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怎样和老师相处,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重视。这个问题估计是所有家长心中的困惑。
虽然很多老师说了他们对待孩子都是一视同仁,但是有些孩子总是上课坐第一排,有些孩子总是能当上小明星。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总是不能不闻不问,创造机会和老师混熟真的很有必要。
我女儿马上小班毕业,进入中班,以一个孩子家长的身份来看,作为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得到老师的尊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个就是能进家委会就进家委会。家委会是什么,是家长和学校沟通的组织,很多时候家委会的作用是替学校传达一些学校不好出面做的事,比如收学费,再比如表演节目就需要买衣服。
这样一来,家委会实际就是在帮老师做一些事情,家委会的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必然是亲密。因为需要,沟通的机会总是比别人多。这样一来,孩子自然受到重视的机会增加。
第二个,学校的活动勤参加。家里有孩子的爸妈都知道,幼儿园的活动是很频繁的,尤其是亲子活动。针对这些活动,父母能够按时参加就不要请假,不要让老人代替。
因为勤参加第一,给老师留一个好家长的表现。第二,增加了和老师的沟通机会。第三,支持了老师的工作,老师自然对家长的态度也会不一样。
第三点,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沟通。如果父母时间有限,可以在任何和老师碰面的机会和老师聊孩子,聊教育,最好常经常和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一来。
家长的关心无形中督促了老师对孩子的观察,幼儿园刚开始我就是这样做的,每周都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哪些不足,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
因为老师和家长的配合,让孩子在学校的进步也是非常快。想要老师重视孩子,有以下几个要求:
1.老师得看到孩子具体的进步;
2.老师需要了解孩子具体情况;
3.家长首先要自己重视孩子的教育。
除了那些三观不正的家长,认为一定要给老师送东西。除此以外,想让老师重视孩子,父母一定要自己先重视,做到频繁和老师沟通。学校需要帮助,积极参与。和老师建立起革命友谊,还怕她不关心孩子。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我本人出身教师家庭,父母都是老师;我还有很多教师朋友,男女都有,从教的年级也各不相同,从幼儿园老师到大学老师不一而同,我曾经就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一个班级,学生少到几人、十几人,多到几十人、上百人,你们老师最重视的是什么学生?
老师们的回答竟然出乎意料的神似:我们最重视的包括两类人,一类是特别出类拔萃的,另一类就是特别淘气能闹腾的。
举几个真实例子吧!
我有一朋友,夫妻俩自己带孩子。
早八晚五的工薪阶层啊,所以她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每天都是第一个送去,最后一个接回,和带班老师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其他额外沟通了。
有次我朋友去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活动结束时,好几位幼儿园老师竟然主动围住了她,问:“你是某某的妈妈吗?某某好厉害啊!不但特别独立、特别能干,而且还聪明,真正的过目不忘啊,阅读量简直比我们还要大啊!你怎么教的?”
哎呦,孩子出类拔萃了,真是想不被重视都难啊,抖音上有句话,叫做——我也想低调啊,可是实力不允许!
还有一朋友,她家孩子也很聪明伶俐,就是太淘——淘得没边。
朋友夫妻俩都很忙,孩子上的是全托型幼儿园。
有次朋友去接孩子放学,路过园长室时,竟然被园长叫住了!园长说:“你是某某家长吧?你家某某实在太淘了,两个带班老师,经常得有一个老师对付他啊!”
啧啧,老师这重视程度——也真是没谁了!可是,淘气闹腾到——引起老师如此重视,这应该也不是家长想要看到的吧?
我还问过老师们另外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老师们的回答还是大同小异:重视亲子教育,能配合我们工作;通情达理,能理解我们工作——这样的家长我们最喜欢。
幼儿园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家长,最重视什么样的孩子,“私家调查”结果就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你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但愿能帮到你哦!
我是张蔷薇,一位从医女文青!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每天听我讲述世间故事,分享人生经验!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说这些可能有人会diss我,但是,效果确实好。
以下是我的做法:
1 理解、认同老师,表示支持绝不是教大家拍马屁,阿谀奉承。
我是这样做的。
比如,天气好,老师带孩子在校园活动晒太阳。发到班级群里。
很多家长点赞,我不点赞。我留言:
晒太阳太好了,前几天看科学研究说是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有效预防近视。
学校和老师的安排从儿童身心发展出发,点个赞!
这是大实话,但老师和学校爱听。因为你看到了他们的付出。
谁不喜欢自己被看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喜欢理解自己、对自己表示认同的人。
他们喜欢这样说的人,也顺道对我的孩子有好感。
2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注意刷脸频率很多家长一听见学校搞活动都头大。
一是工作错不开,一是怕麻烦。
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你不要表现出来。
你可以不参加,但事后,你找老师问问,那天说的啥,我需要怎么配合,之类的。
另外,平时多问班级事务,表示感兴趣,有参与感。
有用吗?有用。
你在一个人面前刷脸的频率,决定了他对你的好感度。
3 让孩子找老师优点,说出来人都是感情动物,谁都喜欢被赞扬。
老师也不例外。
我也没让孩子阿谀奉承,而是说,你观察一下,今天老师那点儿做得好,那点儿你看着特顺眼,你一大早就说出来。
比如,今天班主任的鞋子干净,你就说出来。
这样一整天他都记得孩子的赞扬,一整天都对孩子态度温和。
还能培养孩子高情商,也让孩子注意观察。
4 分享我会将自己买的课程,分享给老师。
分享也不要钱,老师也得了好处,另外和他们一起学习,也建立感情。
分享,自己也有收获。这是一个双赢的举动。
总结:这些都是我用过的方法,效果挺好。简单总结一下:
- 对老师工作表示理解
- 频繁刷脸
- 让孩子找优点
- 分享
其实,老师对孩子温和,跟家长建立好关系,是他们的职责。
可能现在环境变了,需要我们用心经营这些。
想起刘德华说冯小刚找他拍《天下无贼》时,要求演员9点到,只有他准时到了。冯小刚表扬了他。
他很惊讶,准时成美德了?难道不是自然而然应当的吗?
套用在这里就是,难道不是自然而然应当的,还需要我们找攻略?
唉,我只能表示无奈。
无奈也没办法,因为我深知:改变自己,是最划算,最便捷的。
所以,我就按上面这样做了。
回答结束,欢迎讨论。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我是一名母亲,也曾是一名幼儿园教师。
从我的个人经验和从教的经历来说,其实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的相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首先,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作为家长,整天带着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每天要面对十几二十几个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老师都要面面照顾到,其工作量不言而喻。
所以有的时候,有些工作老师会需要家长配合,那么这时候,家长就要给予老师相应的理解和支持。即使是有疑问,也可以私底下跟老师讨论沟通,避免在其他家长面前或在班级群里对老师进行质问,给老师造成工作困扰。
其次,教导孩子对老师有礼貌,家长也要从自己做起。
孩子在幼儿园,老师都会教导相应的礼仪。但是,当孩子与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部分孩子会更倾向于学习家长怎么做。换句话说,家长如果表现得有礼貌,孩子会做得更好。而如果家长不重视礼仪,那么老师或是家长教给孩子的礼仪,孩子也会自动摒弃。
家长对于老师的礼貌不是表现在要刻意放低姿态,而是要对老师的工作给予回应。
以前带班的时候,就有遇到这样的家长,很少主动和老师沟通自己孩的状况,当老师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时,家也是爱搭不理。更甚的是,有个别家长,当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反常,老师向家长沟通情况,家长也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孩子在家都是这样,属正常情况,以致老师的后续工作很难开展。
再次,懂得感恩。
橙子所说的感恩,并不是让家长特意去讨好老师,给老师买东西送礼物,而是要感恩老师的付出,和辛勤劳动。
其实,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谢,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老师都能感受得到,比如当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时,家长有礼貌地说一声谢谢,老师给予孩子帮助的时候,教导孩子及时说谢谢。
教师节的时候,陪孩子一起,为老师做一张贺卡,写几句感谢的话语,或者送上一朵康乃馨,其实也是很不错的。
有的家长认为要跟老师处好关系,就是要给老师送礼,这并不正确,相反,这种思想很容易滋生不好的社会现象。橙子不否认在教育界存在一些送礼的现象,但这绝对只是少部分,也并不是值得倡导。当然并不排除有些家长私底下跟老师的私交很好,礼尚往来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在橙子从教的经历中,也有遇到一些家长,为了表示感谢,给老师送一些东西。比如说,一盒面膜,从老家或者旅游回来带的一些特产,还有的爷爷奶奶,带一些自家地里种的瓜果蔬菜。东西不贵重,但是却让人非常的感动,至少说明,家长对于老师的付出是认可的。
最后谨记,尊重自己,也尊重老师。
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就是诚恳和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家长和老师是一种相互合作的身份关系的,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
教师的工作重点是教育孩子,家长的目的也是要教育好孩子。
双方既要保持沟通上的亲近,也要保持原则上的清明。
尊重老师也要信任老师,既然把孩子交给了老师,就要相信老师会竭尽自己的所能去教导孩子。
每个幼儿老师对待班级的孩子都是相当于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做好了自己的本分,给予老师理解、尊重和支持,老师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孩子身上。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作为曾经的幼儿园老师我发表下我自己的个人观点,孩子在班级里得到重视,与家长怎么和老师相处没有关系。举个例子我曾经带过一个孩子他的家长能说会道,但是孩子偏内向,也不是出类拔萃的,你说老师该怎么重视,各种才艺比赛想让他去他也去不了啊。所以孩子得到重视主要还是自己的表现,一种是本身就比较优秀,能歌善舞各个活动都可以自我展现的孩子;一种是比较贴心的孩子,在老师做一些事情时他感觉自己能帮到老师并且主动去帮助老师的;再一种就是虽然淘气但是嘴巴特别甜,在老师面前有存在感的孩子。当然,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必须关照各个孩子,因为我自己曾经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虽然表现很好也没得到过老师一句表扬,我自己就对那些内向并且乖巧的孩子很关注,我经常会特地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并且会经常表扬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虽然自己不会说话老师同样关注到我了。幼儿园是个特殊的领域,不管家长怎么表现,一个负责的老师都会重视每一个孩子,只能是说对一些爱表现的孩子稍微的喜爱些,所以家长是不用担心的。
怎么和幼儿园老师相处,才能让孩子在班级得到重视?
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孩子。如果每位教师都只对个别孩子特殊重视,而忽视其他孩子的话,这样对其他孩子是公平的吗?这又怎么体现出面向全体孩子的教育理念呢?
我以前在班上带班时,有一些家长为了让我照顾他的孩子,会给老师们带一点小礼物来。我对家长说:不送礼,我也一样会关注你的孩子。家长说我这个人是交不熟的人。谈谈送礼这件事吧!我们都知道老师是不能收家长的礼的,这是有关职业道德的事。除了教师节孩子送花我们会收下外,其他东西和购物卡之类的是绝对不会收的。我们也不想惹上麻烦。何况家长送了礼都要求老师要特别关照孩子,孩子表现好不需要特别照顾,如果孩子有很多不良行为,难道老师就不要管了吗?教育就会有失偏颇。拿人家的手短呀!
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关注更多的反而是那些家长不管的,存在很多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家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在幼儿园就会用一些行为来寻求过度关注。比如:骂人、打架等。老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教育他们,解决很多问题。这些孩子得到了老师的特别重视。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能力特别强的孩子。这些孩子对老师有礼貌,和小朋友能够友好相处。上课认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能主动举手发言,思维活跃,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强。老师很自然的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并不需要家长特别为老师做什么。
父母不要有功利心。能理解老师的辛苦,能尊重老师,老师就会很感动。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摔了一跤,家长说:没关系的,孩子在家也会摔跤的。幼儿园这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盯着每个孩子看。父母这样的理解,让我忍不住对他的孩子有了更多的照顾。
家长想要与老师相处好,平常可以多多配合老师。比如:愿意花一点时间来参加一些亲子活动,能配合教学需要,带一些物品来幼儿园。不要溺爱孩子,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尊重老师,有事情多与老师交流,免得产生误会。信任老师。但必须说明的是,不要把以上这些事当成是要特殊重视你孩子的交换条件。
我是雨后山林静,感谢您点赞留言或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