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高考刚一结束,山东省就通报了2020年高考违纪人数。47人高考作弊,1人携带手机、33人夹带小抄、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看到这里,真的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高考作弊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

高考作弊这些学生是有多么的无知。高考是最严格的,有防作弊检测机器,即使是双胞胎都可以分辨出,这些孩子还使用小抄,显然是太多无知。

本来成绩不好,多努力努力还是有机会的,但是作弊就代表着孩子的人生可能已经到头,没有希望。因为高考作弊会有以下三种后果:

  1. 只要发现一门考试有作弊行为,为了公平,所有的科目成绩均取消;
  2. 高考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三年内禁止再次参加高考;
  3. 高考作弊如果清洁严重,会判刑、甚至会进入失信名单,会被跟随一辈子。

高考作弊3年被禁考,禁考3年后,即使再次参加高考,有这样的污点跟随,还有哪个名校愿意录取呢。

所以说这样的行为不仅是无知,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

高考作弊属于道德问题

高考都可以作弊,可见这些孩子的人格和个人品德是有问题的,高考成绩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一年没考上还可以继续再去学习,但是品德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可见在这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并没有传递出正确的教育观,过于看重高考成绩,从而忽视了品德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教育成绩从来不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拥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高考作弊的行为不但毁了孩子的人生起步,甚至这样的污点会跟随这些孩子一生,真的是得不偿失

家庭教育中一定不要唯成绩论

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时刻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把孩子的成绩看的过重。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如果只是唯成绩论,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和人格的培养,即使孩子能够考一个高分,他以后的人生也不会过于顺畅。过于看重成绩,往往让孩子在一些选择的过程中,会表现得过于自私和自我。这样的孩子又能在社会上走多远呢。

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2020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由于疫情,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本学期推迟开学,高三学子复习时间缩短,全国范围,第一次推迟高考时间。不过今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总体来说情况很正常。

但是,每年高考都有极少数考生高考作弊,今年山东省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其中:1人携带手机、33人夹带小抄、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

对于山东能够及时公布查处47个考生作弊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山东省对打击高考作弊毫不留情,捍卫了高考公平、公正,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从2015年起,“国考”就已经入刑,凡是违反高考等“国考”规定的考生,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对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法规都进行了严肃处理。

对于这47个考生的作弊行为,我个人认为他们可怜的,同时又是咎由自取的。47个作弊考生,看起来都“不是什么好大的事情”,但恰恰在他们看起来不是好大的事情,但的的确确是属于作弊。

最可怜的有13个考生,就是2个带手表进考场的、1个带计算器的和10个超时答题的考生!

我自己的女儿在2015年参加高考,作为当我们父母的,现在想起来也有一些小激动,毕竟孩子18岁了,单独去面对人生的转折点,不希望她出现任何问题!还好,她遵守规则,正常发挥,考上211大学,现在已经在成都教书一年了。

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考前培训了很多次,绝对不能带电子产品进考室,你怎么偏偏要带手表和计算器呢?!

我真的想不通,10个考生为什么听到广播已经发出“考试结束,请立即停止答题,否则将视为作弊……”的指令,你还要继续答题呢?!

我真的想不通,33个带小抄的,你们能够抄到几分呢?!何况那个时候,你心中有鬼,因为两三分而把几十分都遗忘了。

结语

高考是国考之一,高考是神圣的,高考是坚持公平正义的,对于构成作弊者,等待你们的至少是该科零分,甚至3年内不能报考。

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2020年高考已经谢幕,所有关注的焦点此时都转移到出分上面来。就在7月1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报了今年高考情况。全省参加夏季高考考生共有530381人,考试过程中最大缺考场次考生5212人,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1人携带手机、33人夹带小抄、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

当看到这组数据时,有两个关键词映入眼帘:一个是缺考考生,二是考试作弊。对于缺考毫无争议,但是对于考试作弊却特别招人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明明高考纪律那么严格,为什么还有考生违规顶风作案呢?

1、面对最严格的高考考场纪律,竟然还有考生作弊,说明诚信考试教育仍有不足。

诚信考试,这是做人品质的根本,看到山东省查出违纪作弊考生47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哪怕有一个,也暴露出诚信考试教育仍然存在不足。可能会有人说,高考生都是成年人了,还需要过度强调诚信考试教育吗?我的答案是当然要重视。少部分考试作弊的高考生,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作弊被抓的后果,显然说明诚信考试教育仍然没有让少部分考生拥有心理危机感。

2、高考现场作弊,诚信缺失,追根溯源问题出在家庭教育缺失上面,现实很严峻。

在大是大非面前,一般人都会有最起码的认知和分辨力。就拿高考诚信考试,认真遵守考场纪律来说,绝大多数考生都能牢记,并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但对于个别考生来说,他们的心里却无视考试纪律,他们在藐视规则,包括无视违规或违法的后果。而这一切,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都可以从作弊考生家庭里找到答案,那就是家长没有从小教育和培养孩子诚实做人的品质。高考作弊恰好印证了家庭教育缺失,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

3、作弊属于投机取巧心理,这种心理支配之下,会如鬼魅般伴随一个人一生。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是少不了不管做什么事都想投机取巧之人,这些人不想付出诚实的劳动,不想公平参与竞争,不想凭真实的本事去接受选择与被选择。就如山东省查出这些高考作弊的考生来讲,他们才刚刚成人,便把投机取巧演绎到高考考场之中。试想,这些年轻人在投机取巧心理支配之下,今后的人生路上会吸取教训吗?绝对不会,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那样的家庭教育,父母那样做人,孩子焉能不有样学样?

结束语:透过高考考场里作弊现象,看背后所隐藏的事物本质,便不难发现,想教育好孩子真不容易,如果光靠学校教育恐怕很难,家长必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家庭和学校两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那培养品尝兼优的孩子自然就容易实现了。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教孩子学会敏感地分析出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自然在遵守家庭规则与法律法规方面自觉自愿。

真希望在以后的高考考场里再也见不到作弊现象,那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真有进步了。

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山东冒名顶替事件还没有完全结束,2020年的高考就来了。然而,在今年高考期间,仍然有47人作弊,33人带小抄。为什么呢?

一、缺乏高考诚信

这首先是一个人品问题。自私和贪婪让他们失去了良知,面对祖国的挑选弄虚作假。自己脑子里没有,靠投机取巧、靠偷窃填充试卷,真是太不地道。这就让高考失去了公平公正,让有学识的考生得以埋没。读书10余年,至今丝毫没有诚信,即使进入大学仍然不会有诚信,每次考试还都会作弊,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在补考时作弊,被监考老师收走试卷,离开考场不久后坠楼的事儿,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对缺乏高考诚信的考生,决不能心慈手软,因为他们品德的确不合格。

二、抱有侥幸心理

在中小学阶段,始终有一部分学生作弊。他们平时不认真学习,想着考试的时候投机取巧,变着法儿偷看,有的撕书撕资料,有的抄写或打印成极小字体小抄,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是屡教不改。他们始终抱着侥幸心理:万一不被发现呢,那不就吃亏了吗?平时不想学,考试还想得高分,这就是作弊者的心态,这就是屡教不改的原因。中小学对于作弊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教育。

总结:考试作弊,尤其是高考作弊是一种盗窃行为,一经发现要予以处罚。同时,老师们有必要告诫所有学生,高考监考会越来越严格,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录下来,随时都可以查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2020年,山东参加高考的学生有53万余人,在考试过程中共查处47人违纪作弊现象,其中夹带小抄33人,1人携带手机、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

首先为山东对高考违纪作弊现象零容忍的态度点赞!

由于冒名顶替事件,山东的高考备受人们关注,山东对冒名顶替事件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今年的高考,山东为了维护高考的公正和圣神,要求对高考严防死守,不留盲点,省委书记、省长亲临高考第一线,对广大考务工作人员慰问,这所有的一切足以证明山东对高考工作的重视和对维护高考公正公平的决心。

考务工作人员严肃考场纪律,为维护高考的公平尽心尽责。

山东53万多人参加高考,查处47人违纪作弊,从作弊的47人中可以看出,其中有33人夹带小抄,被监考老师查出来,这说明山东对高考的高度重视和对高考的严密组织,监考老师能够一视同仁,绝不容许任何人践踏高考的公平,对高考舞弊者“不讲情面”,“零容忍”,特别是对10人超时答题,哪怕你违规一秒钟都绝不容许,很好地捍卫的高考的圣神!

高考的圣神已经深入人心,任何希望通过舞弊手段达到目的的已经行不通了,只有这样才是人们期盼的圣神高考,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山东曝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33人夹带小抄,大家怎么看?

2020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山东高考又出事啦!

7月1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报了今年高考情况:全省参加夏季高考考生共有530381人,考试过程中最大缺考场次考生5212人,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1人携带手机、33人夹带小抄、10人超时答题、1人携带计算器、2人携带手表)。

通报传递两个信息:一是考生缺考;二是考生作弊。前者可以理解,后者匪夷所思。

我们不禁要问:山东,这个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为什么在高考问题上频频出问题:

高考前,顶替案闹得沸沸扬扬的。人们在质疑山东教育,甚至质疑山东人的人品!

现在又爆出47人高考作弊!令人痛心疾首!笔者认为:

一、山东教育,诚信整体失缺!

苟晶事件,发生在1993年;陈春秀,发生在2004年;2018年-2019年,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

记得,山东省教育厅发言人在通报苟晶高考顶替案时说过一句话:苟晶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当年高考不是网上录取,所以出现录取程序有机可乘。那么,请问2018年呢?不是全国联网,网上招生吗?为什么还有顶替事件发生?而且不是少了,而是更多!

过去高考顶替,是诚信失缺。今年高考作弊,也是诚信失缺。山东教育,整体诚信失缺!

二、考风考纪不严,作弊有机可乘。

教育的整体诚信失缺,直接破坏了山东顶的教育生态。一部分人,心思就想歪了。不惜铤而走险,携带手机、计算器、小抄进入考场。监考老师,工作不认真,监考不仔细,导致作弊者有机可乘。

考风不正,考纪不严,这是对作弊者的纵容,更是对更多考生的伤害!

、学校、家庭,缺少了规矩意识的教育。

学生在校十二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无数。如果我们的学校,一直都强调考试纪律,严肃考风考纪,遵守考场纪律的意识早已根深蒂固。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绝不会作弊的。

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原点;父母,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平时对孩子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规矩意识。那么,孩子就会诚信考试,遵纪守法。

考生作弊,不仅仅是个人诚信确实,也是对高考公平公正的践踏。国家之本,在于教育;教育之本,在于公平。希望山东省教育厅严肃处理高考作弊学生,守护高考考场的风清气正!不要让孔子、孟子两位先贤蒙羞受辱!不要让几千万山东父老丢人现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