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有吐泡泡的现象,很多老人的说法是孩子吐泡泡其实是要长牙,我女儿4个多月的时候也会吐泡泡,那个时候我妈妈说孩子估计是要长牙了,结果我家姑娘9个月的时候才长出了第一颗牙齿。婴儿吐泡泡的原因挺多的,有时候并不一定就是长牙了。

婴儿吐泡泡的原因早知道早准备

身体开始为吃辅食做准备

宝宝出生之后,身上有很多能力是在后天才开始发育完善,还有一些能力是需要后天来学习的,其中吐泡泡就是因为婴儿的唾液腺开始发育了。其实父母只要仔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身上的能力发展都是一环接着一换,没有任何一环是单独存在的。

婴儿唾液腺的发育会开始分泌出更多的口水,这其实是在给孩子添加辅食做准备,第一,唾液中有消化酶,唾液可以帮助食物消化;第二,唾液会分泌的比较多,这其实是孩子开始练习吞咽能力了,只有大脑熟练的掌握这种吞咽能力,孩子吃辅食的时候才能顺利的吃下去。如果没有口水分泌,吞咽能力也就无从下手练习了。

所以,别看是一个小小的现象,背后意义很大。

婴儿吐泡泡是真的要长牙了

有一部分婴儿开始吐泡泡的时候,就是在为出牙做准备了。除了婴儿吐泡泡伴随着特别多的口水,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牙床是否有变化。如果牙床红肿就是婴儿要出牙了,因为出牙时牙床会刺激到神经,嘴巴分泌的口水也会变多,通常在出牙前1个月,很多婴儿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除此以外,妈妈们还可以观察孩子是否有下面这些表现。

  • 孩子喜欢咬东西,比如玩具,或者奶瓶,甚至妈妈的乳房;
  • 孩子总是喜欢哭闹,粘人,变得比较难带;
  • 孩子睡眠是不是变差,容易夜醒;

如果你家宝宝有这些症状,证明孩子在出牙,哭闹,粘人,睡眠差都是牙床不适带来的。

3个月前宝宝吐泡泡要小心肺炎

婴儿吐泡泡大部分情况都是正常的,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疾病的前兆,那就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吐泡泡可能有患肺炎的危险。

因为婴儿的气管窄,孩子一旦出现肺炎是不会咳嗽的,但是婴儿会通过吐泡泡的形式把肺部的分泌物排出。因为新生儿肺炎和儿童肺炎不一样,很多情况宝宝不会咳嗽,不会咳痰,也不会发烧,所以就需要妈妈们仔细来观察了。

除了吐泡泡,如果孩子有肺炎还会有这些表现,比如呛奶,尤其是平时不呛奶,突然间开始呛奶;精神萎靡,还会有食欲下降,嗜睡等。因为3个月前孩子口水一般都很少,一旦吐泡泡伴有这些症状就需要额外注意了。

宝宝在自娱自乐

过了半岁,孩子总是喜欢吐泡泡很有可能是宝宝在自娱自乐。6个月的婴儿开始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个世界,如果孩子吐泡泡的行为曾经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家长会转过脸和孩子说话,这个时候孩子会尝试用这种方式来吸引成人的目光。

吐泡泡护理错误会有副作用

婴儿吐泡泡可能没事,但是家长的护理工作做的不到位,反倒容易伤害到孩子。

口水疹越来越多

婴儿吐泡泡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口水疹。口水疹最容易长在孩子嘴巴周围,想要避免口水疹就要保持嘴巴周围的干爽,家长需要做到两步,很多家长只做到了第一步,往往忽略了第二步。

第一步,保持嘴巴的干爽,最好用纱布来轻轻的沾宝宝的口水,而不是用力擦拭,擦拭容易造成孩子皮肤二次伤害。

第二步,晚上帮宝宝用清水清洗干净口水,用儿童润肤露来滋润皮肤,这样可以帮助皮肤上的粘膜尽快的修复。

不当操作容易引起腹泻

婴儿出牙期很多宝宝开始吃玩具,手上抓到什么吃什么,很多妈妈习惯用湿巾给宝宝擦手或者用湿巾帮助宝宝擦玩具,长期如此,婴儿容易把湿巾上的杀菌剂吃到嘴巴里,这些物质会破坏孩子肠胃的菌群,导致孩子会出现腹泻。如果孩子有习惯用湿巾擦手的习惯,又会经常性的腹泻,妈妈们就需要提高警惕。

婴儿吐泡泡的行为什么时候会结束?有两个时间点,第一就是孩子开始添加辅食之后;第二就是孩子长出牙齿之后,这种吐泡泡流口水都会自主消失。如果孩子仍然流口水比较严重,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病理性的流口水。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新生儿唾液腺不发达,所以分泌的口水就比较少,只够湿润口腔。宝宝从三个月以后唾液分泌会增加,但咀嚼能力和面部肌肉收缩能力还没有发育好,嘴巴合不上,他们无法吞咽口水,也无法像大人一样吐掉口水,所以口水总是滴滴答答的。

大部分的宝宝从三个月往后都会出现大量流口水,吃手指的现象,往往脸上,手上,衣服上都能蹭到宝宝的口水。在六到七个月宝宝长乳牙时,牙龈肿胀会刺激牙龈神经导致唾液腺分泌口水,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乳牙的萌出,宝宝的吞咽能力变强,口腔变深,流口水的现象会渐渐消失。

宝宝流口水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宝宝保持口腔周围皮肤的卫生,每天用清水清洗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并图上润肤乳,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口水疹。

同时帮宝宝勤换口水巾和被口水浸湿的衣物。口水巾要选择纯棉吸水的。及时帮宝宝擦去口水,不要用粗糙的毛巾或纸巾,这样会损坏宝宝娇嫩的皮肤。选择宝宝专用的面纸。如果宝宝的皮肤已经出现了疹子,应该及时涂抹药膏,保持皮肤的整洁与清爽。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我家二宝3个月左右的时候,也有段时间会吐泡泡,当时我带着他在老家,妈妈还说,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样,就喜欢吐泡泡玩!

小区有位妈妈还半夜跟我打过电话,说自家孩子口吐泡泡,是不是喝了肥皂水?要怎么治疗才好?其实,3个月大小的宝宝,口吐泡泡、流口水,是很常见的现象,和自身发育特点有关,也可能和一些疾病有关系。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儿童行为心理学》的作者认为,宝宝吐泡泡这一动作,并不完全表示,宝宝生病了。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传递不同的信息,家长要学会区分。

婴幼儿期宝宝的各项生理机能还不完善,而唾液腺分泌量逐渐增多,宝宝口腔相对浅,有些唾液来不及吞咽,又不断的分泌出新的唾液,就会有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现象发生了。

宝宝口腔的唾液有消化功能,在它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的时候吐泡泡,还有利于胃液消化和吸收。所以,当宝宝口腔出现的唾液较多或有吐泡泡的时候,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只要注意口腔卫生就可以啦!

但也有些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家长还是要重视下。如果是疾病的原因,还会伴随一些症状,拿捏不准及时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进行干预。

宝宝吐泡泡,流唾液如何应对?《读懂婴语:1岁前孩子的行为心理学》中写道:如果宝宝一边吐泡泡,一边玩弄舌头,且没有咳嗽、拒奶、烦躁哭闹现象,那么,这只是宝宝打发无聊时光的一种方式罢了。

首先,做好口水护理工作。宝宝经常吐泡泡,会对口腔周围的皮肤造成刺激,嘴角可能出现红肿现象,需要及时的擦拭。

而且,有些宝宝流口水可能把衣服弄的脏兮兮的,到处都是口水。建议给宝宝戴上围嘴,或者经常用轻柔的手帕给他擦拭嘴角以及有口水的部位。晚上睡觉前,也可以给宝宝适当涂抹婴儿护肤霜,帮助护理脸部、颈部,保持干爽。有条件的话,尽量每天至少2次清洗面部、颈部。

其次,观察宝宝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宝宝不光吐泡泡,还有发烧、咳嗽、频繁哭闹的现象,就需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由于身体的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脑神经发育不全、脑瘫、肺炎等。这些就需要去医院确诊后进行医学干预。

再次,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宝宝需要在相对健康的环境内生长才会更好。平时妈妈们要注意,检查周围环境的温度,避免室内空气太过干燥、温度过高,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同时做好卫生检查,多擦拭宝宝经常接触到的地方。

最后,检查饮食状态。宝宝如果还在吃奶,尽量多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容易消化和吸收。妈妈的饮食中,也要尽量少吃脂肪丰富以及辛辣的食物,这些都会让宝宝流口水的现象加剧。同时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总之,宝宝有流口水、吐泡泡的现象,排除是疾病引起的,平时注意护理。或许宝宝只是调皮,觉得找到了有趣的事情。家长也不要过度关注或指责,吐泡泡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的。

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高级育婴师,一位儿童心理学专业的二胎妈妈,专注孕期、育儿、早教、喂养与护理知识分享!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桐桐前几天给我发信息问道:“女儿糖糖3个多月,最近总是吐泡泡,是不是生病了?”,这让我想起刚怀孕时,有一天突然想吃螃蟹,我让老公去买,老公对我说:“怀孕的人不能吃螃蟹,不然宝宝出生后就会吐泡泡,”这当然只是玩笑话。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1、吞咽功能不成熟

宝宝3~4个月的时候开始,口腔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的分泌量开始增加,但是这时宝宝吞咽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无法将多余的唾液吞咽,很容易有流口水和吐泡泡的现象发生,这种属于宝宝正常的发育过程,随着月龄增大,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

2、牙齿萌发期

4~10月龄是宝宝第一颗牙齿的萌发期,因为刚开始长牙,宝宝会很不适应,不仅会出现流口水、吐泡泡等情况,还会用手抠嘴、咬东西等情况,慢慢适应了出牙的过程后,这种情况会逐渐好转,这种情况也不需要干预治疗。

宝宝经常流口水如何护理
  • 宝宝经常流口水或者吐泡泡,很容易把脖子和贴身衣物弄湿,如果不及时处理,宝宝娇嫩的皮肤很容易患湿疹等皮肤病,一定要及时把弄在皮肤上的口水擦干,弄湿的贴身衣物和枕巾进行更换。

  • 宝宝萌牙期可以准备一些磨牙棒或者磨牙饼干,缓解由于出牙给牙床带来的不适感,流出的口水自然也就变少了。

  • 锻炼宝宝口腔肌肉,6个月左右可以尝试用吸管喝水了,用吸管喝水可以锻炼宝宝口腔的肌肉,还有辅食添加后,通过咀嚼也可以锻炼口腔肌肉,解决流口水的问题。

宝宝出现这3种情况,妈妈要注意

宝宝患肺炎也可能会出现吐泡泡的现象,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就需要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诊断是否患上肺炎等疾病。

  • 精神状态变差,烦躁不安、易怒、哭闹无力,喷射式吐奶。

  • 体温发生变化,发烧38.5度以上。

  • 咳嗽、呼吸异常,抱起来耳朵趴在宝宝后背上,可以明显听出“杂音“,呼吸明显加快。

所以,宝宝吐泡泡本身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身体同时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作为儿科医生,此问题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是宝宝已经3个多月,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种现象大部分宝贝都会有,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个别情况会是病理现象,我们需要仔细的甄别。下面我们就给家长做介绍。

1、宝宝正常的唾液腺发育及唾液分泌:

0~3个月:婴儿在新生儿阶段唾液腺还未发育完善,唾液分泌极少,因此3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没有过多的唾液往口腔外溢出。

3~6个月:婴儿唾液腺已经发育越来越成熟,唾液经过各腺体导管分泌就越来越多,因此口腔内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泡泡,而此时宝宝的咀嚼肌及吞咽反射还比较差,不会及时将多余的口水“回收”并吞咽,因此,宝宝口水越来越多,也是我们说的口欲期开始了。

6个月以后:这个时期婴儿唾液分泌依然很多,宝宝开始萌芽到出牙,出牙时牙龈神经条件反射,使得唾液分泌反射性增加,因此口水是最旺盛的时期,,同时,此时宝宝口水添加辅食,口腔的吞咽协同性差,所以,此期的口水日益增加。

10个月~1岁:已经出牙,宝宝口腔咀嚼及吞咽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能够及时的讲唾液吞咽至食道,口水越来越少,直至不流口水。

宝宝在正常唾液腺发育及出牙阶段,虽然吐泡泡及流口水,但是,精神状态、吃奶

2、什么情况下吐泡泡和流口水是病理性的呢?

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婴儿期如果我们不注意口腔清洁及其他疾病,引起口腔细菌及真菌感染,影响了宝宝唾液分泌及吸收,此时,宝宝表现的烦躁不安,一吃奶或吃饭就会哭闹。口腔检查可见溃疡及白色附着物,家长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舌咽扁桃体炎:婴儿舌咽扁桃体随着月龄增长,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引起舌咽扁桃体发炎,我们检查宝宝口腔,咽部充血发红,不吃奶、哭闹,甚至发热,要及时看医生。

肺炎:此时宝宝频繁吐泡泡,并伴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宝宝吃奶容易呛咳、呛奶、鼻子不通气,严重的会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那么这个时候,事不宜迟,家长赶紧把宝宝送医院,因为宝宝病情变化特别快。

以上是宝宝病理情况下的吐泡泡及流口水,家长在护理宝宝的时候注意观察和区别,毕竟正常情况多,而呼吸道感染毕竟少数,家长也不必时时这么紧张,只是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咋回事儿呢?

我女儿在三个多月的时候嘴里也会吐泡泡,有时候还喜欢喷口水,当时正好在娘家住,我妈看到了就说宝宝喷口水是要下雨了,恰巧是春天,我们南方本来春天就爱下雨,她吐泡泡喷口水的那几天还真下雨了,我妈就说真灵验,对于这些说法我听了只是笑笑。

3个半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正常情况下是宝宝唾液腺分泌量增多引起

3个半月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要看宝宝有没有其他症状,如果宝宝没有发烧、咳嗽、精神状态差等症状,那这是正常的,这个月龄的宝宝本来就爱流口水,有时候看到嘴里有泡泡,是因为宝宝唾液腺分泌量增多,但肠胃发育还不完善,婴儿的口腔也比较浅,分泌的唾液来不及吞咽,就出现了嘴里吐泡泡的现象。

3个半宝宝嘴里老是吐泡泡、流唾液,应该怎么办?

排除是疾病引起后,妈妈就不用那么担心,但平时要注意护理。宝宝流唾液容易引起嘴周边长口水疹,我大姑子最近就很愁,因为她家二宝流口水多,嘴巴周边的湿疹一直都没好,所以注意护理是防止长口水疹的关键。妈妈不仅要准备口水巾,平时还要勤快帮宝宝擦干净,还可以抹上婴儿保湿霜给皮肤多一层保护。

感谢看到最后,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欢迎点一个赞再走哦!我是不断学习,热衷分享孕育知识的恩妈,期待您的关注,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