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有哪些历史名人?

福建,简称“闽”,依山傍海,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省份,历史文化相当繁荣,在历史上名人有很多,这里分享几个代表性人物。

严复

福建侯官县人氏,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萌发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之一,早期和李鸿章一起创办洋务,训练水师,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海军人才。洋务运动失败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他还翻译了著作《天演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甚至还影响到了日本。康有为见到《天演论》译本称其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李云龙

福建长汀人氏,此云龙非亮剑云龙,虽然他们都是中共名将!

早年参加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红三军团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期,担任100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最辉煌的时候是他参加抗美援朝那场战争,当时他任炮兵第63师师长,多次打退敌人进攻,甚至击落多架敌机,名声大噪!1965年,李云龙因病去世!年仅46岁!

叶飞

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人氏,我国开国上将,著名军事家。

他出生于菲律宾,5岁时被其送回中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他经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他在闽东参与创建了闽东革命根据地,之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此时国民党多次派兵围剿,他在没有救援的情况下,多次击溃敌军,甚至还扩大了根据地地盘!

抗日战争时期,被编入新四军,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他算是新四军创始人之一了,在这时他率领军队在扬州等地多次打退敌人,乘机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叶飞参与指挥苏中地区反“扫荡”、反“清剿”和反“清乡”作战,成功逃脱围剿!之后参与指挥天目山反击战!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参加了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解放了大半个南方!1955年正式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成武

福建省长汀县客家人氏,著名军事家,开国上将!

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暴动,加入红军,次年加入共产党!他参加过五次反“围剿”作战,长征中率部参与夺取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完成万里长征,被誉为“浑身是胆”!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率部参与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在黄土岭战斗中,率部击杀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令日军胆寒!解放时期,参加了绥远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担任了京津卫戍区司令员!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比如林则徐、戚继光、朱熹、施琅、郑成功等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福建省有哪些历史名人?

福建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诞生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包括思想家朱熹、李贽、严复;革命家秋瑾、林觉民;文学家柳永、林语堂、冰心、林徽因;数学家陈景润;政治家,章惇、蔡京;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林则徐,等等。

上述名人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不再详细介绍,作者重点介绍一下开国将帅中的福建将军。

1955年-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福建籍共有83人,其中上将3名,中将9名,少将71名。

刘亚楼——空军司令,铁血豪情

刘亚楼,福建武平人,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创始人之一,四野第一名将(林彪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空军创始人,首任司令员。

说起刘亚楼,就不得不说他和林彪的亦师亦友、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翻开刘亚楼的履历,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刘亚楼先后经历土地革命(红军)、二战(苏联卫国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军)、抗美援朝(志愿军)等几乎所有革命阶段,参加了红军时期的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东征、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的抗美援朝等重要战役,职务从班长到排长,再到连长、营长、团政委、师政委、师长,一直到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四野兵团司令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完全是靠着浴血奋战,真刀实枪打出来的。

刘亚楼在红军时期便在林彪麾下效力,从连长一直干到师长,就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期间,刘亚楼任教育长时,林彪任校长,甚至刘亚楼到苏联学习一定程度也是林彪力推的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更不用说了,刘亚楼作为留苏归来的高材生,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他大力加强司令部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参谋人才,并协助林彪、罗荣桓等筹划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制定作战方针,为解放东北和平津地区做出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几乎“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刘亚楼呕心沥血,夜以继日,先后组建了空军学院、空军工程学院等25所航空院校,培养大量空军人才,加强武器装备和飞行训练,使得新生的人民空军部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具有相当规模的重要国防力量,在抗美援朝时给了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沉重打击。

1965年,刘亚楼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

叶飞——三野悍将,双重国籍

叶飞,福建南安人,新四军创始人之一,我国惟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叶飞的一生堪称传奇,他的祖籍是福建,却出生在菲律宾,而且是中菲混血。可能是觉得菲律宾过于落后,叶飞5岁就被父亲送回中国,这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

叶飞很早就接触先进思想,15岁加入共青团,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后来参加红军,20岁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游击战争。

抗战期间,叶飞所部奉命改编为新四军,叶飞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坚决打击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成长为我新四军名将。

解放战争时期,叶飞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等职,仍在陈毅、粟裕麾下,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上海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并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决战,作战英勇,屡立战功,为解放华东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三野悍将。”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先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务,致力于家乡建设工作。1975年以后,叶飞先后任交通运输部部长、海军第一政治委员、海军司令员等职务,周总理称赞“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

杨成武——白袍小将,三杨之首

杨成武,福建长汀人,晋冀鲁豫野战军、华北军区创始人之一,指开国上将,与杨勇、杨得志两名开国上将被合称为“军中三杨”。

杨成武15岁就参加革命,加入红军,先后参加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加夺取泸定桥、攻占腊子口战斗,作战英勇,成长为红军名将。

抗战时期,杨成武任八路军第115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先后参加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并指挥黄土岭战斗,击毙有“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有力振奋了抗战士气,被外国记者誉为“白袍小将。”

解放战争时期,杨成武率部在晋察冀军区作战,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绥远战役等,并率部参加平津战役,为解放晋察冀和平津地区立下卓著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杨成武的军事生涯依旧辉煌,他先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并先后参加或指挥了抗美援朝、金门、西藏、中缅、中印、抗美援越等重要战役,为巩固国防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1955年授衔时,杨成武、杨得志、杨勇都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毛主席握着他们三个的手说:你们就是我们解放军的刘(刘备)、关(关羽)、张(张飞)啊!

开国中将9名

1、刘忠,福建上杭人,早年参加历次反“围剿”和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参加百团大战和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刘忠主要率部在晋冀鲁豫地区作战,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

2、罗舜初,福建上杭人,四野名将,早年参加反“围剿”和万里长征,抗战时期参与开辟领导鲁中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隶属林彪麾下,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政委,与“旋风司令”韩先楚搭档,共同指挥3纵打出“旋风部队”的美称,后又担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委、军长,率部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重要战役,号称"旋风勇将"。新中国成立后,罗舜初先后任海军参谋长、第二副司令员、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兼国防科委副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3、苏静,福建海澄人,早年参加反"围剿"和五里长征,擅长情报收集。抗战期间参加平型关战役和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在林彪麾下,承担作战参谋、情报工作,参加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并参加与傅作义的谈判,争取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划委副主任等职。

4、张南生,福建连城人,早年参加革命,军事生涯中主要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副政委、顾问等职。

5、陈仁麒,福建龙岩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主要从事军队政治工作,解放战争隶属林彪麾下,担任东北野战军第48军政委,参加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21兵团政委、海南军区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委炮兵政委、成都军区第二政委等职。陈仁麒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领导,也是发现和宣扬英雄典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6、罗元发,福建龙岩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曾参加延安保卫战和解放西北,建国后历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参与组织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试验任务。

7、袁子钦,福建上杭人,早年参加革命,参与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参加解放山西和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军政委,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8、郭化若,福建福州人,早年参加革命,从事军事理论研究和军事教育,理论著作颇丰。解放战争时期,在陈毅、粟裕领导下,参加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一系列战役,为解放华东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东公安部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9、傅连暲,福建长汀人。我军“医疗名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傅连暲曾是福建长汀福音医院院长,后参加革命,创建我军第一所正规红色医院,始终为中央领导和全军将士提供医疗卫生保障和保健服务,挽救无数生命,为革命胜利做出特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少将71名,具体名单及详细事迹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