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太史慈属于强一流高手。曹魏阵营当中的一流高手有:徐晃、张辽、张郃、高览、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臧霸、文聘、曹休等人。

那么这十几位一流高手,又有哪些人跟太史慈相当,处于同一档次呢?

太史慈因为牺牲得比较早,所以他单挑的一流高手不多。好在他单挑了曹魏大将张辽,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他们单挑的结果如何?请看《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张辽纵马当先,专搦孙权决战。孙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看到了吗?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这几乎就是一流高手之间单挑的极限合数了。这充分证明:太史慈和张辽两人的武功修为不分轩轾,属于同一档次,都是强一流高手。就是说,他们都是一流高手中的佼佼者。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其他一流高手的单挑情况:

夏侯惇单挑张辽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张辽单挑张郃捉对厮杀,不分胜负。太史慈大战孙策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后来两人又下马步战五十多合,依然不分胜负。张辽大战凌统五十合,不分胜负。文聘大战魏延半天,合数不明,不分胜负。姜维大战邓艾三十多合,不分胜负。邓艾大战文鸯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乐进大战凌统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乐进大战臧霸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大战程普,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通过以上十场一流高手之间的单挑,我们可以看到:一流高手之间的单挑,大部分都在五十合以下,三十合以上是不分胜负的。

因此,两人如果能够颉颃三十合到五十合不分胜负的话,基本就可以锁定为同一档次的高手。当然,特殊情况不算。像关羽大战纪灵三十多合不分胜负,因为关羽有明显的放水心态,所以不能把纪灵等同于关羽这样的超一流高手。

这十几场一流高手之间的单挑,超过五十合不分胜负的,只有三场。就是:张辽大战太史慈七八十回合;太史慈大战孙策五十+五十回合;魏延大战文聘半天,应该超过了五十回合也不在话下。

也就是说,张辽大战太史慈的这七八十回合,充分证明了他们两人是实打实的属于同一档次的高手了。再打下去,就可能发生意料不到的结果了。毕竟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嘛!所以,作者也就没有安排他们再打下去,只是告诉大家他们同属于强一流高手即可。

张辽和太史慈是旗鼓相当,那么曹营之中还有哪些高手也和太史慈属于同一档次呢?

我们可以参照张辽,来界定曹魏集团的强一流高手还有哪些。

第一、夏侯惇,理由就是:他大战张辽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应该看做是和张辽棋逢对手了。所以,夏侯惇=张辽=太史慈。

第二、张郃,理由就是:他和张辽捉对厮杀,不分胜负。捉对厮杀的合数应该不低于三十合,所以也应该看做他是和张辽属于同一档次的高手。即张郃=张辽=太史慈。

第三、徐晃,理由就是:

以许褚为参照,徐晃的武功修为不在张郃和高览之下。因此他比太史慈只高不低。

第四、文聘,理由就是:参照魏延。

文聘大战魏延半天,不分胜负。说明文聘的武力值=魏延。

魏延大战庞德上百合,被庞德杀退,说明魏延也属于强一流高手。因此文聘也是强一流高手。

第五、夏侯渊,理由就是:

夏侯渊曾经大战黄忠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还大战张飞几十合,被张飞杀退,证明他也是强一流水平。

第六、曹洪,理由就是:大战马超四十多回合,虽败犹荣。

因为他在马超手下坚持的合数比张郃还要多出二十回合,证明曹洪如果超常发挥,也具备强一流高手的素质。

这样,曹魏大将中相当于太史慈的高手就至少有:张辽、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张郃、文聘、曹洪七位高手。由此可见,曹操兵多将广,此言真实不虚啊!

曹操手下的超一流高手只有:典韦、许褚、庞德三人,不如蜀汉集团。但是,曹魏集团的一流高手却济济一堂,这是他能够屡次打败刘备的主要原因之一。刘备集团的将才呈“哑铃型”,曹魏集团的将才则呈“纺锤型”。这是他们两个集团的特色之一。

我们无论干任何事情,团队人才如果呈“哑铃型”的发展趋势,即:两头尖,中间少,我们就不能不保持警惕啊!

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太史慈,是山东东莱人,但是由于一些原因,离开了北方,流落到南方,最终归顺了孙策,成为江东的一员猛将。我们知道,山东人普遍长得高,如诸葛亮身高八尺(约1.84米),程昱身高八尺三寸(约1.91米),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约1.78米),这些人即使放到现代,也是高个子了。

一个人长得高大魁梧,力气也大,战场厮杀占优势,太史慈来到江东后,他的身高秒杀大部分人,战力很强,江东只有小霸王孙策能够和他匹敌,能和他战成平手,其他人都不是太史慈的对手。孙策是江东主公,因此太史慈就是江东的第一猛将。从以下两个战绩可知。

北海之战:太史慈不畏身死,孤身一人杀入黄巾军之中,“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突围向刘备求救的时候,管亥亲自带着数百人拦截,只见太史慈拈弓搭箭,一箭射中一个,箭无虚发,吓得黄巾军不敢来追。

神亭岭之战:太史慈只带着曲阿小将迎战孙策及其十三随从。这十三随从之中,不乏程普、韩当之类的高手,太史慈没有一丁点惧怕。他和孙策大战至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两人互相夹住对方的枪,一起落马。即使落马,两人依旧厮杀,孙策抢了太史慈背后的戟,太史慈抢了孙策的头盔,算是平手。正是这一战,奠定了太史慈在江东第一猛将的地位。

那么江东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的哪些武将呢?太史慈的战力相当于在曹营之中张辽、夏侯惇、徐晃这三个曹将,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其一,合肥之战中,太史慈和张辽七八十回合战平。

合肥之战中,张辽向孙权下了战书,太史慈替主公孙权出战,在两军阵前和孙权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已经是江东第一猛将了,却只和曹营之中的张辽战成平手。此时,乐进看见吴军中的孙权,于是提刀上马,直奔孙权而来。宋谦和贾华两人匆忙拦截乐进,后来,曹营之中的李典拈弓搭箭,一箭射中孙权手下大将宋谦,张辽乘势掩杀,杀败孙权。程普及时赶到,救回孙权。太史慈和张辽两人的单挑被打断,回合数定格在七八十回合。

正面交战中,曹营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和太史慈七八十回合战平,说明两人的战力差不多,在同一级别。

其二,曹营之中,夏侯惇、徐晃两人的战力和张辽差不多。

以张辽为参照物,接下来看看曹营之中哪些大将的武功和张辽差不多,就知道太史慈的战力在曹营之中相当于哪些人呢。

典韦和许褚两人是曹营之中战力天花板,是曹营之中并列的第一猛将。此二人的战力远高于张辽,当然比太史慈厉害。典韦虽然早已战死,但本文探讨的是张辽的战力相当于曹营的哪些武将,因此把典韦加进来考虑。

除了典韦和许褚两大虎将外,只论战力,曹营之中接下来战力最强的应该是庞德,庞德曾是西凉马超副将,骁勇善战,尤其是他那股不怕死,敢于拼命的精神,不是张辽能够相比的。如襄樊之战,庞德带着棺材出战,摆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态度,和关羽大战一百回合,战成平手。因此庞德的战力超过张辽。

夏侯惇,是曹营之中的“平头哥”,无论对手有多么厉害(吕布、关羽),他都敢冲上去,比划两下。然而,夏侯惇的真实战力比吕布、关羽等超一流猛将差远了,尤其是他在盲了一只眼睛后,战力急速下降,最多也就能战平张辽。

徐晃的武器是大斧头,力大无穷,他曾五十回合战平许褚,但是综合考虑他的其他战绩,如他二十回合败给颜良,因此徐晃的真实战力应该和张辽差不多。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曹营之中直接和太史慈战平的是张辽,而夏侯惇、徐晃两人的战力和张辽差不多。

因此,只论战力,江东第一猛将太史慈相当于曹营之中的张辽、夏侯惇、徐晃三人。你们认为还有哪些人呢?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个人也觉得太史慈的战力,大致相当于曹营之中张辽、夏侯惇、张郃以及徐晃的水平而已!

先说张辽。张辽其实与人单挑作战的例子很少很少。关于张辽战力的最高评价就是关羽对张飞说过的“此人(指张辽)的武功不在你我之下!”张辽厉害的主要是在统兵作战方面,例子也是只有濡须之战一个而已。

夏侯惇作战的主要特点就是勇猛、敢拚命。在这一点上就与太史慈作战特点无限接近了。太史慈唯一能反超夏侯惇的或许只有在弓箭方面吧!有意思的是,夏侯惇偏偏就是被弓箭射瞎了一个眼睛!

至于张郃、徐晃二人,都是曹营中出了名的会保存实力的主儿。在长坂坡,张郃被赵云大约三十回合打败过;而徐晃也是大约三十回合左右败于张飞、关羽之手。只是等到曹魏后期,等到蜀汉五虎上将等人基本都不在人世的时候,张郃、徐晃二人就开始出来表演了。

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你好,我是国风

三国〈演义〉时代武将等次,超一流武将吕布赵云,吕布出场就是天下无敌,无人敢与之单挑,果然不出个三五个顶级大将,根本不可能也与之一战。所以才出了三英战吕布,曹营六虎围吕布!赵云是平生的天下无敌,一点一点的打起来,最终打到人见而避之〈不知死活上来挑战赵云的基本上都死了〉。

一流武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典韦,颜良,文丑。这几位的武义名望都是天下有目共睹。单挑也是少有人敌。再准一流武将,还能算上许褚,徐晃和刘备,这三位都是二流以上,但有略弱于一流武将的存在。

二流武将:孙坚,夏侯惇,夏侯渊,曹洪,张辽,高顺,张郃,高览,庞德,魏延几位,虽各逞一时英雄,但实在由于前面的几位太过高光,难显他们的熠熠生辉!

往下就是三流的武将了:孙策,太史慈,周泰,于禁曹仁,李典,乐进,甘宁,李通,刘备阵营的刘封,关平,周仓,关兴,张苞等人!当然还有四流,投降曹营的那些小卡拉咪比如蔡瑁,张允,魏续,宋宪以及江东那些程普,黄盖,韩当,潘璋之流!

基本单挑的规律是,一个超一流武将可以战平两个一流武将,同样一个一流武将可以战平两个二流武将,以此类推。

而太史慈仅仅能排入三流武将。在江东可能所向披靡〈因为就像关羽所视“江东鼠辈”江东就是一群鼠辈,毫无建树,鼠目寸光的鼠辈〉但放眼中原和西蜀,这等水平也就仅仅够给人家提鞋了!中原一个张辽,800大兵打败孙十万,吓得江南小儿不敢夜啼。成为全天下的笑柄!可如此之40万中原狼兵饮马西南,与蜀汉争雄汉中,却被打得遑遑而退。又成了武汉的笑料!

所以三国最拉卡的就是东吴!唯龟缩自保之徒,根本不足争雄天下!太史慈在这种地方称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单挑能力没得说,能和孙策打平手至少力量方面很强,而且弓马娴熟,长枪短戟都耍得不错,三国志11更是单独给了他一个戟神,说明用武器的技巧性也很强。但是带兵方面应该不是很拿手,至少没有单独做统帅打赢过大仗。所以曹魏阵营和他比较接近的人是王双。

江东的第一猛将太史慈,只论战力,相当于曹营之中哪些人的水平?

太史慈比黄忠强。弱于关张赵马。不亚于张辽和夏侯惇。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刘表的侄子刘磐进犯孙策,太史慈击败刘磐。刘磐手下大将就是黄忠。黄忠中年跟太史慈交过手的,从数据看刘磐战败。太史慈从孔融处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向刘备求援。三国志没有把太史慈列为十二虎臣,而是和各诸侯列为一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