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七八个月的宝宝喜欢站立,可以让他站立吗?
婴儿发育需要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的宝宝本身发育的速度比较快,八个月左右孩子就可以扶着站立,但是有些宝宝的站立只是一种生理本能,家长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站立的是脚尖着地的,这证明孩子的腿部力量并没有发育好,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孩子的站立姿势是否正确呢?
婴儿站立的时间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发展速度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发展速度,我曾今见过站立早的孩子在八个多月就开始站立,同样孩子走路的时间也会比较早,所以不能以一概全的说孩子过早的站立容易形成O型腿。所以说孩子站立过早并不一定会出现O型腿,但是需要看孩子是否满足了站立的条件。
首先,孩子站立前肯定是经历了爬行的过程
不管婴儿是几个月开始爬行,在站立之前肯定是要经历过爬行的阶段,因为婴儿大运动的发展是线性的,有着先后的顺序,只有经历了爬行之后,孩子的腿部力量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让孩子的腿部充满力量,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过爬行,直接就开始站立,不管宝宝是几个月,建议还是从爬行开始,不要过早的开始站立。
其次,看孩子站立的姿势
孩子站立是否是身体发育的正常阶段,就看婴儿的站立姿势是否正确。正常情况孩子学习站立的过程中,两只脚是整个脚底着地的,孩子站立虽然需要扶着,但是看起来很稳。相反,如果孩子只是脚尖着地,证明脚步乏力姿势不对。如果婴儿没有经历过爬行的大运动,大部分的孩子站立的姿势都是脚尖着地。
婴儿的这些站立行为都具有危害性对于婴儿来说,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过早站立对于孩子来说危害更大,尤其是很多站立行为父母并不觉得是危害,往往会忽视孩子的这些行为。
架着胳膊让孩子在成人腿上跳
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总是喜欢架着孩子的胳膊在成人腿上去跳,孩子跳过几次之后也会特别开心,每次跳得时候还会有力的去蹬成人的腿,所以很多老人也会说孩子的腿部特别有力量,甚至把成人的腿蹬的发疼。
尽量少让孩子去这样跳跃,因为没有学习爬行,腿部力量不够,仔细观察孩子的跳跃都是用脚尖去发力的,这样长时间的跳跃会影响宝宝的腿部发育。
过早的站立
有一部分婴儿没有经历爬行但是直接开始站立,孩子还会特别喜欢站立,这并不是身体做好了准备,而是因为站立带给孩子的视觉刺激以及身体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孩子总是喜欢过早的去扶站。如果没有学会爬行,就直接站立,或者站立时间过早,都要避免,腿部过早站立的确会影响腿部发育,容易导致婴儿的O型腿。
长时间的去坐学步车
学步车并不适合婴儿学习走路,但是学步车用起来很方便,所以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学步车。学步车的构造是孩子坐在车上,用脚步去滑行,和孩子站立行走的腿部发力姿势是完全不一样的,过早的坐学步车容易出现O型腿;容易让婴儿走路的时候出现脚尖着地,还容易造成婴儿的腿部向外弯曲。
过早的去扶着孩子走路
孩子什么时候走路不看月龄,应该看孩子的身体是否做好准备,如果孩子身体没有做好准备,过早被成人扶着走路,不但不能学会走路,还容易导致腿部的压力过大,出现腿部发育异常。
七八个月的宝宝究竟能不能站七八个月的宝宝究竟能不能站,答案是需要看孩子自身的发展速度。
满足这些条件孩子可以站立:
- 站立之前已经爬行了一段时间,注意是手膝爬行,不是腹部爬行;
- 孩子站立是自发的行为,不是成人的引导或者帮助下进行的;
- 孩子站立的时候是整个脚部着地,不是脚尖着地;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不要站立过久,尽量引导孩子多去爬行。过早站立不一定能够会出现O型腿,但是腿部力量没有发育好就开始站立,很可能会导致O型腿,父母应该要知道。
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O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也叫罗圈腿,因为造成O型腿的原因里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性疾病以及不良习惯所致,过早站立、使用学步车等会导致宝宝出现O型腿。 是否可以站立,要视宝宝情况而定
一般七八个月的宝贝有很大的可能会出现扶站的情况,这是个体差异的情况,但家长也要观察,如果宝宝扶站时出现了脚尖着地、踮脚、或者是脚后跟着地,那么这种情况说明宝宝下肢还没有发育完善,是不建议扶站的。一般宝宝可以全脚掌着地说明下肢发育相对完善,是可以扶站的。
1、如果宝宝下肢发育不完善那么建议再保证宝宝可以独坐的情况下,进行爬行的训练,包括是手膝爬式、匍匐式、向后爬等,爬行有助于宝宝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群,有助于为以后的站立、行走打基础,也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一部分宝宝不经历爬行,直接会扶站,都是正常的。
2、如果宝宝下肢发育完善对于已经可以很好的独坐,又明显的有表现出想要站立的欲望宝宝来说,家长平时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比如拉起宝宝的小手,试着让宝宝尝试借助外力站起来;也可以让宝宝扶着床、椅子等比较结实的物体练习站立。最好是在宝宝周围放置柔软的垫子,以免宝宝磕碰摔伤。慢慢的宝宝站稳了,就可以脱离辅助自己站稳了。但仍要做好保护措施,这样可以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在宝宝七八个月的时候,妈妈可能会惊喜的发现宝宝扶着栏杆站起来了,喜出望外的同时也会有担忧,害怕孩子站的太早成为O型或X型腿。
其实形成O型腿的因素有很多,过早训练站立和走路的确会影响宝宝的腿型,甚至造成O型腿,因此为了宝宝,妈妈们要注意,七八个月时还是以爬行为主,鼓励宝宝多爬一爬对发育极有好处,八九个月的宝宝就可以适当的训练站立了。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妈妈们也要掌握预防O型腿的常识,让宝宝有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O型腿形成的原因O型腿的形成的原因最常见可分为三种:
一、身体发育时期因为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关节发育不良,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而出现的膝外翻现象。
二、由于长期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和不良姿势引起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异位,形成膝外翻。
三、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多见于运动员,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复韧带。
婴儿的腿为什么是弯的?是O型腿吗?宝宝的腿型是否正常,对将来的成长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妈妈们不仅照顾宝宝吃喝拉撒睡,还要担心健康问题,陪他慢慢长大很幸福,但也操碎了心,有些妈妈发现婴儿的腿总是弯的,会是O型腿吗?
宝宝在没出生前是一直蜷缩在妈妈子宫里面,因为长期蜷缩导致出生后腿型弯曲,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等待宝宝一岁之后,腿型会慢慢变直。
有些民间习惯,看到宝宝腿是弯的,为了能够让宝宝长出好腿型,就用绳子把腿捆起来,这是极不科学的做法,这样不但不能改变腿型,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是很危险的做法。
有些宝宝因为缺钙导致腿一直很弯,还同时有肋骨外翻,鸡胸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因为缺钙耽误宝宝的生长。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O型腿妈妈们在家可以检查孩子的腿型,趁宝宝睡觉轻轻拉直双腿,如果膝关节和踝关节都能并拢,说明是正常的。如果将双腿并拢,两踝关节接触,双膝关节之间距离超过3CM就说明可能是O型腿,需要带宝宝做进一步的检查及时纠正。
应当引导多多爬行爬行对宝宝的发育十分关键,这个月宝宝还不能很自如的爬,更像是匍匐前进,四肢运动也不是很协调,无论宝宝学会爬行是早还是晚,都应当成为训练的重点,不因为怕磕到碰到就不让宝宝爬,应该引导鼓励宝宝爬行促进成长。
虽然七八个月宝宝已经会颤颤巍巍的站起来,但是此时宝宝骨骼弹性比较高,硬度比较小,由于重力的因素,易导致下肢骨骼的变形,因此不建议妈妈们在本月训练宝宝站立。
哇哇妈寄语二宝现在八个多月,在七个多月的一天突然发现她扶着小床栏杆站起来了,双腿还不知道怎么摆合适,只是交叉着支撑身体站起来,我连忙把她抱起来,又惊又喜,从那以后就会很小心的看护,不仅担心她独自站立,也担心她因为还不太有力量的动作而伤害到自己,所以平常会放在有围栏的爬爬垫上,让她自由的爬或者坐着玩耍。
为了宝贝的健康成长,每妈妈们都操碎了心。每个宝贝都是天使👼,宝妈们辛苦了!
如果我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娃哇哇哇哇,从新手妈妈到二胎妈妈的育儿人生经验。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育儿经验。
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我想说……你拦不住。
现在的家长基本都知道多爬爬对宝宝好,可以有效预防感统失调什么的,而过早站立可能影响腿型导致o型腿什么的。
然鹅,如果是宝宝自己想要站立,并且也能独立站立,那家长还真可能拦不住。
我家宝宝就是这样的。对天发誓,没人教她站立和行走,什么学步车学步带的,统统没买过没用过。满10个月就能独立走路了。爬也爬过,与传说中的要爬满几百小时那肯定相去甚远。最开始也是爱站,扶着柜子椅子自己就站起来了,你不让她站,她还要哭,换个位置再扶着站起来。再过段时间,就是扶着走两步,走两步再走两步。你根本阻止不了她想要直立行走的决心。为了安全,我买了那种木质的围栏,方便她抓握,也能方便我和她看到里头外头的一举一动。再然后就自个儿能走了,带出门去都是她紧紧抓着我们的手指,我们只伸一个食指。她走习惯之后,又有一段时间在家里爬来爬去。总之我们没有干涉她的大动作发展,抬头、翻身、爬坐、直立、行走,都是宝宝自己完成。如今已过去一年,期间体检过2次,并没有o型腿一说。
我相信宝宝她能自己站起来,就表示她的腿脚有这个劲儿,正好她又偏瘦(能吃不会胖,随我小时候)。还在肚子里时没少踢我,不会翻身的时候就在那儿弹腿。顺其自然吧!
如果实在不放心,宝妈可以隔一会就抱起来或者和宝宝玩一些爬行的游戏,比如钻洞洞啊追球啊之类的。
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宝宝不爱爬,我们也不必过分执着。
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对孩子的营养需求也越来越充足,宝宝的发育也越来越提前了。
在上班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小不点摇摇晃晃的在走路,一问才11个月,有的甚至才十个月不到,而要说站立,那就更早了,很多家长在宝宝6.7个月有想站立意识时,就已经开始放任他们活动自由了。
那么宝宝这么早想站立行不行?会不会导致O型腿呢?
合理站立信号
很多家长在宝宝7.8个月就想站立都感到很慌,觉得孩子腿骨还这么软,关节还不结实,站着都摇摇晃晃的,怎么能站呢?
其实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其正常过程就是从躺-翻-坐-爬-站,最后实现走路的一个过程。
不管宝宝有多小,如果前面的大动作都有经历,而且表现的顺畅自然,那么其大动作自然会发育过度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动作,也就是站。
因此看宝宝站立条件是否合理,关键就是看他前面的大动作发展,如果没爬过或没坐过就想站,那么说明站立条件好不成熟,不应该拔苗助长,而是应多诱导宝宝进行坐或爬的动作。
正确站立姿势
不是宝宝双脚触地就叫站立,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双脚掌贴地,而不是单单脚尖或脚跟着地,如果宝宝爱踮脚,那么也不是合理的站立时机。
如果宝宝能不借助外力,能独自扶物站起来,保持相对平衡不随意摇晃,那么这种是大动作的自然发展,说明下肢发育已经能承受站立的姿势,就让他站吧,人家凭自己本事起来的,凭什么再趴回去啊?
O型腿前世今生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其表现为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能相碰,但两膝无法聚拢,其导致原因则是因为在膝关节处,小腿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
有数据统计,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O型腿非常常见。在3、4岁的儿童中,20%有轻度O型腿;而在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婴儿腿型因为穿着尿不湿会呈现10°左右的内翻,这些绝大多数都属于生理性的。宝宝腿型发展都有这样的规律:0-2:O型,3-4:X型,5-6岁以上:直的
生活中,O型腿绝大多数来自
一、病理性天生的,
二、过早走路,即大动作还未发展到站家长就提前进行站立辅助;
三、不正当坐姿,常见的如W坐姿。
O型腿识别
宝宝出生后2周岁内,宝宝腿部一直处于发育状态,正常情况下,都会呈现一定角度的外翻,这跟过早走路无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目前并没有相关研究表明,提早走路会导致出现O型腿。
要想判断宝宝是否为O型腿,基本要等到稳定站立,会走路后才能判断,将宝宝双腿拉直,如果膝盖之间能放下2根手指,则需要警惕是否为O型腿。
结语:
不管如何,对于初期学习站立的宝宝,因其上身体重较下肢大的特殊生理结构,下肢承重能力有限,为尽量减少下肢正常发育,对于7.8个月的宝宝,还是每次站立5分钟左右为宜,尽量多引导爬。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育有3岁女娃一枚,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教育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宝宝七八个月就开始爱站,可以让他站吗?这么小站久了容易得O型腿吗?
我是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也是两个小暖男大钱&小白的妈妈,欢迎关注我~
生怕自己家孩子不会站、不会走,也是常见现象 ,有的孩子比较小就会想要练习站。
孩子到了8、9个月左右,一有想站立想走路的迹象,家里人都想方设法鼓励他,给他提供条件。围栏啦、学步车、学步带啦,都是方便攀爬站立行走的工具。
其实如果孩子只是垫着脚尖学站时,不应该鼓励他站立。否则会对宝宝的脚弓、下肢肌肉发育不利,也可能会影响日后走路姿势。
只有当孩子能够用整个脚掌着地,并且可以扶住物体,控制身体不左右晃动时,才说明他会站啦!
其实孩子大运动的发展都是水到渠成的,无需刻意担心。只要1岁前孩子会站,2岁前会走,都是正常的。过分干预,刻意训练,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顺带说一下还有很多老一辈喜欢把屎把尿,虽然现在已经证实,脱肛、痔疮、肛裂等情况与「把屎把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不恰当的「把」却是真的会引起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排尿障碍、如厕恐惧等情况。
另外,18个月前的孩子并没有明确的排尿排便意识,违背孩子意愿「把屎把尿」,只是贪图自己方便。有些妈妈甚至还炫耀,因为「把」得早,孩子早就脱离了尿不湿。(有尿不湿这么好的发明,为啥不用@@)
所以,18个月前,尿不湿的钱,你就别省了。(不过,如果孩子有排便的迹象,鼓励他使劲使劲再使劲是另一回事儿)18个月后可以科学进行如厕训练。
更多育儿及营养知识,请关注我哟,我会每周2、4定期、1、6不定期在头条号上发布育儿的图文信息,当然有问题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我看到会尽快回复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