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们浑身柔软,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除了偶尔哭闹的时候手脚乱舞,在父母眼里,这个小不点看起来太柔弱了。

但是孩子的成长速度是迅速的,除了身长和体重的不断增长,孩子的大脑也在快速发育,每个阶段都会掌握新的能力,只是孩子不会说话,如果父母不是贴身照顾,很容易忽视2-3个月婴儿的掌握的这些新技能。

2-3个月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

婴儿的大运动遵循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2-3个月的宝宝,他们最先发展的是身体的大运动。

2-3个月宝宝掌握的大运动

宝宝的头可以有意识的左右转动。月子里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孩子是不会自己转头的,就是要转也是在睡着后无意识的情况下。2个多月的宝宝,当我们拿着拨浪鼓在孩子耳边不愿的距离去转动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追着声音去循声望去了。

宝宝开始追视。2个多月的婴儿虽然视力的范围有限,但是妈妈如果恰巧穿了红色的衣服,宝宝的视力会跟随着妈妈的轨迹,虽然孩子可能并看不清楚,但是模糊的红色会让孩子特别喜欢,他已经可以追视自己喜欢的事物。

宝宝的脖子抬得越来越高。1个月的婴儿趴着,勉强可以抬起脖子,最多只能坚持几秒钟。2个月的婴儿,脖子可以抬高5-10厘米,时间也会持续几十秒钟。3个月的婴儿如果每天坚持练习趴,脖子已经能够离开床面30度,并且孩子持续的几分钟。

婴儿的头越抬越高,证明孩子背部的肌肉越来越有力,孩子竖抱的时候头部也会越来越稳。

2-3个月的宝宝如果大运动发展的特别早、特别好,孩子是可以从仰卧翻身到侧卧,只是很多宝宝只能上半身进行翻身,而腿部力量仍然不够。

宝宝开始出现频繁的踢腿动作。2-3个月的婴儿,不管是哭闹还是高兴都喜欢踢腿,这证明孩子的腿部力量越来越大,甚至有时候会发出尖叫声伴随着腿部频繁的蹬床,这让孩子看起来很兴奋。

2-3个月婴儿的精细运动

①婴儿开始吃手。两三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熟练的把手指头送进自己的嘴巴中,吃手已经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别看这个简单的动作,需要婴儿的手、眼、嘴、脑协调,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最早是吃的拳头,当婴儿手指可以塞进嘴巴,证明宝宝的抓我反应在消失。

②婴儿手上的抓握能力越来越强。刚出生的婴儿是有抓握反应的,成人把手指放进孩子的小手中,孩子会把手指抓的牢牢的。2个多月的婴儿,已经可以无意识的松开手掌,孩子的手部运动从紧握的拳头开始变成手掌,证明手部力量掌握的越来越好。

婴儿的嘴巴开始咿咿呀呀说话。一个月的宝宝大部分时间在睡觉,2个多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张口“说话”了,婴儿最喜欢对着自己喜欢的成人,张开嘴巴,啊、奥、哦,咿咿呀呀能够说个不停。

面对孩子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父母应该注意什么?

帮助宝宝锻炼背部肌肉

婴儿抬头早,大运动发展早,主要在于对婴儿趴的训练,想要宝宝大运动发展的早,最好可以每天让婴儿练习趴,锻炼脖颈和背部肌肉,有利于宝宝学习翻身。

按摩孩子的手部肌肉

宝宝手部的动作是从小拇指侧边发展的,在开始时,通常会用小拇指侧边握东西,然后逐渐向大拇指边发展,最后发展到用所有手指握东西。

在宝宝手掌可以撑开之后,可以通过按摩手部肌肉帮助宝宝放松手部肌肉,有利于手部抓我能力的训练。

玩铃铛游戏

2-3个月的宝宝四肢运动越来越多,孩子喜欢挥动自己的手臂,或者踢动自己的双脚。这个会后可以给宝宝的四肢中绑上一个铃铛,让孩子自己和铃铛游戏,父母的责任就是不断的调整铃铛的位置,让孩子有意识的学会追听,一旦宝宝发现了四肢和铃铛的内在关系,孩子很快就会发现铃铛究竟在哪里。

学会和婴儿对话

2个月的婴儿并不会说话,但是孩子会特别喜欢和成人说话,每次孩子和成人说话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尽量去回应宝宝的语言,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的话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学说话时开口的也会比较早。

不管是大运动发展还是精细运动发展,孩子发育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而我们做父母的只能去观察,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但是千万别盲目跟风,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别人家的孩子不具有可比性。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这个阶段的婴儿动作能力发育比较快,父母几乎每天都能够发现孩子有新的动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手够东西和看手

宝宝开始会有目的地用手够东西,并能把放在他手中的玩具紧紧的握住,尝试放到嘴里,但还不够准确,时常打在脸上其他部位。一旦放到嘴里,就会像吸吮乳头那样吸吮玩具,而不是啃玩具。手指可以伸展或握起,会把一只放手放在胸前,看着自己的小手。慢慢的宝宝就开始双手互卧,在眼前摆弄自己的小手了。

吸吮大拇指

开始学着吸吮大拇指,而不是仅仅吸吮他的小拳头了。有的妈妈会认为孩子吸吮手指是不好的习惯,要加以制止。每当孩子把手或拇指放到嘴里吸吮时,就马上把孩子手拿开,或认为孩子没有吃饱,开始给孩子喂奶,这都是不对的。

这么大的婴儿吸吮手指是这个时期婴儿所具备的运动能力,妈妈不要制止,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会把这个运动转化为手的其他运动能力。

如果爸爸妈妈和其他看护人,总是不断地把宝宝的小手从他的嘴里拿开,并重复着“宝宝不要吃手”,事情的发展会与妈妈的愿望背道而驰。妈妈管得越紧,宝宝吃得越欢。要充分满足宝宝“口欲期”对吃手的执着。

要想让宝宝不那么拼命的吸吮自己的小手,爸爸妈妈能够做的是,不让宝宝感到孤独,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尽可能的和宝宝做亲子活动,给宝宝更多的搂抱、亲吻、呵护和关爱。比如时常递给孩子小玩具,手就被占上了,孩子也就忘了吸吮手指了。

把头抬得很高

当宝宝俯卧位时,会把头高高抬起,可以离开床面45度以上,还会慢慢向左右转头。虽然转动的幅度很小,但这已经说明宝宝开始学着用站立的眼光看东西,这是不小的进步。

这一能力的出现,对婴儿认识周围物品有很大的帮助。妈妈可以向左右两边运动,让宝宝追随着,以此来锻炼宝宝颈部肌肉。宝宝还会用肘部支撑着上身,试图把胸部抬起。

多让宝宝趴着是对宝宝很好的训练,他的好处有:

  • 锻炼宝宝抬头,从而增强宝宝颈部和腰背部肌力。

  • 提高宝宝心肺功能,加大肺活量,这不但对宝宝健康有利,还能促进宝宝语言发育能力。

  • 加快宝宝向前爬的速度,不让宝宝趴着,宝宝不可能学会爬,爬行对宝宝发育意义重大。

  • 扩大宝宝视野,宝宝趴着妈妈也趴下,和宝宝面对面交流,如同宝宝坐着或站着和妈妈交流一样。

不能让宝宝自己趴着,那样宝宝很快就厌烦起来。如果让宝宝趴在床上,妈妈就蹲在地上,面对着宝宝,让宝宝能够平视妈妈的眼睛;如果宝宝趴在地板上,妈妈也要趴在地板上和宝宝面对面;如果宝宝趴着妈妈坐着,宝宝看到的只是妈妈的大腿和脚,对于宝宝来说那什么也不是,相当于没有妈妈陪伴,趴一会儿宝宝就会感到孤独,拒绝继续趴了。

多趴好,但也要看宝宝情绪,如果宝宝就是不喜欢趴着,妈妈切不可强迫为宝宝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宝宝快乐为前提。

靠上身和上肢的力量翻身

这个月的婴儿开始有翻身的倾向,当妈妈轻轻地托起宝宝后背时,宝宝会主动向前翻身。本月婴儿翻身主要靠的是上身和上肢的力量,还不太会使用下肢的力量,所以宝宝往往把头和上身翻过去,臀部和下肢仍是原来体位。如果妈妈在宝宝臀部稍稍给些推力或移动一下一侧大腿,宝宝会很容易地翻成俯卧位。

当妈妈练习宝宝翻身时,宝宝会把头向后仰,这是正常现象,慢慢地宝宝就会把头向前使劲。

婴儿运动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婴儿的运动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好动,运动能力比较强,体能发育超前;有的宝宝比较安静,运动能力不是很强,体能发育稍显落后。爸爸妈妈不要着急,多给宝宝运动机会,如果总是抱着宝宝,翻身、爬等运动能力都有可能落后。如果宝宝各项体能发育都落后,要向医生咨询。

我是然然妈咪育儿,很高兴能够为你分享孕产、育儿、喂养、产后恢复知识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谢谢。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孩子满月后到3个月之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事事依赖他人的新生儿变成了一个活泼又机灵的小婴儿。很多新生儿反射反应消失,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对身体的控制力。

一.生长发育

1.外观和生长

从满月到四个月,宝宝每月的体重会增加0.5——0.9千克,身高增加2.5——4cm。

2个月时,宝宝的囟门仍然没有闭合,摸起来很平,但后囟门应在2—3个月闭合。这时候的宝宝看起来圆滚滚胖乎乎,随着四肢活动增加,肌肉开始发育。

2.动作

这时候的宝宝大部分动作仍然是反射性的。最重要的进步是宝宝颈部力量的增强。如果让宝宝子趴着,他会挣扎着抬头四处看。这时候抱着他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扶着他的头颈,不过突然移动或施力时仍然需要对头部做一定保护。

第2个月期间,宝宝的双腿会渐渐伸直,满三个月以后,有些宝宝甚至可以从仰卧姿势靠踢腿来翻身,变成俯卧姿势。

满3个月的宝宝脚放在坚硬的平面时会向下蹲,可以将手放进嘴里,会用手摆弄挂在前面的物体,能抓住小玩具并摇摆。

3.视力

宝宝在2个月大时,双眼会更加协调,不会在转动时失去对焦,可以跟踪在他面前半周内经过的物体。到3个月大时,宝宝还可以拍打在他上方或者面前移动的物体,可以辨别出一定距离内熟悉的物体和人。手眼开始协调。

4.听力和发声

2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开始发出叽叽咕咕声,而且会模仿一些元音。3个月时,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时会笑,听到声音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

5.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2个月大的宝宝每天花很多时间观察周围的人,听人们谈话。有人对他微笑,他会很开心。到3个月时,宝宝会用灿烂的笑脸回应你,同时发出一些声音来吸引你的注意。还会模仿一些动作和面部表情。

二.父母应该做的

1.基本护理

喂养:母乳和配方奶始终是孩子唯一的营养来源。第二个月时宝宝每次能吃完大约120~150ml,到满3个月时,大约增长到150~180ml。

孩子2~3个月大的时候,大便的频率会显著下降,无论是母乳还是喂配方奶。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每隔3~4天才会大便一次,只要宝宝饮食状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且大便没有过干或者过稀,就不用太在意。

2.睡觉

2个月大时,宝宝白天清醒的时间会延长,由于胃容量增大,可以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在这个阶段宝宝应该仰卧睡觉,醒着的时候让他适当趴一段时间。

3.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

•随着宝宝不断成长,为他提供健康的营养。定期体检,及时打预防针。

•给宝宝连续不断的、温暖的、身体上的接触,给他建立安全感。给他唱歌或者和他聊天。对宝宝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做出反应。

•留意宝宝的情绪变化,了解他发出的一些信号。

•给宝宝提供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色彩丰富的玩具。看一些图画书或家庭相册。

•可以和宝宝玩藏猫猫的游戏。

•在婴儿床边挂一个不易破碎的镜子,这样宝宝就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

•如果会说别的语言,这时候也可以对宝宝说。

4.保障宝宝的安全

•不要单独把宝宝留在床上、沙发上、凳子上。

•对于所有装置,都要使用它们的安全带或者保险杠。

•不要允许别人在宝宝周围抽烟。

•给宝宝洗澡前,要用手腕内测试试水温。

•经常检查玩具上容易扯下来的小零件是否完好,检查玩具是否存在尖锐的边角。

•如果在婴儿床上挂了玩具,确保它牢固固定在床上,不容易被扯下来。

三.适合1—3个月宝宝的玩具和活动

1.有明显对比图案的图画或书。

2.各式各样、色彩鲜明的可以移动的玩具。

3.挂在婴儿床边不易破碎的镜子。

4.拨浪鼓。

5.给宝宝唱歌。

6.利用各种设备给宝宝放各种各样的音乐。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数据为证:宝宝出生后头3个月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等于后9个月的增长的总和。这期间,宝宝的生长发育是飞速的。

如果在这个阶段切入早教,宝宝头脑、身体的发育会更好;

远的来说,小孩以后读书,可能比别的孩子更适应,近的来说,想想办百日宴时,结果你的小孩整体发育都比别人好,是不是很有面子呢?

我通过对宝宝神经心理发育进行逐月的追踪,发现了规律。

接下来我就告诉宝爸宝妈们,如何从出生起就给孩子做早教。

接下来你将看到:

  1. 百日早教攻略
  2. 1-3月宝宝的身心发育正常与异常情况分别是什么

一、百日早教攻略

第一月龄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已通过种种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

因为人的早期是行为可塑期。

以下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家长可以试着练习。

1.学抬头

益处:抬头,是宝宝出生后需要学习的第一个大动作。学会抬头,可以使宝宝扩大视野,促进智力发展。

具体操作:宝宝喂奶前空腹时,俯卧在床上,两手放在头两侧,扶其头面朝正前方,

呼唤宝宝的乳名或用拨浪鼓等玩具逗引其抬头片刻,反复几次。

注意事项:结束后,用手轻轻抚摸宝宝背部,使他放松背部肌肉,感到舒适、愉快和你的爱抚,并让宝宝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2.学“走路”

益处:“走路”,实际上是宝宝先天就有的能力——迈步反射,这一反射在生后2月就自然消失。

充分利用宝宝的这一能力并加以动作训练,可使宝宝提早学会走路,从而促进脑的发育成熟,智力发展。

具体操作:

时间:从出生后第八天开始,到2月时结束。每天4次,每次3分钟。于喂奶后半小时进行;

方法:托住宝宝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他的光脚板接触平面,他就会做协调的迈步动作,这就是先天的非条件反射——迈步反射。

操作示意图

注意事项:

①早产儿及佝偻病患儿,不宜做此练习;

②动作要轻柔,边做边喊口令“一二一”或逗引孩子。

③注意宝宝情绪,若情绪不好应立即停止。

④一般除腹泻、发热等患病情况外,要坚持进行。

这样,60天过后,宝宝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扶站即走,乐此不疲。一般在10个月左右就可以独立开步行走。

第二月龄

进入第2个月,宝宝对周围的环境更感兴趣了,他是一个小小的探索者。不言而喻,宝宝周围鲜艳并经常变换的玩具,柔和的光线、适宜的温度、优美的音乐,

尤其是与父母的身体和目光的接触,那深切的爱抚和音容笑貌,将使宝宝生活得更愉快,而此时也是优良性格的形成开始!

以下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家长可以试着练习。

1.追声寻源

益处:目的是用多种发声体训练听觉辨别力和方位听觉。

使用工具:哗铃棒,橡皮捏响玩具,拨浪鼓,八音盒等。

具体操作:将各种发声体(音高,响度均不同)在宝宝视线内弄给宝宝听,并告诉他名字,待其注意后,再慢慢移开,让宝宝追声寻源,当宝宝辨出声源后,再变换不同方向。

2.面部模仿

益处:促进语言理解,丰富情感交往。

具体操作:抱起宝宝时,在他面前经常张口、吐舌、或做多种表情,使宝宝逐渐学会模仿面部动作或微笑,逗引其发音。

同时,我还提议,在风和日丽之时,把宝宝抱到室外,让他们观察眼前出现的人和事物,并缓慢、清晰、反复地说给他听。

这时宝宝会兴致勃勃地东看西看。开始时,每次2-3分钟,以后逐渐增加至15-20分钟,可结合日光浴、空气浴进行。

第三月龄

1.照镜子

益处:亲子交流,促进运动和情感的发育。

具体操作:玩法先给宝宝一面镜子,让他两手摸着照着,你可以指着镜中的宝宝,呼唤他的乳 名;

再让他俯卧在床上,用立着的人脸大小的镜子放在他的头部上方距眼20厘米左右的地方,用哗铃棒或拨浪鼓在镜子后面逗引他抬头、挺起胸,来欣赏自己的小脸。

2.翻翻身

益处:学习控制躯干,为爬的动作做准备。

具体操作:宝宝仰卧时,将宝宝右腿放在左腿上,或者相反也行,

托住其腰部,使腹部侧转逐渐加大幅度使肩也随着侧转,直到将宝宝推成俯卧姿势。

用玩具放在宝宝眼前,逗引宝宝俯卧片刻,再将其翻过来。继续用玩具放在宝宝身体一侧,逗引其翻身,并给予帮助。

注意事项:成功后给其玩具以奖励,帮助宝宝翻身时,要说“翻翻身、翻翻身”。

操作示意图

通过对宝宝人生最初100天的早期教育,可以初步建立起亲子情感纽带,启迪宝宝好奇心,激发对外界的兴趣,能俯卧挺胸,伸展四肢,握住波浪鼓半分钟,

听声音找声源,眼和头追随近处物体移动180度,见到亲人主动微笑,开始咿呀发音,建立起条件反射,逐步形成规律性的生活......

总之,使宝宝的大脑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里也有人问了,如果在早教的过程中,发现宝宝并不能做到这些,是不是有什么异常呢?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议题,这也可以帮助家长快速找出异常,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二、1-3月宝宝身心发育的正常与异常情况分别是什么?

1月

宝宝刚出生,他的眼、耳、口、鼻和皮肤等感觉器官,随时准备捕捉来自环境的良好刺激。

这些信息如同阳光和雨露促使小树成长一样,可以促使神经细胞茁壮成长。

可点击后放大看

2月

可点击后放大看

异常:松软的宝宝

3月

可点击后放大看

异常:身体往后挺的宝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2-3个月大的宝宝会一般会做这些动作了。

一、 双手肘支着床面可以抬头。

这时小婴儿更多的时候是在看天花板,或者一些悬着的玩具,趴着抬头的动作可以可以适当训练的,训练的不仅是手臂和颈部的肌肉,也可以让他的的视野和平时不一样。

二、 竖抱时可以直头了。

2-3月的婴儿,可以轻松竖着抱在怀里,这时有的宝宝头直起来还不太稳定,妈妈可以用手托着宝宝的头,协助直起以免宝宝累着。

三、 握拳的手可以打开并且会吃手。

两个月之前,宝宝的手大多时间是握拳的,2-3月的时候,宝宝的手已经可以打开了,并且喜欢将手伸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冬天里因穿得厚,吃手的过程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很有趣,吃手有助于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四、 手会抓东西,手拿玩具时胡乱摇晃。

这个时候宝宝会看到东西乱抓,你将拨浪鼓之类的玩具递到他手里,他并不会玩,只会无规则的乱晃,并随时甩在地上,且看也不看,好象玩具不是他的一样。

因为每个宝宝的发育过程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有的早有的晚,比如有的宝宝百天才直头,有的宝宝从来就没有出现吃手的动作就长大了。有的不一样也不用过于担心,但同时出现多项未到时,最好去医院让医生看一下。同时,宝妈们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被动操(最好有人指导,不可过于盲目操作),可以自行给宝宝做一下,促进其成长发育。

2-3个月大的宝宝会做哪些动作了,爸爸妈妈要注意什么?

2个月大的宝宝开始有了哪些变化:

  • 笑容变得多了;

  • 宝宝开始模仿你的面部表情;

  • 能凝视10秒,眼睛和头会一起转动,能自由摆动头部;

  • 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如红花、绿叶等。

  • 开始发出呀,啊,呜的声音。

  • 手和胳膊开始放松,当你把摇铃放到宝宝手中的时候,能牢牢抓住。

父母要注意什么:

1、多会宝宝做一些表情

妈妈是宝宝的镜子,宝宝在能在模仿中学会更多的表情;

2、多和宝宝说话

可以和宝宝一样咿咿呀呀的说话,也可以给宝宝读书,叫宝宝名字,聊家常等。宝宝都有在听哦。

3、多带宝宝出门

宝宝开始喜欢彩色的物品,尤其是自然界的色彩,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溜达,看看世界。

4、给宝宝玩一些有利于抓握练习的小玩具,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