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酒,那可是我国传给你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酒不仅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内涵,也为此产生了许多诗词名句传说和典故。

酒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说文解字》“酒”:“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

一、酒的起源

1、仪狄造酒说

传说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我们从古代史籍中就可找到许多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造酒说

民间有不少关于杜康造酒的传说,认为杜康是周朝人,家境贫寒,在财主家打工,起早贪黑,累死累活,因此饭量大。有一天,杜康胃口不好,就把没吃完的饭偷偷倒进一个树洞里,用块石头将洞口堵住。不料几天后,剩饭变成了香气扑鼻的清水,味道甘美醇厚,这就是后来的酒。

还有一个传说是,杜康是放羊的,有一天,他用竹桶装上小米外出收羊,他把竹放在树洞里,忘了带回家。第二天、他去其他地方去放羊,早把竹桶的事给忘了。几天后,杜康偶然经过这个树洞,就拿回竹桶。回家一看,里面的小米已经化为清水,他喝了一口,高兴地说好喝,就这样杜康成了酒的发明者。

3、“黄帝造酒说”

黄帝时,我们的祖先就已懂得酿酒。传说是黄帝发明了“酒泉之法”,并曾有“汤液酒醪”的见解。《黄帝内经·素问》篇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如何酿酒,黄帝不仅把酒看作饮料,还把它当做治病的药物,从而使酒的作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说,黄帝是民族始祖,在民众心里他自然会造酒,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在传说中知道天上的神仙都喜欢饮酒,这说明酒的酿造一定在远古就已经开始了。

二、酒与文化

在中国古代,酒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上诗词的关系更是密切,有酒就有诗,有诗必有酒,“无酒不成诗的”。

最早的《诗经》提到酒的诗歌有30首,全唐诗中,涉及酒的就有1000多首。据统计,陶渊明诗中几乎篇篇有酒;李白有“斗酒诗百篇”;辛弃疾诗歌640首,其中与酒有关的有347首,占了一半多。

关于“酒”的名诗句:

1、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白居易 《把酒》

2、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 《答友人见寄酒》

5、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 《清明日对酒》

7、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8、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杜荀鹤 《与友人对酒吟》

9、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10、莫怪近来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关于喝酒的优美诗句关于喝酒的优美诗句。――白居易《答劝酒》

11、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作者: 韩愈 《赠张徐州莫辞酒》

12、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贯休 《古离别》

13、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白居易《花下自劝酒》

14、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白居易《醉后》

15、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

16、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杜苟鹤《白发吟》

17、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 《秦王饮酒》

18、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19、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戴叔伦 《劝陆三饮酒》

20、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寄言世上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X。――崔国辅 《对酒吟》

21、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 独孤及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22、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2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

图片来自网络

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说起酒的典故和名句,尤其关于酒的名句很多很多。典故如《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鸿门宴》,《群英会》等等。

至于名句,列举如下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问刘十九》

5.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我在与酒有关诗歌,最喜欢一首是杜甫《饮中八仙歌》。

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

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

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体会了。这“饮中八仙”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等八人。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

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酒的典故和诗篇也很多。

上面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典故。

第二个与酒的典故,三国时期《青梅煮酒论英雄》,简述:曹操试探刘备,一个雄心壮志,一个韬光养晦,二人借酒来一场对话,可谓精彩纷呈;

第三个与酒的典故,《刘伶醉酒》。简述: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嗜酒如命,狂放不羁,据说刘伶是酒仙,喝了杜康的酒一醉就是三年。

第四个与酒的典故,《醉打金枝》。简述: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娶了升平公主为妻,公主身份尊贵,郭子仪也得向其下跪行礼,郭暖要求升平公主以儿媳身份行礼被拒绝,于是郭暖接着酒劲把金枝玉叶的公主打了,后来皇上调节后夫妻关系反而更好了。

第五个典故,《杯酒释兵权》。简述: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为避免开国功臣们效仿他“黄袍加身”,用一顿酒宴,就解除了这些人的兵权,巩固了皇权。

另,再列举与酒有关的诗句。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曲江其二》

8.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9.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10.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最后,我用自己的一首原创诗词结尾。

《怡酒亭》

畅畅风起蝶舞勤,悠香一室满山闻。

甘露畅饮怡酒亭,百谷滋荫行窟人。

夏日将衫冬作被,长年递互诉不尽。

依依上崖独求解,几曾激浊酒令熏。

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您好!自古以来爱“酒”的人很多,以“酒”入诗的名家不在少数。明朝袁宏道诗吟“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想毕您一定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是一种文化

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观“醉里乾坤”,搅“壶中日月”。开拓酒文化,酒可嗜求,可贪恋,可品享,可动心怡情。如今,仅有醉鬼,还缺酒神。

一.饮酒经典

1.名酒篇

琼酥玉液漫夸奇,似此无渐姑射肌。太白何尝携客饮,醉中细校郭君碑。唐⊙李白《汾酒曲》

2.功德篇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清。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七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宋⊙陆游《对酒》

3.酒家篇

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唐⊙刘禹锡《堤上行三首》

老人七十仍估酒,千壶百瓫花门口。道傍

榆荚仍似钱,摘来估酒君肯否?唐⊙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二.饮酒人生

1.节令篇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枚《清明》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高翥《清明》

2.酒会篇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离合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钱别校书叔云》

兰陵美酒郁金香,王碗盛来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唐⊙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4.酬赠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5.酒人篇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唐⊙杜甫《饮中八仙歌》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宋⊙苏轼《和陶渊明饮酒》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唐⊙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6.饮酒篇

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唐⊙李白《春日独酌二首》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7.劝酒篇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近酒》

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唐⊙贾至《对酒曲二首》

劝君一饮尽百斛,富贵文章我何有?空使今人羡古人,总得浮名不如酒。明⊙唐寅《进酒歌》

三.饮酒艺术

1.酒道篇

刘伶之酒味太浅,渊明之酒味太深。

非深非浅谪仙家,未饮陶陶先醉心。明⊙袁宏道《饮酒》

2.花月篇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明⊙唐伯虎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唐⊙李白《把酒问月》

3.醉艺篇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元⊙白朴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唐⊙杜甫《独酌成诗》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唐⊙白居易《醉吟二首》

4.歌舞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汉未⊙曹操《短歌行》

人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王维《凉州词》

5.抒怀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夜镜隐白发,朝洒发红颜。唐⊙白居易《自咏》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罗隐《自遣》

小结:凡天地之间,爱酒者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读诗如饮酒,亦醉亦忧,亦痴亦狂。醉酒亦醉情。

常吟酒诗,酒中有经典,酒中有人生,酒中有艺术。

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酒与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醉酒拒婚,有人醉酒泼墨,还有人把书当下酒菜 ,不信?我们就一起分享一下几个经典故事吧。

一 醉酒拒婚

司马炎靠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称帝后为维护统治,实行高压政治,异常黑暗,同时为了政治声誉也就想方设法拉拢社会名流。阮籍作为竹林七贤之首 ,社会声誉很高,很快成为被拉拢对象,司马炎想与阮籍结为儿女亲家,派大臣上门提亲。阮籍深深厌恶司马氏的残酷腐朽,行动上佯狂放诞,一直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面对提亲,着实犯难,直接拒绝,等于自寻死路。好在阮籍平时就好酒出名,他将计就计,天天熏熏大醉,一连醉了六十多天,媒人天天踏破门槛,也没见他一句话 。司马炎不耐烦了,这门亲事也就黄了。

二醉酒奇书

《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其诞生颇具传奇色彩。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名流四十一人齐聚会稽山阴兰亭修禊,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共得三十七首,有人提议将当日所做诗篇汇编成集 ,便是《兰亭集》。又公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也不推辞,提笔畅意挥毫,名噪天下的《兰亭集序》就此诞生。翌日,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 ,伏案挥笔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精妙。这时他自己也明白了,那篇序文已经是他一生的巅峰之作了。遂将序文视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一直到其七世孙智永手中。智永出家为僧,自然没有子嗣,便将真本传给弟子辨才。后来一直仰慕《兰亭集序》真迹的唐太宗派人从辨才手中骗走,并随太宗陪葬昭陵。

三 读书佐酒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舜钦为人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一次在岳父杜祁公家做客,每天黄昏时开始读书,他读书和别人不一样,边读书边饮酒,动辄一斗。岳父对此深惑不解,就派人偷偷观察。当时他正在读《汉书》,当他读到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掷出的铁椎只击中了秦始皇的副车,他拍案叹息:“真可惜,没打中。”于是满满饮一大杯。又读到张良说:“自从我在下邳起义后,与皇上在陈留相遇,这是天意让我遇见陛下。”他又拍案叹道:“君臣相遇,如此艰难。”又喝下一大杯。杜祁公听说后,大笑说:“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晚上喝一斗不算多呀。”读书佐酒的美谈就此传开。苏舜钦以书为下酒物,其豪放直率的书生风采至今仍跃然纸上,让人真正知道读书之乐乐如此!

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我分享的是杜甫关于喝酒的故事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最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杜甫真的特别爱喝酒,如果说李白是“酒中仙”,那么杜甫就是“酒中豪”。杜甫十五六岁这么小的年龄就是喝酒高手了。杜甫与李白是好朋友,他们时常一起喝酒,喝酒让年龄相差十一岁李杜亲如弟兄(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

天宝三年(744年),杜甫与李白在洛阳、开封、商丘一带时常一起喝酒,二人称兄道弟,二人有酒同醉,有被子一起同盖,还一起漫游山水。在他们游览要分别的时,二人真的是依依不舍!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甫,每天上朝回来后都要去典当春天穿的衣服,拿卖衣服的钱去买酒喝,在江头喝醉了才肯回来。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酒喝太多是会伤身体的,可是杜甫却顾不了那么多,说反正人能活到七十岁是不多的。其实晚年的杜甫喝酒还要靠朋友周济帮忙才行呢。杜甫喝酒实在是着迷啊!

参与酒会,从马背跌落

少年时的杜甫,喜爱骑马,可谓是一个骑马射箭的高手。五十六岁时的杜甫,有一天,他骑马去参与一个宴会,他一手抬高拿着马鞭,可是另一手并没有提马缰绳,就这样快跑着,结果不小心从马背上跌落摔伤了。在他养伤期间,一位朋友提酒肉来看他,他一看便开怀大笑,然后席地而坐,开始痛饮,他边喝边大叫:干杯,干杯。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受伤了,而且面对朋友的劝告关心,他还觉得这是多事呢!

这是我的分享,谢谢!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哪些关于“酒”的典故或名句?

我来讲个酒的故事吧!

古代有一官员,名杜康,专管农业生产。

有一年丰调雨顺,天下粮食大丰收,这村前屋后晒谷坪上到处堆满了没晒干的粮食。太多了,一时晒不完,有的就发霉了。

这可急坏了杜康!咋办?这么多粮食坏了多可惜。

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一白发老神仙告诉他,沿着村子往西走,找三个不同职业的人,问他们各要三滴血,拿回来拌在粮食里,可以做成人间最美佳酿,这样粮食就不会浪费了!

第二天一早杜康就走出村头往西出发了。

首先,他发现了一位教书先生,杜康向其说明来意,说需要其三滴鲜血做人间佳酿。不愧是读书人,知书达理。马上答应了杜康的要求。找来一根刺,在手指上扎了一下。 滴在杜康带来的竹筒里面。

又找了半天,杜康发现一个官差。这是一个武士,还带着配刀,抓人管治安的。杜康向他说明来意。不愧是练武的,非常豪爽。马上答应了杜康的要求,抽出佩刀在手指上割了一下,也滴了三滴鲜血,在杜康的竹筒里。

眼看太阳快下山了,第三个人还没找到。杜康有点急了,怎么办?就差一个人的血了。忽然听到路边稻草堆里,躺着一个人打呼噜。一看,这人睡觉还翻着白眼,口里吐着白沫。不用说,这人肯定是一个傻子。管不了那么多了,杜康找来一根木刺,抓起傻子的手指就扎,用竹筒接了三滴。事后傻子还没醒。

杜康赶回村里,按老仙人梦里传授的方法,把这九滴血放进粮食里面。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粮食里真的酿出了透明液体,取一点尝尝,真是妙不可言!太美味了!

总得给这人间佳酿取一名字吧!因为用了九滴血,就叫九酿吧,后来就叫“氿,”,,最后改为酒的,同音呗。

可这酒虽好喝,却把当初贡献了血的那三个人的特征毫不保留地继承了下来!

刚开始喝有如文人,互相邀请,推辞,你来我往,彬彬有礼,这都是教书先生的血在发生作用。

随着喝酒越喝越多,官差武士的血起作用了,“东风吹,战鼓擂,大家喝酒谁怕谁?”“你一杯,我一杯,谁醉谁是小乌龟。”‘干,,,,,,"甚至发酒疯,摔东西还打人。

再后来,东倒西歪,上吐下拉,趴在桌上,地上,雷打不动,不正是傻子的血起作用了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