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名气大这是一方面原因,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改为襄阳能更加凸现它的文化历史底蕴。
襄阳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而合并改为襄樊后,名气大降。即使当时改成襄樊了后,没有襄阳了,我们很多人仍然知道襄阳,虽然已经改了襄樊,但还是有人不知道襄樊。我们看古代剧比如射雕英雄传、三国等剧襄阳都是重地,我们受这种影响很大。
传统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襄阳地名历史悠久,人们心里对襄阳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强,我想十个湖北人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人心里是想改回襄阳的。
还有就是改回襄阳后,能够大力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襄阳毕竟是历史文化名城,来旅游的人不会少到哪去。但如果你叫襄樊,不熟悉的人谁知道你是历史名城,还会来你这旅游么?
襄樊改回襄阳,不仅是尊重传统历史文化的体现,还顺应民心,顺便拉动经济发展,再顺道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升襄阳这座城市的全面发展,一举多得。所以,襄樊改襄阳是好处众多,不单是名气而已。
更多城市地理历史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与其说襄樊改名,不如说是襄阳二字的回归。襄阳这个名字有2800年的历史,而襄樊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有三十多回在襄阳发生的,还有射雕英雄传的中襄阳保卫战等闻名于世的。
再刚建国的时候,襄阳和襄樊是两座城市。不过后来两市合并了,各取一字叫襄樊。随后襄阳这两个名字用在了襄阳县了(后来的襄州区),再到后因为韩国申遗(韩国有座城市叫襄阳郡),加上襄阳要发展三国旅游业和恢复襄阳历史文化传承就改名了。
不过我觉的改回襄阳更好听,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以前不知道的人以为襄阳城只是射雕英雄传里面传说而已,或者只知道襄阳却不知有襄樊,我还用花时间解释一番。
虽然有人觉得这样改回来不妥,但是长远看来还是利大于弊的,我觉得比较值。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第一次知道襄阳这个名字是是三十年前的儿提时代。《射雕英雄传》的火爆,让我记住了郭靖、黄蓉,也记住了襄阳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名字。
襄阳位于襄水之南,与樊城隔汉水相望。建国前后,襄阳与樊城合并,为了照顾两个城市百姓的感情,使两市合并后更有凝聚力,决定取名襄樊。
襄樊这个你名字存在了51年。事实证明改名襄樊是不成功的。樊城和襄阳都是历史文化古城,都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偏偏襄樊这个名字不伦不类,没有文化底蕴,毫无存在感。那么襄樊为什么会最终改名襄阳呢?
民间的呼声,推动了襄樊改名为襄阳。在2010年之前,民间经常有声音呼吁改襄樊为襄阳,根据网上调查,当时有90%的襄樊的居民支持改名为襄阳。当地专家、学者不断撰文呼吁襄樊尽快更名。襄樊的人大代表也多次提议改名襄阳。当地人民的民意,与当地政府的思路不谋而合,这奠定了想到改名的基础。
恢复襄阳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襄阳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有过很多称呼,但存在时间最长,最具历史内涵的当属襄阳这个名字。襄阳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印迹。从春秋时的诸侯都城,到秦汉时的郡县,从宋时的襄阳府到元时的襄阳路。襄阳这个名字已经伴随了这个古城几千年,希望能一直能相随相伴下去。
襄樊改名襄阳能促进襄阳的旅游发展。襄阳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襄阳古城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襄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想推动三国文化的开发,可是襄樊这个名字不利于三国文化的推广。襄阳这个名字已经深深融入三国的历史文化中了,120回的《三国演义》其中就有30回的故事发生在襄阳附近。诸葛亮在襄阳城外躬耕十年,以及刘关张三顾茅庐等更是家喻户晓。要想开发襄樊的人文旅游资源,改名襄阳势在必行。
《射雕英雄传》让襄阳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襄阳人为之自豪,这是襄樊改名的催化剂。现代人知道襄阳这个名字,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三国文化,一种是通过《射雕英雄传》。郭靖、诸葛亮已经成为了襄阳这座城市的名片。其实,襄阳也可以开发射雕、神雕文化,让喜爱武侠的朋友去过一下武侠瘾,去重温自己的武侠梦。
襄樊改名为襄阳是成功的,恢复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传承,促进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也促进了襄阳旅游业的发展。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作为一个非常了解襄阳的人而言,襄樊并非是改名为襄阳,这个说法非常错误!众所周知,襄阳城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大都会之一,曾在上世纪中期开始设立襄樊市,然而当时的襄樊市归属于襄阳地区管辖,也就是说现在的襄樊地级市是恢复襄阳地区时的名称。观点如下:
①襄樊恢复襄阳古地名,其实是复名而非“改名”或“更名”,这种说法有待商讨。
②襄阳地区被襄樊地级市发挥市,曾保留有襄阳县一脉,尽管襄阳县从襄阳古城迁徒到樊城,又从樊城迁移到清河桥东的张湾镇(今张湾街道办事处)。不可否认的是,襄阳名称始终得以保留,不管是襄阳地区时,还是襄樊市时。
③襄樊这个名称是襄阳城、樊城的简称,是近代地域区划合并的产物,直白点说就是为了大局而笼统的命名。如荆州曾用名荆沙,由著名工业城市沙市和荆州古城组成,早已恢复为荆州原名。定论:襄樊、襄阳都是一个地方,从古至今就是襄阳城管樊城,因为襄阳城时常被当作州、道、路等省级行政区首府,时常又设有二级行政编制郡级政府驻地,而樊城是本郡的重要部分组成。
由于两城相距不远,被称为双子城,在几十年前襄樊二城才并名使用。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说“襄樊”改名“襄阳”,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恰当,更准确的表述是回归历史名称“襄阳”。“襄阳”这个名字已经存在几千年了,襄阳城一直叫襄阳城没有变过,虽然之间有多次行政划分,但均保留有“襄阳”二字。哪怕在1950年襄阳和樊城合并的时候,为了照顾两地人民的感情取了一个新的名称“襄樊市”的时候,襄樊市内还管辖有襄阳县,襄阳城还叫襄阳城,就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有“襄阳”二字。
“襄樊”这个名字出现后,襄阳人民不断向上建议重新用以前的名称“襄阳”,一直未被批复,直到21世纪重新改名“襄阳”的呼声越来越高,2010年底国务院批复“襄樊”更名为襄阳,襄阳人民沸腾欢庆!襄阳人民为了纪念曾经的“襄樊”,把连接襄城和樊城的一条路沿用“襄樊大道”,可见襄阳人民非常尊重历史。
襄樊改名襄阳最主要是襄阳人民的心声不断反映给上级,襄阳名称更响亮,更能体现这座城市的文化,有利于襄阳招商引资,有利于襄阳经济的发展。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襄樊为什么改名为襄阳?
历史上如今襄阳地区主要使用过四个名称——襄阳、襄州、雍州、襄樊。历史学家把从公元208年曹操始设襄阳郡至公元2010年襄阳各名称的使用时间做了一个统计,结果为使用“襄阳”的时间合计1039年;使用“襄州”的时间合计538年;使用“雍州”的时间合计165年;使用“襄樊”的时间合计60年。
现代襄樊建市于1950年5月,由当时襄阳县的襄阳与樊城两镇组成。为了兼顾襄阳和樊城两地人民的情绪,各取一字组成襄樊。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合称襄樊、升格规模后,这座城市迅速在汉江经济带上崛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中国轻工城市中的领跑者。然而地名彷佛尴尬襄樊无法愈合的伤口,60年来,襄阳称谓在城市前行中一步步远离母体。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次改名并不成功,许多外地人根本没听过襄樊这个城市。但说到襄阳,十有八九的人都知道,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射雕英雄传》。为了扩大襄樊的知名度,也为了发展经济、旅游,襄樊多次申请改名为襄阳市。
由“襄樊”再次更名为“襄阳”,最早是由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后社会各界纷纷呼吁。民意调查显示,90%以上民众赞同更名襄阳,认为这是对襄阳历史更好的保留和延续。最终在2010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宣布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其下辖的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至今已快7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