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女孩遭3名男生脚踹围殴、藤条欺辱、掐脖,到底怎么回事?
5月27日,云南一名12岁的女孩遭到3名男孩的围殴,起因竟然是因为孩子们之间起争执吵了几句嘴。3名男孩便对女孩大打出手,视频中可以看到男孩不断的用拳头、用脚去击打女孩的头部,女孩无力反抗,全程沉默。作为家长真的是不忍看这样的画面。
5月28日,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公安局@禄丰警方 就“网传云南楚雄女生被男生殴打”发布通报:经查,该视频属实。
目前女孩全身软组织受伤,已经做了心理疏导。男孩以及自己的家人已经向女孩进行了道歉,学校也对这几名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处分。但是对于这件事的处理结果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说实话,作为父母,看到这样的处罚结果,除了不满意、生气还有隐隐的担忧。
道歉不是解决问题的“万金油”女孩被殴打,男孩以及自己的父母向女孩和父母进行道歉。道歉似乎成了解决问题的“万金油”,但是道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首先,女孩心理因为被打造成的伤害以及心理阴影不会因为道歉和被抚平;显然不能,所以每次校园霸凌发生之后,看到这些孩子霸凌之后去给受害人道歉,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打人者给自己脱身的借口。
其次,道歉能够让打人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道歉是孩子承认自己错误的方式,但是并不代表道歉就代表了这些孩子认识到了错误。如果这些打人者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说再多的道歉都不能改变这些孩子,那么下次校园霸凌还会继续。
近年来,校园霸凌不断的出现,每次出现后打人者进行道歉,正是因为犯错的成本太低,才让校园霸凌案件不断的发生。往往打人者只需要道歉、被学校给予处分,这样的处分往往会在生学前自动消失,所以对于打人者来说,犯错之后他们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所以,网友不接受道歉,作为父母,如果道歉不能改变孩子被欺负的现象,为什么要接受呢?这只不过是助长了校园霸凌的风气。
为什么校园霸凌频发近年来,校园霸凌频发,而且这些孩子的年龄也是越来越小。为什么校园霸凌案件频繁,和下面这些原因有关。
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
据统计,中国未成年人网民数量达1.6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7%。但令人担忧的是,高达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过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信息,15.6%的未成年人曾遭遇网络暴力。
监护人的监护不力。很多发生校园霸凌案的家庭都是留守儿童,或者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孩子,甚至单亲家庭。一旦出现校园霸凌,很多父母粗暴的用打或者惩罚解决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惩罚力度过低。面对校园霸凌,很多孩子的年龄越来越低,年龄低于14岁,只能进行批评教育,针对这样的情况是否能够让监护人承担责任。针对有霸凌经历的孩子是否能考虑把日常表现写进升学的考评机制中。
说到底,我们不是为了惩罚霸凌后的孩子,而是为了更好的预防未成年人的霸凌事件。让更多的孩子远离霸凌,还校园一个安全的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