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俗语一般都有着极其深刻的道理,是老一辈人的经验总结。有些俗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已失去了原来的意思,而有些却依然在发挥着警示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这样一个俗语“饿死不进梦萝卜园,穷死不耕丈人田,看看还有没有借鉴意义?

一、“饿死不进萝卜园”

“饿死不进萝卜园”,说的如果一个人在饥饿时,不要吃萝卜来充饥,这只是字面意思。有人说,不对呀,人饿了,什么都会吃,管它是萝卜还是白菜。

萝卜营养丰富,人在饥饿时吃个萝卜,应该是可以的,为什么不能吃呢?说到底,真快饿死时,有萝卜吃,你会不吃?这里,不提倡在非常饥饿时以萝卜来充饥,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

1、如果一个人在饿极了的时候吃萝卜的话,会感觉到更加有饥饿感。也就是说,饥饿时吃萝卜不但不能充饥,反而使饥饿感更强烈。因为萝卜有较强消化作用,如果你在饥饿时吃了萝卜,吃的越多,消化的越快,那么你的饥饿感就越强烈。

2、另外,在饥饿下吃萝卜,会发生腹泻。因为,萝卜助消化不错,同时,它属于一种偏寒的蔬菜。正是由于它是寒性蔬菜,一个人如果吃多了萝卜,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损伤。萝卜的寒性最容易让人体出现腹泻。本来人在饥饿时身体就无力,就虚弱。吃萝卜又会引起腹泻,这双重打击对身体一定会很严重,有时,很可能会因此送了小命。

由于以上原因,老一辈才总结出了“饿死不进萝卜园”的经验。

二、“穷死不耕丈人田”

“穷死不耕丈人田”,它的意思是说,一个男人就是穷死,也最好不要去老丈人家种田。这也是从字面上来看的。难道去给老丈人家种地不应该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1、一个原因是女婿去耕种老丈人家的地,在过去很可能会遭到老丈人家里的人看不起的。为什么?因为,过去,老丈人家的地将来都是由儿子来继承的。你一个女婿给老丈人耕田,你只能有出力的份,没有继承的份。这还不算,你一个女婿到老丈人干活,耕地,出力还不落个好,还会遭到老丈人家里的儿子和儿媳的忌恨。好象你是来和他们争财产一样。

2、一个女婿在给老丈人家耕田地的话,从另一方面说明他可能是倒插门女婿。在过去,倒插门女婿,也是受人看不起的,没有什么地位的。

倒插门的女婿虽然在老丈人家种地,也能混个平常日子。但日子过得决不会心满意足,快快乐乐。一个大男人内心的苦可能只能往肚子里咽。因此,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尊严,避免在他人屋檐下低头受气。人们才总结了这句“穷死不耕丈人田”的俗语。

这句俗语除了上面的意思外,还有引伸意义,就是说世上有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表面上看可能是正确的,但其实它包含的意义远不如此。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一定不能凭感觉,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否则,你是不会得到成功的。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在农村长大的我,确实听说过很多农村俗语,很多我认为挺有道理的,但【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这句农村俗语我不赞同。

不赞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我认为是封建迷信

☆1.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在古代男尊女卑,男人地位高于女人太多,如果种植老丈人的田地,就感觉自己寄人篱下,男人的尊严面子就低人一等。

☆2.古代农村因为封建,重男轻女严重,甚至生了女儿父母都不供上学读书。

·当然,我们不是来讨论封建社会的,毕竟我们不能穿越到古代农村。言归正传,我们是现代人,现实生活中惠惠在农村长大,从小到大亲眼看见老丈人是怎样对待女婿的。现在的农村即使是老一辈人也没有以前那么封建了,重男轻女现象很少。

二、现在的农村女婿都耕种老丈人农田

☆1.在现代,计划生育以来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里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农田有姑爷种的没有别人种的,除非姑爷不种地,才能轮到别人班。

☆2.大多数老丈人、丈母娘,都对姑爷非常好,说实话父母的目的很纯洁,只是想姑爷能对自己女儿好。

※不得不承认的是现代人如果结婚,还是尽量门当户对好,因为人不等一样,不乏有个别家庭很视力眼,现实中瞧不起女婿的老丈人也是数不胜数。可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足够优秀,有上进心,不做事伤空,努力把日子过好,不是等房靶子掉馅饼的人,基本不会让媳妇爹娘看不起。当然,惠惠也见过有对女婿不好的老丈人,但现实就是现实,这样的大多数都是女方家庭条件比较好,而男方家庭很穷。当然,这只是少数家庭的情况,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我想,不光是农村有这样的情况,城市里也有吧?

三、饿死不进萝卜园也不适用在现代

·传说中古代有人饿了就去偷吃别人家种植的萝卜,吃完之后还偷很多带回家,结果总吃导致全身水肿,影响了健康。

·所以,有了“饿死不进萝卜园”的农谚。但是,那是在挨饿的年代,普通农民没啥吃的,才去偷萝卜吃。现代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都没有人爱吃萝卜了,现在吃萝卜的人是了养生,很少是为了喜欢才去吃;有谁会去偷偷萝卜呢?

结束语

·以上内容是惠惠对农村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的个人看法,欢迎网友们补充不同见解。

·我是惠惠,黑龙江省五常市稻农,今日头条三农领域创作者,每天分享水稻种植经验和一些农村事,喜欢我点关注哦!

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有这样一句俗语,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道尽人间世态炎凉,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积累而总结的一句俗语,道理深刻,令人细细品味。

为什么要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我们先来看后一句,饿死不进萝卜园!萝卜是一种开胃的蔬菜,吃起来又脆又甜又辣,但是如果吃多了,反而感觉到肚子里很难受,而且不耐饥饿,之后会感觉到更加饥饿,饥饿再加上萝卜的刺激味道,于是人们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便是饿死也不要进萝卜园吃萝卜充饥,当然说饿死有些过了,如果真的很饥饿,还是找一些别的食物吃吧!

穷死不耕丈人田,这句话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当你穷的时候,即使连你的老丈人都看不起你,虽然他们表面上会支持你,希望你日子过得好,但如果你真正的接受了他们的帮助,也许以后很难会在他们面前抬起头来做人,他们看你的眼光就不一样。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女婿去老丈人家总是要装作很大方,即使再穷也不会请求老丈人的帮助,这样不但会使自己感到没面子,也会使老丈人感到没面子,更别说是他们的子女了,穷居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

当然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但是这种帮助的前提应该是短暂的,象这种长期的耕种老丈人的田地生活过日子,这样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一定要自强不息,别让人看不起,尤其是一个男人,可以让别人看不起一时,但是绝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一辈子。

再说了,现在种庄稼也不挣钱,还是想办法另寻出路,脱离自己周围亲戚的束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

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这句话只适合放旧时候的农村使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现代人思想逐渐开放,生活方式较之过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句话在过去原有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再穷,也不能去耕种老丈人的田地。一个人即使快要饿死的时候也不能进去萝卜园大吃。过去农村人为什么会这样说?

与旧时候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现状有关

这个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过去的时候大家思想比较传统,老丈人的田地属于老丈人私有的,作为女婿,跟老丈人的女儿结婚之后应该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说自己的田地都没有种好,去跟老丈人的田,这会遭到街坊邻居的笑话,认为生活过得潦倒不堪,老丈人脸上也没有光彩。所以在以前大家每人会耕种好自己的粮田,因为土地就代表了生存的成本,只有足够的良田才能保证生活的正常运转。

以前农村人温饱问题难解决,闹饥荒

旧时大家生活条件差,温饱成问题,一家人口多的时候,都是按平均分配食物来吃饭是。如果一个人再饿,也不能大量的去吃萝卜,这样会造成胃灼烧,同时也有可能会被撑死,应该适量食用食物。

这句话放在现代社会不太合适,现代社会人人平等,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很多家庭跟丈老丈人家里关系来往密切。为了减少老丈人的负担和压力,很多女婿都种老丈人的良田,很多老丈人还和女儿、女婿一家一起生活,这个是很常见的。

其实萝卜是对我们身体非常有好处的一种食物,但是任何食物都适可而止,不能过量食用。所以很多俗语是与当下的环境有关,但是放在另外一个时代,可以值得我们借鉴,但是真正应用到实践生活中的时候,大家是要需要选择的,需要鉴别的。

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传统的婚俗多数是男娶女,也就是男方把女方娶回家组建新家庭过日子,不过也有一种婚俗是女娶男,也就是女方把男方娶回家组建家庭过日子。男娶女是社会认可的婚俗双方皆大欢喜高高兴兴,虽然女娶男双方也是欢欢喜喜但很多时候会感觉着别扭,特别是对于上门女婿来说有时候会形成疙瘩甚至有心理压力,所以倒插门的婚事很少。

穷死不耕丈人田的来源多数就是于此,上门女婿要帮着家里维持生活,很多时候家里家外都需要支撑起来。即便发家致富也会被人说谁家谁家的上门女婿有本事,甚至有些时候上门女婿是妻弟幼小迫于无奈才上门支撑家业,等小舅子长大了家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小舅子的,自己辛苦多年到最后留不住什么还要带着妻子重新打拼,很难很累。

敲个黑板:饿死不进萝卜园和瓜田不弯腰、李下不举手是同样的意思,过去农家都穷谁家也没有吃喝,一根萝卜或许都是救命菜。常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进了菜园子没吃什么主人发现了萝卜坑肯定知道丢了萝卜,偷再过去万分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穷的就只剩下名节和骨气,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去做偷偷摸摸的事情,再说真到了饿死人的地步农家也会主动给你口吃的,相互扶持着生活。

为什么农村人俗语说“穷死不耕丈人田,饿死不进萝卜园”?

穷死不耕丈人田这是古代的风俗习惯造成的!在古代女子嫁为人妇之后,就与娘家的来往比较少了。婆家和娘家的关系在古代是非常紧张的。如果嫁出去的姑娘在回到娘家,就会被兄嫂看做是恶贼。如果再耕种丈人的田地,会造成两家的矛盾。饿死不进萝卜园,是因为萝卜性寒。偶尔生吃吃一次两次还可以清热润肺。但如果经常生吃都会全身浮肿,溃烂比较伤身体。所以就有了这句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