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宝宝有没有吃够,尤其是新生儿,吃奶的时间间隔很短,妈妈们总是会怀疑宝宝是不是没有吃饱。想要知道宝宝有没有吃饱,妈妈们可以多注意这几个小细节。
宝宝的表现弟弟家的小侄子不到两个月,每次饿的时候会大哭不止。如果宝宝哭闹,妈妈可以把指头放到宝宝的嘴边,如果宝宝的嘴巴找手指,就证明孩子饿了。
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的头总是往咯吱窝里钻,也就是乳房所在的地方,边哭边找奶。
宝宝饿了以后,吃奶的时候会非常着急,在妈妈喂奶的时候,会主动去找奶头,吃奶的过程中,能听到宝宝的吞咽声,吃完奶后会主动的吐出乳头。和吃奶之前真的是两个表现,吃饱之后,就是妈妈的乳汁在眼前,宝宝也不会着急的去找了。
宝宝吃饱之后会比较乖,比较满足。孩子吃完奶后会特别满足,弟弟家的小侄子,每次吃完奶后,可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玩上一会,还会主动的说话,孩子会发出“哦”等声音。
妈妈的表现宝宝有没有吃饱,也可以从妈妈的身上感觉到。不过在孩子的不同阶段,妈妈的乳房感觉也是不同的。
宝宝半岁前,每次喂奶之前,妈妈会感觉到乳房比较胀,如果时间稍微长一些,会感觉到乳房特别硬。给孩子喂完奶之后,会发现乳房软塌塌的,没有了肿胀的感觉。
给孩子喂奶之前,只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就会有泌乳反应,妈妈的乳房开始出现漏奶的现象,很多妈妈都会出现整个衣服都会被漏湿。喂完奶后,乳汁排空,不会在漏奶。
宝宝半岁之后,一般母乳喂养因为孩子吃奶的时间延长,加上辅食的添加,妈妈的乳汁会达到供需平衡,这个时候,妈妈们会发现不在出现乳房肿胀的情况,但是孩子吃奶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听到吞咽声。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您好,这个问题有崔玉涛育学园来为您回答,点击上方关注,查看更多相关问题哦!~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3方面的表现来判断。
宝宝每天小便的次数。
从宝宝小便的次数可以看出进食量是否足够。如果宝宝的纸尿裤总是湿的,那么也基本能够说明宝宝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奶水,因为通常进食量充足的宝宝,每天的小便次数都会在8次以上。
尿液的颜色。
未添加辅食前的宝宝,食物只有乳汁,所以从水分的摄入情况也可以间接判断出吃奶量的多少,如果尿是无色的,那么说明奶水摄入量足,如果尿液偏黄或是带有腥臭味,那么说明宝宝乳汁的摄入量可能是不足的。
吃奶后宝宝的表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在吃奶后表现出满足或是欣慰感,偶尔还可能在吃完乳汁后看着妈妈微笑,那么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但是如果吃完后宝宝仍然哭闹或是吮吸手指,那么说明宝宝很可能是还没有吃饱。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欢迎点击下方,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育儿干货知识哦!~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生完孩子后,喂奶就变成了头等大事,你的奶够不够或许就变成了婆婆、妈妈甚至小区大妈争相关心的话题。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宝妈们似曾相识。母乳喂养,不同于吃奶瓶的方式,吃奶瓶方便标记宝宝的奶量,手忙脚乱的新手妈妈如何才能看出宝宝是否吃饱?到底应该如何评判产后母乳是否足够?新手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①宝宝的生长曲线
宝宝的生长曲线,是检测宝宝是否吃饱的可靠指标之一。正常来说,足月新生儿第一个月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一般6个月以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就表示吃饱了。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较多,说明奶水充足;如果体重每月增长少于500克,表示奶量不够,宝宝没有吃饱。
注:如果宝宝体重,没有太大的增长,或者是体重增长不达标,要么是宝宝生病了,要么就是喂养不当造成的。比如说宝宝吃不饱,或者是妈妈的奶水太稀,进而导致宝宝营养不足,也是导致宝宝体重减轻的重要因素。另一种方法是在喂奶前后给宝宝各称一次体重,其差额便是每次的喂奶量。出生3个月时每次喂奶量约为100-150克,6个月时为150-200克,达到这个数目表示宝宝吃饱了。
②宝宝的排泄量
宝宝的大小便次数和性状可反应宝宝的饥饱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金黄色,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比较干燥。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头两天,可能只会尿湿1-2片尿布,当宝宝,出生后第3、4天后,可能宝宝每天至少需要6-8片的尿不湿。吃母乳的宝宝大约每天会大便4-5次,如果宝宝大便次数过多,或大便次数过少,有可能是宝宝吃奶过量,或者是吃奶不足造成的。
③宝宝吃奶的表现
宝宝平均每吃2到3次奶,妈妈就可以听到宝宝咕噜的吞咽声音。这时候的吸吮是慢而有力的,有时候奶水会从宝宝口角溢出,这种状态约4-5分钟左右,宝宝就已经吃的大半饱了,随后,吸吮力慢慢变小。再过上5-6分钟,宝宝会含着奶头入睡,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如果宝宝吃了超过30分钟还含着乳头吸吮不放松,这就告诉妈妈自己还没有吃饱。
宝宝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一般能够宁静入睡2-4小时。如果宝宝哭闹不安,或没睡到1-2小时就醒来(大小便除外),常表示没有吃饱,应适当增加喂奶次数。如喂饱后他对你笑,或者不哭了,或睡着了,说明宝宝吃饱了。
新生儿妈妈如何快速下奶?增加奶量?
新生儿妈妈催奶的方法就是多喂,多喝水,多补充优质蛋白质,母乳喂养其实是一场信心战,每一个母亲其实都有全母乳喂养的能力。
刚出生的宝宝要尽量做到早吸吮,多哺乳。最好产后2小时内的第一口奶就是母乳,24小时内尽量做到8-12次的喂哺,形成规律的哺乳后,按需喂养。宝宝的每一次吸吮就相当于向母亲大脑下订单,告诉妈妈自己需要更多的乳汁,这样的话乳汁就会产生的更多更快。而母亲的身体也会根据宝宝的需要调节乳汁的量,慢慢和宝宝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这个时候涨奶就不会明显了,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喂奶时候人体产生的催产素会让妈妈据地口渴。就要多喝水,补充乳汁的来源。另外乳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妈妈要多吃优质蛋白质,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奶。如果因为据地自己不涨奶,生怕宝宝吃不饱而加奶粉,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宝宝吸吮母乳的次数,正是因为加了奶粉反而导致奶量减少,觉得宝宝吃不饱就多喂几次,最终就会看到成果。
温馨提示:如果产妇在加强营养,充分休息及频繁哺乳后仍有乳汁不多的情况,可以中医诊脉辨证后服用汤药改善,切忌自行擅自服用药物贻误病情。
以上就是新生儿宝宝母乳喂养时候,如何看出宝宝是否吃饱的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和宝宝健康!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新生儿母乳喂养时,如何才能看出宝宝是否吃饱了?
宝宝出生后,新妈妈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奶水够不够宝宝吃,宝宝能不能吃得饱。其实,新生儿是否吃得饱,可以从以下5方面来判断:
1、妈妈的乳房变化
在喂奶前,妈妈的乳房会有饱胀感,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挤出乳汁,给宝宝喂完奶后,妈妈会感觉乳房变得松软,还有点轻微下垂。
如果在喂奶前,妈妈感觉乳房不胀奶,乳房干瘪、奶水稀少或者挤压的时候没有奶水溢出,也说明奶水不足。
(图片来自网络)
2、宝宝吃奶时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宝宝没吸吮2-3次就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的声音,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如果宝宝光吸不咽,则说明奶水不足。
3、宝宝吃奶后有无满足感
宝宝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吃饱了会给妈妈笑或者吃奶后宝宝会安静入睡。若吃奶后宝宝还是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个小时就醒,说明奶水不足。
4、看宝宝大小便次数
新生儿每天排尿8、9次,大便4、5次,且大便呈金黄色稠便,这些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尿量不多,每天少于6次,大便少,呈绿稀便或尿呈淡黄色,只是说明奶水不足。
5、看宝宝的体重增减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左右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两周左右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正常来说,足月新生儿第一个月体重增长750克左右,第二个月增长600克左右,如果体重合适,说明奶水足够。
(图片来自网络)
奶水不足该怎么办?1、多让宝宝吸,一天给吸十几次吧,慢慢的奶水就会多了。
2、多喝些汤汤水水。
3、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4、坚定信心,放松心情。
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宝宝有没有吃饱可以从四方面观察出来1、宝宝吃奶时的表现:吃奶时,宝宝一般吮吸2-3口就会吞咽一次,有效吸吮20分钟左右,多数宝宝就会吃饱了。
2、宝宝的精神状态:宝宝如果吃饱了,会表现出满足、愉悦的神情,有时候还会不自觉地微笑,每次睡眠时间3-4小时左右。如果宝宝每次睡眠1-2小时就醒,而且经常哭闹,很有可能是没吃饱。
3、宝宝的生理状态:宝宝如果吃饱了,每天大便3-4次,颜色呈金黄色(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呈淡黄色),有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少,但只要颜色正常即可。如果吃不饱,大便就会呈绿色(这里不是指胎便的情况),而且小便量和次数都较少(正常情况下第4天的小便次数至少4次)。
4、给宝宝称体重:给宝宝称体重也是判断宝宝喂养是否充足的客观指标,但是宝宝出生4-6天时,体重多数会出现生理性下降(约10%),这属于正常的现象。
如何识别宝宝饥饿的信号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所有的需求都会通过啼哭表达,因此有时候哭不代表饿,妈妈需要判断宝宝哭是饿了还是有其他需求。当无法判断宝宝是否饥饿时,可以用手指触碰宝宝嘴角,如果宝宝有反应,并追寻手指,就说明宝宝饿了。
如何判断妈妈的母乳是否足够宝宝吃?1、宝宝每日小便在6次左右,颜色清亮,每日有规律正常的黄绿色软便(大便规律,没有泡沫,没有异常颜色)。
2、哺乳时能听到婴儿吞咽声。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连续20分钟左右。
3、两次喂奶之间,婴儿会保持安静,有满足感,或能安静入睡。
4、哺乳前母亲有乳房充满感,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柔软。
5、如果宝宝体重出现生理性下降超过10%,可能是乳汁不充足。
我是京妈说,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祝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任何孕期和育儿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哦。(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何判断婴儿是否摄入了足够的乳汁?
判断宝宝是否摄入奶量充足,就是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该年龄段,首先就是体重增长,其次我们看身长、头围、精神睡眠、大小便是否正常和规律。
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现在我们提倡母乳喂养,因此,大部分宝宝都是母乳喂养,那么首先我们要看母乳是否充足。
1、依据泌乳量:
据研究,母乳每天泌乳量大约800~1000ml,这是能够满足宝宝营养需求。
一般刚出生宝宝间隔3小时左右就应该母乳一次,在此期间,妈妈可以感受乳房的充盈时间,如果每次哺乳前乳房充盈,那么说明乳量充足,反之,就是乳量不能满足宝宝需求。
2、依据哺乳时间和一般情况:
正常情况宝宝哺乳时间是2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总是哺乳时间过长,且吃奶时哭闹、或吃吃停停、哼唧哼唧的,考虑是乳量不足。
另外,就是宝宝每次哺乳后能自然脱乳,安静入睡,精神状态好,每天尿量正常,则是乳量充足,反之
3、依据体重增长速度:
我们讲体重是最好的标志,正常情况宝宝体重每日都在增长:
新生儿期体重增长是第一个高峰,出生后第一个月平均体重增长900g~1100g,总体重达到4300g~4500g,则说明宝宝是正常体重范围。
注意:出生一周会有生理性体重下降期,为体重的7%-8%,大约10天左右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之后每天体重可迅速增加,每天30g~50g,每周体重200g~300g。
婴儿期至1岁,宝宝体重一般达到10kg左右,如果低于体重曲线的2-3个百分位,就是体重偏低,说明喂养不足,营养需求未满足生理需求。
如何保持母乳充足呢?1、母亲要均衡饮食、加强营养:哺乳期的母亲饮食非常重要,只有合理膳食营养,才能保证乳量分泌充足。母乳是依靠母亲更加丰富的食物种类,尤其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同时,要保证乳量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摄入,因此,哺乳期喝粥、鱼汤、鸡汤、猪蹄汤等,可以增加的乳量分泌。
2、哺乳期要保持心情愉快和睡眠:
哺乳期妇女心情是否愉悦将直接影响内分泌,比如泌乳素分泌乳汁,心情愉快则激素水平提高,睡眠充足则迷走神经兴奋,那么产乳就会增加。
3、正确哺乳方式:
1)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首先,当胎儿分娩出来以后,就应该实施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这是最佳的刺激母乳泌乳的方式,一般宝宝出生30分钟,产房医护人员就会让新生儿去接触妈妈的乳房。
2)正确的哺乳姿势:
新手妈妈开始就要学会正确的哺乳方式,一般有四种哺乳方式,即侧卧位、交叉式、摇篮式及橄榄球式:
不论用那种方式,在哺乳时,母亲都要将宝宝的整个嘴含住乳头,最好是到达乳晕,否则宝宝会因为没有完全含住乳头而吸吮不好,也吃不好。
3、注意排空双侧乳房:
每次哺乳一定要将双侧乳房吸吮完毕,如果由于乳量大,宝宝一次吃不完,吃奶后还有充盈感,那么妈妈一定要将余奶用吸奶器排空,一方面是更好的泌乳为下一次吸吮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预防乳腺导管淤堵,产生急性乳腺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