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说起人生,总会有让人遗憾的事,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只是有的遗憾的多,有的少。

张爱玲就曾说过,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意思是说:鲥鱼虽然味道鲜美但刺儿太多,难以下口;海棠花虽艳丽可惜没有香味;《红楼梦》写的再好,可惜没有写完。

我不知道张爱玲总结的人生三大憾事就一定能代表全部人生的不满足,但一定代表了一部分人,至少也是她对人生的感悟。那张爱玲为什么会发出如此人生感悟,或总结出人生这三大遗憾事呢?下面就我的理解来分析一下。

我认为张爱玲说的三大恨事,其实就是总结了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得出来的。

这三大恨事出自张爱玲《红楼梦魇》:“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的人生有三恨,前二恨是借宋朝人彭渊才的“五恨”中的二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

所以说,张爱玲的前二大恨事是别人总结的,但张爱玲是认可的,第三恨才是张爱玲根据自身经历有感而发的。那么她发出的这三大遗憾有什么深意呢?

1、鲥鱼多刺

鲥鱼( shí yú) 在古代可是给皇帝的贡品。鲥鱼鲜美,营养价值比较高,还有较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数量稀少,虽然好吃却有一大缺陷。

就是这种鱼肉多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鲥,形秀而扁,微似鲂而长,白色如银,肉中多细刺如毛,其子甚细 腻。故何景明称其银鳞细骨,彭渊材恨其美而多刺也。

由于鲥鱼肉中多细刺,所以吃起来很麻烦。才有了宋人彭渊材说的“一恨鲥鱼多骨”和张爱玲说“一恨鲥鱼多刺,”之说。

“鲥鱼多刺”的意思是,鲥鱼是很鲜嫩美味的,可遗憾的是它肉中多刺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品尝,此乃一恨也。

2、海棠无香

海棠无香,我都知道海棠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国人非常热爱海棠,称赞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贵妃”,“花中神仙”。

海棠花这样娇艳,美丽,但没什么香味,香味不足。海棠还有“断肠花”、“思乡草”之称。所以海棠又包含了“暗恋”的意思。有人说海棠之所以无香味,主要是害怕人们“闻”出它的心事,因此,就丢掉了本来的香味。在情人眼里,海棠无香,就代表着这样一句情话,“我悄悄地爱慕着你”。

海棠无香,如果真的是为了不让人发现他的心思,就舍去了自己的香味,只能成为缺憾美,人们常用它来表达一种十分遗憾心情。

3、《红楼》未完

张爱玲的三恨《红楼》未完,已成名言。在这里《红楼》未完我的理解张爱玲说的应该有两个意思。

一是《红楼》未完,是指《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前只写了前八十回,造成了原著写的不完整,杂乱,使后人无法真正的完整的欣赏这部作品。这也就造成文学史上最大的一种遗憾。

二是对《红楼梦》,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不满意,遗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遗憾呢?

张爱玲在美期间,潜心十年研究《红楼梦》,写下了《红楼梦魇》这部学术作品。越研究考证,她越感到遗憾,因为她发现后四十回很多地方都有悖于曹雪芹的原意。

所以,张爱玲说《红楼》未完,就是她考证《红楼梦》后,认为这是一部完全没有定稿的小说。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绝对不完整,应该是边写边修改。也就是说曹雪芹一边写,一边改,一边让人传抄或刻印,后来在社会上才流行起那么多的内容不同抄本和各种版本。通过考证研究了这么多版本,会让你发狂,因为你无法确定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曹公最后定稿的前八十回,根本搞不清楚。

关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更让张爱玲遗憾不已。她认为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不是真正的《红楼梦》。她说:“更怒者高鹗之流又狗尾续貂,无视雪芹之血泪”。

从中我们可知张爱玲对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常不满意。这才让张爱玲说人生三大遗憾事时,发出了《红楼》未完这一自己真正体会出来的遗憾和感慨。

分析过张爱玲的人生三大遗憾事,也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生在世,没有什么完美的人生。鲥鱼、海棠和《红楼梦》都是我们喜欢的,但它们却也不是完美的,也有缺陷和不足。

所以,人生总会有一些遗憾事伴随着我们,我们要放平心态,把这些遗憾看作是人生的一种遗憾美,也许就不会感到遗憾了。

图片来自网络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说:“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

张爱玲实际上是记错了,鲥鱼多刺,海棠无香外,原文还有三恨。蒋寅在他全部用文言写就的《金陵生小言》种的第三卷收录了三个古人的恨事:

朱国桢生平所恨者五事:一恨鲋鱼多骨,二恨金橘多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张翼廷亦有五恨:一恨河豚有毒,二恨建兰难栽,三恨樱桃性热,四恨茉莉香浓,五恨三谢李杜诸公多不能文。

钱振鍠所恨三事:读史见小人痛杀清流一也,见道学人排斥天下有才有气之士二也,见迂腐不通人论文法诗法三也。

胡文辉《拟管锥篇》首篇《恨事》,借张爱玲“三大恨事”起讲,但他以为不仅作家张爱玲错了,学者蒋寅也错了,并指出“五恨”的发明者不是明代的朱国桢,而是宋代的彭渊材,有宋人释惠洪《冷斋夜话》为证:“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不管原创是谁吧,最有名的还是张爱玲的三大恨事。王小波有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源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里的恨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恨,因为不合自己心意而自己无法改变。鲥鱼有刺,吃起来不便,能有什么办法。《红楼梦》没完本,没得看,能有什么办法。

张爱玲对《红楼梦》是真爱,年轻时是认认真真学习过《红楼梦》的笔法的,我忘了是谁说的,张爱玲和白先勇是《红楼梦》笔法的最后的继承者。后来又认认真真花了十年功夫考校各种本子,写成《红楼梦魇》,这本书考校得真是细,从是否裹脚来推测书中谁是汉人谁是旗人,别的红学家可没有这么细的心思。爱它,所以恨它没完,也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件事,如此而已。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谢谢邀请:

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的意思是每个人看法不一,坠如爱河的人不愿意看到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破碎,不愿看到林黛玉死去贾宝玉魂飞天外如同行尸走肉。恨作者写的太无情太悲恨,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不能比翼双飞。

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有情人成为夫妻,又有几个有情人白首谐老。看电影电视看小说每个人都期望有情人成为终生情侣。张爱玲的人生坎坷多难,看了红楼梦后感想颇深,不愿看到如同自己的人生结局,愿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延续下去,永远恩爱鸳鸯成双,偕手到永远不离不弃,所以说张爱玲说鲥鱼多刺、海堂无香、《红楼梦》没完,张爱玲的说法代表了多数人的意愿,朌望美好人生是每个人的理想。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是什么意思?我猜她想表达:“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其实这何尝不是在说她自己的心事,她的命运多舛、她遇人不淑以及她的红楼之梦呢?

1. 第一遗憾:鲥鱼多刺

鲥鱼有两大特点:美味、多刺。

因其美味,引发很多文人墨客的吟咏,有王安石的“鲥鱼出网蔽江渚,荻笋肥甘胜牛乳”,苏东坡的“芽姜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多刺,同时也引来了人们的些许遗憾,这不就像她笔下的人物虽美却带“刺”。

如《金锁记》的七巧,麻油西施嫁入豪门。

30年来,用她戴着的“金枷锁”逼疯了自己,也劈死了媳妇,毁了孩子的婚姻,最终没死的人也剩下了半条人命。

又犹如张爱玲自己的原生家庭,父亲逼她出逃,母亲只是教育她,却很少关爱她。在那样带“刺”的家庭里,她岂能没有遗憾。

2. 第二遗憾:海棠无香

海棠花的美丽妖娆,艳丽动人深得人们喜爱。古时,石崇非常喜爱海棠,只是海棠虽美却无花香,让他倍感遗憾,对盛开的海棠叹道:“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张爱玲则感慨说“海棠无香”,一样觉得遗憾。

文人们也常用海棠寓意佳人,表达思念、珍惜、慰籍从容淡泊的情愫。

张爱玲的原生家庭,她没法称之为“家”,母亲离婚后单身,父亲又重娶。她自己的爱情也不完美,不能思念,无法珍惜。

她曾卑微地爱着胡兰成,爱他爱到“爱上一个人,心会一直低,低到泥土里,在土里开出花来……”可胡兰成还是离开她、背叛了她。

后来,时事变迁,张爱玲颠沛流离到美国,找到了真命天子赖雅,赖雅60多岁,张爱玲才40左右。虽然赖雅给了张爱玲最真挚的爱情,弥补了她爱情上的创伤,但他终究无法陪她走到人生的最后。

3.第三遗憾:《红楼》未完

张爱玲对《红楼梦》珍爱之至!十几岁的时候,她便捧着《红楼梦》狂读,在她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寻到《红楼梦》的踪迹。

后她又花十年时间考证《红楼梦》,写出《红楼梦魇》。

她说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坐上时光器跑进曹雪芹的时代去抢救出百回本的《红楼梦》。也因爱生恨!恨高鹗之流续尾,无视雪芹之血泪。

现今,在《程灵素专访张爱玲》里也有记载她的三大遗憾。

程灵素:您的前生有什么遗憾?

张爱玲: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骨,三恨《红楼梦》后四十回未完——高鄂妄改,狗尾继貂,死有余辜!

这句典型的张爱玲式的语句道尽了人间世事沧桑,百般遗憾、万事难料,而世上又岂有完美事物?正如她自己所说:“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人生悲欢离合错综复杂,最辉煌的生命往往暗藏着最悲凉的底色;“华美”是给别人看的,“虱子”只自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天都在上演不完美的现实剧,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遗憾、残缺才是生活的常态,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一边前行一边与不完美的过去和解,且行且珍惜!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有书君将会挑选一个精彩留言,送出神秘大奖!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这是张爱玲的切肤之痛,特别是与胡兰成的那段交往,使她的性情大变,对人生充满了恨意,这样的张爱玲对鲥鱼之鲜美,而然不顾,只能是剩下挑刺的恨意了;对海棠独自带有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最富情韵却视而不见,海棠无香,鲥鱼多刺这都不是重点,张爱玲最恨的就是高鹗给《红楼梦》这部巨著狗尾续貂。因为她太爱《红楼梦》了,决不允许任何人造次。

张爱玲在一生中曾多次细读过《红楼梦》,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每次读到前八十回时都深感遗憾和不安,一直到写成《红楼梦魇》才给自己有了一个交待。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热爱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她生前专门嘱咐友人,在她死后要替自己烧一本《红楼梦》。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她早在十二岁时就写过《仿红楼梦》,现代文学家、评论家夏志清对她有很高的评价,说能和曹雪芹竞争的只有张爱玲。

综上所述,“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在张爱玲心目中,前两件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红楼》未完”。小说《红楼梦》没有写完,被高鹗后续,造成了后世无休止的争论。这事引起了张爱玲许多联想,她把自己的一生,与《红楼梦》的人物与情节相结合,似乎自己就是那部没有写完的小说《红楼梦》中里面的人物。这才是张爱玲这段话里面的真正含义!

张爱玲说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有什么深意?

真不愧是大师级人物,说话总是“霸气侧漏”!有着独到的哲理!小时候喜欢看《红楼梦》,从连环画到连续剧,再到小说,不知看了多少遍;从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贾母等等人物,都了然于心。都觉得后四十回,故事情节似乎发生了转折,人物形象性格似乎发生了转变,写作的手法笔法似乎也有所不同!后来听老师讲,这叫“狗尾续貂”!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大师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鄂续作!我想,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所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一个追求故事要留下“遗憾”,一个追求故事的“圆满”!一个认为故事已经“圆满”了,一个认为故事还有“遗憾”!

现实中,就是如此:鲥鱼味美却刺多,海棠虽红却无香!“遗憾美”其实无处不在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