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在《封神榜》里,杨戬的武力智谋远远超过哪吒,却得到了一个运粮官的职位,哪吒就是一个熊孩子,暴躁冲动,却得到了正印先锋官的地位,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在我看来,跟他们二人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论身份,哪吒的身份远远比杨戬要高贵得多。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本是玉虚宫镇教奇宝“灵珠子”投胎转世,奉阐教的祖师元始天尊法旨下世保商灭周,成为陈塘关李靖的第三个儿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哪吒还未出生,他的地位已经奠害,和金吒木吒一起,辅佐姜子牙,乃大周的开路先锋。
哪吒刚刚出生,他的师父太乙真人就找到了他,送给了他乾坤圈与浑天绫两样法宝,哪怕他大闹用震天箭与乾坤弓射死了石矶娘娘的彩云童子,又打死了碧云童子,太乙真人都给他兜着,甚至为了他打死了无辜的石矶娘娘。
后来哪吒大闹东海龙宫,打死了龙王三太子敖丙,还抽了人家的筋,被四海龙王逼得自杀之后,太乙真人还想办法帮他复活。可以说有这样待遇的,只有哪吒一人。没办法,他的地位从一出生就已经决定。而太乙真人也不过是代师传艺而已。
从这里可以看出,哪吒任正印先锋官,是元始天尊的法旨,是天命所使。
相反,杨戬的法力武力智谋均高于哪吒,但他的地位远远不如哪吒。
杨戬只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弟子,在十二金仙中,太乙真人排行第五,而玉鼎真人排行第九,师父的地位不如太乙,而杨戬本身,也是一个罪人。
杨戬是谁?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中,他是玉帝的妹妹下界与凡人书生杨天估婚配而生的孩子,玉帝的妹子瑶姬下凡被玉帝发现之后,被天兵天将压在了桃山之下,后来杨戬学成了武艺,劈开桃山,才救了母亲。
从这里来看,杨戬劈山救母,就违抗了昊天上帝的法旨,一个待罪之人,怎么能与哪吒这样的天之骄子相比呢。
所以在姜子牙接受元始天尊的法旨,扶周灭商,任命哪吒为正印先锋官,而杨戬也只量个押粮官。
除此之外,中国人也讲究先天后到的。
哪吒作为《封神榜》里的主角之一,从第十一回就已经出现,从姜子牙伐周就开始担任正印先锋官,而杨戬在对战魔家兄弟时才出场,在他出场之时,正印先锋官之位已经确认。
本着先来后到的道理,所以杨戬只能暂居押运粮草的押粮官之位。
一个人的起跑线可以借助外力,但他最终的成果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杨戬作为一个罪人,不管是出生地位还是师父的排名均不如哪吒,但杨戬不自卑,不怨天尤人,他凭着八九玄功和自身的智谋,在殷商大战中立下了大功,最终肉身成圣,成为不弱于哪吒的存在。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杨戬虽然在《封神演义》中是姜子牙帐下的第一高手,却没有成为正印先锋官,从而去押送粮草,说起来和他的身份有关。
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伐纣之后,他的手下共有四个先锋官,分别是武吉、南宫适、哪吒与黄天化。这四个人看似武功一般,但身份却不一般。
先说武吉,武吉本是一个樵夫,差点打死人,后来求到了姜子牙门下,姜子牙以假死之术骗过了西伯候姬昌,救了他一命,从此武吉就投在姜子牙门下,成为他的弟子。
作为他的弟子,肯定享受一定的优遇,而成为先锋官,而武吉能被姜子牙收为弟子,肯定有一定的特质,在我看来,这个特质就是无上的运气,凭着这个绝妙的运气,武吉经历了武王伐纣的大战,斩杀了孙江、孙合,犁锄殷郊,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因为封上无名,得享人间富贵。
再说南宫适,南宫适虽是一个凡人,却与西伯候手下的文士散宜生齐名,是西岐的元老,周文王赴朝歌时,曾命“外事托于南宫适”;伯邑考进京,也命“军务托付南宫适”。从这可以看出,南宫适是西岐的忠心骨干,这样的人做先锋,姜子牙也是经过了一番考量的。毕竟作为西岐大军,身边总得有一个西岐的骨干精英镇着吧。
南宫适只是一个普通人,武功一般,虽说他的光芒在后期被哪吒、杨戬,黄天化等人掩盖,却是有一个大气运之人,经历了一系列战争,笑到了最后。
第三个是黄天化,黄天化的法力一般,却有一个在商朝和西岐都很有名的父亲,那就是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是殷商的大将,地位崇高,权利很大,他的妹子都是纣王身边的宠妃。黄飞虎对殷商忠心耿耿,但自从纣王将妲己纳入后宫之后,开始崇信这个妖妃,甚至害死了忠臣比干,黄飞虎对此很失望,就离开了朝歌,投奔西岐。
由于黄飞虎的崇高地位,他的离开对朝歌是沉重的打击,所以纣王派出了许多奇人异士来追杀,最终经历了一系列苦难,来到了西岐,成为西岐一方的武成王,在伐纣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因为黄飞虎的缘故,黄天化子凭父贵,当上了姜子牙的先锋官。
最后一位是哪吒,哪吒的身份不一般。首先,他的前世是玉虚宫的灵珠子,负有大使命才投胎到李靖家里,经历了一系列苦难,最终来到了西岐,成为姜子牙坐下的先锋官。
哪吒的背后是姜子牙的师兄太乙真人,哪吒的父亲是陈唐关守将李靖,李靖的师父是燃灯道人,总之,哪吒的背景不简单,最终得到了先锋官的大权。
杨戬的法力虽强,但在背景上与这些人相比,差了点意思。
杨戬的父亲是一个凡人,爱上了玉帝的妹子瑶姬仙子,他们二人在凡间生活了若干年,生下了杨戬兄妹几个,最终被玉帝发现,最终压在了桃山之下。杨戬学成法术之后,劈山救母,是孝义的表现。
但他的身份很尴尬,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与玉帝的妹子相恋的结晶,所以他的身份在三界是很尴尬的。另外,杨戬的师父是玉鼎真人,在阐教的十二金仙中,不怎么出名的存在。所以杨戬哪怕法力高强,修成了八九玄功,却在一个重门第的门派中很不受重视。因此与先锋官无缘,也有这个方面的原因。
其次,杨戬的地位也与他的出场顺序晚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在第五十五回,才姗姗而来,送上了周军大营紧缺的粮食,后来姜子牙才给他分封了督粮官的职务。督粮官的职位,虽然比不上四大先锋那么酷炫,也意义非凡,比如说西汉的几大功臣中,萧何就是凭着强大的后勤能力,成为汉初功臣之一。
而杨戬也凭着自己高强的法力,低调不装逼的性格,最终笑到了最后,成为肉身成圣的几个人之一,成圣之后,他没有贪恋天庭的职位,也是众仙中活得最逍遥的人物之一。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渭水边姜子牙垂钓多日,终于得遇文王,被请回西歧做了丞相。文王病逝后,武王上位,封姜子牙为元帅统率西歧兵马讨伐殷商。姜子牙手下兵强马壮,有四大先锋,三大督粮官。哪吒是四大先锋之一,杨戬则是三大督粮官之一。
很多人奇怪,明明杨戬在封神之战中的表现比哪吒更为惊艳,为何却不是冲锋在前的先锋官,而是当了远离战场的督粮官,是与姜子牙的偏见有关,还是与二人地位有关?
先锋官并不是说实力就一定要强于督粮官。姜子牙手下的四大先锋官分别是哪吒、武吉、南宫适和黄天化。三大督粮官则分别是杨戬、郑伦和土行孙。四大先锋官中,武吉和南宫适都只是凡人,黄天化虽然是清虚道德真君的徒弟,但在封神之战中输多胜少,也就一个哪吒还能与三大督粮官一较高下。
从两者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三大督粮官的整体实力明显强于四大先锋。姜子牙才智过人,他不可能看不到这点。选择让杨戬为首的三人做督粮官,只说明了一个事实,在姜子牙看来,督粮官的作用远较先锋官为大。
封神演义是明朝学者许仲琳所著的一本神魔演义小说,既然是演义,自然不可能遵循真实历史。春秋战国时候几大诸侯国之间攻伐,出动兵车千乘、人员数千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行动,但在更早一些的封神时代,姜子牙和殷商之间的兵马对决,却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大混战。
封神之战中,姜子牙所在的西歧一方是阐教支持,殷商一方则是截教支持。除了吕岳曾散布瘟疫让西歧普通人受过灾,偶尔有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之外,双方的这些修行者大部分都是直接对抗,很少有对普通士兵下手。大部分战斗还是要靠这些数量庞大的普通士兵来进行。
数十万兵马,包括部分修行者也需要进食五谷杂粮。不管是什么朝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粮草,兵马分分钟崩溃。姜子牙就是有打神鞭在手,再足智多谋也变不出粮草出来。
选择合适的人选来押送粮草,保证军心稳定,甚至比一场战斗胜利更加重要。在手下这些姜子牙能够使唤得动的人中,也就只有少数几人适合干督粮官这个角色。郑伦是苏护手下的老督粮官,土行孙投诚过来后本领奇特,少有人能对抗。除了这两人外,最让姜子牙放心的就是杨戬。
首先杨戬本领高强,修炼的八九玄功极其神奇。同样修炼了八九玄功的袁洪,被抓后刀砍斧劈皆不能伤,最后还是请出了陆压的斩仙飞刀才除了袁洪。再加上杨戬的纵地金光之术极为高明,能真正打败或者擒获杨戬的人在封神之战中极少。
除了本领高强外,杨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心思细腻,考虑问题周全,性格十分谨慎,从杨戬在封神之战中鲜少有败绩就可以看出来。而这些特质无一不是适合督粮官的。既然是郑伦、土行孙等人失了手,起码也是杨戬这一路可以押送粮草到达军营,保证军心稳定。
对姜子牙来说,其实封神之战的结果是注定的,过程是漫长的,局部的战斗就是输个几场,也不影响大局。保证整个封神之战顺利进行下去才是关键。而数量庞大的凡人军队也是封神之战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毕竟人都没有了,只靠那些修炼者来打吗?所以先保证大军稳定再说。
何况杨戬并不只是只督粮,他不时押运粮草归来,在关键之战中出手,也帮了姜子牙极大的忙。正是在封神之战中立了极多功劳,又活到了最后,杨戬才成为最后肉身成圣的七人之一。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尽管在商周大战时期,阐教十二仙、云中子、燃灯道人甚至老子和元始天尊都曾多次出山相助,但更多时期,姜子牙还是要依靠人间的战将和各洞门人弟子,而在这些人中杨戬无疑是鹤立鸡群的那一个。因此,不少朋友会提出质疑,实力超群的杨戬为何被姜子牙委任押运粮草,而不是做先锋冲锋陷阵?个人认为原因有四。
一 粮草对战争至关重要古典战争小说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规模宏大的战场厮杀,让人热血沸腾,但是我们要清楚,一场大战的背后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而粮草更是重中之重。
常听评书的朋友大概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也就是说在大军出征之前,粮草必须准备妥当,因为充足的补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粮草一旦出了问题,大军就会不战自乱。所以通常在小说中,押粮皆为上将,比如《说唐》中瓦岗势力的第一大将裴元庆就经常负责押运粮草。
《封神演义》中,大周有四大先锋和三大督粮使,四大先锋分别是李哪吒、黄天化、武吉和南宫适(魏贲)。这其中哪吒和天化分别是太乙真人和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两人性格极其相似,都是冲动易怒的,同时法宝不少,武斗能力也很出色。这样的战将冲锋陷阵是把好手,但是如果用来押粮很可能坏事,敌人随便一激怒然后诱敌,就可以成功调虎离山,到时候三军就要饿肚子了。至于武吉和南宫适,虽然本事尚可,但毕竟只是凡人武将,在练气士横行的商周战场限制太大,所以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返观三大督粮使——杨戬、郑伦、土行孙,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各个身怀异术,除了藏在各洞府的顶级上仙,一般人一对一在这三人手中根本占不到便宜,而那些圣人之下的顶级存在基本不可能去做截粮的勾当,所以这三位各领一军押粮基本可保万无一失。比如邬文化夜袭周营,杀死二十多万士卒,三十多员上将,并一路杀进后军囤粮之所。当时姜子牙和武王早已弃大军而走,各洞门人也借五行遁术逃走。奉命镇守后军看管粮草的杨戬却不慌不忙,化作一个更高大的巨人将邬文化惊退,轻松保住了粮食。
有的朋友或许会说,《封神演义》是神话小说,仗基本都靠这些阐教三代弟子打,普通士兵既然作用不大,那么有没有粮草是不是就无关紧要了呢?当然不是,先不说众三代弟子也需要吃饭,就算是他们可以不吃,但是那些普通凡人还是要吃的,就算帮不上忙,人类的战争士兵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总不能因为帮不上忙就不带兵或者把他们都饿死吧。西岐之所以天下归心,主要就是因为仁德,若是当兵的都没饭吃,那还反商干嘛?
所以说,只要牵扯到人类的战争,粮草都是最重要的,那么负责押运粮草的将领自然也得是数一数二的大将。
二 底牌不能翻得太早尽管杨戬和哪吒、黄天化等人一样同为阐教三代弟子,但是论实力,杨戬比师兄弟们至少高出一个档次,甚至放到十二仙中也足以占据一席之地。
杨戬初次登场正赶上佳梦关魔家四将攻打西岐,姜子牙可以说被压制的连头都抬不起来,不得不挂出免战牌。而杨戬到了之后,直接让摘掉免战牌,之后出战喂了花狐貂,等姜子牙等人长吁短叹时,杨戬已经杀了花狐貂回来,让各洞门人惊诧不已。
最终结果表面看来是黄天化杀了魔家四将,实际上若非杨戬偷了魔礼红的混元伞,黄天化的钻心钉早就被对手收了。
小试牛刀之后,杨戬就基本奠定了自己在周营“大拿”的地位,之后每当姜子牙遇见解决不了的问题,基本都是杨戬出面,要么凭借实力解决对手,要么凭借智慧想出破敌之策。不仅如此,杨戬还极有眼界,土行孙的捆仙绳、殷洪的阴阳镜、殷郊的番天印都是杨戬看出跟脚,找到相应的人物解决,好笑的是姜子牙每次都一百个不相信,结果被啪啪打脸。
其实在练气士的圈子里,杨戬的名声也不是阐教其他三代弟子可以相提并论的。九曲黄河阵,杨戬对云霄口称“道兄”,当云霄得知杨戬身份后,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孔宣以五色神光败尽阐教高手,杨戬凭八九玄功逃走,这让号称“圣人之下第一人”的孔宣非常得意,还特意在第二天的战场上叫嚣炫耀。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可以说对于姜子牙来说,杨戬就是他的底牌。收土行孙时,杨戬要去夹龙山找惧留孙,姜子牙一开始坚决反对,后来杨戬不得不去时,姜子牙只能百般叮嘱,让杨戬速去速回,原因就是周营离不开他,怕他不在时土行孙“作妖”。
既然是底牌,那么自然没有随便翻开的道理,就像我们打扑克,谁能上来就出“王炸”?而姜子牙让杨戬在后方做“看粮官”也是这个道理。
三 推进太快不利于封神不少朋友认为,如果姜子牙用杨戬做先锋,可能一早就推到朝歌城下了,黄飞虎、黄天化、土行孙等大将也不会亡于封神之战,这个可能性确实有,还很大,但这并不是姜子牙要的封神大战。
我们要清楚,通过武王伐纣这场大战,是需要凑够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而封神的先决条件就是横死!也就是说这场大战并不是越快结束越好,是需要恰到好处的“死”人的,起码得凑出三百六十五路正神来。如果杨戬担任先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平推,到时候纣王身死,殷商灭亡,回头一数,封神榜上还差一半,那乐子可大了,元始天尊他们要如何向昊天上帝和鸿钧道人交代?姜子牙这个代天封神之人首当其冲的就得倒霉。
所以即便是拖着打,甚至刻意送人头,姜子牙也要通过这场大战把封神榜凑齐,那么自然不会让实力最强的杨戬冲在最前线,对于这点,相信聪明的杨戬也是心知肚明的。
四 一切皆为天数最后一点就是在神话小说中经常被提到的一句话——一切皆为天数。
这是听起来最玄乎也最扯的,但却恰恰是最不可逆的,女娲作为圣人,在纣王题诗后勃然大怒,企图杀纣王报仇,却因殷商尚有二十八年气运悻悻而归。强如女娲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哪吒从出生太乙真人就称其为天选的伐纣先锋,也就是说这场大战中每个人担任什么角色,最终结局会如何早就已经注定,战死也好,肉身成圣也罢,都是不可更改的宿命,所以杨戬只能是督粮使,没有可能成为先锋官。
综上所述,《封神演义》中的商周大战情况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以胜败论,三教圣人需要通过这一战达到很多目的,所以一切已经注定。这样一来,杨戬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就不能以强弱来判断了。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关键,“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至关重要,后勤保障必须到位才能打胜仗。自古以来压粮官都是牛逼的大将。关二爷,张飞,都压过粮,粮草是一个军队的命脉,而且敌军偷袭一般都是奔着粮草去的,必须要有大将镇守。这是兵家常识。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派杨戬去押运粮草,而不是派杨戬上阵打仗?
提到杨戬,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法力高强的二郎神杨戬,他在很多神话小说,或者神话影视剧剧中,都是法力高强、神通广大的形象,比如在《西游记》中就是如此,当然在《封神演义》中亦是如此。
在《封神演义》中,杨戬是阐教玉鼎真人的弟子,在书中他精通八九玄功,是阐教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也是伐纣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本领高强的人,在武王伐纣时,他的师叔姜子牙作为周营主帅,却让他去押送粮草。
那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为什么让杨戬押送粮草,而不直接让他上战场?
首先,作为战将,冲锋陷阵虽然很重要,能扬名立万,但押送粮草也非常重要。
粮草对于战争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历来有很多战场上的胜负,都是粮草所导致的。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如果没有稳定的粮草供给,士兵就没有饭吃,哪来的力气打仗,自然难以打胜仗。
所以,押送粮草之人,不仅需要高强的本领来保证粮草的安全,而且更需要是主帅信任之人。
这两点,杨戬都符合姜子牙的要求。
杨戬本领高强,深受姜子牙的器重,姜子牙把押送粮草的重任交给杨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次,押送粮草是大事,需要本领高强的人,更需要自己信任和能指挥的人。
而对于冲锋陷阵,杨戬虽然也能胜任,但姜子牙并不担心战场上的事。
因为姜子牙背后有元始天尊,还有他众多的阐教众师兄,战场上一旦失利,自有阐教众高手来相助,他根本不用担心敌军阵营的高手。
相对而言,姜子牙总不能让他的众师兄去押送粮草吧。
最后,书中之所以让杨戬去押送粮草,主要还是为了能更好的凸出杨戬的实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杨戬押送粮草之时,他不能冲锋陷阵,在姜子牙与商军对战之时,当敌军中有本领高强的人,周营无人对战应敌时,就需要杨戬这张王牌了。
因为,当到了这个时候,杨戬刚好押送粮草来了,这时他则出站,胜利的打破了危局。
如此,就凸出了杨戬的本领,让他成为了阐教第三代弟子中实至名归的佼佼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