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这句俗语,在过去乡村,老人经常提及。对传统乡村百姓来说,这句话可以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

一是普通农家为什么不能在大门口摆石狮、不愿意在堂屋(中堂、厅堂)挂老虎地图的原因。

二是大门口能摆石狮的是哪些人家,堂屋内挂老虎画的又有哪些人家和地方。

三是既在大门口摆石狮,又在中堂挂老虎画的是什么样的人家。

上面的第二点和第三点,看似属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有差别的。

主要差别是,有的人家只在门口摆石狮,不愿意在中堂摆老虎画;有的门口不能摆石狮,但在中堂挂老虎画。

1、狮子守大门有什么寓意和老规矩?

普通农村不能大门口摆石狮主要原因:旧时,大门口摆石狮代表社会地位,普通百姓社会地位不够。

门前的狮子,一般只有宫殿、府第、庙宇等门前摆放,多为石狮子,也有的是铜铸和铁铸的狮子。

平民百姓和一些低级官员和没有品级的吏员,家门口不能摆放狮子。

门前的狮子都是成对,一雌一雄,分别摆在门口的左右。

雄狮左脚踩踏着一个圆球,称之为狮子滚绣球。既象征江山统一,也象征权力。

䧳狮右脚下抚摸一只小狮,称之为太狮少师。象征子嗣昌盛。

当然,古人还有多种说法,比如,两只狮子象征从宫室到家庭的快乐与和平。

在封建时代,门前的狮子与住宅建筑构架、大门的样式和装饰一样,朝廷制定了等级制度,严格加以规范,不是想怎建就怎么建。

如果僭越,轻则丢官,重则有牢狱之灾,甚至有杀身之祸。

不知我们平时注意到没有,门前的石狮头上,雕刻了毛发卷,又称卷毛,北方则称为疙瘩。

门前的狮子就是通过头上的毛发卷,来区分府第主人地位的高低。

石狮头上最多的毛发卷有十三个,代表官员的最高等级。

古代官员之中,只有一品官的衙门和家门前的石狮,才可以刻十三个毛发卷,称之为十三太保。

一品官以下,每低一个级别,石狮子头上的毛发卷就要减少一个。

但是,只能往下只能到六品官,七品以下的官员,门前就没有资格摆放石狮了。

朝廷有这种等级制度,农村普通百姓家门口,哪个还敢摆放石狮呢?

不过,等级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一些传统古村落,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一些人家门前摆放了两只石狮,那又是什么情况呢?

这种现象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一些人家祖上出过六品以上的官员

这些人家,有的是通过努力考取功名,一步一个脚印升迁上去的。除了石狮外,门口不远处还立了旗杆石。旗杆石比石狮立得早些。

按照古代的规定,只要考取举人以上的功名,家门面就可立旗杆石。而石狮则要等到取得功名之人,官至六品以上,家门口才能摆放石狮。

有一些人家,并未有人考取功名,但这些人家里颇有家财。我国古代捐官制度,从秦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

朝廷为了弥补财政困难,士民可能向朝廷捐纳钱物,获得爵位官职。尤其以清朝中后期更为突出。由原来的捐实职,到后来捐“出身”。所谓“出身”,就是有一些商人和农村大户,用钱捐一个官员的身份。

比如,我们通过影视剧和文学作品,比较熟悉的清代历史人物李卫、胡雪岩就是捐官出身。又比如,清未时,商人和农村大户人家比较喜欢捐取“同知”的身份,为正五品,不任实职,只是一个虚职。

这些人有了六品以上的捐官出身后,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家门口摆放石狮。

石狮摆放后,比房屋更经得起岁月的消磨,一般房屋翻修多次,石狮仍然如故。因为祖上出过官员,石狮摆放在门面,别人也不好说些什么,也不违反朝廷的规定。还被认为是历史古物,说明了先祖曾经的辉煌,对后人有激励作用。

二是改变石狮的外表形态进行变通

清朝中末期以后,随着朝廷对门前摆放石规定的松动,以及西洋思想的传入,我国沿海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一些比富裕的平民住宅门前也出现了石狮。

但是,一些人为了避免封建等级制度有“僭越”之嫌,在石狮外表作了简化和改动。

有的人家把石狮的形体缩很小,底座的长方体石条做得很高。

有的人家,雄狮的左脚不再踩踏绣球,而是在嘴里含一个可活动的小石球,称“含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雌狮的右脚下,也不再有小狮。

这些门前的石狮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石狮头上不再呈毛发卷(疙瘩)状,而是雕刻蓬松的毛发,像经过梳理的一样。

自此,石狮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的门口。民间习俗认为,石狮可以起到镇宅、避邪、招财进宝、聚财等作用。

现在农村很多现代小楼房的门前、回廊、阳台等处,作为装饰物的小石狮,多数采用这种简化版的造型。

三是在村寨门前摆石狮

古代朝规定,只禁止在七品以下管员、没有等级的史员和平民百姓私宅门前摆石狮,其他地方却没有明确规定。

旧时农村,很多地方的村寨有修村寨大门的传统习惯,有些村寨的大门有门扇,起到防卫作用;有的村寨只有门楼,没有门扇,起到象征作用。

于是,一些村寨就在门前摆放两只石狮,也算是打擦边球,让人无话可说。

村寨门前摆放石狮的民俗说法是,人们认为,石狮子守卫村寨大门,可以保护村寨的平安。

2、中堂挂老虎画有什么寓意和讲究?

在封建社会,龙为皇家专属,狮为宫廷、官府和寺庙专属,都有严格社会等级制度。

老虎虽称百兽之王,却没有被纳入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大到朝廷官员,小到绿林山寨、乡村姓氏的族长,都可以在中堂挂老虎图。

中堂能不能挂老虎画,更多的是一些民俗讲究。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说法。

一、虎威之说

人们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勇猛而威武,民间有“虎死不倒威”和“虎死威风在”之说。

中堂挂老虎画,衬托住宅主人的威严、气势、地位。一般要有一定权势或者权威的人,家里中堂才能挂老虎画。

官宦之家,通常来说要是部门或者地方的一把手,才适合挂老虎的画。官宦人家挂老虎画,一般挂的是上山虎,寓意步步升高。

绿林山寨,只有寨主所在的大厅才能挂老虎画,也只有寨主才能坐老虎皮的椅子。绿林山寨挂的是下山虎,寓意平安无事。

乡村的村寨,通常只有族长家的中堂才能挂老虎画。族长家挂的大多为上山虎,寓意家族兴旺发达。

二、招财和驱灾辟邪之说

有一些地方认为,老虎是“招财大猫”,人们认为,在中堂挂老虎画,家里会财源滚滚。

因此,有一些地方做生意的人家,喜欢在中堂挂老虎画。

民间认为中堂挂老虎画,有镇宅、避邪、禁压不祥的作用。

三、无法承受之说

民间虽然认为英勇刚猛,但是,也认为老虎性格孤癖,生性凶恶。

对农村普通百姓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平平常常的人,只要家庭成员一生能够顺风顺水,就是有福气了。

很多人都相信一句古话:“命里有时终须,命里无时莫强求”。

因此,农村民众普遍认为,家里挂老虎画,“镇”不住,无法承受。只有那些将帅和高官命格之人,家里挂老虎画才镇得住,承受得了。

如果普通农家挂老虎画,家庭会导致灾祸。

农村还有一种说法,普通农家挂老虎画,会让家里人,尤其是孩子,性格变得飞扬跋扈,盛气凌人。如此,就会造成家里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家庭容易爆发冲突,造成不和睦,家不和万事难兴。一个家庭如果经常吵吵闹闹,总有一天会出事。

二是家里人的性格注定不行仁义善,老话说,多行不义自毙。总有一天家里会有灾祸降临。

由此,农村有一句俗语说:“虎到中堂,家败人亡”,指的就是普遍百姓家庭而言。

以上说法,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在旧时代背景下,这既是农村民众低调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普通百姓的凡人心愿,希望家人平安,家庭兴旺。

3、“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的真实意思

通过以上两节的分析,我们对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从过去农村普遍百姓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其一,作为农村寻常人家,既不能在自己住宅门前摆石狮,也不能在自己家的厅堂或者堂屋内挂老虎画。

其二,既能在自己住宅门前摆石狮,也不能在自己家的中堂内挂老虎画的人家,在旧时,必定是社会地位显赫的官宦之家。

不过,现在社会已不是旧时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等级制早就废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早就没有等级观念。

因此,门前摆石狮和中堂挂老虎画,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

石狮和老虎画,在现在农村,已经成为普通农家的住宅的装饰品,不存在受到任何限制的问题,只是住宅主人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问题。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狮子守大门,老虎做中堂”,这意思说的很明显,就是大户人家特别是达官贵人的府中,门前左右常常会摆放的两头石狮子,而庭室中堂里,往往会挂一幅老虎的画像。不但达官贵人的府中,就是官衙也是如此。

那么过去的达官贵人为何会这样做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狮子与老虎都是百兽之王,门前摆狮子中堂挂虎像,显得威风凛凛呀,也能彰显这些达官贵人的威严,隐喻着这些达官贵人就人如同兽中之王狮子或老虎。问题来了,一对石狮子一张老虎画,都是假的,能起什么作用呢,但过去的人迷信,相信神灵,认为这样做可驱邪避灾,可镇住妖魔鬼怪,其实这一切都是愚弄人的,世界是物质的,那有什么神鬼呢。

在过去,百姓贫苦人家门前竖不得狮子,堂屋内是挂不得老虎的,为何会这样呢,有两个原因:(一)狮子与老虎的形象被那些所谓的贵族占据了,是不容许百姓这样做的;(二)过去人们普遍迷信,许多老老实实的百姓认为,自己穷门小户,门前也摆狮子堂屋也挂虎,是“符”不住的,不但不会带来福气,反会害了家庭。

这里还有个问题,那就昰为何老虎在中堂,狮子站口呢,这是由于历史与地域的原因造成的。在中国古代,人烟稀少,树木丛生,这就为老虎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因而全国各地都有老虎,这老虎是百兽之王,古代的人搞图腾崇拜,因而古时的人们,对老虎是即畏惧又崇拜,这百兽之王的老虎的形象就被贵族们占据了。是的,中华民族最崇拜是龙,但龙的形象被皇帝占据了,皇帝被称为是真龙天子,那些贵族们只能去占据老虎的形象了。在旧时朝庭中的大臣,文臣常称为是文曲星下凡,武将常称为是猛虎转世。于是那些武将高官常常将老虎的画像挂于中堂之上。

因为老虎是本地原有动物,早早占据了中堂的位置,而狮子古时是不生活于中华大地,只是到了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才从西域带回狮子的画像与样品,这皇帝一看,呀,这狮子看起来比老虎还威猛,就想占据这狮子的形象,于是就让官衙或达官贵人的府上摆放狮子,但老虎已占据中堂位置,狮子属舶来品,那狮子只能去占据府门前了,以便替这些贵族们看家护院。

古代府第,“狮子守大门,老虎做中堂”,是为了彰显那些达官贵人的地位的,还带有迷信色彩。但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途的,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古时,虎狮被视为尊贵的灵兽,一般人无福消受。官贵府邸前喜欢摆上两只石狮,厅堂正中挂上一副虎画,威风凛凛。小编家就没有。

虎狮同为自然猛兽和古代神兽。问题来了……

①为什么必须是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

②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寓意是什么?

就这孤王气势,去守大门不是搞笑

为什么是☞ 狮子守门,虎坐中堂

首先虎和狮都是各自领域的霸主,虎狮文化引于房宅,除了辟邪,更暗示府邸主人的高贵地位,也显威风。这就是虎狮被选中的原因。至于为何狮子守门,虎在中堂,大概三个原因。

①老虎和狮子身份有别丨

中国自古就没原产狮子,只有狮子头,但印度和波斯地区有狮子。东汉时,狮子作为佛教圣兽,被当作礼物从西域(印度)随佛教传到中国

自然猛兽,佛教光环,后来化身狻猊,所以狮子形象变成尊贵的灵兽。

狮子是外来户,非中原之物。老虎则是我们华夏本地王者。华夏文化博大精深,讲究的很!古人岂能让你外来王者登堂入室、坐在自家中堂

所以老虎才有资格坐中堂,狮子只能去看门

②古代雕刻艺术问题丨

印度把佛教和狮子带到中国后,雕刻艺术也随之一起传来。就是说,中国石狮雕刻技术,是来自印度。印度雕刻文化非常悠久,狮子作为他们的灵兽,雕刻艺术更为精湛。

到了唐朝,中国佛教发展进入最鼎盛时期,石狮雕刻同步发展,那时舞狮在中国也已流行了。

在中国古代文化里,相比雕刻,文人字画才是主流。印度有专门的狮雕文化,中国没出现专门的虎雕文化,而虎画则家喻户晓

既然狮雕刻成熟,虎画早已挂中堂,一里一外本就完美,何必再费事来回倒腾?

③虎狮民间文化不同丨

自东汉有了狮子,人们学着模仿狮子神态动作,后发展成舞狮戏。《汉书》有载一种叫"象人"的艺人,就是模仿动物表演者。舞狮属大型户外表演,观众多,气氛好。民间每逢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舞狮助兴。

狮子民间形象是辟邪、亲民、喜庆、吉祥。石狮看门合情合理,守宅辟邪,迎吉纳福

民间形象里,虎为王者,独来独往,神秘莫测。常隐于山林,静则无踪,出则势猛。它不是那种和你玩老鹰捉小鸡的亲切形象。

虎,孤独之王者,严肃而势猛,擅隐,故隐于中堂而不出。这形象给你去守大门请的动?

所以,狮子不会出现在中堂,老虎也不会出现在门口。这也是地域文化不同。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丨文化寓意

狮子,游走于百兽中而无畏。在印度,石狮常安置于佛、菩萨像的台座。所以狮子辟邪,可保佑家宅、家人平安。这是石狮开始的寓意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相信神灵主宰。所以虎狮文化就流行起来。古代有着严格等级制度之分。只有达官贵人房宅前才可以摆放石狮,而且如何摆放,狮子大小和形态都有规定。

最美的大猫,名不虚传

相比严格的石狮制度,老虎画像更像一种约定成俗,没那么多规定框架,估计也跟老虎常见有关系。不过,封建礼制下,老百姓也不会挂虎画,认为身贱无福消受。

老虎象征的是威严、盛势和地位,它是孤独的王者,所谓"拿我虎符,调百万雄师。

"老虎虽尊,但非帝王象征,所以古代权贵家中常见虎画,又如太师椅上虎皮。

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在进步,逐渐开化,狮子从权贵象征和辟邪寓意,慢慢演化成建筑和房宅装饰品。当然辟邪的习俗也有。

当今,石狮文化已和官贵没什么关系,只是有讲究的装饰品。它可出现在任何人们想让它出现的地方,各单位和宅院门前,建筑和桥梁上,老百姓房宅门前……不过,应没人把石狮放在中堂,那一堆大家伙……

至于虎,擅隐,隐于中堂。开始就没专门规定,自然发展喽,挂不挂中堂看个人喜好吧。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应该是有一点讲究,为什么呢,我见过一小区,是建在墓地坟山下的对面,听说,开发商刚建的头一两年,房子不好卖,买了的有些也退了房,因为,在楼房凉台经常看到葬死人,有时还听到人的哭声和鞭炮声。

后来,在小区大门安座了两个大石狮子,大约有10 米左右高,又有两个小石狮可能有几米高,最后,的房子已经卖完了,也没有听见有人说什么了,小区门口修有一个人工湖,水清,空气清新,白天有人游玩、观光、观景,下午夕阳黄昏,附近去玩的人很多,还热闹,风景很好。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答悟空: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都门房建筑讲究有理吗?

史料记载,狮子是汉代有西域国进献,进入中原的。不是中原本土原有物种,那数量可想而知的。为迎合帝王喜好,狮子做成雕塑守护大门,有镇宅辟邪之寓意。是有严格等级划分的,象征了宅主人的地位,威严。一般普通人家是不能摆放。

老虎。虽然作为传统四大神兽之一。但在古人的很多记载中有关于“大虫”伤人的文献。虎与祸又有谐音,人们也有避而躲之的心理。一般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虎坐中堂,多是虎皮摆放在座椅上,而且基本是武将居多。也有画幅挂墙面的。古人对关于虎的物品,等级似乎也不是太严格。

感谢阅读。

我是醉舞经阁一卷书,关注我,一起探讨历史文化。

“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老祖宗对门房建筑的讲究,有道理吗?

中国人最熟悉的猛兽非狮子老虎莫属了。作为从古至今与老祖宗一起繁衍生息的生物,它们被人类赋予了太多神话的色彩。而且,与传说中的龙不同,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衍生的狮虎文化也是灿若星河,不过毕竟是不同的猛兽,它们也被中国人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其在民间的形象也各有差异。比如在建筑风水的领域,就有狮子守大门,老虎坐中堂的说法。狮子守大门相信大家都见过。即使是现在很多公共场所依旧有守门的石狮子。

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国本土是不产狮子的,一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后,才从西域诸国带回了狮子的传说。后来到东汉,西域的大月氏送了头狮子给中国,中国人这才知道了狮子的长相。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狮子威武庄严,可以镇压邪祟,因此刻成雕像庇佑自己。不过狮子本来是作为镇墓兽放在墓室中的,而要成了镇宅之物,就得等到宋元之后了。而且在古代的时候,狮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普通人家是不可以使用石狮子的,比如北京故宫门口的石狮子,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西边的雄狮是皇权与威严的象征,而雌狮脚下踩着一只小狮子,则是子嗣延绵,千秋万代。而且每头狮子头上的卷毛都有四十五个,象征九五之尊。而一般的府邸,只能使用普通的石狮子,比如南方常见的网球狮,北方常见的窦王店狮子等。到了普通宅子这一等级,家主人是没有权利在门口摆放狮子的。发展到今天,没了阶级的限制,门口的狮子不但成了各大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人家盖房子,也喜欢在门口刻上两头小狮子辟邪。而且现代,又发展出了狮子的新造型。这就是各大银行门口摆放的港币狮。这种狮子雕刻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狮子造型,一般非常写实,而且门口的两头狮子,雄狮嘴巴大张着,象征着招财进宝,而雌狮的嘴巴紧闭着,有守财之意。

总之,从古至今,狮子一直被作为能够看宅护院,保卫家庭安全的灵兽存在。不过,后一句老虎坐中堂就有些争议了。有一种说法认为,老虎是中国本土的猛兽,也是十二生肖之一,有着崇高的地位,而且人们常说龙虎斗,可见老虎是仅次于龙的存在。因此把老虎的画像挂在厅堂正中,上山虎意味着步步高升,下山虎意味着平安无事,而挂一头卧虎图在家中,则是招财大猫的寓意,意味着财源广进。全部都是美好的寓意。而另一种说法就不怎么友好了。这种说法认为,老虎地位不及狮子,毕竟狮子是阶级和地位的象征,而老虎,随便一个山大王的山洞里都能看到猛虎图或者虎皮椅子,可见其没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句俗语说“虎到中堂,家败人亡”, 这是因为“虎”和“祸”的读音有些相似,而且过去常有老虎下山吃人的事情发生,所以很多人便认为在厅堂中挂老虎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比如我们熟悉的故宫,到处都能看到石狮子,却看不到任何一个老虎,或许就是证明吧。到了今天,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老虎和狮子都是猛兽,其灵性寓意不过是人为设置的,也是老祖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所以,不管是狮子还是老虎,只要喜欢就可以悬挂摆放。不过这些雕像背后蕴含的风俗和文化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