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家里富裕的时候不要养“老相好”这种鸟,家里穷的时候不要去碰“青笛嫂”这种鸟。这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一、家富不养老相好

“家富不养老相好”,句中的“老相好”是一种什么鸟呢?

“老相好”在现在说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是指的一种凶猛的鸟。这种鸟的名字叫“伯劳”,是属于雀形目、伯劳科的鸟类,“伯劳”这一类的鸟在民间边称为“老相好”。

这类鸟,嘴大有钩,像鹰嘴,脚趾强健,前端有利钩;性情异常凶猛,极具攻击性。主要以一些大型昆虫、蜥蜴、鼠和小鸟。这种鸟喜欢将捕获的动物挂在荆刺上撕扯来吃,人们又形象地将它称为“屠夫鸟”。

在过去,能养起这类鸟的都是富贵人家,想养好,就要喂它新鲜的昆虫和肉类,费钱还不好养,一般家庭就不要想了。就是富裕人家,也得掂量掂量。这才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家富不养老相好”的说法。

关于“伯老鸟”成了“老相好”还要从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一首诗《东飞伯劳歌》说起:

《东飞伯劳歌》

萧 衍

东飞伯劳西飞燕,

黄姑织女时相见。

谁家女儿对门居,

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

罗帷绮箔脂粉香。

女儿年几十五六,

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

空留可怜与谁同。

这首诗的意思:

伯劳东飞燕子西去,黄姑和织女时而相见。

门前是谁家的女儿蹲坐住门前,她的美丽倩影投照在里屋。

皎浩的月光透过窗牖,照耀在女子的帷帐上,屋内飘散着脂粉的芳香。

女子今年将要十五六岁,身材窈窕,容颜如玉,洁白美丽,无与伦比。

但三春已经过去,日暮时分花朵都已凋零,女儿虽然可爱,但尚没有夫家,这般美丽又有谁爱怜呢?

诗中说伯劳鸟往东飞走了,燕子往西飞,从此它们很难相见,假如这对老相识以后再见面。就是“老相好”,正因为这一句,人们就把“伯劳鸟”又叫“老相好”。

其实,“劳燕分飞”就是从这首《东飞伯劳歌》诗演化而来的。用以比喻夫妻的别离。

当然,古人决不是说这种鸟真的不能养,而是把生活中的不正常男女关系称为“老相好”来告诫那些有些人,要洁身自好,那怕你再有钱,也不要去干一些招蜂引蝶的事,搞不好会身败名裂。

二、家贫不碰青笛嫂

“家贫不碰青笛嫂,”“青笛嫂”是什么鸟?家贫为什么不能碰“青笛嫂”?

“青笛嫂”,在这里也是指的一种鸟,叫“绣眼”。这种鸟被叫绣眼鸟为青笛仔、青啼仔、“青笛嫂”。

这种鸟体型不大,嘴比较小,翅膀圆长;尾短,但它叫声特别像黄鹂一样动听。而且这种好养,吃小昆虫等杂食即可。

因此,这种鸟就特别受一些穷人家但又喜欢养鸟的人来养,有钱人家是看不上的。

由于这种鸟好养,引的家境不好的人纷纷养起了这种“青笛嫂”。养的人多了,就又使一部分人不务正业,本来就贫穷,还不干些正事,发家致富,而且像有钱人家一样,整天沉迷于养鸟,使一些人玩鸟丧志,穷上加穷。

古人为了告诫这些既穷又爱鸟的人不要因为养鸟,耽误了生活中的正事。这“青笛嫂”虽然好养,但也不是你穷人养的起的。还干点正事吧,不要去养“青笛嫂”。

同样,在这句俗语中,“家贫不碰青笛嫂”还是有另外一种意思。也是告诉那些不富裕的人,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有非分之想,就算是“青笛嫂”这样好养的女人,也是费钱,费精力的,也千万不要去碰,否则,最后是鸡飞蛋打,生活会更加贫穷。

最后,这句俗语“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对现代社会的人也是有一定的忠告意义的。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都要把好底线,不要去养什么“老相好”,也不要去碰什么“青笛嫂”,不要去贪恋虚荣,要洁身自好,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这才是为人之道。

图片来自网络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域的创作者颠强时代,“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境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养老相好,在家景不好的时候,特别是家庭条件特别贫穷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去碰青笛嫂。其实这里说的“老相好”和“青笛嫂”从表面上的意义就是说的两种鸟类,“老相好”又叫伯劳鸟是一种鸟中猛禽,而“青笛嫂”则是一种叫声比较清脆,比较容易好养活的鸟类,它又被称为“绿豆鸟。”当然这不过是古人一种借物喻人的一种表现方法,既然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句古语,其中定然会有更深层的含义在里面。毕竟古语不可能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去饲养两只鸟类,那么作为一句流传下来的古语,其中最深刻的表达意思又是什么呢,从古语中我们是否又能够了解其中更深的意思呢?

家富不养老相好

“家富不养老相好”,在这句古语中,老相好是指的一种鸟类,这种鸟是属于肉食动物,并且比较凶猛残忍,适量还特别的大,饲养的成本比较高哪怕是家庭比较富裕的家庭,饲养这种鸟类的话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句话说得很好,“穷玩鸟,富玩表。”如果依靠着家庭条件好,不思进取,天天养鸟逗乐,很容易玩物丧志,败坏家庭,即使再好的家庭也有败光的那一天。当然古人也许有更深的意思“老相好”这个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在外面保养“情人”,特别是有了家庭以后,发妻与你同甘共苦把日子过好了以后,不负责任的男人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另寻新欢,这样的感情是不长久的,即使她和你在一起,也是看重了你的物质,等到你那天落魄了,也会狠心得离开你,所以古人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意味深长。

家贫不碰青笛嫂

古人这里说的“青笛嫂”其实也是说的是一种鸟类,虽然这种鸟类比较好容易饲养,对食物也没有什么选择性,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是比较好养的,但是尽管这种鸟类再好饲养,如果把精力放在养鸟上,家庭条件本来就是贫穷的,自己还沉迷享乐,不努力奋进改变自己的情况,也只会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贫穷。也许古人口中的“青笛嫂”是指的一个男人为了美,娶了貌美如花只会梳妆打扮自己,不为家庭付出,就好比娶了一种空花瓶,其实不管什么事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家庭本来不好,再娶一个没有责任心,只知道享乐不与你共同持家得女人,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就是一种悲哀,持家得女人是男人得福气,败家的人只会让你越来越贫穷,翻身的日子很难再到来,古人也正是以物来告诫我们,从古语中我们应该深深品味。

我是颠强时代,各位读者对于这句话还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出来我们共同交流学习,对于我的文章如果喜欢能否为我点赞加关注,我们评论区不见不散吆。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这句话其实是以2种鸟作比拟,来忠告后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用大白话来讲就是:再富有也不要与前女友、前妻、等相好过的女人密切交往,贫穷家庭的男人更不要沉迷于温柔或玩物丧志。

“老相好”是什么鸟?古人为什么以这种鸟作比拟?

现代人口语中的“老相好”指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很久以前是以一种好看又好玩的燕子“伯劳鸟”演绎而来,这种燕子外表娇媚,讨人喜欢而且非常粘人,但饲养过程中只要吃过了精良的食物,就对稍差一点的饲料再也不感兴趣,使它的主人破财又费时,常常疲惫不堪。

10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在《东飞伯劳歌》这篇七言古诗中这么写道:“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用大白话可以这么理解,伯劳鸟往东飞走了,燕子往西飞,从此很难相见,如果这对老相识再见面当然是“老相好”,因此古人就把“伯劳鸟”又称作“老相好”。

后人在《东飞伯劳歌》的基础上,又更为精炼地用“劳燕分飞”这个成语来加以概括,泛指分手的情侣、夫妻和有过密切交往的男女关系。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指“伯劳鸟”尽管个子很小,但这个家族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它们生性凶猛如闪电般飞行,锋利的爪牙能捕获比它个子大一倍的食物,并且喜欢把吃剩的猎物残骸挂在树枝上炫耀,是一种性情虚荣且吃相残暴的猛禽,所以在古时候只有富裕人家才有条件把它当宠物来养,但稍不注意的时候,这种“伯劳鸟”常常会因为不能满足它而伤及它的主人。

第三种说法是相传周宣王时期一个叫尹吉甫的大臣, 受继室的蛊惑而误杀了儿子伯奇,有一次,他在墙头听到了一种凄怆的鸟叫,越听越觉得这声音是儿子借鸟儿之口发出的哀鸣,尹吉甫一怒之下,当着鸟儿的面杀了继室以安慰儿子,这就是“伯奇劳乎”的典故,后人觉得“伯劳鸟”的叫声不太吉利,流传成鸟化人声,回到主人家寻仇的故事,以至于曹植在他的《令禽恶鸟论》中,把“伯劳鸟”归之于恶鸟之列。

智慧的古人把“伯劳鸟”(老相好)比喻为所有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其用意就是忠告你,即便你家财万贯,也别和己经分手的情侣、前妻、小三等等女人走得太近,就因为这种鸟不仅仅是饲养成本很高的问题,还涉及家族的名声和自身安宁。

“青笛嫂”是什么鸟?家贫不碰“青笛嫂”是什么意思?

“青笛嫂”在古人这句“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中,主要起到前后句对仗工整 ,平仄押韵,其实“青笛嫂”是个泛称,所指的是“绣眼鸟”科的90多种小体形鸟类,分为“暗绿绣眼鸟”、“红胁绣眼鸟”、“诺福克岛绣眼鸟”、“黄腹绣眼鸟”等种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眼部如同刺绣一般华贵,羽翼鲜艳斑斓,叫声婉转动听,属于一种名贵的鸟类,我们在电影电视剧所看到的那些满清的纨绔子弟,他们提笼架鸟,大都是喜欢玩赏这种“青笛嫂”之类的宠物,问题是“青笛嫂”着实会讨人喜欢,沾上这种嗜好就让人爱不择手,一旦上了瘾,往往养了一个品种就还想养更多的品种,对富人来讲就是败家的开始,即便家有金山银山也留不住钱财,于穷人来讲,但凡是迷上了“青笛嫂”,则无心进取而玩物丧志,使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故此民间有“养鸟穷三代”一说。

启示

那么在现代社会“家富不养老相好”,是告诫富人们不要为富不仁,不要保持非正常的男女关系,哪怕是前妻和前女友,各自过好各自的生活。家贫不碰“青笛嫂”则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我认为这种说法不仅仅是对男性而言,“青笛嫂”在现在社会应该也是一种华丽、富贵、时尚、虚荣、炫富的代名词,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忠告家贫的人们要努力进取,量体裁衣,不要贪恋短暂的华丽、富贵与虚荣,在选择配偶时尽量门当户对,对个人的兴趣与爱好要清醒理性,人穷不能志短,不然这个贫穷的家庭就会因你而恶性循环,终生一事无成。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一、不管是老相好,还是青笛嫂,我们再也不能养了。

作为一个情感正常的美好的人,绝对再养这两种鸟了。

为什么呢?这里面有着古人悲悯生命的无上情怀。让我们对所有的众生和生命,在心中生起心中的关怀悲悯善良之心。

下面我细细道来:

这两句话,是古人对过去人们闲情逸致生活情调的说法,没事找事的那种生活方式的一种告诫和否定。是对好多没有仁慈心的人,对一些腐朽和没落生活方式的批判。

提醒我们不要没事找事,不要在正常的生活方式中,加进去好多过分的奢侈和欲望。

二、老相好,和青笛嫂,这是两钟鸟类的名字。

过去旧社会富人、有钱人,在闲着没事的时候,养鸟怡情,也是如今有些人常常喜欢的人生爱好。

养鸟这件事情,表面上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你喜欢就可以养好了。这种兴趣爱好,好像也只是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也没怎么影响到其他人什么事。

古人有什么必要,非要郑重其事地提醒我们呢?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其实在我们一些看似很正常的生活方式中,正是隐藏着未来生活是否安乐幸福的秘密。这个古人叫做家风,阴德,现在就叫做品格,作风等这些词所说的生活方式。

三、养鸟事小,生活方式事大

一个人喜欢什么,该做什么,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其实,也有很固定的、正确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否则,我们就会从这些表面上看似简单的事中,生起不顺心、不好的境遇和命运。

一个人的生活,要有高雅的情趣,不可玩物丧志。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人对我们同时有这样的人生忠告。

意思就是说,一个富贵荣华的生活状态中,不能再执着、贪婪和享受物质生活过分过度的奢侈生活方式,不能将福报享尽殆尽,把自己祖辈上、父母亲积攒的福报全给享受完了。

家富不养老相好,这是说,人在富贵之时,在万事顺心,事事如意的时候,再不能去贪心过度的奢侈生活方式。好吃懒做,享受着奢侈贪婪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状态,只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意向不到的麻烦和痛苦。你的生活条件已经很好很安乐了,再不该没事的时候,去这样发展已经没有大多价值的人生爱好。让贫贱、穷苦人家看到,生起悲哀和寒酸之心。让他们生起对自己生活的绝望和悲苦之情的。

《阴鸷文》中忠心地告诫我们说,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临朋。斗称需要公平,奴婢待之宽恕。

意识就是说,如果自己家富裕了,就不要忘了给身边的亲戚朋友,给予一些关照和帮助。遇到不好的年份,看到别人生意、经济和家庭条件很惨淡,无法生活的时候,就主动地去赈济他,多多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度过困难和危机。

你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情感,面对群众生活体谅就这么细心入微。这种做人的心境,是多么美好啊。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人情的温暖和博爱。

中国文化就是提倡这样的人生观,这样的价值观和这样的生活观念。而不是叫你先富起来后,就忘掉自己的父老乡亲,忘掉还没有摆脱生活困境的人。

四、这两句话,它是说,你不管家富还是家贫,都不要养鸟。

这个意思。中国文化中的诗词文学和文字的暗喻、映射的境界,是很深远的。

这两句话,它的言外之意,在于一个不要过分奢求没有必要的浮华堕落的生活方式,那不该是一正常人做的事,不该是一个充满仁慈心的人,所拥有的生活观念。

悲悯贫苦,同情关怀天下苍生,关注国家所有群众生事,才是富人应当拥有的贵族情怀。也该是他们应当树立起来的人生义务和人格必须的。

一个人变富了,发财致富,成了富有的人,真该回报自己国家、社会和父老乡亲们对他多年来的恩德和培育。应当对自己身边的苦难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应当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你可做不可做的事情。

五、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养青笛嫂。这句话,也是说,一个不管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好不好,要多多做点正确的事,正义、怜悯众生的事情,不要总是那么过着唯有自己一个人闲情逸致高雅超俗的生活。

为什么将自己的喜欢兴趣爱好,定格在这种把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圈养起来这种爱好呢?

养鸟的笼子,每当你看到那个养鸟的笼子,难道不感到一种心酸与悲苦吗?

高端端那也可爱的一只鸟,那么美丽无比,漂亮迷人的鸟,就因为你的一念恶心,而笼络到这么小的空间里面,装进去,让你为所欲为地折腾这只鸟。让它为你摆动翅膀,为你唱着悲哀、求助、怜悯的歌!

这只鸟笼子,其实就是它这个可爱美丽的生命一个监狱。它终生就被你的一念恶心而困死在里面了。你多么残酷无情啊!

它本来就是大自然里面自由飞翔的生命,为什么你要把它囚禁、牢笼和困住它,不让它好好活着?

养鸟,这件事情,正是反应了人类中有些人那种阴暗、恶毒有占别人生命的野心,是多么自私自利,贪婪恶毒啊。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以前,富有人家玩鸟🐦,不养一种俗称“老相好”的鸟🐦。实际就是指伯劳鸟🐦。

因为这种鸟🐦爱吃肉,还是新鲜的。在过去,就是富有人家也不愿意养。

“青笛嫂”也是指一种鸟🐦,就是绣眼鸟,学名叫“绿绣眼”。

这句话应该是:“富家不养老相好,贫家不挨青笛嫂”。

意思就是,富有人家不愿意养“老相好”鸟🐦,因为它要吃新鲜肉,挑费高,在过去是高消费。贫家不养“青笛嫂”,是因为本来就贫穷,再玩物丧志,会更加贫穷。

古人忠告:“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碰青笛嫂”,究竟什么意思?

俗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来自民间,是先辈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比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代无好妻,三代无好子”等等。这些俗语往往通俗易懂,很有实用性,堪称金玉良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指导,可以避免人们入坑。

但也有一些俗语却让人很费解,比如“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老相好”和“青笛嫂”,这两个词从字面意思看,好像说的是情人、小三之类的女性。那么它们确实是这样理解吗?这句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请看浅阳的理解!

“老相好”与“青笛嫂”到底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老相好”与“青笛嫂”,并不是指关系暧昧的异性,它指的是一种常见的鸟儿,老相好就是伯劳鸟,青笛嫂就是绣眼鸟

01“老相好”

提起伯劳鸟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如果说起成语“劳燕分飞”,想必人人都知道,其中的劳指的就是伯劳鸟。

伯劳被作为鸟名,说起来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它出自曹植的《令禽恶鸟论》。

传说在周宣王时,西周大臣尹吉甫听信小老婆的馋言,杀死了前妻留下的儿子伯奇。伯奇的弟弟为了给哥哥申冤,就作了一首诗来述说哥哥的不幸。

尹吉甫听了以后后悔不已,心中十分难过。

有一天,尹吉甫去郊外散心,路过一片树林时,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儿,停在树枝上对他鸣叫不止,声音听起来异常悲凉。尹吉甫心中一动,认为这只鸟儿可能是他的儿子伯奇的魂魄所化。

于是,他就对鸟儿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过来停在我的马车上”

话音刚落,这只鸟儿就飞过来停在了尹吉甫的马车上,并随着尹吉甫一起回了家。到家以后,这只鸟儿就停在井沿边,对着屋里的尹吉甫哀鸣不断,好像在向他述说冤屈。

尹吉甫为了替伯奇报仇,他就拿起弓箭,假意射鸟,却一箭将小老婆射死了。从此,伯劳鸟的名字就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

实际上伯劳作为鸟名,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记载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鵙,伯劳”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伯劳不仅是鸟,还是爱情的象征。比如“劳燕分飞”这个成语就出自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不过,这个传承千年寓意美好的鸟儿,在它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残暴的心

伯劳鸟品种繁多,据说有几十种。它羽毛艳丽,长相和一般的鸟儿不太一样,一般鸟儿的嘴都是直的,但它的嘴很大,前端带沟和缺刻,很像现在的鹰嘴,而且翅膀又短又圆,呈凸尾状。

伯劳鸟喜欢吃昆虫、鸟类、蜥蜴等活体动物,在进食前,它有个习惯,就是把捕到的猎物悬挂在树枝上进行炫耀。如果那一天,你发现荆棘、铁丝网、树枝上挂有小鸟、老鼠、蜥蜴等小动物的尸体,那不用问一定是伯劳鸟的杰作。

伯劳鸟不但被叫做老相好,还因为它会像东郭先生里的狼一样伤害主人,所以村民也把它叫做”屠夫鸟”。由此可见,伯劳鸟看似柔弱,却凶猛嗜杀、手段残忍,称得上不是猛禽的猛禽了。

02“青笛嫂”

青笛嫂的体型比较小,它的眼睛周围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看着非常漂亮,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绣眼”。

青笛嫂不但颜值高,叫声也清脆婉转,它喜欢在树上跳来跳去,将巢筑在人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有些个子高的人,可能胳膊一伸就能够捉到。

青笛嫂属于杂食性鸟类,既吃小昆虫也吃一些野果子,因为它很好养,所以很受大家的喜爱。

“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究竟是什么意思?

01“家富不养老相好”

家富不养老相好,意思是家里即便再有钱,也不能饲养伯劳鸟。

我们看余华小说《活着》时,从文章中能够了解到,过去的老百姓生活过的很苦!他们辛苦劳作,却总是吃不饱饭。比如福贵的儿子有庆,实在饿得不行了,母亲就只能让他去河边喝一些水,先填饱一下肚子。

所以,谁家要是能吃饱肚子,肯定就是村里的富户。在这种生活水平条件下,如果家里再养老相好,还天天给它喂肉吃,这在老百姓的生活观念里,可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所以,就有了“家富不养老相好”这句俗语

实际上,“家富不养老相好”这句俗语还有一语双关的意思,就是在苦口婆心地告诫人们,即便家里再富也不要养小三,因为小三就像“老相好”一样,虽外表靓丽,却道德败坏,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以让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10年前我们这儿曾发生了一件案子,男的是一个单位领导,30出头,长得很帅气。老婆是他的高中同学,两人感情很好,有一个6岁的女儿。

工作之余,男的喜欢徒步和爬山。每到周末,他就和户外群里的驴友们去爬大大小小的山,老婆就在家里做饭收拾家务照看孩子。

后来,一个女驴友就有意识地向他靠近,一来二去,两人很快发展为情人关系。时间久了,女驴友就不再甘心只做他的地下情人,开始对他的婚姻虎视眈眈,希望能和他做长久夫妻,因为她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想要的一切才能光明正大地拥有

女驴友使尽浑身解数想逼迫男人就范,但男人只想寻求婚姻外的刺激和新鲜,何况老婆又顾家又恪守妇道,他又不是二傻子,怎么可能舍弃老婆,去和一个目的不存的女人结婚呢?

女驴友不甘心自己的爱情黯然收场,她开始变得疯狂和丧失理智。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手段不奏效后,她就威胁男人,要把他俩的事情告诉男人老婆,还要举报给男人的上级单位。

女驴友的死缠烂打让男人不胜其烦,更不寒而栗,对她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男人去学校给孩子开家长会,女驴友的电话又追踪而至,依然是各种逼迫和威胁,还告诉他自己已到了学校,让他当着家长们的面给个交代。

面对女驴友这种鱼死网破的做法,男人不敢不回应。为了阻止她的到来,他便约她去河边见面。女驴友如约而来,男人在一番虚情假意的温存后,趁其不被掐着她的脖子直到她完全没有了呼吸。

事情发生后,男人心里很害怕,他知道这件事情迟早会被人发现。想了几天后,他就把整个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老婆。老婆听完一言不发,呆呆地坐了很久。到了晚上,还没等警方上门,老婆就在自家门头上吊自杀了。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男人的放纵,因为一个老相好,就这样被毁了。至于那个孩子,听说被爷爷奶奶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但这件事情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恐怕会伴随孩子一生。

所以古人的这句话,看似在说鸟,实际人也在说人,远离老相好,洁身自好,以免伤人伤已也伤亲。

02“家贫不碰青笛嫂”

在古代,养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有富人喜欢养,也有穷人喜欢养,特别是青笛嫂,因为它长得可爱声音好听,一旦养上,就很难罢手。

可见,青笛嫂就如同那朵妖娆的罂粟花,让人欲罢不能养鸟上瘾,养了一只,还想养第二只、第三只…,这就让那些原本就贫穷的家庭,变得更加贫穷。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古人就苦口婆心地劝诫那些爱养鸟的贫穷家庭“家贫不挨青笛嫂”,无论它怎么艳丽,终究会败家,还是远离为妙!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俗语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但有些俗语放到现在依然让人受益匪浅,比如俗语“家富不养老相好,家贫不挨青笛嫂”等,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