄赵,这是史书给出的排位。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让半路投降自己的马超的地位高过一直陪自己打天下的张飞呢?

首先,马超曾是一镇诸侯,威名满天下,曾被汉献帝封过徐州刺史、谏议大夫、偏将军、都亭侯等,长期割据西北,在羌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号为天威将军。可以说投奔之前是和刘备平起平坐的。

其次,东汉时期对家世名声看的很重。许靖一介文人,除了虚名,未有寸功,还被刘备封为太傅、司徒,名义上高过诸葛亮等人,马超好歹在平定西川汉中的时候立下过大功,是劝进刘备为汉中王时署名第一的存在,所以官爵高过张飞也蜀正常。

最后,是要笼络降将,吸引人才,做给世人看的。有句话叫千金买骨,筹谋的是未来。所以经常会有“后来者居上”的现象。汉初一直追随刘邦的萧何樊哙等为侯,而后来者韩信彭越英布为王,正是这个道理。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比张飞高,一点都不奇怪。想当年,马孟起的身价是何等牛逼!西凉锦马超,17岁战场征杀,羌人奉为“神威天将军”。

刘备三兄弟还在疲于奔命之时,马超已经威震四方了!刘备得了常山赵子龙,曹操就眼红“刘备命好”,杀得曹操弃袍割须的“马儿”也投入刘备帐下,真的算是命好啊!

罗贯中赞马超: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

马超对曹操是恨之入骨,在与曹操的每一场对决中都透出来一股狠劲,潼关、渭水二战差点杀了曹操,虽然灭族之仇最终没有得报,但是曹操心里还是很虚马超的!演义里马超的神彩是相当的养眼。

要把马超和张飞来比较,论武力,伯仲之间;论智谋,我认为马超胜张飞一筹;论名气,马超更是成名久矣!

马超曾为一方“诸侯”,投刘备算是寄人篱下。对于这种人,是谁都会奉为“上宾”。况且张飞也不需要去和马超比较什么官衔地位的,有什么比“三爷”的名头更高的呢?

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以马超的威名镇北地羌族氐族,万无一失!

刘备,赐封的是一个曾经比自己牛逼的人做了蜀汉的封疆大吏!赚翻了啊!

马超在蜀汉的地位,为何会比张飞还要高?

马超号称锦马超,在其父马腾被曹操谋杀之后,马超便成了西梁军的统帅。手底下带着一帮骁勇的西凉铁骑,刘备最起码也忌惮几分,所以比张飞地位高是显而易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