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三国时期从不见由交州进攻益州?

交州和益州相连接,为啥从来没有人从交州出发打益州呢?说到底还是地形问题,交州处于云贵高原地区,而益州和交州连接的地方是个叫南中的地方,此地属于蛮荒之地很久没有被开发,属于流放之地,交通很不方便,地形极其复杂,道路极其险峻,根本不利于行军用兵。如果从这里进攻还没到估计自己就玩完了。再说这个地方没有经济基础,更没有政治价值,如果从交州打到了南中去了,也快到了益州,但是交通不便,到了这里也就半条命,而南中这里又什么都没有,到了又有什么用呢?人家兵不用出,就让你在这耗,你是想让兵饿死,还是被这里的气候搞死,只能自己选了。

况且当时刘备有荆州到益州这条很好的道路为啥走交州去打呢?而孙权后来也有荆州也不会去想着从交州去打益州的。有荆州这么四通八达的地方,谁会去选择交州让自己得不偿失呢?

为何三国时期从不见由交州进攻益州?

看地形!看地形!看地形!

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地理知识,要懂得地图所展示的并不仅仅是一张一马平川的平面,而也可能是分布着不同地形的一张崎岖不平的平面!

如果我们读三国历史,只知道拿着上面这张图去比照所读到的史实,那么自然会产生如题所问的【为何三国不见由交州进攻益州】的疑问。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稍微对照一下今日广西、贵州、云南三省的地形,就会明了为什么三国时不怎么见到交州与益州之间发生攻战了。

看到没有,在交州腹地(珠江流域、越南北部)与益州腹地(四川盆地)之间,是直线距离最少1500里的山地,这可是号称“地无一里平,天无一日晴”的云贵高原山地与广西山地啊。直线距离1500里,实际走起来,考虑上在山地里的绕路,起码得走个2500里左右,再加上山区复杂多变的天气以及瘴气,在这种地方行军,不折损上大半兵力、大半粮草、大半军械,是不可能的。

而且,益州与交州之间的山区,大部分都是在明清时期才彻底纳入到中原王朝的郡县直辖的,在此之前可都是号称南蛮的大小部落,无论是益州的军队,还是交州的军队,通过这片地区,除了要面对漫长的山路与险恶的气候,还要面对这些不尊王化的蛮人攻击,你说在这里行军划算不划算?

当然,益州与交州之间并不是真的就完全没有互相扰动的记载,夷陵之战前后,孙权方面就利用交州,试图从这个方向联动南中蛮部,从而侧翼扰动新生的季汉政权。奈何这处山地确实难走,也没见孙权真的派兵从这里深入益州。

综上,险恶的地形、多变的气候、漫长的距离、野蛮的土著是阻隔当时益州与交州之间相互攻伐的重大阻碍。因此,我们不能仅仅看一张毫无地形要素的地图就开始脑补历史,而要多看看地形图,多结合一下地理知识(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人文地理),才能更科学地思考历史。

为何三国时期从不见由交州进攻益州?

三国时,魏国最强,占据北方,拥有十二州,吴国次之,拥有三州。其中扬州和荆州两地比较独特,为魏国和吴国共同瓜分,两个国家各自都设有扬州和荆州。蜀国最弱,只有一个州,即益州。

从地图上看,益州和交州山水相连,一个包括今天的四川,重庆全域及云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一个包括今天的两广外加越南北部。三国时兵火连天,但的确没发生过从交州进攻益州的战争,这是为什么呢?我以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两地分属弱势的蜀国和吴国,两国大多数时间唇齿相依,诸葛亮制定的蜀国国策也是联吴抗曹。两国之间除了刘备为报关羽被杀,荆州被夺之仇而兴兵,结果却被陆逊火烧联营打得大败外,其它时候都没发生过战争,因此从交州进攻益州也就无从说起。

其二,地理原因。假使两国真的爆发战争,也不大可能从交州进攻益州。反过来,蜀国攻打吴国时,也没从交州进军,而是从荆州。

交州和益州之间,从地理来说,是从两广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越城岭,雪峰山,苗岭等山脉亘其间,即便今天,交通也殊为不便,在没有任何现代科技的三国时期,几十万大军要想穿越其间去攻打敌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