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是一句农村的俏皮话,也算是现代俗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可谓是“一语多关”。
农村有一些人喜欢说一些看似不着调,其实很值得玩味的俏皮话。“两口子一样”可以理解成两口子同一条心,也可以理解成两口子一样的性格,一样的善良,一样的懒散,一样的为人猾滑,一样的待人真诚,甚至可以说一样的长像(民间认为夫妻生活在一起久了,相貌长得越来越像),如此等等,你可以放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想出多种答案来。
(乡村劳作中的中年夫妻)
“活不到天亮”看来就比前半句要实些,没有前面那一句空,总算落到了实处,可以按字面找到其中的意思。但是,越是这样,就越要小心,你得慢慢想一想,别让人笑话。农村很多人是俏皮话大师,每句话看似漫不经心,或者逻辑混乱,不符合常理,可总是话里有话,一般是指东打西,“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就属这类话。从正常的逻辑关系说,这句讲得比较绝对化,从字面上来说,怎么讲都没有道理。
民间一些话就是这样,最喜欢挖坑,一不小心就让你掉坑里去了。这句话的后半句“活不到天亮”就是给你挖下的一个大坑,就看你是绕过去,还是直接往坑里跳。
如果把“活不到天亮”理解成“生命到活不到天亮”,那就恭喜你中奖了,直接跳到这句话的坑里去了。因这句话实际上是这样理解:“活,不到天亮”,或者“活,不留到天亮”。“活”是什么呢?这又得要发挥想象力了,但是,这样分开讲,我想读者应该不会把“活”理解成人活着的“活”了,自然要往“活儿”、“干活”去理解了。要准确的理解,还得看语境,看是在什么场合下说的,才能确定整句话的意思。不同的场合,说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脚手架上劳动年轻夫妻)
比如说,用“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来形容两口子很勤快,家里的活儿当天就干完,不留过夜。
又比如,用“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来形容两口子很懒散,但有想把家庭搞好的想法,夜里在床上想起有很多条门路可走,有很多的活可干。可这种夫妻仅仅是空想,“夜里想起千条路,太阳出没有一条路”,夜里想起要做的事,天亮时,这些商量好要做的事无影无踪了,只得躺在床上睡懒觉,让太阳晒屁股。
再比如,用“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来形容夫妻感情好,夫妻该做之事,在天亮前做完,按民间习俗,很多地方白天做这种事就很禁忌了。再说白天要干农活,或其它维持生计的活,生活是第一位的,不可能整天沉迷于爱河之中。不可否认的是,民间这种荤话,平时无事时,说得最多,这才是民间真实的生活。
(丰收中的夫妻)
这句话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前半句是实的,后半句也是实的。前半句可以理解为“两口子有一样”,因民间告诫夫妻保护身体,就不再过多解释了。
民间很多俗语都有多种含义,这也就是俗语能流传在民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原因,也是民间俗语的魅力所在。
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在农村,咱们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的俗语,这些俗语既是老百姓智慧的总结,也描述了农村人们生活的状态。有些俗语虽然看似毫无道理,但是却有着一定的道理,今天咱们就来说一句俗语叫做“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这句话说的意思和夫妻二人的生活和性格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认为夫妻二人的性格如果相近的话对生活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咱们仔细一想的确是这样,虽然说二者对于生活有相同的看法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是对于长时间一起生活的夫妻来说,如果所有的看法都想同,那在生活中就会缺少很多的乐趣,长时间下来会让夫妻二人觉得生活单调乏味,慢慢的也会对家庭失去兴趣,从而造成一些婚姻的破碎!
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在的社会也比较常见,由于婚姻中的一方总是对对方完全认同,没有自己的观点,虽然这种婚姻开始的时候看着非常的幸福,可是时间长了之后咱们就会发现这种婚姻都是以悲剧结尾,就是因为性格相同,造成生活的单调!
所以说“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虽然夸大,但也是有理有据!
骏景——殷
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农村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这句话虽然很片面很夸张,却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这句话意思是说,要找个结婚的伴侣,一定不要找一个性格、脾气秉性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否则两人过不长久,不是离婚就是出人命。
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凡是幸福的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有一定的互补性。比如男的强势,女的就温柔,男的爱玩,女的就顾家,男的潇洒帅气,女的一定很丑。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妻子黄月英就属于这类人,诸葛亮潇洒帅气,而他的妻子黄月英却奇丑无比。(如图)
然而两口子却过得和和美美,妻贤夫贵,诸葛亮位极人臣,黄月英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利用空闲时间制造木牛流马,解决了诸葛亮北伐时军中缺粮的问题。
近代历史人物汪精卫和陈碧君两口子也属于此类型。汪精卫虽然是一个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生活中却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强悍的陈碧君吃定了他。
最初汪精卫根本看不上陈碧君,他觉得陈的性格有点强悍,陈为了支持汪刺杀清摄政王载沣,在前一夜就和汪同居了,陈说:你放心去吧,我为献身,今夜让你做个男人”
在以后接触的日子里,汪却被这种性格所征服,男人就是这样,要么征服女人,要么被女人征服。抛开政治不谈,二人的婚姻还算完美。
这样的家庭还有民国时期的文学家,理论家,教育家胡适和他的老婆江冬秀。
胡适年轻时英俊潇洒,也很风流,胡适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江冬秀娶过来的,江冬秀没文化又很丑,胡适想和她离婚。
江冬秀对胡适说“你和我离婚,我就抱着咱两个儿子去跳河”。别看江冬秀很丑,但性格很暴烈。是个说到做到的主。从此吓得胡适再也不敢提离婚了。
胡适也承认自己是“妻管严”,他还写了一篇新男人“三从四得”。
婚姻是世界上最难解的题,优秀加优秀,未必更优秀,比如一个女强人和一个成功男士结合,婚姻未必能走到头。金童加玉女未必能走到头。这种现象娱乐圈里最突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鲜见,两个人都优秀,都想拥有决定权。在谁也不低头,谁也不认输的情况下,就会斗的两败俱伤。俗语“针尖对麦芒”就是说的这种现象。最后的结果就是离婚或者出轨。
假如一个女强人和一个低调的男人结合,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男人就会让着这个女人。为了家庭他可以忍让一切,说好听点儿就是包容。
比如女人脾气不好,强悍,打男人一耳光,男人把另一面脸送给你打,难道你还要打吗?我猜想目前热议,强悍打人耳光的保时捷女司机,他的丈夫可能是个低调人,否则她的家庭不会幸福美满。
家庭不是说理的地方,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包容和原谅。比如我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而我的老婆却很温柔忍让,由于互补家庭过的很幸福美满,我相信大多数的家庭都如此。
当然了,农村俗语指的是一个概率问题,即大多数的家庭如此——“两口子一样,过不过天亮。”
文/秉烛读春秋
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农村老人说的“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是活不过天亮吗?
这里当然不是活不过天亮,而是一种夸张的形容,这是农村老话和俗语中常用的一种表达形式,例如俗语中某些做法和讲究,后半句经常用到“家破人丁亡”,皆在表达前半句的重要性。这句活不过天亮,意在告诉大家,两口子千万不要一样,否则难以幸福,那又指的是哪些一样呢?有没有道理?
这里说的主要是做事方法,性格等等,例如性格,年轻的时候,小两口性格类似,例如都是活泼开朗有主见型,谈恋爱可以,往往会有共同的爱好,但真到了过日子,时间一长,生活中的琐事非把小两口碰的两头是包,往往遇上意见不统一,各有各的看法,各不退让,争争吵吵多了,感情就容易淡,越发的觉得不适合。
所以,真正过日子的,往往是这样的搭配:一个貌美一个平平,一个胖一个瘦,一个外一个内,一个急一个慢,一个挣一个花,这里讲究的是互补,其实非常具有生活道理的,以急和慢搭配为例,老话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两个都急,生活中往往诸多不如意,如果两个都慢,那生活肯定是没有激情,慢条斯理易懒惰,但要有一个慢一个快,优缺点互补,两者一中和,完美。
其实,仔细一观察,生活中就不难发现,夫妻主观意识都强的,往往不是1+1=2,而是1+1<1,家庭生活“炮火连天”,争吵似乎没停过,所谓和气生财,没有和气哪来财。而两者都不坑一声型,日子过得那是淡出水了。
再来看这句老话,“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那是既接地气又在理,古语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婚姻大事,一定要慎重啊。
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回答了!
我谈谈这个话题。
先说说题意:“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什么意思…”?这句话是总结两口子性格都叫真,遇到事,一个不让一个,俗话说的针尖对麥王,过的心情总也不舒畅。天天总吵架,吃不好,睡不好,身体能好吗?意思是短命鬼!这是指古代人说的。古代人夫都认命,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们家有个叔伯二嫂,和我二哥,脾气一样钢烈,沾火就着,不到50岁,两口都因胃病而亡。
可见,气大不养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两口子一样,脾气,性格,一个不让一个。天天吵架。活到50多岁,一身病而亡。
活不到天亮,是指寿命不长的意思。
还告诉我们:夫妻,最好,你硬,我软,互相担待,包容过日子。夫妻,应该像磁铁,互相吸引。不能都是正极,互相碰撞!
以上是我的回答!
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真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农村俗语“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现在看看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是理儿确实是这么个理儿。过去农村的老人们早就看出了这个苗头,所以说她们都会告诉晚辈找对象不要找两口子一样的,那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最初是指双方性格方面。老人们认为如果两口子的性格一样,这种情况下是不会走的很长远的。如果两口子都是火爆脾气,那么谁也不让谁,都是一点就着,这种夫妻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最后吵来吵去就是离婚。那脾气暴躁的两个人在一起不好,脾气绵和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好了吗,当然也不是很合适,两口子都是好脾气的人虽说比都是火爆脾气的要好些,但是在一起有可能受外人欺负,两个人都好说话,讲究的人不会欺负她们,不讲究的人那就会欺软怕硬。
一般情况下,还是性格互补的人在一起更合适。一个性子略有刚烈,另一个就以柔克刚。一个性子急,另一个性子慢。这些性格能使彼此之间互相将就,走的更远更长。
现在很多人说“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也是指工作。两口子工作一样并不会“活不过天亮”,但是在一个单位上班就不一定了,很多人不喜欢跟自己的老婆或者老公在一个单位上班。尤其是对男性来说,他们更不愿意跟女方在一个单位工作,因为这样的话自己的工资、隐私就完全曝光了,小金库估计也保不住了。
所以说农村的老人们说“两口子一样,活不过天亮”,现在看来不管是在过去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城市都是很有道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