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在育儿的道路上,没有攀比过是不可能的。婴儿期的孩子,抱到小区的公园晒太阳,就有热情的大妈过来逗逗孩子,多大了?多重呀?长了几颗牙?吃多少毫升的奶呀?一连串的问题,当你一一回答之后,就有相同月龄的孩子过来比较了。我们孩子胖,我们饭量好。搞得好像自己的孩子营养不良一样。可是当妈的都知道,孩子的体重、身高就在正常的生长范围内,一被比较还把自己气的不行。

我家姑娘3岁,吃饭从不挑食,身高中等偏上。有次在电梯里碰到同龄的孩子,她奶奶就忍不住上来问:你家孩子多大?我说:3岁。哟,那这孩子看着老气。听完差点一口老血想喷到老太太身上,比你家孩子高就是老气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就是自己作为家长不想攀比,总有些人不自觉的和你攀比,她孩子比你孩子高,是你家孩子营养不良;她家孩子没你孩子高,是你家孩子长的太着急了,怎么比都是你不对。等着孩子上学了还有着更多的攀比,报了什么兴趣班,考试怎么样。

但是作为一名科学育儿的践行者,我们时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盲目的攀比,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和孩子陷入攀比的怪圈中。父母们能做的就是多读书,多了解孩子。为大家推荐几本育儿的书籍,让父母在面对要不要潘比的时候,可以做到独立思考。

书名:《你的N岁孩子》

这是一套系列丛书,在我看来,这本书就是育儿的基本手册。这不是一本华丽的书,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家长们认识、了解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特点。就好比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说明书,看了这套书,我们就能了解一岁孩子喜欢把东西从高处扔下,一个两岁半的孩子非要和大人对着干,看了书,你就会了解,这只是孩子成长中的普遍特点。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让父母亲们自己心里有数,当别人说2岁半的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也能一笑而过。

书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句话叫育儿先育己,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许多父母们却并不懂得如何去做。许多父母很容易被自己身边的攀比风卷入其中,究其原因,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去做合格的父母。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那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父母们可以积极的和孩子去沟通时,父母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减少盲目的攀比。

育儿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父母们唯有做的就是不断的去学习与改变,让自己走的更从容。

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仔细考虑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确实有过攀比的心理!但是,我所攀比的可能是和别人不太一样!

在实际生活当中,多数家长都会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特长技能、聪明程度而攀比过,那些都是虚荣心在作怪,一部分原因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部分原因是想要孩子​为家长脸上增光添彩,说到底,是把孩子的优秀视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我所攀比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独立,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智,如何做一个朋友般的家长……每当,孩子把我当做知心朋友,和我说心里话、​和我讲烦恼和想法时候,是我最骄傲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也会在人前炫耀一番,攀比一下!

言归正传,在育儿的道路上,人人都会有攀比心和虚荣心,但是,要把这种攀比引导为正能量的东西,让其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积极动力,而不是成为那种炫耀成绩攀比名次的​不良现象!

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看到题目我还是有点感慨,在育儿的路上。我们很有幸,不用攀比,我家的儿子总是走在别人的前面,从小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上家长从来没操过心,总是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他也表现优异,总是有同事羡慕我,也拿着他们家的孩子和我攀比。每每同事和我攀比的时候,我内心总有一种惭愧,我们的确是为孩子付出的很少。他可能是个 案,从小有一颗不服输的心。他也成了同事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吉姆·崔利斯 《朗读手册》

妈妈们聊天时,经常会问对方:你给孩子报了哪些课外班啊? 于是,被问话的一方开始打开话匣子,语文在某某机构补课,英语在某某机构学习,巴拉巴拉一通。

往往,问话的妈妈如果自己也给娃报了各种培训班,此时就比较淡定,如果还未报班,便产生严重的焦虑感。

在育儿的路上,妈妈们各种攀比,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与其说是攀比,不如说生怕亏待了自己的孩子,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我的朋友小丽却不是这样,她每每听到别的妈妈各种相互取经时,总是很淡定。这使得我很好奇,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她一直秉承“不攀比”原则,用自己的言行,实实在在地影响孩子。

小丽的女儿几个月大,她就给孩子讲故事;再大一点,一起看绘本;再大一些,孩子学会了自己阅读,两个人能在家里或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呆上半天。

小丽的女儿爱看书,什么书都看,很快,她就比同龄的孩子知识面宽很多。孩子正式入学时,大量阅读带来的各种优势逐步凸显出来,看图写话、作文、数学的应用题很快能完成,质量还非常高。

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几乎都会超预期地回报给你,记得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里有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育儿的道路,无须攀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做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以身作则最重要。

育儿即育己,愿你,和你的孩子,共同成长,进步每一天!

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当然,这要看攀比的是哪个方面了。

如果攀比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那我觉得这个应该大大地提倡!我一个同事每年的暑假都会带着孩子到处旅游,走走转转。我心里就不平衡了,也想让宝爸抽出时间和条件来多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比如给孩子办了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借阅证,一开始只能借两本书,后来,我发现别人可以借5本。这是为什么?原来需要升级!那好,我也升级一下!(哈哈!当然,这个是真的需要哈!)

如果攀比的是孩子的吃穿用度,我觉得有的实在大可不必。我家两个宝宝,我很少给他们买奢侈品,很多衣服还是别人给的。孩子也没有喝很贵的奶粉,因为他们吃饭很好,抵抗力也很好。但是,我会给孩子买很多很多的书,差不多每个月都会买几本。我也会给孩子买不同的玩具,希望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能。

如果比较孩子的能力,我也觉得大可不必。每个孩子都具有个体差异,有的说话早,有的走路早,有的嘴巴巧,有的不善言辞,这很正常啊!大人还有各种各样的优缺点呢,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当然,当别人夸我家孩子聪明的时候我也会沾沾自喜,但是,我很少会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而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他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可他也有自己的意愿,也有被尊重的需要!

也许,我是一个比较佛系的家长吧!☺☺☺

育儿路上,你攀比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要一分为二看,简单的回答攀比或者不攀比,其实都不够准确。

在我的感觉里,每一个有对自己有要求,对孩子有责任感的父母,都会攀比,也都应该攀比。

只是,我说的这个攀比不是我们平常时讲的字面上的攀比,而是你期望孩子成长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期待就会有攀比,只是关键问题在于是否随大流而走,是别人送孩子去国际幼儿园,我也举家借债把孩子送过去,别人学钢琴打高尔夫,我也把孩子推举进去,还是身为父母,我愿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根据实际情况为他做一些规划,做一些成长路上的准备。

给孩子真正需要的,而不是胡乱塞一堆东西给他,让他“消化不良”,这才是真正的攀比。

完全没有期待,让孩子放任自流其实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但管束过严,完全随大流看样学样,那更可能是对孩子的摧残,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完全没有攀比,其实也意味着你对孩子没有期待;一味只知道攀比,正如你自己买很多名贵包包各种首饰一样,不会搭配不会品味,扛在身上只会是一种累赘。

养育孩子也一样啊,不是在乎给他的是不是最好的,最昂贵的,而是他最需要的,这才是真正考验父母智慧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攀比”,因为没有比父母更懂得自己孩子的人。

老师面对那么多孩子,毕竟不可能真正做到一对一,而父母和孩子是真正的一对一,从怀胎十月在肚里里,你可能就感受到你孩子的个性如何。

不要害怕和别人攀比,这意味你要去了解你孩子的内心,懂得给孩子需要的,只要真正适合他,能给他带来成长的养分,学会独立思考,健康快乐,就是最好的回报。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点赞并关注曾荣获2017年度头条号的“超级爸爸”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