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汉高祖刘邦与原配夫人皇后吕雉、夫人戚氏、薄氏等共生育了8个儿子,他死后8个儿子命运如下:

(汉高祖刘邦,明人绘)

刘肥,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 ,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是刘邦儿子中封王最早占地最广的一个。齐王刘肥在位13年,于孝惠六年去世。

刘盈,汉高祖刘邦第二子,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即汉惠帝。刘盈仅仅在位七年就去世了。

刘如意,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死刘如意,谥号隐王。

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朝的第五个皇帝,先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后葬于霸陵。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刘恢,汉高祖刘邦第五子,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梁王,定都于定陶。吕后时期,因赵王刘友饿死,便被改封为赵王。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恢的王后,吕产之女毒杀刘恢的宠妃,刘恢因此闷闷不乐,于同年六月,殉情自杀,废黜其嗣。汉文帝时追谥为恭王。

刘友,汉高祖刘邦第六子,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阳王。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杀赵隐王刘如意,改封刘友为赵王。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心生妒忌,便向吕后诬告刘友想反叛。吕后大怒,于是召刘友进京,将他软禁起来,并断绝粮食,刘友饿死在软禁之所,以平民礼节下葬,谥号幽王。

刘长,汉高祖刘邦第七子,于公元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公元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刘建,汉高祖刘邦第八子,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第二年(公元前195年),刘建被立为燕王。在位十五年去世,谥号灵王。刘建本有一子,被吕后派人杀死,绝后国除。

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汉高祖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那么刘邦死后他这些儿子都有着什么不同的命运?下面我们一起解读。

  1. 刘肥。刘邦与吕雉结婚前,和曹氏生有一子叫刘肥,他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登基以后封刘肥为齐王,在所有诸侯王中封地最大。刘邦死后,齐王刘肥遭到吕雉妒忌,被扣押在长安不让就国。为了保命刘肥不得不委屈革除大片土地献给吕后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并以“母后”之礼待之。你想刘肥做为大哥,见了妹妹还得叫声妈,心里什么滋味?回齐国后不久,就忧愤而死。不过他起码落个“善终”。
  2. 刘盈。刘邦与吕雉的儿子,嫡长子,汉惠帝。刘盈本身并没有什么特点,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吕后的羽翼之下。所以说,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的权利全部掌握在吕后手中。他虽然看不惯吕后的种种作为,但是却听之任之。偶尔发两句牢骚,剩下的时间就是吃喝玩乐,不问世事。最终身体玩垮了,精神崩溃了,年纪轻轻就挂了。
  3. 刘如意。刘如意是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的儿子,深得刘邦喜爱,从名字上就显而易见。刘邦唯一的姓名三个字的儿子,并且用上了“如意”二字。刘姓诸侯王中的第一任赵王,也是吕后专权时代“赵王魔咒”的开始。刘邦生前,曾经不止一次的提出要废太子,另立刘如意,可惜均以失败告终。夺夫之恨加上太子之争,你想吕后得有多恨戚夫人和刘如意。刘邦死后不久,戚夫人就被吕后残害成“人彘”。赵王刘如意也最终被召进长安,惨遭毒杀。
  4. 刘恒。初封代王,本来因为其母薄姬不受刘邦宠幸,封到边境代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远离了朝堂之争,没有受到吕后的妒忌。平定诸吕后,被陈平周勃推举为汉文帝。刘恒城府极深,这一点让陈平周勃始料不及。不过,刘恒不失为一个好皇帝,他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5. 刘恢。第三任“赵王魔咒”的实践者。初封梁王,吕后时期,刘恢被迫迎娶吕产的女儿,但是刘恢有一个很宠幸的王妃不喜欢吕后这个侄女。后来这个王妃被强势的吕氏杀了,刘恢由梁王迁为赵王本来就很委屈,看到喜欢的女人被杀,自己又无能为力。索性做了一个“情种”王爷,殉情自杀了。
  6. 刘友。第二任“赵王魔咒”的实践者。刘如意死后,吕后让淮阳王刘友任赵王。这个刘友也是一个“任性”王爷。他不喜欢吕后派给他的“吕氏王妃”,天天和别的女人搞在一起。最后被告到吕后那里,第二任赵王刘友被软禁起来活活饿死了。
  7. 刘建。刘邦平定燕王卢绾陈豨叛乱后,封刘建为燕王。他是刘邦八个儿子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低到具体是怎么死的都不清楚。有说是骑马摔死的,还有的说被动物咬后没有打破伤针,感染而死。反正刘建死的很蹊跷。
  8. 刘长。淮南王刘长,他是刘邦跟女婿张骜身边的美人所生。在监狱中出生,没有见过亲生母亲,完全由吕后抚养长大。所以,刘长在吕后时期,不像其他哥哥那样受吕后压迫。汉文帝时期,刘长做为唯一的一个“皇弟”备受皇帝放任、纵容,逐渐养成了刘长嚣张跋扈的气焰。私铸铜钱,纵容不法,蓄养军队,效法皇帝仪仗,锤杀辟阳侯……最终公然反叛。发配途中饥渴而死。
这就是刘邦八个儿子最后的结局。

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帝王无家事!皇帝家再小的事,对于天下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刘邦有几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怎么样了,估计好多人都比较关心,今天大侃就给大家做个一一介绍。

首先说一下,刘邦共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即鲁元公主,鲁元公主是刘邦和吕雉所生,后嫁给赵王张熬为妻。那八个儿子呢接下来,给大家一一介绍。

一、刘肥,贵为长子,却无缘皇位,谨小慎微,安度一生!

刘肥出身不好,是刘邦早年未发迹时,与情妇曹氏所生,后来吕雉嫁过来后,一直由吕雉照顾抚养,可以说,吕雉和刘肥的关系还算可以,毕竟,人常说:生的不如养的亲!

然而,毕竟是私生子,在刘邦称帝后,刘肥并未被立为太子,刘邦出于愧疚,就封了刘肥为齐王,建立齐国,分给他七十多个城池,把会讲齐国话的百姓都分给刘肥,给了刘肥足够的补偿,齐国一下子成了汉初最大的诸侯国。

历史上对刘肥的记载中,说刘肥治理国家很有一套,在他在位期间,齐国繁荣昌盛,百姓生活富足。

然而,记载最多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刘肥有一次到咸阳拜见皇帝,此时,刘邦已去逝,继位的是刘盈,吕后的儿子。朝会结束后,回到后宫,刘盈设家宴招待刘肥,并且以长兄为大,让刘肥坐在上位。刘肥不加思索的就坐下了。

这下把旁边得吕后气炸了,认为刘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立即让人准备毒酒,打算毒死刘肥,这刘肥也真是木讷的很,端起酒杯就要喝,幸好刘盈及时制止,才保下了刘肥小命!

事后,刘肥知道此事,后怕不已,最后在谋士的建议下,将鲁元公主奉为王太后,并献出部分城池给鲁元公主,这事虽然荒唐,但是却很讨吕后欢心,吕后一高兴就放过了刘肥,这才安全回到齐国,躲过一场血光之灾。

从此以后,刘肥做事小心谨慎。在位十三年后,寿终正寝,算是八兄弟里幸运的!刘肥一生,谨言慎行,能在吕后的专政下,安然度过一生,确实是幸运至极!

二、刘盈,仁慈友善,却有一个残暴狠辣的母后,最后郁郁而终!

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嫡长子,因此早早的就被刘邦封为皇太子,并于公元前194年继承大统,史称汉惠帝。

刘盈性格懦弱,仁义,因此刘邦并不喜欢他,在刘盈立为太子后,多次想废刘盈,改立刘如意,幸好在吕后和张良的帮助下,才安然无事,继承皇位。

除此之外,刘盈对自己的兄弟们非常好,在刘邦去逝后,吕后大权在握,开始杀害刘邦的其他妃子和皇子,刘盈看不下,将自己的兄弟安排在身边,以便保护,但是软弱的刘盈根本就不是吕后对手。甚至于吕后还在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后,邀请刘盈来观看,刘盈见了后直呼:这简直不是人做出来的,儿臣作为您的儿子,枉为天子,至此刘盈不再愿意管理朝政,郁郁而终。

刘盈的一生,虽然软弱无能,但是在其在位期间,奉行刘邦的基本政策,西汉国力稳步增长,为后世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三、刘如意,宠妃戚夫人之子,参与太子争夺,后死于吕后毒害

史书对刘如意记载并不多,主要是刘如意死的时候并不大,刘如意是刘盈的弟弟,刘盈继位时才十五岁,第二年,刘如意就被吕后毒害,因此推断刘如意死时不过十来岁,也就没有多少史事留下。

刘如意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是怎么死的,这一点,大侃都觉得搞笑,别人名留青史,留得是功绩,刘如意留得却是自己的死因。

刘邦在位时,很喜欢刘如意,早早的封为赵王,送他到封地,并让周仓做赵国丞相,可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后手中,草草结束其一生!

四、刘恒,仁孝皇帝,开创“文景之治”

接下来大侃讲的这位,可以说是很牛逼了,出身就运气逆天,吕后专政,又躲过残害,等到吕后过世,更是运气爆棚的坐上皇位。

刘恒的母亲是薄姬,薄姬本是魏王的妃子,刘邦灭掉魏王后,看见薄姬漂亮,就收入后宫,可这位薄姬生性淡泊,不喜争名逐利,在后宫中不争不抢,以至于刘邦都把她忘记了,后来还是在管夫人与刘邦说起时,刘邦才记得自己后宫有这么一位美女,也正是这仅有一次临幸,薄姬就怀了龙种,也就是刘恒,你说刘恒的出生幸不幸运!

刘邦死后,吕后专政,开始对刘邦曾经喜欢的妃子,和其他皇子下手,先后杀害了戚夫人和刘如意,就在吕后准备对薄姬和刘恒动手时,才发现,连个冠冕堂皇得理由都没有。薄姬仁义淡泊,不喜欢争斗,在后宫中毫无存在感,导致吕后也认为她不足为虑,便放过了她,并让她随刘恒回到封地生活。而此时,刘恒的其他兄弟却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可以说,刘恒的前半生平定生活,首功当属薄姬了。

等到吕后集团被铲除后,刘邦的儿子们也死的差不多了,朝中大臣思来想去,决定拥立刘恒为帝,估计都想着刘恒老实胆小,好控制吧。(大侃是这么觉的。)

可刘恒可不是软弱仁善的刘盈,继位以后,刘恒软硬兼施,逐渐掌握皇权,并积极实施自己的抱负,对内鼓励农商发展,发展本国经济,对外签署和平协议,维持国家安定。在位二十多年,为西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五、刘恢,刘友,同病相怜,遭受吕后迫害,不得善终。

为什么把刘恢、刘友放在一块讲呢,大侃觉得他俩真的是患难亲兄弟。为什么呢,因为他俩都做过赵王,与刘如意一起,并称“三赵王”,在班固的汉书中有这么一句:“高祖八王,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历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这句话就是对八王的简介,其中三赵不辜说的就是,刘如意,刘恢,刘友。

先后三个赵王都是被吕后害死,刘恢,刘友,经历更是一样,都是因为吕后强迫他们娶了吕氏女子为王后,但是他俩都不喜欢,喜欢别的姬妾,被吕后得知后,借机把刘友招入咸阳,幽禁起来,活活饿死。刘恢是因为自己的吕王后,嚣张跋扈,毒杀自己的宠妃,刘恢最后殉情自杀。

可怜、可悲、可叹,身为皇子,却无相应的权利,处处受制,最后惨遭毒害!

六、刘长,深的圣眷,却嚣张跋扈,头生反骨,最后把自己作死。

刘长,是兄弟八人当中命运最多舛的,幼年丧母,没多久,亲爹也驾崩了。从小就在吕后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吕后的残暴,养成了骄横跋扈,心思缜密的性格。

刘长因为年幼,不管是汉惠帝刘盈,还是汉文帝刘恒,都对他特别疼爱,常常犯错也不忍心惩罚,导致刘长目无尊长,长幼不分,见了刘恒,不称呼皇帝,直呼兄长,与刘恒外出狩猎同乘一辆马车。在自己的封地不使用中央律法,这些都引得朝中大臣不满,但刘恒看在骨肉亲情的份上,都不许计较。

但刘长更是得寸进尺,居然打算谋反,这下刘恒也坐不住了,只能将其流放,刘长在流放途中绝食饿死。结束了其坎坷又荒唐的一生。

七、刘建,一代诸侯,无后继承

刘建,史书记载不多,只说了他被封了燕王,在位十五年过世,唯一的儿子还被吕后杀害,之后封地被收回。仅此而已,是八王中最无存在感的一位!

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刘邦的这八个儿子,也同样各有不同,仁慈和善如刘盈、和善孝顺如刘恒、骄横跋扈如刘长,但总体性格都比较温和,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好了,今天大侃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欢迎留言指正!

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刘邦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一生共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不算高产,尤其老大刘肥是刘邦没做皇帝之前跟一个姓曹的寡妇所生,那时刘邦家穷是个小混混,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他就跟寡妇曹氏好上,生了儿子刘肥。

后来刘邦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沛县令有个好友吕公因在本地犯事投靠县令好友来了,看中刘邦,觉的他器宇轩昂,有大贵之相,自己的女儿也有此相,于是要把女儿吕雉嫁给他,正好此时刘邦还未娶亲,吕雉是正妻,吕雉给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女儿叫刘乐,史称鲁元公主。

刘邦登基做皇帝后,女人自然少不了,最为受宠的是戚夫人,她生下儿子刘如意,薄姬生的儿子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别的儿子刘恢,刘友,刘长,刘建都是不同的女子所生。

01

老大刘肥,是刘邦第一个儿子,刘氏宗人子弟稀少,刘肥作为庶长子,故得刘邦重视,将刘肥封为齐王,齐国是汉初第一大封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相对较为富庶,统辖七十三城。

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但实际权力掌握在吕后手里,刘肥进景朝见汉惠帝,吕后准备了两杯毒酒,谁知刘盈不知情也拿起一杯毒酒,吕后打翻儿子手中的毒酒,刘肥就此怀疑,没敢喝,假装醉酒走了,后得知,是毒酒。

刘肥害怕,齐国内史士帮他出了个主意,说他有七十多城,鲁元公主只有几座城,让他拿一个郡的封地送给鲁元公主,刘肥就把城阳郡送给了吕后,让她给鲁阳公主汤沐邑,吕后非常高兴,刘肥才得以保命,回到自己的封地。惠帝六年(前189年),刘肥去世,死后谥号悼惠王,其子刘襄继位。

02

老二刘盈,吕后唯一的儿子,应该善始善终了吧,但刘盈过的一点都不好,他在位时,吕后把持朝政,刘盈没有实权,为了巩固自家人的地位,竟然把外甥女张嫣嫁给舅舅刘盈做皇后,导致刘盈很抑郁,自己喜欢的女人也保护不了,最后被母亲吕后做的戚夫人的人彘给吓出病来,死时年仅24岁。

03

老三刘如意,戚夫人生的儿子,刘邦生前很喜欢这个儿子,曾有废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都被吕后想办法制止了, 从此吕雉就跟戚夫人杠上了,刘邦生前我不能拿你怎样,等他死了,我儿子做了皇帝,还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

刘盈是位宅心仁厚的人,刘如意进京朝拜惠帝,刘盈知道母亲要加害他,千方百计保护刘如意,不让他离开自己,可即便这样,还是百密一疏,惠帝元年(前194年)十二月,刘盈外出,心疼弟弟想让他多睡会,就这会功夫,吕雉派人将其毒死,等刘盈回来时,刘如意已经惨死宫中。

04

老四刘恒,薄姬的儿子,因为薄姬在刘邦生前不得宠,一次就中标生下了刘恒,后依然不得宠,刘邦死后,吕雉没有太为难她,让她到儿子刘恒的封地代国养老去了,就这样才有了后来的文帝。

05

老五刘恢,刘邦在世时被封为梁王,刘邦死后,被改封为赵王,前面两个赵王都没有好下场,刘恢被改封赵王时,很是害怕,刘恢刚到赵国,吕雉没有立马对他下手,但勒令他迎娶吕产的女儿为王后。

这位王后仗着吕后心狠手辣,毒杀刘恢的爱妃,刘恢是敢怒不敢言,最终得了抑郁症殉情自杀,死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吕雉不肯为他过继儿子,于是刘恢至此绝嗣。 到了汉文帝时追谥为恭王。

06

老六刘友,也是被吕雉害死,刘邦在世时是淮阳王,后被吕雉该封赵王,吕雉最恨赵地,封为赵王就代表他离死期不远了,最后被吕雉召进京,软禁起来,活活饿死。

07

老七刘长,他倒是没被吕后所害,因他从小母亲就死了,一直寄养在吕后身边,所以吕后刘盈当政期间,没有伤害到他。

到了汉文帝时,兄弟都死了差不多了,没几个人,所以文帝刘恒跟刘长的关系就比较亲近,刘长越发恣意妄为,恃宠而骄,出入跟文帝同乘一辆车架,击杀辟阳侯审食其,文帝念其手足,没有治他的罪,刘长越发狂妄,在孝文帝六年(前174年)竟然谋反,文帝知道后,还是不忍杀他,他自觉对不住文帝,终绝食身亡。

08

老八刘建,刘邦在世时受封燕王,在位十五年,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死后追谥“灵”,也叫燕灵王,刘建没被吕雉当时害死,但他唯一的儿子在他死后,被吕雉派人杀死了,至此燕王绝后,封国也被废除。

刘邦的八个儿子,刘恒为汉文帝,再就是刘肥还算善终,别的儿子,包括吕雉的儿子惠帝刘盈都不得善终,死的凄惨。

我是【史料未及】,欢迎留言,讨论,一起探讨历史人物,事件

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汉高祖刘邦原配夫人皇后吕雉,此外还有夫人戚氏、薄氏等众多的妃嫔。

刘邦与她们共生育了8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列为:齐悼惠王--刘肥(曹姬生);汉惠帝--刘盈(吕后生);赵隐王--刘如意(戚夫人生);代王/汉文帝--刘恒(薄太后生);-梁王刘恢——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共王;淮阳王--刘友——吕太后时候降为赵幽王;淮南厉王--刘长;燕王--刘建。

齐王刘肥险些被杀,但结局完好

刘肥是刘邦最大的儿子,刘邦尚未结婚的时候与曹氏相好,生下刘肥。因是庶出,没有被立为太子。刘肥他妈死的早,刘邦对这个没妈的孩子很同情也很关爱,觉得应该补偿他一些,让这个失去母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父爱,所以,没尽过父亲职责的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封赏异常大度。高祖六年立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是刘邦儿子中封王最早占地最广的一个。孝惠二年,入京朝见皇帝,后妈吕雉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觉得这个野孩子不应该得到那么大的土地,给他倒了杯毒酒,哪知毒酒被惠帝拿起来要喝,吕雉吓坏了,赶紧夺下惠帝的杯子,这一举动预示着什么,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刘肥回到宿舍,急的团团转,心想,这下完了,这后妈不疼我,太后要我死,那还不容易吗?他的内史是个有主意的人,让他把城阳郡作为礼物献给鲁元公主(吕雉的女儿),结果后妈一高兴,才放他回国。齐王肥肥在位13年,于孝惠六年去世。他的封国曾经被吕氏瓜分,孝文帝即位,封肥肥的七个儿子为王,齐国被一分为七,再后来全部收归中央。

惠帝刘盈,仁弱的天天子

惠帝是刘邦的嫡长子,吕雉的亲生子,汉高祖十二年,刘邦驾崩。17岁的刘盈即位,吕雉为太后。刘邦在位的时候总觉得刘盈不像自己,欲废长立幼。为保刘盈地位,吕后曾请教张良,张良出谋,请来了“商山四皓”辅弼,也不知这“商山四皓”有何能耐,史书未作介绍,老刘一看,这小子还挺有能耐,我一直请不动的世外高人,他能请来,刘邦才打消废立的念头。惠帝即位后,虽没有多大建树,但政治也还较清明,社会也还算稳定。惠帝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在位期间处处受母亲牵制。在太后剪除异己的时候,成功的保护了大哥,但保护三弟(赵王如意)却失败。吕太后毒杀赵王如意,将如意的母亲戚姬变为“人彘”(zhi)。还故意招来儿子刘盈观看,刘盈看到血淋淋一个怪物,像是一个人,但没有手足,头发被拔光了,嘴巴一张一合的,说不出声音,眼睛就是俩血窟窿,细问才知是戚夫人,当即对母亲表示了不满,这顿惊吓使他受到极大的刺激,以后也无法工作了,终日饮酒,最后抑郁而终,享年仅24岁,在位7年。惠帝死后,吕后看谁都不顺眼,让谁做皇帝都不放心,结果扶持了野孙子做傀儡,自己做了8年的名副其实的女皇。

赵王如意下场最悲

刘邦被封汉王的那年,在定陶与戚姬相识,戚姬也挺有手段,很快被选为贵妃,赵王如意就是戚姬的儿子。刘邦看见刘盈软弱无能,心想,这孩子他爹娘都是人中精英,怎么这孩子谁都不像呢?如意到是有他爹的风范,他娘戚姬又一个劲地要求立如意为太子,我也有此想法,但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不能我自己说了算。结果召开常委会的时候遭到周昌等大臣的反对,张良又为吕后献计聘来世外高人辅佐刘盈,看来废长立幼行不通,只好封如意为赵王与其母离京去赵。刘邦临死时怕日后吕雉为难这对母子,故意派与吕雉有恩的周昌往赵国任国相,以此来保护如意母子。刘邦死后,吕雉将戚姬视为情仇,刘如意视为政敌,借机征召赵王入朝,想斩草除根,周昌早知吕雉的意思,三次征召都被他硬顶了回去。吕雉也没办法,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对这个泼妇大妈的旨意不敢抗命,只好来到长安。好在吕大妈虽狠毒,刘盈哥哥却天性善良,想方设法保全三弟的性命。吕雉想在城外下手,结果刘盈亲自出城迎接,然后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吕雉无从下手。但是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刘盈因有早起习射的习惯,看到十四岁的弟弟还在酣睡,不忍心叫醒,就将弟弟留在皇帝寝宫,等到刘盈回来准备换服装上班的时候,躺在龙床上的刘如意已经七窍流血而死。如意的妈妈也被吕雉残害成了“人彘”,在茅坑里爬了三天,受尽折磨屈辱死去。

刘恒,使西汉得以维系的皇帝

代王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姓薄。大臣们诛灭吕氏集团的时候,他没有参与,却一直在观望。周勃、陈平等临时中央开会讨论,觉得最合适做皇帝的还是代王刘恒,便派人前来迎接。刘恒身边的人都是些谨小慎微的人,认为这些大臣都身经百战诡计多端,不能轻信。只有中尉宋昌竭力支持代王进京。代王与母亲薄太后商量,最后求助于占卜,又派人前往京城打探虚实,证实确凿以后才动身。路上,那个支持代王进京的中尉跟刘恒同座一辆车子,宋昌从此开始荣耀。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对内,实行农业改革,两次减免田租税,减轻农民负担,还很重视宣传媒体抄作,亲自耕种,以示表率,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法制改革上,废除了肉刑和诽谤妖言罪等一些严刑苛法;在组织人事改革上,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提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在生活作风改革上,他节俭敦朴,严于律己,自己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命令皇后和嫔妃的裙子不能拖地;在财政和城市建设改革上,他紧缩银根,不乱花一分钱,不搞形象工程;他在殡葬制度改革上,反对厚葬,规定自己的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银等贵重金属。汉文帝先后粉碎了刘兴居和刘长的叛乱,接受了贾谊提出的分割大的诸侯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西汉统一。对外,他妥善处理汉朝同南越和匈奴的关系,同时,加强边防力量。汉文帝在位23年病死于未央宫。其子刘启继位,即景帝。

梁王刘恢悬梁自尽

刘恢,初封梁王,前180年刘友死后,改封赵王。封王的时候他还是个小孩子,现在长大了突然改封赵王很不乐意。主要的原因是赵地不吉利,前面两任赵王都死于非命,他觉着前景凶多吉少。太后又令他娶吕产的女儿为王后,这位吕氏王后仗恃太后的淫威,根本不把刘恢放在眼里,非但不让刘恢亲近其他王妃,甚至不让刘恢探望女儿。到处派“眼线“监视刘恢的举动。刘恢一忍再忍,可总归是个男人,血性上来了就顶撞了太后的这位侄女。这个女人的歹毒绝不亚于她的姑姑吕雉,她用暗杀的手段杀死了刘恢的宠妾和女儿,面对明目张胆的政治暗杀行为,刘恢悲恸异常,心想,自己大小还是个王吧,怎么现在倒像个王八,他除了愤怒,就是绝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解下了自己的裤带,套上自己的脖子,呜呼哀哉了。太后听到消息,心中高兴,她想,这正是她要的结果,死掉一个刘氏王,不仅腾出一个王位,还少了一个对手,于是,顺理成章地把侄儿吕禄封为赵王。可赵地的霉运并没有因为王换了姓氏而改变,吕禄的下场照样步前面几任的后尘。

淮阳王刘友被活活饿死

刘友初封淮阳王。刘如意被毒死后,吕雉将他迁到赵国为赵王,并将吕族的女儿塞了给他做王后。你说这吕雉是不是有病,自己嫁了刘家,就让家族里的女人都嫁刘家,她自己嫁了刘邦又怎样呢?刘邦整天在外吃喝嫖赌的,根本不管家里人的死活,吕雉年轻时吃的苦受的罪还少吗?老六刘友对这位吕王后没有一点感觉,不喜欢还不能不要,只有敬而远之。将吕王后束之高阁去和自己喜欢的妃子卿卿我我,结果惹得小吕娘们盛怒之下回了娘家,向老吕娘们诽谤自己的丈夫意图谋反。谋反是最大的罪行,吕雉岂能放过,将刘友召至长安,予以囚禁,不给饮食。刘友被活活饿死。临终时作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讬天报仇。”

来路不正死的蹊跷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搞“一夜情”的产物,怎么这么说呢?以前的赵王是张敖,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为巴结皇帝,将妃子进献给刘邦,其实就是攻关或暂时租借。那曾想,老刘皇帝是个神枪手,一夜的耕作就有了收成,赵妃怀孕了。就在这节骨眼上,赵相贯高谋反,张敖自然受连累,全家被羁押。赵妃想通过吕后的相好审食其让吕后知道她有了皇帝的骨肉,这吕后是什么人,自然给瞒了下来,赵妃感觉无望,生下刘长后就悬梁自尽了。刘邦觉得这个孩子可怜,就交给吕后抚养,吕后对他也算可以,两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淮南王。在吕娘们剪除刘氏子孙的时候,刘长是唯一的幸存者,大概因为其母没有与吕后争风吃醋,加上从小在吕后身边长大,吕娘们再毒,抚养了他十几年也有感情,另外,刘长年龄又小,对吕氏构不成威胁。吕娘们一死,刘长也长大了,他对以前的事开始报复,借故打死了审食其,还细数了审食其该杀的三条理由,文帝刚刚登基,并没有治他的罪。这令他更加桀骜不逊,也怪他年轻,到底不知道江湖的险恶。常常与文帝坐在一个车里去打猎。回到封国后,又不愿意遵循汉朝的法令和制度,处处模拟天子的威仪,后来干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合,图谋叛乱。文帝不忍心杀他,废了他的王位,发配到边远的蜀地,结果死在半道。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病恶死;一说是朝廷派人杀死。反正24岁的小命就此了结。

燕王刘建绝后

刘建天资聪颖身材长相是儿子中最像老刘的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老刘对他很疼爱,封为燕王。可是,他没有他爹的运气好,在一次围猎中,竟被一只疯狂的狐狸给抓伤,那知这狐狸带有狂犬病毒,传染了刘建,后来,他在疯狂可悲的哀鸣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燕王虽然年轻,尚没有正式迎娶王后,但和他爹一样是个情种,已经有了儿子。刘建死后,吕雉为了让吕氏分得刘家天下,秘密派人杀了刘建尚在襁褓的儿子,刘建绝了后代,爵位自然废除,封国却成了吕家的天下。在刘邦的8个儿子中,2位做了皇帝,6位成为王爷,可谓显贵致极。但除了齐王刘肥和文帝刘恒属寿终正寝外,其余全部被吕娘们直接或间接害死,在刘邦与吕雉的爱情世界里,同时也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

刘邦死后其8个儿子命运如何?

庶长子:刘肥(前221年—前189年),生母曹夫人,在吕后还没有嫁给刘邦之前,她就和刘邦发生关系并生下刘肥,所以刘邦对这个长子格外器重,公元前201年,刘肥受封齐王,统辖七十三城,成为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汉惠帝继位后,吕后曾经计划毒死刘肥,但被识穿而失败,公元前189年,刘肥在封地病逝,谥号”悼惠王“。

嫡次子:刘盈(前210年―前188年),即汉惠帝,生母吕后,公元前195年继位,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减轻赋税,与民生息的政策,但是汉惠帝软弱,实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七年的汉惠帝在生母吕后的压力下,忧郁去世,谥号”孝惠皇帝“,无庙号。

庶三子:刘如意(前207年—前194年),生母戚夫人,公元前198年,封为赵王,因刘邦非常宠爱他的生母戚夫人,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吕后和文武大臣都反对而作罢,到汉惠帝继位后,吕后专政,公元前194年,刘如意被吕后派人毒死,谥号”隐王“。

庶四子:刘恒(前202年—前157年),即汉文帝,生母薄姬,性格宽厚善良,公元前196年,封为代王,治理封地成绩显著,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周勃、陈平等大臣铲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帝,汉文帝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卓越,为著名的”文景之治“奠定基础,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病逝,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庶五子:刘恢(前201年—前181年),生母不详,公元前196年,封为梁王,吕后专权后,改封为赵王,吕后为笼络人心,把侄子吕产之女嫁给他,公元前181年,吕产之女毒死刘恢的宠妃,刘恢因此抑郁寡欢,同年六月自杀殉情,汉文帝追谥”恭王“。

庶六子:刘友(前200年―前181年),生母不详,公元前196年,封为淮阳王,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死刘如意后,改封刘友为赵王,公元前181年,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其王妃吕氏心生妒忌,便向吕后诬告刘友想谋反,吕后大怒,将其软禁,并断绝粮食,不久刘友饿死,谥号”幽王“。

庶七子:刘长(前198年—前174年),生母赵姬,天生勇猛,力能扛鼎,公元前196年,封为淮南王,后逐渐嚣张跋扈,为非作歹,公元前174年,与匈奴等联络,密谋造反,事泄被抓,大臣都要求处斩他,但汉文帝仁慈,只废他的爵位, 流放他到蜀地,途中刘长绝食而死,谥号”厉王“。

庶八子:刘建(前197年―前181年),生母不详,公元前195年,封为燕王,公元前181年,刘建病逝,谥号“灵王”,刘建有一子,但刘建死后,吕后派人将其杀害,并废除刘建的封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