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为何想主动投降曹操,又为何与曹操打了一场窝囊战?

张鲁确实想降曹,曹操在打来的路上就有投降的心了,降曹符合自身利益。而投降前和曹操干了两架,看起来确实不值,甚至窝囊,但其实这两场仗都是有原因的,一次是偶然、一次是蓄意。

张鲁是五斗米教教祖张陵的孙子,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他依靠名气割据汉中三十年,在当时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虽地盘不大,但实力相当雄厚。

张鲁对曹操有特殊的情谊,他敬佩曹操,毕竟曹操在当时也是雄主,他甚至说过“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奇妙,曹操的个人魅力折服了张鲁,张鲁巴不得曹操来打他,自己好投降,生怕曹操忘了他样的。

张鲁其实这么迫切降曹,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盘算的,张鲁这个人相比个人野心来说,他更喜欢传教,毕竟他的主要职位还是教主嘛!当时曹操势力最大,并且占据中原地区,人口多。张鲁降曹后,自然可以理算当然的跑到中原地区去传播自己的五斗米教了!张鲁降曹除了对曹操仰慕外,其实还有考虑过这些的。而后来五斗米教在魏晋时期蔚然成风,甚至连王羲之都成为了他的信徒,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张鲁当时的做法是多明确的!他想要的只有曹操能给他,刘备、孙权等势力都太小了,不如曹操有影响力。

张鲁降曹确实是迫不及待,但他还是和曹操打了两仗的。这两仗有一次是意外、一次是蓄意。

在曹操打来之前呢,张鲁是做好投降准备了,但他的弟弟张卫可不想这么简单把自己家族经营的成果拱手让给曹操,于是领兵数万去抗曹,结果大败,知道了曹操的厉害,这次战役并非张鲁本意,所以说是意外。

而之后又打了一仗,却是张鲁故意的。他派兵去打无非是让曹操知道,自己不是那么轻易投降的,好和曹操谈条件如果太简单就投降的话,估计是得不到曹操重用的。有句话说的好太容易得到的,是不会珍惜的。

所以说张鲁不管是降曹还是打场我们认为的窝囊仗都是有自己盘算的,他并不是个蠢才,他做的一切都是使自身利益得到最优化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