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

大年初一到是否适合出门,古俗没有明确的说法,能不能出门,过去的人们习惯于看老皇历,根据二十八个星宿的排定来确定可否出门。

下面来介绍一些大年初一出门习俗。

出行仪式

这是一种古老的出行仪式,在过去比较流行,如今除了老一辈的人还讲究外,年轻人已不讲究这种方式了。

这种仪式的程序是这样的:初一早饭后,由一家之主(男人)带领一家人(主妇除外)“出行”。家主手提一个装着香纸、糍粑或米之的东西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家庭成员。

出了大门(没有大门的人家出了屋场范围)后,到一块空阔地,分东西南北中方位,“出行”的人找中心部位,点燃香纸,燃放鞭炮。然后家主带着家庭成员先往东走几步,边走嘴里边念:“新年出门大吉,行东利东,动步生财,百无禁忌,大吉大利。”所有人向东方作三个揖,然后退回到中心部位。接下来向南、西、北的方向走几步,口中的念词一样,只是把东改城南、西、北。如此,四个方位都走一遍,谓之为“新年出行走四方”。按民间说法,只要举行了“出行”仪式,新年里随时都可出远门,包括大年初一均可。

“出行”仪回到家,家庭主妇要像接待客人一样,用鞭炮接待归来的家人。“出行”之人要进堂屋,先给祖先拜年,再给家庭主妇拜年。主妇则用茶水、糖果、瓜子来招待。

拜年习俗

大年初一,出门的讲究还是很多的,一般根据各地有各地的习俗,但也有带普遍性的,如中国民间有一句俗语:“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新年。”意思如下:

初一是给父系家族的人拜年日子。虽然民俗是这么讲,但还是以所在的自然村落为主,如果所住的自然村落是杂性,也按本家对待,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啊。如此把本院落的人家串一个遍,按习俗,这种拜年是不用带礼物的,往往是相互串门。这一天拜年的还包括了一些人认的寄名父母(又亲爷、干父母等),哪怕他们住在外村也要去。

初二是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包括外甥给舅舅拜年。这一天,无论老皇历上写的日子有多差,外甥给舅舅拜年是天经地义的事,百无禁忌。民间传说,初二这天,外甥给舅舅拜年是皇帝开金口所封,至于是哪朝的皇帝有这么大神通,人们也无法讲得清楚了。

初三初四拜新年。一般是头年结婚的夫妇回娘家拜年,叫拜新年,过去,男方叫送新嫁娘,女方家叫接新郎客,两边的一送一接,非常隆重,在过去的农村,这种接送的热闹场面不亚于出嫁与接亲。

初五是破五,可出远门。但是,南方人出门的日子讲究与北方有一些区别,南方人相信“单月逢双,双月逢单”,意思是说初五是单月的单日,并不是出门的好日子,一般在初六出门。以前农村工匠,做棺材的木工出门是最早的,因为南方人喜欢在正月和七月做棺材,这些工匠一般在初四时就出门了。

以上从初一说到初五,可能与题目有点不符,笔者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在过去的年俗中,正月哪天适合出门。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在外找工的人,已不讲究这些了。如有小车的人,初一这天就把家族和舅舅家一天走完,第二天就出远门。还有一些从事运输业的,大年初一,大多数人就发车营运了。

砍柴的习俗

南方有一些地方初一要上山砍柴,叫进财。吃过早饭后就上山砍一担柴回家。其实这种砍柴是象征性的,一般是提前几天把柴砍好,放在山上,初一上山把柴捆好,担回来就是了。

担水的习俗

农村一般在年三十的时候,要把家里的水缸担满,以便大年初一这一天不用担水。但过去,农村的水缸并不大,一般只能装三担水,如果初一这里家里来的客人多,用水量就大,到傍晚时就用得差不多了,因此要到井里挑水。初一到水井里担水时,要敬水神,也就是给水神拜年,一般拿一挂鞭炮,三根香和纸钱。在点燃香、烧起纸钱、放了鞭炮后,给水井作三个揖,就可能担水了。

放牛水的习俗

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了牛,初一时虽然主人家给牛准备了最好的饲料,不用到野外去放牛,但要放牛水,也就是让牛到野外喝水,其实就是让牛活动一下,是间不用多久。

放牛水的人到牛栏里要给牛栏土地拜年。农村里的说法是,各路小神可以忽略,或者在敬神的时候喊一下就行了,不必一一去拜年,但牛栏土地就得罪不起。你知道牛栏土地是谁吗?民间传说,牛栏土地是姜子牙,农家牛栏前一般都贴有“姜太公在此”的条幅。姜子牙在封神时,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留给自己,但让自己的外甥赚了空子,当了皇帝大帝,最后自己只做了一个小神牛栏土地。据说,他还有“打神鞭”在手,有能力管住所有的神仙,包括他的外甥玉皇大帝。因此,敬牛栏土地是农家在大年初一是必不可少的。

大年初一的禁忌

忌打骂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忌睡懒觉,要自己起来,不要人喊。忌洗头(更不用说剪头发)。忌洗衣服被子。忌动土(不论是哪里的土)。忌发丧(年三十或大年初一老人去世)等等。地方不同,各种禁忌不一样,如鄂(湖北)西拜年时要赶在上午,下午忌给人拜年。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在我家乡重庆铜梁,就是大年初一出门。我记得那时还是孩童,年三十晚上母亲要对我们几姊妹说,明天早上早点起床,不要大人叫,自己起来,若是被大人叫了,这一年都要叫喔。我记得天刚放亮,平时赖床这天也不赖床了,爬起来穿上头天晚上准备的新衣服,家里再穷这新衣还是少下了的。

然后吃加了粘米的汤圆,因为没有那么多糯米呀。包心汤圆是吃不上的,没肉没糖。然后就去约小伙伴一同出门上街,用两分钱买一根甘蔗“划”着吃,谁“划”得多就多吃,反之则少吃。即将甘蔗直立着,用小刀从上往下“划”,一根不够再买第二根接着“划”,就看谁的技术高了。

但当兵到西藏后,看到藏族同胞和我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过的年叫藏历年。就是大年初一天刚亮,街坊邻居要互相拜年。就是每家有两人身穿节日藏装,带上哈达,一个人手捧切玛盒,一个人手提青稞酒壶,然后挨家挨户去祝福新年,互道扎西德勒,互赠哈达。互拜新年后,家人就不再外出了,各家闭门自己欢聚,喝酥油茶青稞酒跳民族舞吃藏式糕点。所以大年初一这天藏胞是不出门的,从初二开始探亲访友。真是一方一俗啊!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独到的风俗习惯。我家地处豫东平原,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勤劳节俭,过着日落而息日出的生活,也有许多大家墨守成规的习俗。

俗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即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别说年初一,就是平时日子里,没有特殊情况,人们出行也不选择初一、十五。何况是大年初一,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一般是不出远门的。

一年一个早,谁家起早谁家好!

到了年初一这一天,村里无论男女老少,早早起床,家人互不喊话,自觉起床。更有守岁的人,一夜不睡,到了零点,男主人准备放鞭炮,女主人(在三十晚上已经把锅添上水,把馒头和团圆饼放在篦子上。俗称三十晚上不能空锅)把锅烧开,下饺子。下饺子的同时(大家都讲究放炮和下饺子同时),男主人点燃鞭炮,炮声隆隆,炮花红遍院落。

女孩带花,男孩放炮。待炮声落下,男孩们小心翼翼的捡拾没燃着的鞭炮。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端着饺子念叨着已故的祖辈:“过年了,请吃饺子!”然后,爷爷奶奶端起碗,我们才拿起筷子吃饺子。奶奶嘱咐家人一定要吃馍,说吃了馍干活有劲,还给每人分团圆饼(类似于街上卖的千层饼),一人一块,寓意全家团圆、和睦幸福。

饭后,我们按次序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也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这一天,大家最闲在。人们虽然不出远门,可以满村串门,给老人拜年,去年前娶新娘子的家玩,男孩们玩游戏,打牌等,女孩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聊谁的对象初二来访,如何招待等。人人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乐,看到谁都打招呼:新年好!

年初一,结婚分了家的儿子带着媳妇孩子去母亲家送饺子,送大馍,去干娘家串门,去村里老人家拜年,但不回娘家,不走亲戚。

年初一,在过去忌讳很多:不准扫地,家里所有门前都有拦门棍,不说没礼貌的话,不争吵,不洗头,不洗衣服,不做针线活……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没那么多讲究了。但也入乡随俗,许多优良传统还在继承和传承!

现在出门,哪一天都可以。无论何时出行,都要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大年初一,过去的习俗(现在好多人还保留着),一般是出门拜年。

早饭后,人们按房份、辈分、年龄、男女等分成一帮帮,一群群,说说笑笑,喜气洋洋,相互到亲友邻居家中拜年磕头。每到一家,要先在祖先堂前磕头,这是敬祖,否则就是“不懂礼”;然后向长辈依次磕头,一般是单膝跪地打扦,ロ呼“××磕头来了,祝老人家健康长寿”等等,长辈见晚辈向自己磕头,马上高兴地拉起说:“不磕头,来到就是,新春发财,吃果子”;平辈相见,年纪小的要先动作,抱拳当胸作揖说:“××大哥新春大发财。”年纪大的也要还揖说:“同发、同发”;年轻妇女要在一位年龄稍大的嫂子带领下,向近族的长辈磕头,以表孝敬。正月初一这天,不分男女老少,见面时对长辈要说磕头,对平辈要说拜年,互道:“新春大发财”或“新年发财”;无论平时有何恩怨,此时只许笑脸说好,不准冷脸说坏。平时稍有不陸的邻居,总是利用拜年的机会,互相到祖先堂前磕头,再道个“新春发财”,捐弃前嫌。通常初一在本庄本族中磕头拜年,初二到外庄表叔娘舅家拜年。而拜年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赠以瓜子、花生、糖块等甜货,统称“果子”,再穷人家也要准备一些应酬。因这是新年的“彩头”。

年初一,新年第一次开门,关系到全年吉凶,于是要放鞭和“高升”。大人还故意把财神条子倒贴在灶前的墙上,孩子见了,就会说“财神倒了”,以讨福口,以图吉利。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农历过年期间禁忌:过年通常从初一到初五为止,初五之后就要隔开,表示这个年已经过了,开始要恢复正常生活了,常规习俗过年有一些禁忌,例如过年不要生气骂人、打小孩等等,以下是过年一般人常听到的禁忌。

大年初一: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叁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常规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初一、初二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曰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初一到初五:

1.白天不可午睡: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2.忌倒污水、垃圾、扫地: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对象: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4.忌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中国的习俗,大年初一适合出门吗,注意什么?

一,在我的家乡,大年初一,中老年人赶庙会,还愿,寺庙热闹非凡。年轻人,组织蓝球比赛,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己颁奖,确实,不出远门。二,初一早上,到池塘边敬献龙王,男人必须挑水做饭,女人不准上灶台。三,男孩子可以到别家串门,女孩不行,尤其是妇女禁止去别人家去。四,大年初二,新媳妇,新姑爷,带上整块的猪头,去岳父岳母家拜年,也就是说,初二之后,人们才能出远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