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是可以贴春联。

民俗即民风,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既是生活文化,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民俗也是以人为本,常动不息的。

(贴春联)

过去老人去世葬礼是不允许孕妇参加,表面上是对去世老人有妨碍,实际上是关心。这方面的解读,过去人们往往带有迷信色彩,实际上是古代老人对未来出生小孩的一种非常具有人性的关怀。因为古代人生存最大的天敌就是传染性疾病,那时往往对去世的人有没有传染病并不了解,因此,让孕妇远离。

古人说“生老病死,时至即行。”生老病死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时至即行,是说人生的自然规律,无法逆转,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中国的儒释道三教之中,儒教规范人的行为,讲究礼,守孝制度就是儒教所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而释释道认为人生境况在无法逆转的时候就要顺其自然。

儒释道三教对中国民间的风俗影响是深刻的,过去大多数民众都是信仰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发散性的、杂糅在一起的,既道守儒教的礼制,也信奉佛教人世轮回,也就是投胆转世,同时也相信道家的得道成仙之说。三教中强调守孝三年制度的是儒教,释教认为人死投胎去了,没有必要守孝,道家认为人死如灯灭,又说人生如花开,人死如花谢,也不强调守孝。只是到后来,儒释道三教在历史上为了生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通过此消彼长的反复过程,最后相互妥协,相互融合,既保持了自己的独自性,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某此方面相互承认。如在孝方面就是如此。

(孔庙)

儒家创始人孔子理念是强调孝,但不一定要顺。孟子阐述孝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此看来,新生的人比老去的人要重要,就也是就,有了后人喜大过去世老之孝。于是,民间就有了“一喜压三灾”之说。有人将句话之中的“喜”字理解为新婚之喜,是错误的,这个“喜”即婴儿的诞生。因为民间还有“一孕挡三灾”之说。这里的三灾是虚数,是指家庭中一切不顺的事情,非佛教中的大三灾与小三灾,也非人生运程学中的三灾之说。

老人去世,民间认为就是一种家庭的不顺,民间有“孝子三年不抬头”之说。这里的“不抬头”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孝在身,三年内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能张扬;另一层意思是提醒孝子,守孝三年,孝子在这三年内会有很多不顺意的事出现,要忍住脾气,不要滑向灾祸的深渊。但是,如果孝子家中如在守孝期有新生儿诞生,那么所有的不顺之事就会烟消云散,孝期实际上也就提前结束,这样过年时就可像平常人家一样,贴红对联了。

(孩子是家庭最大的喜)

这里要说明的是,因地域不同,风俗不一样,也许有的地方老人去世不满三年,生了孩子可以贴红对联,有的地方则不能贴,这种事情还是入乡随俗,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准。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我们湖南岳阳的风俗习惯。第一个年头可以贴黄色对联。第二年就可以贴红对联了。这个没有规定,可以按照你们那里的习惯决定。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按我们这边的规矩习俗,也是不准贴门对放鞭炮这叫守孝三年。这是对去世的老人尊重有孝心,也是对去世的老人在天堂上给予免罪的。在过去谁家老人去世全家人低人一等,头都不敢抬悲伤流泪。就好像天塌了一样,那叫白事又叫桑事。随着这几年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收入不断的增长,现在有许多在外打工或者是做生意的看见外地的风俗,谁家老人去世有说有笑,又吹又唱,有唱大戏的,有放电影的,还有脱衣舞的,放烟花炮竹。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做生意的手中有两个钱也随着外地的发展风俗,学着外地的风俗习俗也想让世去的老人风风光光入土为安,把当地的风俗都给破坏了。其中我们这有两个做生意老板家的老人去世大办宴席,跳舞唱歌放烟花,特别风光,没过半年家里连死三人最后这两家都老实了。总的来说当地的风俗习俗能不破坏就不破坏是最好。既然你家老人去世快三年了,家中又添丁进财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大喜事。借此机会你应该大发善心大发孝心才对不应该尽快贴门对,你应该更得尊重你当地的风俗习俗老人去世不到三年,以免乐极生悲。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谢悟空邀请:春节贴春联,年画,是中国人的习俗,显的热闹、喜庆。但是毕竟我国有56个民族,各地风俗习惯都不一样。

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根据我们当地的习俗,我愿意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这里的“规矩。”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允许贴春联,但十分讲究,(1)老人去世的当年,是不允许贴任何对联,也不允许到别人家里去拜年,俗称避丧、守孝年;(2)第二年贴蓝色的对联,意思是心里还是有伤感阴影的;(3)第三年贴橘红色的春联;第四年就可以和大家一样,贴大红色的对联啦。

我们这里还有一种说法,叫:“逝者为大,”意思是说,不论你有天大的事情,只要家里有已故的老人,凡事都要往后推,必须先处理老人的后事,即使有生小孩的事情,也不例外,也要为此事“让路,”这就是当地不成文的“规则!”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幅员辽阔,殡葬的形式不同,祭祀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如何,对已故老人的思念之情是改变不了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也是中国非遗文化的内涵。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的感情和情怀。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老人去世,守孝三年是传统习俗。三年内不嫁不娶,过年不贴春联或不贴红纸春联。这样做叫“孝”。延续至今。以前人们很重视这个做法的。不然人家会笑话你不懂理事,也叫不孝敬老人。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解放生活中要的是现实。人们不再那么,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所以对那旧的封建习俗不太重视了。该娶时就娶该嫁时就嫁谁也不笑话谁了。况且也有喜事压倒丧失事的一种说法和做法。所以贴白字春联,一般贴二年第三年头上就换红色春联。不贴春联的三年头上也贴春联了。而且你得个宝宝是大喜事,更应该贴喜庆的红色对联了。人们会理解你的不会笑话你,想贴就贴吧不要顾忌啦。

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能贴春联吗,有何讲究?

能贴春联!

老人去世也是一件悲痛的事情,按我家乡风俗来说,过了周年就换孝,换孝是这样的作法,就是老人去世的这天算起,到下年的这一天为周年,贴上红对联,穿上孝服到坟墓前,上香烧纸钱,就为换孝了,换完孝,娶媳妇,嫁女,盖新房,任意选时间,就能办理此事了!

至于,老人去世不满三年,又生了小孩,过年是能贴春联的!原因,老人去世的周年孝己经換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