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儿子随母姓,族谱的的记录是有先例可循,可以记录,因为我们的今天就是后人的历史,只不过记录的方式比较特殊。

(家庭图)

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以表谱形式来记载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所谓血缘关系,既有父系的,也有母系的。我国民间传统族谱是以父系姓来记录,也就是说记入族谱的是随父姓的儿子,随父姓的女儿不记入父系族谱。但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女人不能入族谱,在中国民间,有的家族不将嫁入的媳妇记入夫系族谱,是一种比较简略的记录方式;有的地方只要嫁入的媳妇生育了儿子,且儿子记入族谱,那其母也记入夫系族谱,其母就会成为后人的祖婆,此种事例举不胜枚举,是一种对家族史记录得比较详细的族谱。

民间把嫁入媳妇记入族谱与不记入族谱的优劣,在日常的祖先祭祀中能显现出来。如,有的家族族谱因只记男性,不记女性,在清明、中元、冬至等时节祭祖时,其祖先名单只有父系而无母系,有的连祖母、曾祖母的姓名都记不清,更不用说她们的坟墓所葬之地。因无资料,也无法查证,有的只记得姓,称某氏,成为民间的笑谈。而记得详细的家谱,只要翻开谱一看,祖上的人物历史清清楚楚,不像有的家族语焉不详,要后代像考古工作人员一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研究,让后代头疼。

(族谱样式图)

上面说了这么多,看似跑题了,其实没有。这里主要是负责任地给读者一个可靠的答案,介绍一下因我国民间族谱的记录方式,所记录的家族历史有详有略。先人们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修家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过去,不管是印刷还是手抄本,均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资金足的家族,族谱就要记录得详细一些,资金艰难的家族,能节省就节省,记录的也就是一些粗线条。

现在科学发达了,生活也普遍好起来,族谱的记录能详细尽量详细一些,我们今天所记录的,就是后代人看到的历史,族谱的记录方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如,现在有的地方修族谱,注入了新的记录模式,族谱之中每人留下一段生平介绍和个人图片。有的则做成电子文档保存起来,便于查询。

(中国式家庭——四世同堂)

最后来解答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儿子随母姓,可以记录进去,在目前情况下,还是要按族谱的传统规矩来记录。也就是说要按父系来记录。随母姓的儿子父亲是可记录在其族谱之中的,这里没有任何问题,这里的关键就是随母姓的儿子怎么记录的问题,因为儿子与父亲不是一个姓了。按照惯例,随母姓的儿子在父亲的族谱之不能记录成“世”(族谱表示为一代人),也没有资格成“世”了,而是在儿子的父亲这一世的名下记录儿子的去向。如“配×××(妻子),生×××(儿子),随母姓,居×××(户籍所在地)”至此以后,此儿子的信息就不能在族谱中记录,除非再改父姓。现在放开二孩,如再生一个儿子,又随父姓,就可以按传统的家谱“世”来记录。而随母姓的儿子理应在其母家族的族谱作为“世”记录,作为母亲家族的传家接代之人。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家谱也叫做族谱,以族姓为纲,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的事迹。所以姓是族谱的灵魂,不具有该族系姓氏的人是不会被记入族谱的。

族谱谱系是家谱中最主要的部分,包括族姓的来源以及形成的原因,世系谱表备注移动始末等等,改姓皈依本族丁男要有备注,如改姓后的义子,同族间过继的继子等。

提问中的情形,儿子随了母姓,虽然其还是本族直系宗亲,但其本族灵魂表象已经灭失,所以不会被纳入家族谱系中去,若家庭内部特别渴望能被家谱收纳记载,唯一的方法是该丁男必须另取一个本族姓氏的名字,以便符合族谱严苛的规定,其繁衍子孙后代亦同样如此,如有中断,族谱中就会断代不续。

假若该丁男放弃祖姓入谱权利,继续以母姓延续后代,那么该丁男将被收入母系家族族谱,但其姓名旁会标示父系来源备注,以便后代了解血亲宗源,倘若某一代提出回归原宗谱,来去都是自己的事,无人干涉。这种情况叫做认祖归宗。

叶落归根,认祖归宗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基石之一。最近十数年更多的日本人、韩国人以及流落海外的广大华裔子孙,纷纷回来寻根问祖,他们手里拿着祖传的家谱:我的祖先是项羽,我是他83代孙。此情此景,无论真假,恒古不变的是血脉来自哪里,根就在那里,家就在那里。

备注参考1、北方农村传统上将本支系宗祖制作成牌位供奉在正堂上。其内容仅是族谱的一部分。2、古时仅记载男丁入族谱,近代未考。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你提的儿子随母姓,族谱怎么记载的问题,我为你回答。

族谱也叫宗谱。是以表谱的形式,记载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族谱中的表谱内容是无须写姓的,如《王氏族谱》巜李氏族谱》等等,己经说明了姓氏,具体里面表谱只有名号而不再重复姓氏。儿子虽然随了母姓,不是父姓了,但他是父亲的血綠关系是不可改变的,是父亲姓氏家族的后代也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续进父姓家族的族谱也是正当的。所以只要在儿子的名下作注,注明随母媒Ⅹ即可。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儿子随母姓在我们家族是不能进族谱的,顶多就是注明一下而已,因为非本姓如何能进族谱而且尚有辈份的顺序,曾经有一次我们家族中的一位兄长辈过世,由于不是我们这一房的,我们一行好多人代表族亲过去送葬,期间发现这族兄虽是同姓可辈分不对,原来他父亲是入赘的,其中死者随母姓(也是姓陈)继承母家的香火,这样一来辈分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只能留下做为奠仪的钱然后全部退场。

还有前段时间有一位族嫂辈去世,她是带着一个男孩和我族人再组的家庭,可结婚后再也没有所出,我们家族只有做她儿子的工作,由他自己决定是否随继父的姓,他几岁就随母亲改嫁对继父也已经有了父子之情,结果就随继父的姓正式成了我们家族一员,他和家人及后世子孙是可以进入族谱的。

关于这个随母来的儿子如何进入族谱和供奉祖祠,通常就等同养子的身份入家谱,因为本地风俗:养子平分(家产),随母无份。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如果儿子随了母姓,那族谱就应该这样记载:

X(母姓)某(男),父Y(父姓)某某,母X(母姓)某某。X某(男)幼时因母亲家无男孩,故,随母姓。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呢?

姓氏是用来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中华文化圈是父系社会,以子随父姓为规则。而家谱,又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所以家谱必须是这个家族的血缘子孙才能进这个家谱。而家谱中世系的具体表现就是姓名,所以一个家族家谱中记载的姓名肯定只能一个姓。按照上述规则,继子、继女是不进继父家谱,外孙外孙女也不进外公家谱。也就是说载入家谱必须是有血缘关系和同姓双标准。而你的情况很特殊,孩子是你的,和你有血缘关系,但是又是随母姓。按照你这种情况你的孩子是不能进入你岳父的家谱,但是入你的家谱也怪怪的,祖祖辈辈姓名都是李某某突然来一个玄孙王某某,那不是贻笑大方?族长肯定也不会让你孩子以外姓入谱。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你这样即尊重妻子,又尊重传统文化的人。家谱确实对于一个人来说有重大意义,是身份的归属和认同。既然是你的孩子肯定要入你的家谱,我建议,在你儿子已经有注册姓名的情况下按照你家族的辈分再取一个以你姓氏的名字进入家谱。至于你的孙辈姓名的事情由你儿子去操心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