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旧时建房上梁的都是正屋,偏屋一般是不上梁的。上梁是一座房子最为神圣的事,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禁忌和习俗。
上梁大致的禁忌和习俗是相同的,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地方不同,当地的习俗不一样,在习俗上还是有差异的这里以湖南湘西及湘西南一带的建房上梁为例,讲一讲当地的上梁的禁忌和习俗。上梁习俗不同的地方,可以做个比较,看看习俗有哪些差别。
(湘西南上梁实况)
择梁木建筑房子挑选梁木的范围很宽,可以在任何人的林山上选择。湘西及湘西南一带主要选择的树种为杉树和椿树。必定所谓的“双把树”,也就是说,从同一个树蔸分出两棵,又称双株树。树干要直,符合做梁木的要求。择选梁木的时候,由建房的一家之主亲自上山,秘密进行,忌让人知道。
偷梁木湘西一带砍梁木称为偷梁木。半夜三更到选好的梁木的山上去偷。时间是在上梁的当天天未亮之前,由木匠师傅带领,至少要六个强壮的男劳动力。偷梁木主要是为了讨个吉利,有“进财赐福”之寓意。
到了要砍梁木树下,先点香烛,烧纸钱,鸣炮竹,由木匠师傅敬山神和鲁班祖师,然后察看要砍的那棵树。如果落斧的地方有虫子,为吉祥之物,忌把虫子弄死,要驱离,或想办法将其移开。
(“偷”梁木实景)
砍梁木的前三斧由木工师傅来砍,木工师傅一手提着斧子,一手抚摸着要砍的那棵树,嘴里大声念叨:
“手提鲁班斧,弟子迎木君,请上华堂做主宰,主家百福生,进富又进贵,发子又发孙!”在场的人一齐答应道:“发呀!”于是木工师开始砍树,按当地规矩,以第一斧砍下去的地方为上方,第二斧砍下去一定要砍出一片木块,这一片木块要用准备好的红布接住,并包好,和梁木一起带回家,第三斧落斧的地方为下方。梁木砍倒时不能与地面接触,要用木杆子架起来。去掉树枝后,也不能让梁木着地。从山上运回家的过程中,忌与地面与任何接触,途中由劳动力轮流换肩扛运回。
所砍梁木的双株树蔸上的另一棵不能砍,一定要留住。砍好梁木动身回家时,要把带去的一小袋米和钱放在砍掉梁木的树蔸上,也算是偷梁木给山主的酬谢金。当然,如果山主到山上去得那一片,让别人先发现拿走了,也是允许的。山主到山上看到有人砍了梁木后,一定要大骂砍梁木的人,据说,山主骂得越凶,建房子的人就越发(发财发人)。
(包梁)
梁木扛回家时,要用鞭炮迎接。梁木要放在木马(一种木匠做工的工具)上,忌任何人从梁木上跨越,当地民俗认为,让人横跨的梁木,会让子孙后代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因此,一般都要派人看守。
做梁做梁木开始时,建房的主人要给木匠师傅上红,也就是把一块长长的红布,象藏族的哈达,但要短一些,挂在木匠师傅的肩上。做梁开始时,木匠师傅在动手前,要大声念道:
“宝梁宝梁,闪发毫光。用尺一量,不短不长。安在中柱上,铁稳铁当!”包梁包梁的先要“开梁口”,即在梁木的正中间用凿开一个三寸宽的正方体口子,叫梁口。凿的时候要把表面的木块整块挑出,再往下凿。凿好后把七颗五色米、八片茶叶和一颗朱砂、一颗碎银放进梁口内,用挑出来的木块封住,再在梁口放木匠师傅发墨时(建房动工)用的那支竹笔。再放两块墨、一支毛笔、一本老黄历、一个小铜钱和一绺五彩线,并用一块长一尺二寸的四四方方的红布把整个梁中间包起来。红布的四角都用一枚小铜钱钉进梁木中。最后要用一双红筷子平压在红布上,并用红线捆紧。包梁完成之后,木匠师傅大声唱吉词:
(包梁)
“红绫包金梁,金梁放毫光,安在中柱上,瑞气满华堂。”上梁一是贺喜上红。上梁按习俗是要看吉时。吉时一到,家中请管事人请建房主人新建堂屋坐下,接受客人的贺喜(一般按尊卑长幼顺序),客人一边口颂吉言给夫妇上红,管事人把宾客贺喜的担梁红、围堂红挂在梁木上。
二是吊梁。贺喜结束后,在鞭炮和奏乐声中,木匠师傅用从屋顶上放下来的两根绳子或背孩子的带子(当地称背妹带),将梁木两端系牢。木匠师傅用雄鸡血祭梁木,一边将鸡脖子的血往梁木面上涂,一边高声唱《赞梁歌》。在鞭炮、乐声中,木匠师傅高喊“升、升、升……”。屋顶上的人把梁木吊上去。
(上梁准备)
三是安梁。梁木吊上去后,两名木工师傅分别从靠在正柱上的长楼梯登上屋顶安梁。两位木工师傅一边往上攀登,一边高声唱《上梁歌》。上去后开始安梁,安梁时梁木的两端要用包着红布的木锤轻敲。一边安梁一边唱《安梁歌》,把梁木嵌入榫眼:
“金锤敲响,富贵荣昌……敲梁头,儿孙代代出公侯马;敲梁尾,儿孙代代出荣华富贵。”四是踩梁。踩梁一般由木匠中的老师傅代表鲁班祖师去踩。踩梁时,木工师傅从梁木的一头踩过去,然后返身回来。踩梁时要唱《踩梁歌》。过去的木匠师傅踩梁时都像走钢线,要真功夫,后来都扎了保护性的木架子,也是为了安全。
(抛梁饮酒)
五是抛梁。屋顶上面的人把盛着酒菜、红糍粑、现钞的箩筐,用绳索拉到梁上,请娘舅家的客人和木匠师傅骑在梁木的两头上,边颂祝词边享用酒菜,然后从梁上开始抛东西。先把现钞和红糍粑抛房主夫妇,夫妇用围裙做成布蔸接住,再将现钞和红糍粑抛向新屋四周的乡亲。屋顶上的人一边抛一边唱《抛梁歌》,人们在欢呼声中争抢抛下来之物,象征房主人此后兴旺发达。
自此,整个上梁的程序全部完成。
建房上梁习俗至今在各地农村建木房子的人家还与过去一样,有一部分人家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但在房顶依然做与建筑无关的盖瓦顶,上面依然按传统方式上梁。
本文参考文献
《你知道绥宁有偷梁木的习俗吗?多逸寨人为你讲述偷梁木和上梁的有趣经历》
作者 杨焕礼
知识拓展
湘西南民间上梁吉词选录:
一 赞梁歌日吉时良,天地开昌。主东操心,荣造华堂。五方龙神来朝贡,千年富贵万年红。天上金鸡叫,地上凤凰鸣。鲁班仙人、财帛星、文曲星、武曲星、天月二德星,禄马贵人到,正是上梁时。 此梁此梁,生在何方,生在细米山上。根攀三十里,叶子遮太阳,里面装松柏,外面桂花香。此木不是平凡木,而是皇宫桂花香。别人拿来无用处,鲁班拿你做金梁。七十二人砍不脱,八十二人抬不动。忽然一阵仙风来,吹到我弟子木工场。左手急忙忙,右手急忙忙,截了两头取中央。我拿神尺量一量,量得不短又不长。刨子一过,墨线一行,刨子一过放毫光,墨线一打正合堂。两头做起龙须榫,中间做起万贯庄。五包丝线绵又软,正好用来缠金梁。左缠三圈生贵子,右缠三圈出栋梁。我报你发来你就发,报你升来你就升。升!升!升! 二 上梁歌 天开黄道是佳期,紫微高照良日吉。鸾凤乘龙来到此,正是主东上梁时。上升一步,贺喜主家一发如雷;上升二步,贺喜主东双福双寿;上升三步,贺喜主东三多吉庆;上升四步,贺喜主东四海扬名;上升五步,贺喜主东五子登科;上升六步,贺喜主东六位高升;上升七步,贺喜主东七星高照;上升八步,贺喜主东八月科场;上升九步,贺喜主东久久兴发;上升十步,贺喜主东十全十美;升十一步金满斗,升十二步斗量金,千年发达万年兴。两脚攀到瓜,贺主东富贵荣华。两脚攀到檩,贺主东官居一品。上登头,贺喜主东儿孙代代出公候。上到顶,贺喜主东儿孙代代坐朝廷。 (三)踩梁歌 日吉时良,天地开昌。一踩长命富贵,二踩金玉满堂,三踩三元及第,四踩四季发财,五踩五子登科,六踩六合同春,七踩七星高照,八踩八洞神仙,九踩天长地久,十踩富贵双全。四 抛梁歌 我赐主东财和宝,恭喜主东吃不了用不了。东边一朵云,西边雾层层,就要落喜雨,遍地是黄金。黄金落在前,恭喜主东万万年;黄金落在后,恭喜主东代代有;黄金落在左,恭喜主东穿绫罗;黄金落在右,恭喜主东多福寿;黄金落在中,恭喜主东坐朝中;儿童捡得长命富贵;少年捡得细水长流;父母捡得多生贵子;老者捡得益寿延年。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在我们中国传统习俗中,旧时建房造院,为求以后家宅平安,六畜兴旺,家中子孙升官发财,对主屋上梁都特别讲究。
建房时,要提前请风水先生,在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时,要择吉日,定吉时吉刻上梁。据先辈说中梁的作用,是用来连接房屋建构本身、天地、神灵与家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房屋上梁日,一定要挑选一个吉日来举行上梁仪式。
上梁前,先要准备好酒好菜,招待好干活的匠人师傅和前来架喜的亲朋好友。
上梁时,在我们大西北,如果家人生辰时刻,与上梁时辰相冲,那必须一定要避讳。上梁前先祭神,祭品有猪头、羊头、全鸡各一只,时令鲜花,瓜果,八宝供养等,用木制红漆祭盘,置于供桌上端,要点亮清油灯,上香燃鞭炮诏告天地,家中主人跪地祈愿磕头,主梁之两端挂红绸,两边立柱贴红对联,取“平安和顺,红红火火”之意。
现在建房,大都是钢筋水泥楼房,但很多盖房上梁习俗还是没变,只是稍加改进而已。中国人遵循的古老传统习惯仪式,还是一直会传承下去
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我们这建房子上梁要找三六九日,还要正午十二点上梁,挂红布放鞭炮,吃粘饽饽。
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何习俗?
新房上梁在旧时可是件大事,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大体一致。
首先,房主人提前选定吉日良辰,木工按照主家的选定日期上梁。
房中要设香案,备列五色钱、香花灯烛、猪牛羊三牲、果酒供养之物。木工师傅把斧头、墨斗、曲尺放在桌子上,五尺斜靠在桌子前方,瓦工的瓦刀、挂尺放在右前方。
梁上还要贴上“福、禄、寿”三个字,字要斜着贴,福字在中,禄字在左,寿字在右。一切准备就绪,木瓦工和东家洗脸洗手,家主把烛点燃,上香敬神,请木工上梁。木工掌墨师傅则走到桌前说:“伏以!鲁班来得迟,正是上梁时。”如果是早晨则说“鲁班来得早,此刻上梁好。”然后木工将五尺红布挂在梁中间,斧头也系上红布,点上几烛香,向上作一揖,在桌上香砚内装三香,转身向前门作一揖,在大门前扦一柱香,瓦刀底下扦一柱香,开始封梁。祭酒时,师傅拿起酒壸说:
"有请众神仙、师尊齐来享用。一请天地水府,二请日月三光,三请开夯老祖,四清紫薇中央,五请老君先师,六请风伯雨师,七请玄老师尊,八请蒋太真人,九请九天玄女,十请玉皇大帝。”
奉祀诸神是让他们保佑施工顺利,住宅安宁。
上梁时梁上为什么要挂红布?
据说很早以前,有两个木匠给别人家盖房,因一时大意,木料下少了一截,两个人在上梁时你拉来我拉去,始终把正梁上不去,二人急得团团转。正在这时,一位过路的师傅看见后,拿起锯子把梁锯成两截,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合适。为了把梁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又把身上的红兜兜脱下来往梁上一挂,不仅破绽看不出来,而且红布随风飞舞,显得喜气洋洋。等老师傅转眼消失时,两个木匠才回过神来,原来他就是鲁班。所以,后来大家在盖房时就要在梁上挂红布了。
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过去农家建房视为一件喜事,而“上梁”的那天是招待亲朋好友“办酒”的日子,这套程序有很多讲究,包括两大阶段。一是暖梁阶段;二是上梁过程。
暖梁”阶段
暖梁是在上梁的前一天晚饭后进行。首先在未建成的新房堂心,摆两条长凳子,再把“中梁”架在万字糕上,然后中梁两侧分别系上红绿布条,红布在大边,绿布在小边,一般东为大,西为小,再在中梁的正中间栓一朵花,红布做成的大红花。
“暖梁”开始,东家(房子主人)点燃炮竹,然后在中梁下方点燃芝麻楷以暖梁。这时候木匠师傅开始唱诵:
炮竹一放笑嘻嘻,文站东来武站西;
文武百官二面站,子孙后代穿朝衣。
五月十三发大水,柏木飘荡到故乡;
鲁班师傅打马过,闻见路边柏木香。
鲁班师傅下马看,四条金龙九丈长;
头条金龙做宝柱,二条能做紫金梁;
三条四条生的好,能做桁条和基椽。
凿子凿子孙兴旺,斧子斩块块成双;
刨子抱子孙满堂,木斗弯尺赛鸳鸯。
两头一挖鸳鸯榫,梁中又插金鸡花;
鸳鸯榫来金鸡花,东家敬酒我献梁。
一杯酒来敬梁头,文拜相来武封侯;
二杯酒来敬梁腰,脱掉蓝衫换紫袍;
三杯酒来敬梁尾,东家做官清如水。
买田置地创家业,子子孙孙多富贵;
三杯酒来都敬过,东家匠人多福寿。
多富贵来多福寿,只待明朝龙抬头。
到此视为“暖梁”阶段完成。
“上梁”过程
“上梁”之前,木匠要提前做好两个木质大“法瑯锤”涂成红色,它长一尺二寸,宽六寸、厚三寸,呈八边型,中间安一木柄,木柄末端打一小眼,用红头绳穿眼而过,便于吊挂。还要做几十个小“法瑯锤”边长为一寸二分的正八边形,中间打一眼插进一根筷子作把子,也染成红色。东家要提前准备糖果,糯米饭团,包子糕,“万字糕”一对,都放一只竹篮子里,还要在中梁的两头各栓一根长绳,以便上梁时木匠、瓦匠拿着绳子把梁柱上提。
“上梁”开始,东家燃放鞭炮,木匠在东,瓦匠在西各提绳子登梯而上,如此同时,木匠高声涌唱:
脚蹬楼梯步步高,手提花篮采仙桃;
仙桃采在花篮中,脱掉蓝衫换紫袍。
木、瓦匠两人登上梯子顶端,拉住绳子缓缓提升“中梁”然后分别用大“法瑯锤”将中梁牢牢安放在早已做好的柱头上,再把“法瑯锤”挂在中梁下方的长基上。木匠再把装有糖果等物品的竹篮提起,抓起篮子里的东西扔给东家(房主人),同时唱涌:
黄道吉日喜门开,八大神仙送宝来;
我问此宝送何处,送到贵府门上来。
东家接到头支宝,买田置地用不了。
东家接到二支宝,子子孙孙多又早。
东家接到三支宝,丰衣足食年年好。
接下来,抓起糖果“法瑯锤”、包子糕、糯米团扔在梁上,一边扔一边涌唱:
手拿喜糖白如霜,东梁撒到西梁上;
撒在梁上生贵子,撒子梁尾出状元。
老者捡了添福寿,少者捡了添儿郎;
男人捡了壮如牛,女人捡了赛牡丹。
撒了一会,竹篮里的东西已剩下不多了,木匠留给自己了,他也涌唱:
存仓存仓,子孙满堂,六畜兴旺,稻米满仓;我从楼梯走下来,东家匠人都发财。
到此整个“上梁”的两大程序大功告成,接下是招待亲朋好友。
旧时建筑房子上梁有什么禁忌和习俗?
在农村盖房子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算是一件大事,而其中“上梁”则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上梁”就是安置屋顶正梁的仪式,主要是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中梁的过程。这其中的意义除了作为建筑结构实用上的重要位置外,同时兼顾有无形的宗教层面的意义。因此,在上梁典礼中藉著梁的作用,来连接庙宇建构本身、天地、神灵与宗教人之间的关系,通书上说:「上梁有如人之加冠。」。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可见房梁对于房子的重要性。那么现如今的农村盖房子上梁有什么讲究呢?
1、时间:
上梁要选日子和时辰。为图个吉利,一般都选在农历含六、九的日子,时辰在接近中午时分。因为房梁都是在地上提前做好的,在没有起重设备的过去,想把一根几百斤重的木头徒手送到三四米的高度,是件既困难又危险的事情。选日子和时辰,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和工作顺利提前进行的一种祈愿活动。
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时间应择于“月圆”、“涨潮”时辰进行,取合家团圆,钱财如潮水般涌来之意。上梁时如家人生辰时刻与上梁时辰相冲,必须避讳。
2、仪式:
正式上梁以前,房主要进行祭祀。首先在房梁和门窗上贴上用红纸写的对联,房梁上一般贴的是“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横批为“上梁大吉”。然后在正门前设立香案,摆上果品,房主毕恭毕敬地燃香,叩拜,燃放鞭炮。然后,上梁才正式进行。
正式上梁的时候,施工队会集中全部力量。人们用绳子绑住房梁的两端,一批人站在墙上拉,一批人站在地面往上送。这项工程的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墙上的人力量不足,或者绳子断裂,房梁拉起来后可能就会掉下来,砸到地面上的人。施工队长这时候格外小心,不停地检查险情,提示人们注意安全。
贴“上梁欣逢黄道日,立柱巧遇紫微星”之类的对联。对联用黄或绿色纸,切忌用红纸。梁之两端挂红绸,红绸下垂清顺治铜钿一枚,取“平安和顺”之意。
房梁一般分为三角形和“工”字形两种,如果是三角形直接装上两根木柱做“叉手”,如果是“工”字形要装上立柱和“二梁”后再装“叉手”。整个梁架安好后,再在叉手上面放上房檩,房檩上面钉上椽子,椽子上面铺上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上面铺上房瓦,屋顶就建好了。
为了作纪念,钉在屋子正中后方的那根椽子都是特制的。木匠用刨子将圆椽子的一侧刮平,房主请人用毛笔写上建房日期、房主和工匠的名字。如:一九九九年三月九日,张三建房,木工李四,瓦工王五。现在很多工程建好后,为了厘清责任也要镶一块“责任牌”,与此有些类似。
上梁结束后的当天中午,房主要宴请施工队。在过去的话要摆上好几大桌,好烟好酒好菜的招待,一起庆祝房子即将完工。这里还有一个讲究,就是还需要瓦工接着铺瓦,不好好招待,万一他们不负责任或者故意使坏,房子建好后遇到下雨就会漏水,修理起来非常麻烦。现在房主没有以前那般讲究了,有些房主图省事的话一般只宴请建筑队的主角,给其他人发盒好烟或一些现金,不再一同吃饭。
3、延伸:
古代建筑房屋时,在上大梁以前,要举行一种诵唱“上梁文”的仪式,以祈求根基牢固,诵祝房舍平安长久。明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对此有相关解说:“按上梁文者,工师上梁之致语也。世俗营构宫室,必择吉上梁,亲宾裹面(今呼馒头)杂他物称庆,而因以犒匠人,于是匠人之长,以面抛梁而诵此文以祝之。其文首尾皆用俪语,而中陈六诗。诗各三句,以按四方上下,盖俗体也。
虽然说现在老百姓对于传统的习俗没有以前那么重视,在盖房上梁的一些传统习俗可能没那么盛行了,但是上梁的那些古老习俗也并没有完全消失,仅仅是简化了一些程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