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因为日本压根就耗不起,沙俄虽然败了,但并不怕他小日本,沙俄再孬也不做大清。一、1904年,日本和沙俄为了各自在中国东北的利益,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日俄战争,这场老牌强国与新兴强国之间的战争以日本的惨胜、沙俄惨败告终

日本赢了,按照日本的老套路,自然是狮子大开口了,于是日本乘机索要30亿日元的巨额赔款,但最终却啥也没捞到,没啥特别原因,就因为人家毛子不给,强硬的很。

二、沙俄即使再腐朽也不像清政府,沙俄统治者与慈禧比起来还是要强很多的。沙俄并不怕日本,沙俄自认为国土大,兵力多,是可以碾压日本的。当然俄也自知日本弹丸小国,日军经此一战,元气大伤,是耗不起的。

日俄战争中日本伤亡总数达到20多万,耗费了15亿日元军费,还借了英国8亿日元外债。日本索要赔款主要是用来还英国贷款的。

这一切都被沙俄看在眼里,所以沙俄输了,但并不惧怕日本,它并惧怕和日本持久作战下去,毕竟自己基础好,耗的起。

人家沙俄停了日本要赔钱的要求时,沙皇尼古拉二世直接霸气回复,“要钱没有,不服继续打。”

日本经过一次大战,肯定是已经撑不起再次折腾的,当然不敢和沙俄继续打了,于是后来谈判日本也没敢再提赔款,沙俄于是仅仅把库页岛及其附近一切岛屿然给日本(沙俄当时领土多,这区区几座岛屿和钱没得比),分文不赔。三、这场日俄战争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令中华蒙羞的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的军费也已经花费了接近2亿日元,而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才8000万日元,为了打这场仗,日本把未来俩三年的钱都花完了,其实中国领土、人口难道比沙俄要弱很多么,其实我们要耗日本也很容易。

而大清老佛爷并没有看到这点,她想尽快停止打仗。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寿辰,或许是被打怕了。总之,就是没有坚持抗战下去,让日本得寸进尺,最终选择了赔款。

而后来日本用中国人赔给它的钱,用这笔钱买来的武器、物资来打中国人,想想就让人怒火中烧。

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日本太高估自己了,以为俄国大毛熊会跟大清国一样,给个下马威,而后乖乖掏钱。殊不知,俄国大毛熊天生就有说话不算数的传统,让日本土拨鼠们气的乱蹦乱跳,但就是没辙。

1904年,在远东地区,俄毛子和日本子干了一架,也就是著名的“日俄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老牌列强沙俄,一方是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的新兴列强日本。为此一战,双方各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想至对方于死地,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大战。

最终结果,日本土拨鼠竟然赢了。可把他们开心坏了,一场大战下来,自己死伤无数,而且花掉了15亿日元的军费,还欠了洋人8亿外债,眼看就要破产了,没想到俄国大毛熊草鸡了。赶紧狮子大开口,狠狠敲诈一下大毛熊,让沙俄老爷们狠狠的吐吐血。

当日本特使吹着仁丹胡迈着罗圈腿把战后赔款协议书交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后,很快得到了答复,日本特使原以为对方会像大清国李鸿章大人一样先服软而后祈求少赔一些,可没想到如意算盘打错了,尼古拉二世的回复是“要钱没有,一个戈比也别想从我手中拿走,不服咱就接着干!”

等消息传回日本国内,可把天皇气坏了,潜台词就是“俄毛子不道义,说话不算数,不是真好汉”,可生气归生气,再想教训俄国大毛熊自己已经没有实力了,最终得了半个库页岛(二战后,又被俄国霸占了回去),一个铜板也没得到。那为何日本子欺负大清国一愣一愣的,但面对俄国佬就没了脾气呢?原因无非三点。

第一点:国力相差太远,俄国佬并没有发大招。

虽然日本和沙俄都非善类,同样是列强出身,但是作为老牌列强的沙俄,在国力上远远超过日本,无论是军工还是国土面积,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沙俄的战略重心主要是集中在欧洲地区,在远东地区实力有限。在日俄战争打响后,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通车,如果战前已经可以通车,沙俄就有能力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到远东。此时再战,日本必败。其实日俄战争中,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是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如有一直打下去,一旦俄国人发出大招,变成暴走模式,日本完全不是对手。

第二点:耗空了家底,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为了对付俄国佬,日本佬几乎用光了所有的家底,而且欠了一屁股债,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些英法美等洋大爷不提供贷款了,那么自己就该破产了。日本虽然嘴上不依不饶,但是心底还是惧怕俄国佬的。再者日本佬垂涎的是满洲和朝半岛,既然俄国佬主动做出让步,那么就不能咄咄逼人,以免俄国大毛熊恼怒后一拳拍憋日本土拨鼠。加之俄国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劲头,日本佬没办法,只能咬牙忍着,不赔就不赔吧。如果大清国跟俄国佬一样蛮横的话,日本也未必敢在甲午战争的谈判桌上坐地起价。

第三点:英国大爷很狡诈,万一掣肘麻烦大

日本能打赢沙俄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得到了英国佬的支持。英国一直忌惮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实力,此时正好借助日本人的手打压和遏制一下俄国佬。日俄战争中英国一直不断的给日本提供资金贷款和武器设备,如果没有英国佬的大力支持,日本想单独赢,胜算不大。战后,英国达到了目的,才不管你日本这颗棋子,此时美国佬也掺和进来,跟英国一起给日本施压,潜台词既是“好处不能让你一个人占了”。日本最终只能接受调解,虽然不情愿但是也没辙。好歹自己占了点地盘,总比什么也没有强。

日本这个国家很奇葩,你硬,他怕你;你软,他欺负你。大清国就是块软骨头,让日本土拨鼠给狠狠的咬了一口。

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日本向俄罗斯索赔,无疑是与虎谋皮,沙俄不是大清朝,有尊严有实力!沙俄尽管在远东战败了,但是整体实力依旧强于日本,要钱没有,要打奉陪!作为暴发户的日本艰难的打赢了沙俄,真要再打家底也不够,也不能战胜家底雄厚的沙俄。因此沙俄一分钱不赔款,日本就一个戈比也捞不到!

秦孝公与魏国藕和时,魏国丞相要求秦国向魏国称臣纳贡。秦孝公说:秦人骨硬,不能折腰;秦人贫穷,无法纳贡!硬要称臣纳贡,则秦国与魏国血战而亡可也!因此秦孝公用武力保证了秦国的尊严!

同样的道理,日本与沙俄在中国东北开战,以蛇吞象的勇气与疯狂击败了北极熊。沙俄可以放弃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但是要赔钱是万万不能。沙俄皇帝对日本使者说:俄国有钱得很,但是一分钱也不会赔给日本,要是不服,我们继续打仗!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全面西化,到日俄战争时,才发展五六十年,底子是不雄厚的。沙俄从彼得大帝开始改革到日俄战争开始,已经发展了两百多年,实力是雄厚的。

强弱之势如此明显,日本倾全国之力击败沙俄,而对沙俄来讲只不过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战役而已!如果日本以战胜国的姿态一定要沙俄赔款,则沙俄必然会跟日本再战,再战则日本必输。精明的日本人要不到沙俄的钱,也就不再要了,从清朝那里补回来就行了!

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这点不能不说是沙皇的巨大功劳。割地可以赔款没有,要是不同意,重新再打一仗?一下子看穿了日本底牌,日本也伤了元气,打不下去。见好就收,退了一步。接受了俄国要求。没有被日本讹诈。

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甲午战争中,日本吃的是满嘴流油。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日本同样狮子大开口,提出了30亿日元的天价赔款,不过沙皇尼古拉二世只赔给了日本人一句话“要钱没有,不服气那就继续打”,日本人最后一毛钱都没要到。

第一,沙俄确实赔不起那么多钱

作为资本主义列强之一,沙俄虽然面积庞大资源丰富,不过经济发展却非常落后,远远不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因为常年的扩张与西欧各国争霸,沙俄的经济状况非常紧张,面对日本如此巨额的索赔,根本拿不出来。

第二,出尔反尔向来是传统

沙俄从一个处于东欧内陆的小国,膨胀成为地跨欧亚的巨型国家,绝不是依靠循规蹈矩。甚至沙俄在历史上就是说话不算数的。

虽然说是成王败寇,但是不给你能把我怎么样?

第三,日本还真拿沙俄没办法

作为亚洲唯一一个摆脱殖民地命运同时跻身列强的国家,日本近代迅速崛起,但与沙俄之间的实力差距还是非常悬殊的。无论面积、人口、军备等方面。日俄战争日本几乎是倾巢而出,虽然战胜,日本也已经是元气大伤,沙俄反而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如果再来一次,已经不是日本当时的国力能够承受了的。

沙俄不是清王朝,并没有那么好欺负,日本也知道自己想从沙俄身上捞取好处没那么容易,所以见好就收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然而多年以后,日俄战争中让给日本的地方全都被夺回。

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沙俄索赔30亿,为何最终一个戈比都没有捞到?

一个民族一旦拿起武器就一直战斗下去!决不接受任何损害国家荣誉的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