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在我国民间有多种说法,既有指人出生之年十二生肖属性的,也有指具体动物蛇和鼠的。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属性,指蛇年和鼠年出生的人,俗称属蛇和属鼠的人。民间认为,属蛇的人天生有经济头脑,会赚钱,就像一个钱袋子一样,经常装着钱回家,或者一辈子不愁钱用;而属鼠的人,会谋生,家里的粮食丰富,一辈子不愁吃,就像米袋子一样。实际上是说属蛇和属鼠的人,天生带着财富,一辈子会过上富裕生活。
这种说法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没有任何道理可言,这里就不作过多的讨论。本文重点要说的是民间比较普遍的说法,具体指蛇和鼠两种动物民俗文化特性。
(十二生肖图)
“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之中的蛇,在民间指家蛇,生活在住宅周围的几种蛇的统称,而俗语中的鼠指家鼠。农村很多地方把蛇和鼠分为两种,即家蛇和野蛇,家鼠和野鼠(野鼠又分田鼠和山鼠)。
1、“蛇是钱袋子”的意思农村把家蛇又笼统称为屋檐蛇,认为是单一的一种,其实这种蛇不只一种,有多种,比如,常见的有黑眉锦蛇、奶蛇、线条家蛇、王锦蛇、白条锦蛇等。这些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无毒,看起来样子特别凶恶,让人很是害怕,其实他们是不伤人的,就是伤人也是无毒的,没有性命之忧。这些蛇主要以捕鼠为食,间或在夜间也捕捉在屋檐和瓦间休息的麻雀等鸟类。
农村把住宅内的蛇称为家蛇。它们生活于住宅内及周围,在住宅中,常盘绕于梁、檐、墙缝、瓦楞、阁楼等地方。家蛇最喜欢吃老鼠,常因追逐老鼠,频繁在屋檐之间现身活动,因此,农村人们把家蛇俗称为屋檐蛇。家蛇身长三尺左右。
家蛇虽然没有毒,但与毒蛇相比,性情要暴躁得多,受到惊扰时,立即把头往上高高竖起,做出随时攻击的样子,非常吓人,其实就是纸老虎,只做吓唬人的姿势,一般不会伤人。
(蛇卡通图)
中国民俗文化之中,人们习惯于把蛇看成是“小龙”,认为是龙的原型,再加上古越人把蛇作为重要图腾之一加以崇拜,人们就把家蛇在民俗文化中神灵化和神秘化。有的地方说,家蛇是祖宗魂灵变的,有的地方说家蛇是祖宗派来护佑家庭平安的使者,我国北方则把家蛇看成是“镇宅之宝”。由此,民间对家蛇衍生出诸多禁忌文化和崇拜文化,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对它们礼敬相加。民间有一种传奇色彩的说法,认为家里有家蛇是极好的事,为祥瑞之兆,家蛇能够保护家里的人。
有了这样一种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民间对家蛇采取保护的态度,不允许有人伤害它们,更不能将它们打死。有的地方在家里看到家蛇时,不惊忧它们,让其自行离开;有的地方则捉入罐,或用长杆子挑着放到山里去。
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认为家里有了家蛇后,盛米的器物里的米,取之不尽,取了米后会自行涨上来。旧时,我国是农耕社会,有了粮食就有了钱,过去的赋税都可用粮食来上交。如果碰上灾荒之年,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家里常有家蛇出现,是家里进财富的吉兆,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必定生意兴隆。而种田的人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钱袋子图)
民间也有一种最直观的说法,家蛇是吃老鼠和麻雀的,而这老鼠和麻雀都是偷吃家里粮食的东西。家里有了家蛇,老鼠和麻雀也就少了,从而节省了粮食,也就等于省了钱。
也就是因为有这些民间说法,人们才认为家蛇在家里出现,是祖先送来了财富,所以才有“蛇是钱袋子”之说。
2、“鼠是粮袋子”的意思家里的老鼠都是偷家里粮食吃的,最是让人讨厌的东西,为什么还说老鼠是粮袋子?中国民间很多关于老鼠文化习俗都是用来驱鼠。
比如,“老鼠嫁女”是一个古老的教育小孩的故事,但实际上是民间在除夕夜的子时,偏僻角落插上蜡烛或点灯,就是期盼新年鼠害减少,称为“鼠害减少”。
又比如,我国青海一些地方到了农历正月十四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用面捏出12只老鼠,每只老鼠都没有眼睛,再放进蒸笼蒸熟。元宵节那天,把这12只老鼠摆上供桌,然后点灯烧香纸,乞求老鼠在这一年里,只吃草根,不要吃他们的庄稼,祈祷保佑这年农作物能获丰收。这种风俗叫“蒸瞎老鼠”。
民间对“老鼠是粮袋子”的说法有多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有老鼠的人家粮食多。人们认为老鼠多的人家,家里的粮食肯定装满了粮仓,只有粮仓才能养老鼠,没有粮食的粮仓,老鼠早跑光了。同时,哪家的老鼠多,证明他们家的粮食丰收了。这是把有很多粮食的人家比喻成“粮袋子”,穷苦粮食不多,老鼠也就很少。
(民间《老鼠嫁女》图)
第二种说法,有老鼠人家,家里的粮食损耗。民间有一句歇后语:“粮仓里养鼠—— 有损无益”,说的是老鼠偷吃粮食,只有损失,没有一点益处。这把老鼠比喻成只装着粮食出去,不能带着粮食进来的粮袋子。
第三种说法,老鼠既偷粮,同时也藏粮。老鼠喜欢把偷来的粮食放到洞里藏起来,且不停地偷,又不停地存起来。旧时,农村如遇大灾之年,没有了粮食,要吃草根、树叶、树皮。这个时候,如果能找到一些老鼠洞,取出老鼠的存粮,包括老鼠本身都可以吃,虽然数量少得可怜,但多少能解决一点问题。因此,大荒之年的老鼠就像一个米袋子一样,可提供一些粮食。
除了以上三种说法以外,有一些地方还有一些说法,因不带普遍性,这里也就不再例举了。
3、“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有何道理?“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这句农村俗语有什么道理呢?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有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比如说,民间传统做法是,依靠家蛇灭鼠,保护家蛇就很有道理。据现在的科普资料统计的数据,每条家蛇捕鼠量多达150~200只,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保护家蛇,可以有效防止鼠害。
(米袋子图)
又比如说,民间把老鼠藏粮比喻成粮袋子,对旧时灾荒之年的穷苦人来说,与老鼠争食,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处于饥饿中的人们,能吃上一口算一口,这也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生存办法,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
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古人都有图腾信仰,人们都认为龙就是神仙,它掌握着刮风下雨,所以人们对龙都很敬畏,现在人还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谁也没有见过龙,所以现在人都认为蛇是龙的化身,人们认为蛇是有灵性的,所以你不能随便招惹蛇,否则会遭报应的。和蛇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老鼠了,老鼠是最让人讨厌的,人们常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蛇是钱袋子:蛇不但外形看起来让人恶心,而且很凶猛,有一些毒蛇有致命的毒素,人一旦被蛇咬,如果不及时救治,就会危机生命。农村老人经常说蛇不会轻易咬人的,你不伤害它,它也不会伤害你,如果你没有把蛇打死,它就会回来找你报仇,听着就让人恐怖,所以人们遇到蛇一般都会放它一条生路。
以前农村人住的都是土坯茅草屋,这也为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蛇喜欢藏在墙洞里或者屋顶上的茅草里,农村老人说每家每户都会有一条蛇,这条蛇是家里的保护神,是不能随便打死的。因为人们认为家里的蛇不但保佑一家人平安,还会招财进宝,所以说蛇是钱袋子。
鼠是粮袋子:老鼠是大家都憎恶的一种动物,因为它总是爱偷吃粮食,以前农村的房屋不但能够藏蛇,屋里还有很多老鼠洞,老鼠偷的粮食都藏在洞里。老鼠虽然可恶,但是它不辞辛苦的行为还是值得赞扬的,老鼠都知道要存粮以防后患,何况人呢?就因为老鼠经常偷粮,存粮,所以被人们称为粮袋子。
总结:这句俗语的前半句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半句说出了老鼠偷粮,反应了人们对老鼠的憎恶,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评论。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谢谢出题人。
“蛇是钱袋子”的意思,蛇全身是宝,毒蛇的毒液可以做药,治病,鳞片也可入药,蛇肉可以食用,可谓全身是宝。
蛇在过去被人们附有很多传说,有的把它奉为图腾,有的说它堪比妖魔。其实这一切都源于自然界进化的功劳,为了生存,蛇不光外表害怕,那冰冷的触感也让人头皮发麻,再加上有些蛇的毒性,更让人望而却步,于是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家都知道动蛇的代价,于是有人拿蛇作为吉祥,还有民间称之为小龙的。
“老鼠是粮袋子”,老鼠天生机灵,与人类共存。老鼠今常与人类分享食物,粮食,吃后还破坏人们的粮袋。大家都对老鼠恨之入骨,于是就有俗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怎么就灭绝不了呢?这就是老鼠的高明之处,它不仅繁殖快,还跟人们养成了相反的生活习性,这样互不打扰,大大的提升它们的生存率。有句俗语说:“捂好你的粮袋子”也有妨老鼠的意思。
这道理告诉我们,它们虽是动物,但跟我们息息相关。
个人解读,谢谢理解。
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提起蛇,人们普遍害怕,提起鼠,人们无不痛恨。其实,蛇鼠与人息息相关,有人说属相蛇鼠的人一般命好。为何农村一些地方说“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呢?
先说“蛇是钱袋子”之所以说“蛇和钱袋子”,与蛇的本性、农村习俗有关。万一被蛇咬,轻则破费大笔钱财,重则致命。而有些地方将蛇奉为能招财进宝的“财神”。
过去农村住的房子,有的是泥巴抖墙,杉树皮盖顶,有的是木棍涂泥巴墙,茅草盖顶。这样的房子,房顶、墙角最是蛇的藏身之地。
一些地方流传着习俗,说是屋里藏着蛇的人家定梦发财,那皮肤便是财神,能给家里招财进宝。
如果它爬到屋里来了,或者在屋角爬行或潜伏,也不能惊动它,更不可伤害它,只能设法“请它”回去,否则讲破财。
人们普遍认为,蛇是最毒的动物,一旦被蛇咬,那可以非常危险的事情,弄得不好将丢性命。
当然,现在医学发达,万一不小心被蛇咬了,必须尽快送医院治疗。只要治疗及时,也能很快脱险。但是,那肯定要花费大笔钱财。
一直以来,农村仍有一些人用草药弄得治疗蛇伤,疗效显著。不过很多已经失传了。
不管采取那种方法,不幸遭蛇咬,是很讨嫌的事情。农村人一般都懂得,万一在田间地头、山上野外遭遇蛇伤,需要迅速捆扎,将身体受伤部分“隔离”开来,阻隔蛇毒向身体其它部位扩散。
另外,蛇全身都是宝,有人专门养蛇,有人专门捉蛇,有人专门收购蛇,等等,以此作为生财之道,致富门路。
再说“鼠是粮袋子”鼠以偷吃粮食为生,人们因此非常讨嫌他。稻田里、瓜地里、粮仓里、地窖里,一旦遭遇老鼠,可就损失惨重。
一个老鼠一天的食量不亚于一个人的食量,一只老鼠引来一群老鼠,那每天偷吃的粮食可就数额不小了。弄得不好,辛苦耕耘,全为老鼠卖命。
不仅如此,老鼠吃了之外,还要搬运储藏。它不劳而获,却非常聪明,有吃的时候想到了没有吃的时候。为了过冬何防止春慌,它偷吃粮食之余,要储藏大量粮食。
记得小时候,冬天农闲时,村里总要组织“挖鼠洞,除害虫”活动。大人们来到田间地头挖鼠洞,常常每个洞挖到底都能挖出几斤甚至十几斤稻谷。这些稻谷集中起来由村上(生产队)处理。
农村人为防止鼠害,总要想尽办法。新中国后,通过坚持除“四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境卫生,现在老鼠相对减少。
农村所以说“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有一定道理的。
时至今日,蛇鼠都要防,并且不可小觑。外出劳动、运动都要防止被蛇伤害。
要讲究卫生,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开展灭鼠除害活动,让害虫无藏身之地。
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蛇和老鼠这两种小动物,都是十二生肖中的属相,然而在自然界中却不怎么招人待见,蛇常在山间野外的草丛里游弋出没,稍不留神就会被其咬伤。
而相貌丑陋的小老鼠呢?不仅啃噬家具,偷窃粮食,而且还会传染瘟疫,更是让人讨厌之极。
那么,民间为啥却有“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的说法呢?通过相关了解,我发现其中的说道还真是不少。
首先,聊聊“蛇是钱袋子”有啥讲究?古时候,人们认为蛇是一种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动物,有着超自然的力量,古代神话中的“共工氏”,女娲娘娘、伏羲等神仙,都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流传后世。
还有,西汉篡权的王莽、唐朝的郭子仪以及晚清重臣曾国藩,这些历史名人都有着蟒蛇化身的传说。
其次,蛇与龙还有着不解的渊源。
众所周知,龙是传统文化中的崇拜图腾,历代的封建帝王更是以真龙天子自诩。然而,现实生活中“龙”这种动物却是不存在的。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龙的形象,是古人依据鹿、鹰、蛇、鱼、马等动物幻化生成,其中最主要龙身就是由蛇演变而来。
《易经》风水学里也认为,若是蛇进宅门或者睡梦中梦到了蛇,往往预示着主家运势兴旺,财源广进,是大吉大利的兆头。
若是祖先坟地里有蛇出没,则称为“活地龙”。表明阴宅地处风水宝地,因灵气感召,蛇才应时而出,意寓福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绵延永续。
因此,民间也称蛇为小龙,蕴含着尊贵的寓意,会给家庭运势带来福报和财富。
在过去,东北地区的釆参人尤其对蛇崇拜,认为蛇是吉祥之物,凡是有蛇出没的地方,极有可能埋藏着上好的人参。
为此,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说是很久以前,有个家境贫寒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平日里仅靠上山采参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着实艰难。
那天釆参途中,无意中发现一条受了重伤的青蛇,心地善良的他,顿生恻隐之心,当即寻了些草药咀嚼成浆,涂抹在蛇的伤口上。
为感念小伙子救命之恩,这条蛇将自己以前蜕下的蛇皮送给恩人。没想到,等到回到村里时,小伙子却惊讶地发现,手里拎的哪里是什么蛇皮,分明就是一长串叮当作响的铜钱啊。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钱串子仿佛施了魔法一般,花掉几个铜钱,便会再生出几个铜钱,像个摇钱树一样,有着用不完的钱。
自此,便有蛇是钱袋子,财富盈门的说法儿。
接着,再聊聊“鼠是粮袋子”有啥说法?老鼠偷吃粮食,自古以来遭人憎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便是古人内心无奈的呐喊。
唐代诗人曹邺在其《官仓鼠》一诗中,更是将贪图无厌的官吏比作了糟蹋粮食的老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据说,小小的一只老鼠,一天吃粮食20克,一年就要吃掉9公斤,而且老鼠的繁殖能力极强,由此可知,老鼠糟蹋粮食可真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老鼠特别善于挖洞,喜欢贮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尤其野外生存的老鼠,到了冬天田里难觅粮食,因此会在过冬前准备好足够的粮食,以便能够熬到明年的开春。
听村里的老人讲,遇到灾荒歉收的年景,粮食根本不够吃,为了活命填饱肚子,什么能吃的东西,大家伙都不会放过的。
也许是饿极了,有人便想到了去挖老鼠洞,从老鼠的嘴里抢粮吃。你还别说,运气好了,找到一两个老鼠洞,就能收获几十斤粮食,这可是救命粮呀!
于是乎,偷粮吃的小老鼠,便被人们送了个“粮袋子”的绰号。
综上所述,我认为“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这句俗语,是老辈人的经验之谈,上半句纯粹是唯心臆想,不值得釆信,而下半句却道出了过去生活的不易。
农村俗语:“蛇是钱袋子、鼠是粮袋子”,是什么意思?有何道理?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对于蛇是什么看法,我们胶东农村人对于蛇是又怕又敬,一般人见了蛇都会害怕,但蛇进了家却不能将蛇打死,要把蛇请出去。有一年夏天,在我们院墙根的下面,直挺挺地横着一条蛇,我看到后吓得直接从院子里蹦到了街上,就不敢再进屋子了。家里人都上班去了,就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在街上转了一个圈没见到一个人,最后没办法跑到我们邻居家,求人家帮忙把那条蛇给我铲出去。我们邻居属于胆大的人,从家里出来的时候,顺手拿了一个铁锨,帮我把蛇铲出去了。
胶东人都说蛇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打。我们这里除了蛇这个称呼以外,还有一个名称叫“圣虫”。老人们说谁家的粮囤里面如果进去蛇,那就太好了,那就是进了圣虫,他们家的粮食可能会吃不完。所以每逢春节的时候,我们这里的人们,都用白面捏一个圣虫放在米面缸里。圣虫的意思,就是家里有享用不尽的吃喝。蛇进到谁家里,就预示着谁家的好日子开始了。做生意的人,对蛇更是毕恭毕敬,生意人的眼里,蛇是财神爷,可以给他们带来财运,看见蛇以后要敬香纸放鞭炮。所以有人说蛇是钱袋子。
说老鼠是粮袋子,这话更是一点不假。过去小时候,住的屋子里面和院子都是泥土地面,没有现在的水泥地,家里的墙角到处都是老鼠洞,有时候坐在屋子里面吃饭,就可以看见洞里面的老鼠,瞪着亮晶晶的眼睛往外看。晚上关了灯以后,就可以听到悉悉索索老鼠窜动的声音。我记得有一次,老爹倒出空闲了,想把老鼠洞堵死,先往下挖了一下,越挖越深,到最后看见老鼠洞里面的花生玉米足足有包袋子。在那个人都吃不饱饭的年月,竟然被老鼠偷了这么多吃的,从老鼠洞里面挖出这么多的粮食,感觉像发了财一样的高兴。
农民种地经常会遇到地老鼠,尤其是花生地里面,老鼠洞特别多。秋天山里的花生刨完以后就要开始复收,什么是复收?就是虽然说花生都刨完了,但是地里还有落下的花生,没有刨干净,这个时候一般小孩子们就要到地里去复收一遍。复收花生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挖到地老鼠洞,有时候一个老鼠洞里面,可以挖出一大筐花生。一天能挖到一个老鼠洞,就可以回家交差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