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奶水不够的时候需要混合喂养,混合喂养不是不行,是很多妈妈搞不清楚如何来混合喂养。很多妈妈在混合喂养的时候容易走近误区,那就是:
误区一,有多少母乳喂多少;
误区二,想什么时候喂就什么时候喂;
这样去进行混合喂养,只会让母乳的量越来越少,最终混合喂养就会被奶粉喂养所代替。还有母乳喂的太少,可能导致孩子乳头混淆。
混合喂养很多时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比如妈妈母乳不够;或者妈妈需要上班,但是既然选择了混合喂养,这也就是尽量可能多的让孩子吃到母乳,尽可能吃母乳的时间可以延长。
所以混合喂养应该注意这几个注意事项:第一,混合喂养一定要先喂母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次宝宝吃奶都可以去吮吸乳头,通过频繁的吮吸来追奶,增加奶量。因为母乳是越吸越多,越攒越少,长时间不吃,只能导致母乳量越来越少。
第二,母乳喂养的间隔越短越好。朋友家宝宝混合喂养,说一天可能就吃一顿母乳,她怕孩子吃不饱,所以把母乳攒起来,一天就吃一顿,却不知道因为孩子吃的少,所以母乳会越来越少。
做不到每顿都吃点母乳,尽量一顿母乳一顿奶粉,如果吃完母乳,宝宝还饿的情况下,再去添加奶粉。
第三,妈妈上班奶粉代替母乳,妈妈在家增加亲喂频率。
妈妈上班的时候可以喂奶粉,妈妈在家的时候最好可以做到亲自喂养。除了可以增加奶量,还可以增加母子的亲密关系。
第四,注意乳头混淆
母乳和奶瓶是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相对无于奶瓶,母乳吸起来更费力,所以很容易导致宝宝只吃奶瓶不吃母乳。
一旦出现只吃奶瓶,最好可以停止奶瓶喂养改用勺子,等到孩子重新开始吃母乳的时候再去尝试用奶瓶喂养。
第五,混合喂养注意补充水分
6个月前纯母乳宝宝是不用额外补充水分的,但是如果孩子是混合喂养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分的补充。
比如,孩子大便偏干;舌尖偏红上火;夏天,天气热出汗较多等,都可以适量的补充水分。
以上方法都是让妈妈们在混合喂养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奶量,让孩子可以尽可能多的吃上母乳,如果妈妈们本身比较辛苦,孩子也已经过了一岁,混合喂养的方式也可以以自己的舒适为主。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妈妈都非常想实现纯母乳喂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必须进行混合喂养,其实混合喂养的难度系数确实比纯母乳要高,因为不知道宝宝到底该吃多少,如果妈妈已经决定了要混合喂养,那么需要注意这几个操作细节:
1、喂养时先母乳亲喂,再奶粉瓶喂
混合喂养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妈妈的奶水确实不足,宝宝饿的哇哇大哭,生长发育指标也不太理想,实属妈妈的无奈之举,但是尽管添加了奶粉,妈妈们依然想要保持一定量的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保证母乳的摄入,很多妈妈会发现,混合喂养以后,宝宝吃母乳的时候难度增加,要么特别着急,要么吃几口就不吃了,所以混着混着最后就不知不觉断奶了。
所以,为了保证母乳能够持续分泌,至少保持达到宝宝每日摄入奶量的一半,妈妈需要做到先母乳亲喂、再奶粉瓶喂。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对乳房的充足的、有效的吸吮刺激,只有宝宝下订单,妈妈的乳房才会持续工作,即使现阶段奶量不是很多,但也要保证奶量不会越来越少。
当宝宝先吃一部分的母乳之后,再补充一定量的奶粉,做到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
要实现这个操作需要把控一个细节,那就是:准确捕捉宝宝的饥饿信号,在宝宝刚开始表现出饥饿但情绪还比较稳定的时候就给宝宝亲喂,此时,宝宝吃母乳的意愿会更强,吸吮的效率也是最好的时候,如果总是在宝宝饿急了的情况下才给宝宝母乳,宝宝很可能是拒绝吃的,因为在饥饿的情况下,更想要吃奶瓶实现快速轻易的吃饱,这是宝宝的心理,对于家长来说,也会下意识的觉得反正母乳不多,就先吃奶粉吧,别把孩子饿着了。
本来母乳和奶粉都是正餐,比例是一半一半,但是由于错误的喂养时机造成宝宝先把奶粉吃饱了,然后吃母乳就是饭后甜点,随便砸吧两口过过瘾。这样一来,妈妈的乳汁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确实出现了这种把宝宝饿急了才喂奶的情况,亲喂时候发现宝宝哭闹不好好吃奶,可以选择先瓶喂再亲喂,但是瓶喂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喂太多,准备30毫升左右先应急,让宝宝垫一下,当情绪平稳后再换成亲喂。
2、控制瓶喂量,防止过度喂养
瓶喂的一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让宝宝吃太多,因为用奶瓶吃奶更轻松、更容易,且吃奶的主动权掌握在拿奶瓶的人手里,而不是宝宝主动控制的,宝宝已经吃饱了,但大人还在喂,宝宝只能继续吃一点。
那么母乳吃完以后还需要补多少奶粉呢?这里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来判断。
1)首先是参考不同月龄段宝宝的胃容量
每个月龄段的宝宝每次摄入的奶量是有限制的,但是胃是有弹性的,所以会出现宝宝吃完了以后还能再吃点,最后补喂的这一点究竟是宝宝的刚需还是多余的?
所以,家长每次可以按照这个月龄段宝宝的胃容量最低标准量准备好奶粉,先给宝宝亲喂以后,再进行瓶喂。
不同月龄段宝宝单次进食的胃容量参考值为:
1-2天:7-13ml
- 3-6天:30-60ml
- 7天-6个月:60-90ml
- 6个月-12个月:90ml-480ml
2)其次是要仔细观察吃奶速度
每次瓶喂的时候喂一会歇一歇,在宝宝吃奶速度变慢以后尝试撤出奶瓶,观察宝宝是否还有吃奶的需求,如果没有,就说明宝宝吃饱了,这个量是足够的。
但是这个观察的前提是:瓶喂的姿势和角度是正确的,奶瓶不能竖的太高,避免流速过快,奶瓶和宝宝的面颊水平角度应该保持在30-45度,瓶身居中,不要左右偏移,宝宝的吃奶姿势和亲喂一样,半躺着被家长承托在怀里。
3、使用手挤奶或者吸奶器补足亲喂次数
如果妈妈每天的亲喂次数达不到8次以上的话,混合喂养就会慢慢的变成全奶粉喂养,所以,在亲喂次数不足的情况下,妈妈需要使用吸奶器或者手挤奶的方式继续刺激乳房,模仿亲喂,每次刺激的时长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
这个操作其实很考验妈妈的毅力,因为通常混合喂养,最后的喂养趋势大多是慢慢就断了母乳,因为确实母乳不足的事实和妈妈以及家人的“奶不够”的心理暗示,每次宝宝吃母乳都吃不饱,干脆奶粉吧。
所以,如果妈妈有强烈的继续母乳的意愿,这个操作时必须的,有的妈妈甚至慢慢的追奶成功实现了纯母乳,彻底脱离了奶粉。
当然,混合喂养的好处是能够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家人参与到喂养的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什么喂养方式,都是妈妈和宝宝共同的选择。
我是墨仔妈妈,专注婴幼儿睡眠、大运动、母乳喂养知识的分享,请多多关注哦。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没有万不得已的情况最好还是母乳喂养,如果确定是因为母乳不足,没办法可以暂时采用混合喂养的方法,但是也不要轻易放弃母乳,还要积极追奶,让宝宝勤吸吮,以实现纯母乳喂养的目标。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先喂母乳
每次宝宝饿了,首先给宝宝喂母乳,当宝宝吃母乳吃到睡着或者自己松开乳头,说明吃饱,不要在给宝宝喂奶粉。
2、再喂奶粉
如果宝宝不到1小时就饿了,妈妈先试一下有没有母乳,如果确实没有母乳,可以给宝宝兑奶粉。奶粉的量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胃容量来确定,只有大概的范围,并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
可以每次给宝宝兑60ml奶粉,如果宝宝没喝完就饱了,可以记录下这个奶量,下次减少。如果宝宝喝完后还是哭闹,表示不够,再兑30ml奶,一点点添加,直到宝宝吃饱为止。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宝宝每次添加的奶粉量,下次固定这个数量即可。过一段时间再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3、母乳与奶粉交错进行
如果确定母乳确实不足,可以采用母乳喝奶粉交错进行的方式,这一次喂母乳,下一次喂奶粉,让宝宝的肠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刚刚喂上母乳,立即给宝宝喂奶粉,或者刚喂了奶粉立即给宝宝喂母乳。至少要等5-10分钟再让宝宝换口味,否则会伤害宝宝的肠胃。也会让宝宝形成依赖,比如吃完母乳就喂奶粉,宝宝会因为奶粉容易喝而拒绝吃母乳。
4、晚上尽量纯母乳
晚上妈妈休息时间多,催乳素分泌量大,母乳会更加充足一些,宝宝睡眠多食量也少一些,可以尽量纯母乳喂养,可以增加母乳分泌量,晚上也会减少兑奶的麻烦,对大人孩子都好。
总之,混合喂养是无奈之举,即使选择混合喂养,也不要轻易放弃母乳,毕竟母乳还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宝宝混合喂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宝宝6个月以前妈妈母乳不足,此时可采取补授法,缺多少补多少。而另一种是宝宝6个月以后要逐渐断奶,可采取代授法,即逐渐减少母乳,增加奶粉。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针对6个月以前母乳不足情况的混合喂养,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 母乳优先:母乳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比起奶粉,母乳更加安全卫生。在宝宝前6个月混合喂养的时候,尽量做到先喂母乳,再喂奶粉。
- 避免宝宝混淆:宝宝前6个月喂奶粉时最好不要用奶瓶,采取小勺或者滴管喂比较好。避免宝宝混淆。
- 夜间尽量纯母乳喂养:一般母乳在晚上会分泌的比较多,因此建议晚上睡觉的时候尽量都是母乳喂养,白天再混合喂养。
- 喂母乳与奶粉之间最好隔半个小时:不然宝宝有可能会消化不良。
针对6个月以后,想要断奶情况的混合喂养,需要注意的是:
- 逐渐增加奶粉量,减少母乳量:不可完全用奶粉代替母乳,应循序渐进得增加奶粉,慢慢过渡。
- 不要把奶粉掺到母乳中喂养:奶粉和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不同,如果掺到一起喂养,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
- 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一般宝宝正常的便便是黄色的软便,家长应该多加留意。
- 不要强迫宝宝:有些宝宝习惯于母乳喂养,可能会排斥奶瓶,这时家长切不可强迫宝宝。
总之,混合喂养的时间不要太长,建议家长多观察宝宝便便,还有就是,不要频繁更换奶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混合喂养,是指母乳不足的时候,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辅助喂养的一种方法。那么,怎么才能判断母乳不足呢?
母乳不足的判断标准:1、宝宝小便次数少,每天少于6次。
2 、宝宝每个月体重增长不良,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月增长不足500克。
3、宝宝在吃奶的过程中,妈妈能明显的感觉到乳房变软。
4 、吃完奶后,宝宝神情很满足,他会松开乳头,安静入睡或者玩耍。
如果有以上表现,说明母乳不足,需要适当的添加配方奶粉作为补充。
混合喂养的方法有哪些?1、补授法
也就是在喂完母乳后再补充配方奶粉,好处是可以避免新生儿在先吃完配方奶后,因为没有饥饿感,不愿意吸吮母乳,而导致乳汁分泌进一步减少,同时也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保证宝宝能吃到一定的母乳。
2、代授法
主要是指配方奶粉和母乳交替进行喂养,每天最少有一次用配方奶完全代替母乳对宝宝进行喂养,一般来说,当宝宝和妈妈在一块的时候,只要给宝宝喂养母乳,要是奶水不足的话,再考虑用其他来进行替代。
混合喂养添加多少配方奶合适?混合喂养婴儿配方奶的原则是先从少量开始,如一次给宝宝冲泡30毫升,然后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之后不入睡或不到一小时就醒来,张口找乳头甚至哭闹,说明他还没有吃饱,可以再适当增加量,比如一次50-60毫升,以此类推,直到宝宝吃奶后能安静或持续睡觉一个小时以上。
混合喂养的注意事项:1、每顿只能吃一种奶
如果妈妈采取混合喂养的方法来喂养宝宝的话,一定要注意每顿只能吃一种奶。比如这顿吃的是母乳,那就不继续吃奶粉,即使宝宝没有吃饱也要稍微等于一段时间之后再喂奶粉,否则直接混合喂养两种奶,对宝宝的消化系统会造成影响,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
2、以母乳为主
坚持母乳优先的原则,按时刺激乳房泌乳,保持泌乳量。妈妈可以定时让宝宝吸吮母乳,充分食用母乳,让宝宝更为强壮。
3、奶粉冲调量要合适
宝宝的饮食要定时定量,这样才会更为科学,在宝宝的饮食方面,奶粉冲调的量要合适,要是宝宝喝不完,过一段时间,奶粉的质量也会受影响,就会造成食物的浪费。
4 、不要轻易更换奶粉
不同品牌的奶粉,口感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孩子在饮食方面也比较挑剔,当宝宝喝惯了某种奶粉,妈妈如果突然换成另外一种奶粉,宝宝会出现厌食的情况。
5、要注意喂养规律
喂养也要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依照妈妈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安排。在正常情况下建议先母乳喂养,不够的话,再用奶粉喂养。
曾经的理科女文青,现在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坚持一手写作,一手生活,专注孕婴育儿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谢谢!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2个孩子产后都奶水不足,使得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进入了混合喂养模式。采用混合喂养确实具有比纯母乳喂养更多的注意事项,因为混合喂养易引发宝宝乳头混淆,且奶粉喂得过多,乳汁未排尽,又可能会引发回奶。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母乳奶水不足确实让人很烦恼,但是母乳的营养成分是奶粉无法比拟的,虽然奶水少,但总比没有强。并且母乳喂养对于宝宝而言能够增强宝宝的安全感、抵抗力,对于妈妈而言则有助于产后恢复。
我家两个孩子10个月时,母乳喂养已远远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便直接戒奶了,像我这种情况真的没法坚持到宝宝2岁。
宝宝同一餐绝不喂两种奶母乳跟奶粉的味道还是存在差异的,并且乳头与奶嘴也存在差异,如果在同一餐喂两种奶,极易让宝宝产生乳头混淆,会讨厌吃配方奶粉,拒绝奶瓶。并且两种奶混合喂会增加宝宝肠胃道负担,不利于消化吸收。
我的做法是先喂母乳,如果宝宝没喂饱,则可以缩短下一次喂奶的时间,到下次喂奶时如果发现乳房比较胀则继续喂母乳,如果感觉没奶,则喂配方奶粉。
总之,在整个喂乳过程中要自己总结规律,一定要以母乳为主,尽量将乳房排空,这样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如果以配方奶粉为主,当乳房感觉很胀时再喂母乳,可能会造成回奶的情况,甚至可能就直接断奶了。
夜间建议坚持喂母乳宝宝1-4个月时我夜间是始终坚持喂母乳,这样不用晚上起床去泡牛奶,但是我确实奶水少,到宝宝5个月时,夜间无法供应宝宝需求,宝宝吃不饱就会哭,中间还是得泡一次配方奶粉。
混合喂养时必须让宝宝多喝水这些配方奶粉虽然打着不上火等等宣传旗号,但我家2个宝宝只要喝奶粉就会上火,上火就便秘,太磨人。因此,混合喂养时一定要让宝宝多喝水。
总之,混合喂养过程中千万别放弃母乳喂养,且一定不要一顿喂两种奶,并且一定要始终坚持以母乳喂养为主导,能够母乳喂养时一定要母乳喂养,同时要认真总结规律。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育儿有故事,我们与您在育儿路上一起共同成长!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