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要不要掐奶,老一辈说不掐以后长大没乳头,如何预防乳头内陷?
我女儿出生半个月的时候,婆婆走进我的房间说,孩子需要挤奶,否则以后会出现乳头内陷的。作为一个科学育儿的妈妈,我当然是直接拒绝了婆婆的要求。后来我妈妈来看我,也说了孩子要挤奶,我就告诉她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孩子不需要挤奶。
很多家里的老人都会让孩子挤奶,这样的做法只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陋习,我们有必要扒开“它”的真面目看看。
关于传统的挤奶不挤奶孩子会乳头内陷
我们老家的说法是孩子小时候是需要挤奶的,如果不挤奶长大后就会出现乳头内陷。
我自己到孕后期发现有一个乳房有乳头内陷的状况,我妈妈就说这是小时候没有挤好。
真的是这样吗?
乳头内陷分为严重的和轻微的,严重者乳头内陷,犹如火山口;而轻微者都为看似乳头内陷,但是在外部刺激下可以自主恢复,其实大部分人的乳头内陷都属于轻微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治疗来矫正。
最重要的是,乳头内陷这种疾病并不是因为婴儿期没有给孩子挤奶造成的,相反,乳头内陷很多都是先天性的。
所以,不要给孩子挤奶,乳头内陷和是否挤奶没有关系。
挤奶会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挤奶不但不能帮助到孩子,而且还可能会给新生儿造成危害。
一般新生儿挤奶都是在月子里,出生十几天的宝宝皮肤是特别娇嫩的,成人强行的给孩子挤奶,如果一不留神导致孩子的皮肤破烂,很容易让细菌进入孩子的体内,从而容易患上化脓性乳腺炎。最害怕的是如果引起孩子高烧不退,有可能会得败血症。
很多老人都会所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带过来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孩子出现任何异常,家长在过于懊悔都没有用。
所以,新生儿千万不要去挤奶。
除了挤奶,这些事情都不要对新生儿做纠正青蛙腿
很多地方会给新生儿绑腿或者裹蜡烛包。目的就是因为孩子的腿不直,为了避免孩子的腿长歪,从小给孩子包蜡烛包或者绑腿。
新生儿刚出生,因为在母亲肚子里蜷缩着,出生之后,两条腿会呈M状,像青蛙一样,俗称孩子的青蛙腿。
青蛙腿对孩子是一种保护,千万不要强行的拉直孩子的腿。在宝宝的大腿根部有一个球状的股骨头,嵌套在髋关节的髋臼窝里面,刚出生时,窝是很浅的。
当孩子的腿呈M状时,髋关节被膝关节支撑着,一旦强行把孩子的腿拉直,会让髋关节很容易从髋臼窝里掉出来,形成脱臼。这种脱臼在婴儿期很难发现,等到孩子开始站立走路的时候,才能看到两条腿的不一致,很容易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睡平头
老人总是喜欢给孩子睡平头,在上一辈人的严重,睡一个平头会更好看。我女儿他们班的同学,后脑勺平不但平,由于过于平坦加上枕骨的突出,让孩子的头看起来后面形成了一个凹陷。
睡平头影响的不止是美观,更多的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因为孩子头围的发展是衡量孩子大脑是否发育正常的指标,而头围的大小代表了孩子脑容量,强行的把后闹勺压回去,会影响分布在后闹勺的脑神经、血管骨骼等分布,直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剃光头
孩子满月之后,就要给孩子剃光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老人的说法是只有剃去了胎毛,孩子的毛发才能长得更浓密。
新生儿的毛囊并没有完全发育,很多宝宝被剃了头之后,头发长达半年都不能长出。而且毛囊发育不完善,就是剃了头发,再次长出来的依旧原样不变。
所以剃光头并不能改变孩子的发质和发量,反而导致头发长期长不出来,影响美观还会导致在夏季让孩子的头皮直接暴露在太阳底下。
作为妈妈,我们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所以千万别盲目的听从一些传统的育儿方法,一定要科学育儿让孩子健康成长。
小女孩要不要掐奶,老一辈说不掐以后长大没乳头,如何预防乳头内陷?
孕期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乳头内陷,不由得担心以后会不会影响哺乳,当时由于对喂养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到位,一度认为肯定是像老人所说的,小时候没有给我挤乳头才导致的乳头内陷,后来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才知道,乳头内陷和挤乳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并且挤乳头也是不科学的育儿行为。
挤乳头会给新生儿带来危害新生儿出生最初几天,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或者是分泌出少许乳汁的情况,传统观念会认为需要挤一挤,尤其是女宝宝,必须要挤一挤才能预防以后出现乳房凹陷的情况,有利用以后顺利哺乳。
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在出生3-5天后,由于受妈妈雌性激素的影响,导致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分泌乳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情况下,这个情况会在出生后2-3周自然消退,如果盲目给宝宝挤乳头,有可能会把乳头挤破,引起细菌感染,使乳腺出现红肿发炎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败血症,对于女宝宝来说,挤乳头还会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或者形成瘢痕,最终影响宝宝的乳腺发育,对未来的哺乳产生不利的影响。
所以,挤乳头不仅不能预防乳头凹陷,反而会破坏乳腺发育,造成未来的哺乳困难。
乳头内陷是怎么形成的乳头内陷是指妈妈的乳头没有凸出乳晕平面,而是陷下去,呈现火山口的形状,正常的乳头应该呈圆柱体,乳头颈长1厘米,乳头的直径在0.8-1.5厘米。
乳头内陷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比如自己的妈妈等直系亲属中有人是乳头内陷,那宝宝的内陷的概率就会很大。
另外的一种原因是由于乳头和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导致平滑肌纤维将乳头向内牵拉产生凹陷,或者是输乳管发育不良。
还有一种原因是继发性的病理原因,比如得过炎症、瘢痕等。
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乳头凹陷是有真假之分的,可以使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晕两边,如果乳头会突出,那就是假性凹陷,如果乳头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是缩回去,那就是真性凹陷了。
乳头凹陷会不会影响哺乳相比对正常的乳头,乳头凹陷肯定会对哺乳造成一定的困难,但是并不是完全不能哺乳,想要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妈妈还是要有信心的。
因为宝宝含乳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含住乳头,而是大部分的乳晕,所以,比起乳头凹陷,乳晕的延展性是否良好才更重要,妈妈可以自己学会检测乳晕的延展性,方法是:使用剪刀手挤压乳晕。
如果在挤压的时候乳头能够自然前伸,那么宝宝的含乳困难就会相对小一些,通过宝宝不如时候的吸吮动作,还可以帮助妈妈乳头重新塑形,凹陷的乳头会被拉长。
- 如果挤压的时候乳头进一步回缩,则说明乳晕的延展性不够,那在最初的哺乳的时候,宝宝含乳的困难就会大一些,但是依旧可以有办法帮助宝宝顺利含乳。
很多人会在孕期的时候用手指牵拉乳房纠正内陷,这个方法的作用效果大不大因人而异,以个人经验来说,还不如产后宝宝吸吮纠正的效果好。
乳头内陷的妈妈需要注意的哺乳细则乳头内陷的妈妈虽然在喂养硬件上稍微有点不如意,但是不代表我们完全做不到,只要掌握好了方法:
1、顺利度过最初几天的母乳喂养
初期的母乳喂养是否顺利对于后期的母乳分泌、妈妈的喂养决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乳头内陷的妈妈来说,尤其需要信心的支撑,所以,在初期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这几点:
妈妈可以一手呈现“C”形半握住乳房,其中中指贴于乳房根部,向胸腔挤压的同时手指用力压乳晕,让乳晕变长变窄,从而使宝宝能含住更多的乳房。
- 如果妈妈胀奶了,乳晕变得紧绷,再加上乳头内陷,宝宝含乳会更困难,妈妈需要先用手挤奶的方式挤出来一部分乳汁,让乳晕变得松软,然后再让宝宝含乳。
2、从始至终保持正确的含乳姿势
宝宝的正确的含乳姿势是含住乳晕而不是乳头,这是因为,乳晕下面有乳窦,宝宝含住乳晕以后,通过舌头挤压乳窦,使得绝大部分乳汁喷出乳头进入口腔里,如果只是含住乳头,则只能吃到很少的乳汁,所以乳窦相当于一个“泵”的作用。
那么,在引导宝宝含乳的时候一定要让宝宝主动的张大嘴去含,而不是妈妈直接将乳头塞进宝宝嘴里。
妈妈可以先挤出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上,然后用乳头摩擦宝宝的鼻尖或者上嘴唇,这时候宝宝的觅食反射启动,张开嘴,当宝宝长到最大的程度的时候果断的让宝宝含住,这个时候含住的就是乳晕而不是乳头了。
3、必要时候可以使用辅助工具
如果妈妈乳头内陷比较严重的话,可以使用乳盾,但这是下下之策,首先还是要尝试让宝宝吸吮,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实在困难,可在母乳指导的帮助下使用乳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乳盾的使用仅仅是为了过渡,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实现宝宝主动含乳。
另外一种办法是在喂奶之前,使用吸奶器先吸一点奶,依靠吸奶器的牵引力将乳头拉扯出一部分,再让宝宝含乳,这个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太大的马力,以免伤害乳头。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哦。小女孩要不要掐奶,老一辈说不掐以后长大没乳头,如何预防乳头内陷?
当孕妇分娩后,在产房内经常可以听到关于要不要挤乳头的争论,老一辈的婆婆们凭经验非要给刚出生的女宝宝挤乳头,而作为儿媳妇的就根据科学硬不让挤。其实,虽然老一辈的人是出于好心,怕小女孩以后乳头会露不出来,嫁人生孩子了不好母乳喂养,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给新生儿挤乳头不仅不能预防乳头内陷,还可能会伤害新生儿娇嫩的乳腺组织,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乳房发炎红肿,如果新生儿的乳腺组织因挤乳头发炎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那么很可能会引起乳芽红肿溃烂,之后需要切除,等长大后还需要乳房再造。因此,给新生儿挤乳头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
小女孩要不要掐奶,老一辈说不掐以后长大没乳头,如何预防乳头内陷?老一辈的人说不掐奶以后没乳头,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小女孩挤不挤乳头跟以后长大有没有乳头没有关系。即使从小给小女孩挤乳头了,那么也不能肯定长大就一定有乳头,而不挤乳头,也不能肯定说就一定会没有乳头。
因为乳头内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乳腺组织发育不良导致的乳头内陷。另一种是后天导致的乳头内陷。这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乳头内陷,在刚出生挤乳头都是不管用的,既不能预防,也不能缓解。并且如果给新生儿挤乳头,很容易会因为力度不合适而导致下手太重,从而伤害到宝宝娇嫩的乳房组织引起乳腺炎的发生。
有很多的妈妈可能会疑惑,宝宝在出生后乳房为什么有硬块,这是不是因为没有挤乳头导致的?其实这与挤乳头没有关系,并不是没有挤乳头导致的。宝宝之所以在刚出生的那几天乳房会有肿块,是因为这种情况是在孕期导致的。
妈妈怀孕后,身体内会分泌多种孕激素,而其中的泌乳素和其他激素会影响到肚子里的胎儿,使胎儿的乳腺组织发生变化出现增生。因此,在胎儿出生以后,乳房会有硬块,有的还会有分泌物或者是白点,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有的。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两到三周后,宝宝体内的激素水平会下降消失,而宝宝受激素问题引起的乳房有硬块也会得到改善,会随着激素的下降逐渐的消失。所以,当宝宝出生后,妈妈摸到宝宝的乳房内有硬块无需担心,那是乳核,是因为孕期激素影响而引起的,属于正常现象,接下来两到三周会慢慢的消失。
什么是乳头内陷?刚出生的宝宝是看不出是不是乳头内陷的,因为宝宝比较小,乳头也非常小,在受到冷空气刺激时可能会明显一点,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软趴趴的与乳晕混为一体,即使是看起来乳头没有挺立而是内陷的,那么也可能是因为宝宝发育小还没有显现出来的原因。因此,想要明显的看出是否是乳头内陷,需要宝宝年龄大一点了才能看出来。
正常的乳头位置是挺立的,凸出的。而乳头内陷却是凹进去的。乳头内陷乳头内陷可以根据内陷的程度来分为三个度。
①.一度乳头内陷也就是轻度的乳头内陷,部分乳头虽然内陷到乳晕位置,但是乳头颈部仍然存在,挤压乳晕可以轻松得把乳头挤出来,而挤出来的乳头与正常人的没有什么区别。
②.二度乳头内陷也就是中度的乳头内陷,虽然乳头完全内陷到乳晕中,但是挤压乳晕仍然可以挤出乳头。但是这种情况的乳头内陷虽然从乳晕中可以挤出乳头,但是乳头一般都偏小,并且没有乳头颈部的位置存在。
③.三度乳头内陷就属于重度的乳头内陷了,是指乳头完全的内陷进乳晕里,无乳头颈部位置,并且挤也挤不出来。整体外观上看乳房就像是火山口,是呈凹陷的形状。
乳头内陷一般是先天性的,无法很好的预防。而后天性的乳头内陷则可能是外伤或者是炎症以及肿瘤导致的,只要平时注意乳房的保护即可。
有乳头内陷怎么办?如果有乳头内陷,轻微内陷的并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受到刺激后仍然会凸出,只不过在母乳喂养的时候会稍微麻烦一点,刚开始哺乳的时候宝宝含乳头会不方便。而如果乳头内陷的比较严重。那么则有可能引起乳晕及乳腺炎症,并且因为乳头内陷到乳晕中,会容易出现湿疹,之后可能会会出现糜烂或一者是摩擦性出血,长此以往形成炎症。会影响以后宝宝吮吸乳头,并且可能会哺乳困难,严重的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 手法牵拉乳头:乳房的主要发育时期在青春期,所以,如果有乳头内陷的情况,那么青春期就是一个矫正乳头内陷的重要时期。因此,可以经常的牵拉乳头,用手拉着乳头轻轻的往乳晕外牵拉,因为乳头颈部有延展性,长此以往可以改变平滑肌及乳腺管的伸展方向。这种方法需要长久的坚持才能见效。
- 吸引疗法改变乳头内陷:这种方法与牵拉乳头有着相同的原理和作用,只不过不是用手牵拉,而是通过使用负压装置来吸引乳头,把内陷的乳头吸引出来,长此以往可以延长纤维条索及乳腺管,对改善乳头内陷有利。
- 支架法治疗乳头内陷:这种方法是把内陷的乳头拉出来用钢丝固定住,并置于支架上,起到长时间的牵拉作用。像这种方法虽然有疼痛感,但是效果显著。一般3——6个月左右就有明显的改善。
- 手术切开乳头内陷矫正乳头:这种情况针对于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并且一旦做过这种手术,将来是不能够再母乳喂养了。因为在手术的过程中,会切断乳腺导管。
小女孩是不可以掐奶的,并且刚出生的小宝宝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不能挤乳头的,因为可能会对宝宝的乳腺组织造成伤害。至于新生儿乳房有硬块,这是因为怀孕期间孕激素的影响导致的,属于正常情况,在宝宝出生两到三周后会逐渐的消失。所以,不要给刚宝宝挤乳头,这并不能预防乳头内陷。并且,因为乳头内陷一般是先天性的,无法很好的预防。而后天性的乳房内陷则充满的不定性,只需要注意保护乳房即可。如果有乳头内陷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内陷的程度来决定矫正乳头的方式,轻微的乳头内陷可吸通过牵拉来矫正乳头内陷,严重的乳头内陷则需要通过手术矫正。
国家高级育婴师,集专业和经验于一身的妈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产育儿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