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师父是谁?

黄药师姓黄,和一位知名人士有很大的关系。

不然的话,以他五绝的身手,为什么不要脸,非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从周伯通那里抢一本经书?抢来之后不像欧阳峰一样去学习,而是束之高阁,最终徒弟偷走之后大发雷霆,将所有弟子打断腿之后,逐出桃花岛?

为什么他不顾夫妻之情,坐视身怀六甲的妻子冯蘅耗尽心血去背诵?是因为这本书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他的先祖就是黄裳,而《九阴真经》就是黄药师自己家的东西。

这事说起来得上溯到北宋末年徽宗年间,徽宗皇帝赵佶喜欢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他于政和年间下诏,遍搜普天下道家书籍,进行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印好之后,皇帝圣心大悦,就起名为《万寿道藏》。而委派对这些书进行整理刻印的官员,就是黄裳。

黄裳是一个文官,他苦读诗书,于38岁才考上进士,高中三甲第一名状元。由于他生性好道,喜欢丹道之术,后来被委任刻书事宜。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岁,正在福州知府任上。还是这一年,萧峰、虚竹、段誉等人在雁门关外活捉耶律洪基,迫退辽军,萧峰用一支断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对黄裳来说,这些江湖事离他很远,在校对书籍的时候,害怕错了字而被皇帝责骂,治其罪,就很认真的,以治学的态度一字一句,认真揣摩,并请教道家高人进行校对。几年下来,于道家经典方面,黄裳已经成为天下少有的高手。

这个年龄难免有些腰酸背痛之事,于是黄裳就学习一些道家的吐纳之术,慢慢地悟出了一些武功中道理,无师自通,他内外兼修,成为一个武功高手。

宣和二年,南方方腊起义,他们的背景就是明教,明教又叫摩火教,自唐朝时传入我国,在南方很有市场,他们占据了江南大片土地。徽宗皇帝大怒,就让67岁高龄的黄裳带兵前往平叛。

明教自教主方腊之下都是一些高手,再加上失败后他们的下场会很凄惨,所以打起来将士用命,而禁军不过是领一份饷,在士气上远远不如,训练也不够,打了几仗,禁军都吃了败仗,一败涂地。

这怎么办?指望这些怂包,怕是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黄裳书生意气,就修书一份,要与明教的几个高手比武,对方得知他只是一介文官,还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但他们想不到的是,多年修道的黄裳,身轻体健,武艺高强,一口气打死了明教的好几个护法和光明使者,对方不服,广邀各派高手,来找回场子。他们骂黄裳不讲规矩,明明只是比武,大家点到为止,为什么你出手这么狠辣?

黄裳蒙了:你们忘了我是前来剿灭你们的朝廷命官吗?

又是一场大战,这些武林各派好手从没见过黄裳的武功(废话,自创的),结果又被杀了好几个人,由于对方人数太多,黄裳一看情况不对,就逃之夭夭。

哪知道他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这些武林人士追不上黄裳,就派人到福建延平将他的家人,一家四十多口人给屠了个干干净净,连妇孺都不放过。当黄裳甩脱了追兵,回到家里,再看满目残骸的时候崩溃了,一个老头子无力地坐在地上,看着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几个儿子,儿媳,孙子都死不瞑目,哭得死去活来:

魔教妖孽,我黄裳不报此仇,誓不为人!(从黄裳开始,魔教成为明教的代称)

他知道自己不是这些人的对手(没办法,对方人太多,真有几个高手),就找了一座深山,在里面建了一座草庐开始闭关,他能考上状元,自有过目不忘之能,凭着这个特长,他将那十几个敌手的武功招式,一招一式全记在心里,苦思破解之术。就这样,山中不知岁月,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

当黄裳出山找他们复仇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敌人一个个都不见了,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仇人,此人是灵宿派穆女侠,当年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号称江湖第一美人,而如今已经五十多岁,成为一位鸡皮鹤发的老太太。原来黄裳在山里这么一待,竟待了近三十多年。

这个曾经的江湖第一美人,当年被他伤了肺经,如今躺在床上,形销骨立,那喘气像拉风箱一样,怕是不用他动手,没过几天也会死去。这一下他心里淤积了几十年的仇恨,一下子消失了。他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苍凉和无奈。

老夫已经活了九十多岁了,又有几年可活?但我的心血不能白费,要保留下来,传于后世。

于是他将毕生所学著成了一本书,由于他讲究以柔克刚,以阴治阳,所以这本书起名字叫《九阴真经》,他将经书用油布包了,放在了福建延平老家的一个祠堂里。

三十年后,一个少年在这里玩耍,无意中发现了这本经书,《九阴真经》才得以传于后世。

再说黄家,黄裳以为自己一家人都被杀,整个黄家绝后了,其实不然。

他有一个儿子黄靖,不喜习文,反而对拳脚功夫特别的喜欢,就四处拜访名山,寻找一些武林大派进行学武。

有一天他在天山遇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此人自称虚竹子,非僧非道,一个人在摆一个残局。黄靖家学渊源,对博弈之道颇有心得,和对方下棋,百十回合之后,胜了对方。

虚竹子哈哈大道:我当年因为珍珑棋局,遇到了师父无崖子,当时是误打误撞,又有人暗中相助,才破了局。想不到你竟一个人破局,甚是了得。

黄靖暗想:不就是珍珑棋局吗?我家藏的棋谱中有破解之道。这算什么呢?

虚竹子问黄靖,你可曾愿随我学武?

这正遂黄靖的想法,他连忙下跪,向虚竹子磕头。原来这个虚竹子就是当年的虚竹,天龙三兄弟之一。他本是灵鹫宫主人,后来娶了西夏公主李清露为妻,他们二人过了十年的夫妻生活,但李清露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强势多疑。她把控了灵鹫宫,将原来的老人都赶了出去。

当虚竹子发现不对的时候,整个灵鹫宫已经不是当年的灵鹫宫,仿佛另外一个西夏王庭。元丰五年,宋军围攻西夏永乐川,逼近国都兴庆府,李清露率领由她控制的灵鹫宫重组西夏一品堂,到阵前效力,结果被中原武林人士击败,李清露伤重而亡。

虚竹将她的遗体抢了回来,葬在天山之上,但望着空荡荡的灵鹫宫,他也不愿在里面多呆,就下山云游四方。十年后,他回到天山凭吊天山童姥及李清露,结果在山下遇到了黄靖。

黄靖跟着虚竹学了许多武功,比如说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小无相功,除此之外,灵鹫宫里的各种武学典籍,甚至星相占卜之术,黄靖都有涉猎。

后来,黄靖学成下山,却发现自己家被灭门,父亲也不知所踪,他以为父亲也死在仇敌之手,就离开了延平,将黄家迁到了浙江,在那里他娶妻生子过得其乐融融。

后来北宋灭亡,大宋子民在金兵铁蹄下呻吟,黄靖不愿百姓受苦,就北上寻找康王赵构,后来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名官员。绍兴和议时,黄靖乃主战派,一直呼吁北上收复故土,还我河山。,和当时的岳飞岳王爷相交莫逆。

只可惜赵构此时已经失去了斗志,他畏金军如虎,贪图享受这临安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就听从了秦桧的主意,决定以岳飞一人之性命,换宋金百年之和平。任由秦桧在风波亭上杀害了岳飞。

当时黄靖正在联络百官上万民书,保岳飞性命。消息传来,黄靖吐血三斗:奸贼秦桧误我百姓,当不得人子!

他一边哭一边破口大骂,哪知道第二天,秦桧就下令将黄家抄家,发往云南充军。黄靖不服,前往秦王府行刺,被秦桧网罗的武林高手围攻,最终力竭而亡,砍为肉泥。

你以为秦桧逃过一劫了吗?

绍兴二十五年,秦府。当秦桧正倚案读书之时,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个人。这个人非僧非道,须发苍苍,他堵住秦桧的口,用生死符将其折磨得欲仙欲死,筋疲力尽之时,才用“七色七花之毒”将秦桧毒死。

秦桧已死,他的余党如丧考妣,王氏哭得死去活来。但为了掩人耳目,就对外号称秦相为国效力,鞠躬尽瘁,得了重病而逝。

听闻秦桧死去,皇宫里,一个身着黄袍的中年男子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又涕泪横流:秦贼已死,朕再也不用在上朝时,靴里藏匕首了。

再说黄靖,他有一子一孙,都被发配到云南,孙子在丽江出生,由于他非常佩服唐初的军神李靖,李靖字药师,这个孙子就给自己起名为黄药师(想起名黄靖,但他爷爷叫黄靖,只能避讳)。

黄家家学渊源,脑子很聪明,学什么东西都特别快,学文,不到十岁就可以做出一篇锦绣文章,学武,不到二十岁,已经打遍整个大理无敌手。

他学得挺杂,星相占卜,连种树的书籍,他都喜欢看。只是性格比较燥,像一个愤青,他不满南宋朝廷的举动,就处处大骂。偏偏骂得还很有理。他老爹对他也无可奈何。

有一次,他竟骂当朝皇帝无耻,老年昏庸,活该无子。被老爹一顿棍棒伺候之后,赶出了黄家。

于是黄药师就来到了海外的一座荒岛之下,在这里他遍植桃花,建有奇形八阵,这才有了后来的桃花岛。在这里,他结合爷爷传授他的武功,自行修炼,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直到有一天,他听闻老家福建延平祖宅里被人发现了一本《九阴真经》的书,他想起了自己的先祖黄裳,就发誓一定得到这本书。

他前往延平,格杀了好几派高手,却听闻经书被一长须道人抢走,而这个人就是王重阳。

他顺着此人留下的踪迹一直从福建追到江南,又从江南追到了北方金国境内,最终临南山下,对方停住了脚步。

而和他一起追过来,对经书不离不弃的,还有几个人,一个是大理段氏之后,身形华贵;一个是来自西域白驼山,复姓欧阳;还有一个叫化子,乃丐帮的八袋长老,姓洪名七。

看着这几个人穷追不舍,长须老道停住 了:

诸位兄台都对这本《九阴真经》势在必得,但几个月的较量,怕是一时也分不了胜负。要不老道作东,华山之上,我们一决胜负,以定《九经真经》的归属,怎么样?

(全剧终)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师父是谁?

黄药师没有师父,大部分武功是他自创,但他的确也得了逍遥派的一部分传承。关于其中详细原由,还请磊落故人为大家仔细道来。

却说大理国皇帝段誉,从小仰慕中原文化,即位之后,更是数次向大宋上贡请封,但都被推诿驳回。直到道君皇帝徽宗时,事情才出现了转机。当时,大理国再度准备上供请封,诚意十足,广西的地方官黄磷得知情况,上报给了徽宗皇帝。徽宗皇帝令黄磷在广西宾州筹建国宾馆,以便接待大理国特使。段誉得知消息后大喜,立马派遣特使李紫琮、李伯详出使大宋。

这次出使非常成功,大理使团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徽宗皇帝也很喜欢大理国的进贡,最后还正式下旨册封段誉为“紫金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这是大理国300多年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被大宋册封,并确认为藩属国。此后一段时间内,大宋和大理的交流显著增加。

再说回黄磷,他是促成这次请封成功的功臣,为了表示感谢,段誉邀请他一家来大理做客。黄磷有官职在身,自然不方便前去,但他有一个年方十八的儿子黄浩,对大理国的风土人情早就向往已久,听过大理国王相邀,便请求父亲让自己前往大理,黄磷答应了。

黄浩身长玉立,相貌俊朗,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他来到大理拜见段誉,举止从容,对答得体,很受段誉喜爱,被安排到皇家别院居住。段誉还特别安排了两个下人供他使唤,带他游览大理名胜,品尝美食,参加文人士子的集会的等等。

此时的大理皇家别院,还住着一群特殊的客人。这些人自由散漫,不务正业,只是日日下棋、弹琴,甚至制作机关,穿着戏服唱戏,种种怪状,不一而足。黄浩虽然已是及冠之年,但毕竟少年心性,把那苍山、洱海、三塔等名胜看过一遍之后,便再也提不起出门的兴趣,反而对别院中的这群怪人,生出几分好奇。

黄浩本人也有几分才艺,便试着跟这些人对弈,切磋琴艺,没想到这些人本对他爱答不理,但见他的棋艺、琴技还说得过去,立刻换了一副非常热切的面孔,不但日日拉着他切磋,还都要把自己一身技艺,倾囊相授。

原来这些人,正是苏星河的几位弟子,号称“函谷八友”的康广陵、范百龄等人。除了“阎王敌”薛慕华,其他七人全部到齐。本来,函谷八友名声在外,初到大理时,很是吸引了一些贵族官宦子弟前来拜师学艺,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太过痴狂,教起学生来也是如此,恨不得让人除了吃喝拉撒之外,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到艺术上面,很快就把学生们一一“劝退”,只剩下一位聪慧的少女,还在坚持每日上课。

这个少女叫杨金花,容貌清丽,身份也大有来历,乃是淑妃晓蕾认的义女,段誉亲封的博南县主。数年前,晓蕾在随段誉出游途中忽生怪病,多日呕吐不止,一开始只是无法进食,后来连水都喝不进去。面对这种怪病,宫内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幸亏杨金花献上一剂土方,才救回了晓蕾性命。

段誉和晓蕾对杨金花非常感激,也非常喜爱,于是便收了她为义女。杨金花本是一位普通的白族女子,一朝进入皇家成为贵女,却仍是生活俭朴,毫无架子。唯一一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就是这次找函谷八友学艺。

于是,黄浩和杨金花就成了函谷八友唯二的学生,两人年龄相仿,交流渐渐多了,都觉得和对方相处,令自己十分舒服,两颗年轻的心,不知不觉间越靠越近。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黄浩离家已有五个岁月,早超过了和父亲约定的三个月时间。在离别前日,黄浩和杨金花眼神中都是不舍之色,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日,黄浩满怀怅惘的离开了大理。但他刚骑马出城二十多里,便听后面传来一人连呼“留步”的声音。黄浩勒马回看,只见一个人急匆匆奔来,身形之快,在身后留下数个残影。那身影在他面前定住,大喘了几口气,才说,黄公子,请留步,皇上有旨。

黄浩早已下得马来,他在皇宫宴会上见过此人,知道他是段誉的重臣,大理司空巴天石。原来,杨金花今日凌晨入宫,求段誉下旨,将自己许配给黄浩。白族女子作风开放,向来敢爱敢恨。杨金花此举,颇得段誉欣赏,欣然下了旨意。为了早点儿追上黄浩,段誉还派了大理轻功第一的巴天石前去。黄浩听了巴天石这番话,心中又惊又喜,觉得如在梦中一般,直到他看到那个美丽的身影,缓缓向自己走来。

在黄浩和杨金花回广西的路上,段誉已经派人向黄磷送去书信,解释了这次赐婚之事。此外,还有一大批丰厚的嫁妆,除了晓蕾为杨金花准备的金银首饰,函谷八友等人,也各有琴谱、棋谱、机关术之类的书籍赠送。黄磷对这门亲事,也是非常满意,于是,黄浩和杨金花一回到广西,就立刻成了亲。

黄浩和杨金花婚后不久,进一步加深大宋和大理关系一系列政策受到了宋朝群臣的抵制,认为对大宋边防大为不利。促成两国交好的广州观察使黄磷,自然也就成了被攻击的对象。最后黄磷被治罪,郁郁而终,大宋和大理关系急转直下,回到了原点。

当初,黄磷得势之时,黄家门庭若市,连门槛都要被踏破,黄族中的兄弟都得了不少好处。后来黄磷被治罪,黄家登时变得门可罗雀。黄磷去世之后,族内的其他兄弟,便日日喊着要黄浩分家别过。黄浩看透了这些人的嘴脸,毅然与他们断绝了关系。

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令黄浩意兴阑珊,所幸他和杨金花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并没有受到两国关系和家族的影响。只是,夫妻二人一直有一块心病,就是杨金花多年没有孩子。两人为此到处寻求名医,却一无所获。为此,杨金花多次要求丈夫纳妾,但都被丈夫拒绝。

所幸两人精诚所至,终于得老天开眼,在杨金花年近半百之际,终于怀上了一个孩子。见妻子终于怀孕,黄浩一开始十分开心,但这种开心很快又转为对妻子的忧心,毕竟对于女子来说,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而对杨金花这个年龄的女子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为了妻子的安全,黄浩坚持要她打掉孩子,但杨金花说什么都不肯,说要她打掉孩子,就和杀了她没有分别。看妻子如此,黄浩只好小心呵护,还在卧室内挂上一副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像,日日祈祷妻子消灾延寿。

八个多月后,杨金花艰难诞下一子。黄浩见母子平安,如释重负,欢喜之余,问杨金花给儿子起什么名字,杨金花面带微笑,以手指药师琉璃光如来佛像。黄浩立刻会意,为儿子起名为黄药师。

黄药师天资聪颖,三岁识字,五岁已通读《四书五经》,七岁时已能和黄浩为他请的先生辩论。由于老师教的东西根本不够黄药师学的,所以他就四处找书读,一日甚至把杨金花当初的嫁妆翻了出来。这一翻不要紧,竟然翻出了一位武学绝顶高手,天下五绝之一。

原来,当初西夏公主李清露将晓蕾送给段誉,为了引起大理国的足够重视,配送的嫁妆,规格不下于王候家的贵女。而且其中除了天文数字的财货,还包括了数十本武学秘笈,李秋水教李清露的“小无相功”,也在其中。晓蕾成为段誉的淑妃之后,渐渐的就淡忘了这些武学秘笈,直到她送义女杨金花出嫁,她想到杨金花或者需要,便把这些武学秘笈,又打包放在了杨金花的嫁妆之中。

黄药师得到这些武学秘笈,便偷偷试炼,所幸他武学天分极高,许多江湖中人练武时的难关,于他都是一片坦途,仅用了三年时间,他的“小无相功”已登堂入室。有了内功根底,再练其他武学,更是一蹴而就,两年时间,已将这些武学秘笈,全部练成。

黄浩和杨金花二人都不懂武学,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已成为一流高手。黄药师十三岁时,一日黄家来了五个盗贼,手持利刃,逼问黄浩家中财物所在。黄浩本想破财免灾,谁知那些盗贼得了财物,还要杀人灭口,就在万钧一发之际,黄药师突然出现,举手投足之间,便将五个盗贼尽数制住。黄浩见儿子如此神通,惊得目瞪口呆,而后又觉十分欣慰。

两年后,杨金花撒手人寰,黄浩很快也追随妻子而去。临终之际,黄浩告诉黄药师,世间丑恶,人心如狱,他本有心买船入海,去寻海外仙山隐居,只是随着年华老去,心有余而力不足,终未一偿所愿。若黄药师亦有此想法,又或者有任何理想,要及早成行,及早动手。

黄药师将父亲的这番话,牢牢记在心中。他埋葬了二老之后,便乘船入海,四处寻找宜居之地。如此在海上漂流了数月,一日,一座大岛出现在眼前,只见岛上高山悠悠,礁奇石怪。林木葱翠,桃花欲燃。黄药师心中实在欢喜,便上了岛。

此后,黄药师在岛上刻苦经营。在依山傍水之处,建起十数座亭台楼阁。在土地平坦之处,又种下万株桃花。此外,又巧妙利用地势、巨石、林木,以五行八卦之术,设下无数机关。

终于在七年之后,使这座岛屿初具气象。后来,这座岛被黄药师命名为桃花岛,他本人也自称为桃花岛主。

七年间,黄药师武功大进。他所学的武学秘笈,已经是天下顶尖的武功,但黄药师并不甘心只学前人,而是以绝艳惊才,创制出多门绝学,如落英神剑、兰花拂穴手、碧波掌法等。而其中最厉害的一门绝学,使他在十年之后,凭此与天下绝顶高手争锋,在五绝中夺得一席之地,这门绝学的名字就叫作:

弹指神通!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师父是谁?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金童写的武侠作品《谁是大英雄》,里面明确讲到黄药师的师傅是周侗。

据说 周侗是南宋奇人,精通各家武学,又会行军布阵之法,平生志向就是收复中原。奈何当朝皇帝没有北伐的决心,他也是报国无门。看看自己年事已高,壮志难酬,唯有培养一个能继承他平生所学的传人,待到明君执政,就可抱效国家,完成他的心愿。

周侗游历四方,于东海之滨遇一少年,天资聪慧,根骨绝佳,于是悉心教导,尽付所学。待少年学成,周侗发现此子性格乖僻,难以相处,虽琴棋书画、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样样精通,但就是不喜与俗人为伍,更不愿受人差遣听人号令,所以只能行走江湖独来独往,根本不可能带兵打仗受人节制。于是只能将此人放归山林。

没错,此人就是黄药师。平生最敬佩忠臣孝子,自己却不愿为官为将。

周侗看大号练废,只能希望在有生之年重练小号。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培育出另一位奇才,即是岳飞岳武穆。

换言之,岳飞和黄药师是同门师兄弟。

少时看《谁是大英雄》,感觉故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前几年在网上看到,试着重读,却发现文笔粗陋,读来无味。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搜来看看。

射雕英雄传,黄药师师父是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