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讨元檄》最后一句“蒙古、色目原非华夏,有礼仪者,愿同养之”,你怎么理解?

这句话兼带华夷之辨的民族主义,得到了百姓爱戴,顺应民心,让北伐军更方便的进行北伐,为明朝建立奠定基础,其中“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亦演变为清末革命党的口号。

这句话意思是蒙古,或者是少数民族的不是汉人的人,如果能顺从天道,能够有礼仪廉耻道德的人,自己愿与他们一起生活,不会去迫害他们。

这段话体现了朱元璋支持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当时是很超前的,要知道当时元朝背景下,被分为四种人,而汉人被称为南人是最低等的,而朱元璋愿不计前嫌,愿意一起生活,没有等级观念。

这句话为让他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让他取得了人民大众的信任感。为他后来取得北伐胜利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朱元璋能够不算很艰难的取得北伐胜利,离不开讨元缴里的这句关键话。

朱元璋《讨元檄》最后一句“蒙古、色目原非华夏,有礼仪者,愿同养之”,你怎么理解?

朱元璋《讨元檄》最后一句“蒙古、色目原非华夏,有礼仪者,愿同养之”,你怎么理解?

此文见于《明实录》等二十多份官方文献,又称《谕中原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因文笔雄健,且含中华视角下的“华夷之辩”内容,历来被明粉们所称道。

统揽全篇,其中很多名句广为传颂,如: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不过相比于明粉,对文中词句断章取义弘扬大汉至上的观点,文中还有一些内容值得仔细分析。例如: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这段话说明一个什么意思呢?至少在朱元璋的概念里,将元朝和宋朝接续,说明他认为元朝是一个继承了宋朝的朝代。并且认为这种接续“实乃天授”,也就说我们说的“天命所归”。

而且,下文紧接着说到:“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也就是说,他也承认蒙元帝国初期的君主,不管是称“大汗”还是“皇帝”都算得上明君。

需要注意一点,这篇檄文肯定不是出自朱皇帝亲笔,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明实录》找几篇朱元璋的诏书看看,用词真的很有喜感。

不过,不管此文是不是宋濂所撰,至少是代表了明初文人和朱元璋的态度,即“天命”是从宋、经过元、转到了明朝的头上。或者说,至少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这些由异族组建的元朝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还有就是题主所列之句,“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这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统一战线”,团结能团结的一切力量。那这是不是战时的宣传口号,能到战后就翻脸不认账了呢?还真不是!

《明史——太祖本纪》有这么一段记载:“壬申,李文忠捷奏至,(朱元璋)命仕元者勿贺。谥元主曰顺帝。癸酉,买的里八剌至京师,群臣请献俘。帝曰:“武王伐殷用之乎?”省臣以唐太宗尝行之对。帝曰:“太宗是待王世充耳。若遇隋之子孙,恐不尔也。”遂不许。又以捷奏多侈辞,谓宰相曰:“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乙亥,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明初大将李文忠北击元军,擒获买的里八剌(元顺帝嫡孙)。

这可是个大喜事,明朝大臣因此上书皇帝,要求在南京举行献俘仪式。要知道,“阙下献俘”可是最能彰显明朝武功节目了,明武宗 (正德)还曾找人表演过一把。

可朱元璋却说:“元入主中国百年,我和你们的父母都有赖于元朝生养,你们怎么能如此薄凉?!”

《明实录》中类似的记载还有: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元虽夷狄入主中原,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

另外修撰《元史》,也能说明朱元璋对元朝的态度。宋濂等人修撰的《元史》,从成吉思汗开始,为其撰写《本纪》。《元史·本纪》开篇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

这也就是承认了成吉思汗作为元朝皇帝的正统地位。虽然,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帝国和中原真没太多脉络关系。

除此之外,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在河南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中国帝王,自称继承了他们的“天命大统”;洪武21年(公元1288年),又祭祀中国历代名臣37人,包括关羽、岳飞等汉将,也包括木黎华、博尔忽、博尔术、赤佬温、伯颜等蒙将。

综上所述,作为深受其害,亲眼目睹父兄倒毙的朱元璋来说,他的头脑中并没有特别多所谓“华夷之辩”的内容。推翻元朝的统治使其目的,只要达到了这个目的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非得杀光所有曾经坐在南人(江南汉族)头上的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北方汉族)。

独立思维、个人视角,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