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五十知天命”的意思是,一个人五十岁后,才知道了自己实现理想不是那么容易的,一定要努力,不要在意能不能达到目的。

“五十知天命”可以说是古人对人到了五十的时该知道的事情的一种理解。“知天命”决不是听天由命、不作为。而是告诉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付出努力,对起自己,但不强求最后的结果。

“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关于天命的说法,孔子认为自己的天命就是恢复和秉承反映在周礼中的文命。孔子认为人到了五十岁就应当知道自己的天命,这是一个人生命中的成熟时期。

孔子的天命观点表示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使命,每个都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天命所依,时命所担,时代与个人的天命是辨证存在的,相互依存的。

图片来自网络

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论语·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不同年龄段的总结,也是孔子相信天命的表现。

“天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

古老是因为在2000多年前,圣人孔子就认同天命论!敏感是因为今天很多人依然把天命与宿命划等号,把天命论与封建迷信论划等号。复杂是因为天命实则涉及一门精深的学问一一生命动态学!

对天命的研究与认识,本应该置于生命科学研究的范畴!因为生命科学研究,应该包括静态的生命体研究和动态的生命行为研究!注重胚胎组织、细胞、基因等研究,这是一种静态的生命研究,这种研究不能在时空上展开,即不能在时空坐标系上对生命行为作出预判描述!拍片、打B超、做CT等,揭示的只是静态生理的规律与本质。

围绕天命展开的四柱、运势、流年、神煞等,则是对生命动态趋势的关注与研究!忽视并且排斥对天命的研究,或许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最大的不足!

时也,命也,运也!这是生命的三个维度!为何命里三尺,难求一丈?因为一命二运三风水!《易经·系辞》说:“乐天知命,故不忧。”这里的“命”指的就是“天命”!

宋朝宰相吕蒙正《命运赋》(又称寒窑赋)中写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又说“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可见时机、运势的重要性!

人生,从过程而言,包括前生、今生和来生,因为任何人生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前后相随、处于绵延状态的,是有前因后果的!

人生,从构成而言,包括性命、天命和使命!性命是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天命是一个人出生时所处的环境能量场和接收的时空数据包!使命是一个人内心潜在的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理想与目标!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有三命:性命、天命和使命!

一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50而知天命,年过半白基本已经定型了,就是这个样子,知道再怎样努力也是没多大用处了。

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孤立的一句话,应是从《论语》的"为政第二"中全面去理解。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只矩。”

对于孔夫子来说,经过前几个人生的座表与历程到了五十的年龄时段,也就能够客观的认知天地自然赋与自己命远中的好坏穷通,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其实孔夫子的另一句话就是对天命的最好注角。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命乎。"

达天知命,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其合乎自己对大道的追求,更使其不被一切外物所惑动。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据此可見,道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天命吧!



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很好的问题!有人说50岁之前尽人事,50岁以后知天命。知什么?漫漫人生成长路,起起伏伏、坎坎坷坷、生生死死,有的顺利,有的不顺利,顺利存在不好,而不顺利却存在好。每每时过境迁,会有叹不尽的唏嘘。

谈五十知天命,不由想到《红楼梦》的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直白、简单的诗句,道尽世间人们的苦乐酸甜,神仙好还是人间好?哪怕神仙千般万般好,人间却自有多样不舍处。

人的命运,唯有四个字:盖棺论定。不到死去的那一刻,都说不定。古有姜子牙大半生碌碌无为,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文王姬昌,得文王看重,称姜子牙为“太公望”,尊为太师 ;有元朝画家黄公望,年过八旬时呕心沥血、历时数载完成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今有褚时健74岁时与妻子在保外就医时开始承包荒山种橙二次创业,85岁时“褚橙”通过电商售卖,因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诸如此类高龄创造奇迹的人与事还有许多,孔子称五十知天命,该是有多层涵义。一层五十知晓的,是普通人在经历半生闯荡、漂泊之后,安于现状与知足者的天命;于永远都有梦想,厚积薄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们则指知天命的另外一层涵义,即知晓自己还能做什么的把握

此时,还来品一品明朝大才子唐寅的《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年过半百,功成名就与志得意满仿佛渐行渐远,前半生已尽人事,后半生已然看穿、看淡、悟明白了。生不逢时,心有志向,用如今的话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其实,不忘初心出自唐朝一位宰相魏扶之《贡院题》: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好吧,人生已过半,所有的不称意皆已过去,天意难违,天命难测,那就不将今日负初心!以慰良知

我是彩虹与大海,真诚答题 ,期待您的关注和支持点赞!谢谢您!

五十知天命,知的是什么?

天命有三种释义:

1. 上天的意志(指上天主宰众生命运);

2. 自然的规律、法则;

3. 人的自然寿命。

儒家祖师爷孔子是位极度信命的老夫子,他早年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很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可是到了后来,当他碰了一鼻子灰以后,才深深地省悟到,命运之神竟是如此的厉害,然而此时他已是个五十岁的人了。“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他从不知命到知命这一思想转化过程的最好说明。与此同时,他不仅“知命”,他和弟子们还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属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的思想。他的说教是,一个人的生死贫富都是命里早就注定了的,作为一个君子,非得知命不可,否则就够不上做“君子”的资格。正因为君子是“知命”的,所以他能安分守己,服从老天爷的安排。但是小人却不这样,他们不肯听从天命,往往冒险强求,希望有幸得个好结果。

三千年前的孔子不知道“天命”,他的知天命不过是自己不得不认命。孔子曾问道老子,老子也不知天命,只答曰“道可道、非常道”,说神不是人都可以弄明白的。

以上都是古人宿命论的思想和学说,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把一切归结为天命,认为只有“天”与“神”才是主宰人世间的生死荣辱的一切。

人到了五十,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不服天命,勇于进取”。努力做好自我,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此时对个人荣辱已经淡漠。我们说“事在人为,天无绝人之路”,人生的坎坷和挫折都是暂时的,苍天从不会断绝任何人的出路而把人困死,出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把握好时机,不管几十,人生都有翻身的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