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并不是我们家长说了算数,孩子有孩子的视角,社会有社会的氛围。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对社会文化的一个判断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消化、扬弃的过程。

要说孩子过不过圣诞节的问题,我是过来人,有这方面教育孩子的经验。

父亲辈教我们怎么过传统节日

我的父亲与母亲都没有上学堂读过书,父亲认得很多字,毛笔字写得很不错,那是为了谋生,从小跟民间傩戏班子跑江湖时学来的;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随口能背出一段段的古文出来,那是她从小由教私塾的外公带着,在学堂玩时记住的。

我小时候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每逢过节时,父母不仅想方计法做些好东西给我们吃,他们还会把他们所知道的节日来历,及节日民俗规矩详细地讲解给我们听,且每次都是不厌其烦。现在我才知道,那就是文化的传承。

记得那时候,我们这家乡苗寨有一个独特的节日,那就是苗族四八姑娘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苗族先祖中的一位女英雄舍身救兄弟而设立,是属于我们苗家女孩子的节日。当时我认为这样的节日与我们男孩无关,但有一些事情必须由我们男孩子去做。四八姑娘节最具代表性的是黑米饭,把糯米用山上采摘的树木叶子染成黑色,通称乌饭,也称为黑米饭。

(苗族黑米饭)

记得有一年的农历四月初六晚上,父亲要我们在初七这一天,一定要把染黑米饭的叶子砍回家,用来做黑米饭,过四八姑娘节。

这天,我们兄弟贪玩,把砍染黑米饭叶子的事忘掉了,没有上山砍树叶,而是下河捉鱼去了。傍晚时,我们提着一大串鱼和两只大土鳖,高高兴兴回到家里,心想父母看到我们的收获后,他们肯定会很高兴。然而,父亲连看都没有看我们一眼,一脸怒气,大声训斥我们,反复说:“你们失了规矩!忘了祖宗啦!”

那天傍晚,天快黑了,父亲拿着火笼子,带着我们上山。我们在火光的照明下,把染黑米饭的树叶子砍回家。当晚我们把树叶子摘下来,捣碎,把叶汁泡上糯米时,时间已是半夜。事情还没有完,母亲在家里蒸黑米饭,父亲与我们兄弟分头去接两个姑母回家来过节。我与父亲一路去接大姑母。我们到达她家里时,天已放亮。大姑母起来开门,一边笑着招呼我们,一边用手擦着眼泪说:“我还以为今年你们不来接我了呢。”按苗族人的传统习俗,四八姑娘节,要把嫁出去的姑娘(苗族把未嫁女儿称妹子或者女,把嫁出去的女称姑娘)接回娘家里过节。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四月初八,对于我家外嫁的姑娘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日子啊,也难怪父亲那么急。

(苗族四八姑娘节)

老师与叔父给我们讲圣诞节

我第一次听到圣诞节是学校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是在小学时,有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记得当年课文上说的是“除夕夜”,同学们不懂外国的除夕夜,以为与中国的除夕夜一样,是大年三十。老师跟我们解释说,中国过年与外国过年不一样,他们过圣诞节,外国的除夕夜就是圣诞夜。因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我那时对西方的圣诞节感到很好奇。

叔父是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战场受过伤。他常给我们讲朝鲜战场故事。那时他总是提到一个让我们听起来很别扭的外国人名,叫麦克阿瑟的人。说这个人是联合国军的总司令,他原本打算在朝鲜作战要速战速决,打到鸭绿江边后就回家过年。我们听老师说过欧美的过年是圣诞节,当叔父再给我们讲朝鲜战场故事时,讲到麦克阿瑟回不了家过年,我就替叔父更正道:“那不叫过年,叫过圣诞节。”叔父忙点头说:“对对对,当时我们部队领说的就是过圣诞节。”从那时起,我对麦克阿瑟圣诞节没有什么好感。

我孩子的圣诞节

我的孩子是90后,她童年时代正是我们小县城超市开始兴起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各种超市布满街头巷尾。商家在营销上花样百出,尤其是各种节日,不管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洋节,他们都加以充分利用,纷纷粉墨登场,一个目的——促销。于是,圣诞节也成了他们喜欢的节日,各大商场、商店都安放了闪烁着花灯的圣诞树,带有圣诞标志的商品、赠品琳琅满目。学校也开洋化了,组织开展各种圣诞节活动和晚会,什么“平安夜”“圣诞祝福”等,同学之间还兴起互赠圣诞礼物的风气。在这种洋文化浓郁的氛围里,由不得孩子们了,他们的心目中又多了一个他们并不很了解的重要的节日,圣诞节。

那时,我个人很反感圣诞节,但孩子要过洋节,心是她自己的,思想也是她自己的,我是无法阻止的,再说,当年大多数的孩子都以过圣诞节为时髦,凭什么不让自己家的孩子乐呵呢?

我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热衷过平安夜、圣诞节,可上了高中后,突然把过圣诞节热度降下来了。我想,可能是到了高中阶段了吧,学业繁重,没有心思去过节了。孩子上大学后,第一年的圣诞节是她第一次一个人长时间在外面,我给她发了一个“圣诞节快乐!”的短信,孩子迅速地回了短信心:“老爸,我不过洋节。”孩子终于将曾经她过得很执闹的圣诞节抛弃了,回归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要求孩子可不可以过圣诞节,我给了她充分的自主权。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在后面还是耍了一些手脚的。那就是我在向孩子的爷爷奶奶学习,每逢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同时,在过节的时候,我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很传统,很有传统文化气氛。看来这种灌输对孩子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传统文化的刻意传承终于开花结果了。

(湖南邵阳绥宁苗族龙灯)

朋友,你是不是还在为让不让孩子过圣诞节而纠结吗?你赞同我的做法吗?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要过中国传统节日,不媚外。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圣诞节与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过他干啥?反正我是只记住了,每月25号葛洲坝退休金到账。不信每月25号早上,葛洲坝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门口,都是退休工人排队取钱。(大部分退休工人不会用柜员机)。😂😂😂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不应该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其实在中把中国的节日过好就行了。至于圣诞节吗,那是中国以外的节日。所谓有人赞成过洋节,在孩子们的心里过圣诞节就是收礼物,别的礼节性的东西可能一慨不懂得。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元旦节是新年第一天去旧迎新。还有记念性节日,咱们过好中国特色节日就很好。过去很多时候不管是什么文章都提到外国怎么样,怎么样都是外国的好,现在咱们国家强大起来了,而且有很多东西比外国的好了。应该是外国拿中国来比较了。

家长应不应该让孩子过圣诞节?

家长该不该让孩子过圣诞节,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虽然说圣诞节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舶来的洋节,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讲过年过节总是好的。

1、我觉得可以过

就比如过生日要吃蛋糕一样,我觉得这个也似乎从国外传过来的吧,以前中国没有吃蛋糕吹蜡烛的习惯,为何现在大家都会这样,因为这种仪式感让孩子们喜欢,他们觉得这样的操作是很好的。

比如圣诞节要相互送礼物表达自己的感谢一样,很多的时候都是一种仪式的,小孩子适当的娱乐是可以的。

2、适当的提倡不过度炒作

为何会取消这个节日很大的原因就是商家过度的炒作,炒作的力度太大,大的多了头,这种态势已经严重覆盖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因为这个是洋节,如果过分的炒作的话,会让孩子们从小觉得这个节日是很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我们传统的国庆节、春节等等都重要,如果形成这样的错误的认知就不好了,所以国家文化部层面才会禁止,不过适当的过过有一些节日的气氛也不是不可以的。

3、孩子的生活中需要充满无限的乐趣

从去年开始中国层面开始限制过洋节,圣诞节的庆祝就取消了,今年万圣节的节日学校和幼儿园就取消了,其实对于小孩子也讲还是很不开心的,因为孩子曾经问我说,妈妈我们真的没有万圣节和圣诞节了,看着孩子一脸懊恼的神情,我竟然一时语噎不知道如何回答,在如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知道圣诞老人不存在,但是在儿童童话的世界里面就不一样了,非要告诉他们没有圣诞老人这回事儿吗,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有点残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