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孙坚身边有四员大将,一直跟着他并肩作战、形影不离。他们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

这四员大将的武功修为应该差不多,个人认为祖茂略低一筹,其他三人属于同一档次。至于谁最高,由于他们没有比试过,也没有共同的对手作为参照;因此,我们只能从《三国演义》中寻找蛛丝马迹,来做出判断。

我们还是以归纳总结法,以他们的综合表现来比较高低吧。祖茂最低,是因为他没有什么战绩,第一次出场就被华雄斩杀了。他没有积分,因此只能排除在外了。

我们对程普、黄盖、韩当的战绩进行总结概括如下:

第一、程普的战场表现:

1、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孙坚作为盟军的先锋大将,程普是副将。第一次单挑,一矛刺死华雄的副将胡轸。

2、跨江之战,纵马上前捉拿黄祖,黄祖仓惶逃跑。

3、战不数合,一矛刺死刘表手下的战将吕公。

4、战不数合,打败蔡瑁。

5、孙策平定江东之战,大战太史慈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因为刘鹞鸣金收兵而退回。根据太史慈的话,好似程普处于下风。太史慈当时回去盛气凌人地质问刘鹞,说:

“我正要捉拿贼将,何故收军?”

这是《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中的原话。根据太史慈大战孙策的表现来看结合太史慈大战程普的体验,程普的武功修为的上限应该略微低于太史慈。

第二、黄盖的战场表现:

1、大战蔡瑁,四五合一鞭打中蔡瑁的护心镜,蔡瑁大败而归。

2、不到两合,生擒黄祖。

3、战太史慈的副将张英,不数合,张英因为后军大乱而主动退却。

黄盖生擒黄祖意义重大,孙策就是用黄祖换回了孙坚的遗体,得以凝聚了江东众将士的军心,为以后消灭黄祖夺取荆州奠定了基础。但是,黄盖因为在斩将杀敌方面乏善可陈,因此他也不可能竞争第一大将。

第三、韩当的战场表现:

1、一刀斩杀江夏副将张虎。当时是张虎看见战友陈生被孙策一箭射死,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被杀的。

2、三江口之战斗中,站在船头,一枪刺死曹将焦触。可以说是干净利索,手段麻利。

3、跟随周瑜参加争夺南郡之战,大战曹洪三十多回合,曹洪诈败而走。

4、联手周泰,大战许褚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

5、夷陵之战,他和周泰面对蜀汉勇不可当的小将关兴和张苞,不敢迎战,落荒而逃。这是他的污点。这说明韩当武功修为的上限就是曹洪。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四员大将当中还是程普应该脱颖而出,排名第一的。原因如下:

第一、程普和韩当虽然斩杀敌将的数量相同。但是,含金量却略微有所差距。

1、程普刺死的两员战将,都是正面交手刺死的。而韩当斩杀的张虎则是因为张虎的惊慌失措,韩当才一击得手的,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2、韩当刺死的焦触是曹操的手下。原著当中,多次提及曹将不善水战,而江东的将士长期水战。所以,在摇摇晃晃的大船上,韩当斩杀不识水性的焦触,含金量着实不高。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武艺再高,如果不识水性,到了船上,武力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任人宰割了。《水浒传》中的李逵就是这样。

第二、程普的武功修为上限要高于韩当。

程普的上限是太史慈,面对太史慈,程普毫不畏惧,勇敢迎战。

而韩当面对不如太史慈的关兴则不敢迎战。韩当的武力值上限就是曹洪的水平,还不如关兴。我们知道:在一流高手中,太史慈是名列前茅的;而曹洪几乎就是垫底的存在。由此可见,程普的武力值上限绝对是略微大于韩当的。

第三、根据“江表十二虎臣”的排名。

在江表十二虎臣当中,程普排名第一。韩当则排名第三。这些虎臣应该都不是按照统兵能力排名的,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武功修为和功劳高低来排列的。程普第一,黄盖第二、韩当第三是实至名归的。

当然,程普也可能不是绝对的第一。不过,由于东吴大将的战斗经历,远不如曹魏大将和蜀汉集团大将的经历那么丰富多彩;又没有多少可以参照的战例和人物,所以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即使是有些出入,也实在是别无他法了。

《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孙坚的四大猛将指的是孙坚讨董卓之战时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将,要比较他们的武艺高低,就要先看一下他们的表现了:

程普

程普善使铁脊蛇矛,第一战是在汜水关战华雄部将胡轸,两人只打了几个回合,程普就一矛刺中胡轸咽喉,将他杀死。此后在孙坚攻打刘表之战中,程普数合杀败蔡瑁,数合刺死吕公。在平定江东之战时,程普和太史慈打了三十合不分胜负。

黄盖

黄盖用的兵器是铁鞭,他第一战是在孙坚脱离联军返回长沙途中遭遇刘表拦截时,对战蔡瑁,结果没几个回合黄盖就一鞭打中蔡瑁的护心镜,蔡瑁败走。在此后的孙坚和刘表之战时,黄盖又两合活捉了黄祖。在平江东时,黄盖还出战过张英和周昕,不过这两战没有来得及分出胜负。

韩当

韩当的兵器是一口大刀,第一战是跨江击刘表时迎战黄祖部将张虎,两人战到二十多合时张虎力怯,随后因为陈主被孙策射杀,张虎大吃一惊,被韩当斩杀。此后在赤壁之战时,韩当水战斩杀曹将焦触,南郡之战和曹洪战三十合曹洪诈败而走,濡须之战和周泰一起迎战许褚,双方打了三十多合各自退走。

祖茂

祖茂所用兵器是双刀,他比较倒霉,出场第一战就遇到华雄,为了保护孙坚,他戴上孙坚的赤帻吸引追兵,结果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四人战绩看谁最强:

祖茂没有任何战绩就被杀死,所以首先排除。

其次韩当和曹洪战三十合没能真杀败曹洪,而程普对战太史慈三十多合不分胜负,太史慈明显要强于曹洪。而且程普杀死胡轸、吕公,击败蔡瑁都是短时间内完成,表现优于韩当二十多合才杀死张虎,所以论武艺程普应当强于韩当。

而程普和黄盖则不太好比较,两人都打过蔡瑁,程普数合杀败蔡瑁,而黄盖则一鞭打中蔡瑁护心镜,应该说黄盖表现优于程普。但是程普对战过太史慈打平,黄盖缺少和一流武将交手的战绩,所以两个人各有优劣。

所以综合看,孙坚手下四将里程普和黄盖两人最强,接着是韩当,而祖茂最弱。

《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东吴老主公是孙坚,他手下有四大猛将,一直追随着他东征西杀,屡建功勋。

这四位猛将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

咱们就通过各位猛将的战斗记录来分析一下,这四位猛将的武力值孰高孰低。一、程普

除了历任主君之外,程普的威望在东吴军队中是最高的,他壮年追随老主公孙坚,又辅佐孙策开疆拓土,后又扶保孙权,历辅三代主君,久经沙场,劳苦功高。

程普的武器是一杆铁脊蛇矛。看一下程老将军的战绩:

1.汜水关一战,对阵胡轸,战不数合,程普一矛刺中了胡轸的咽喉,翻身落马而死;

2.砚山之战,程普对阵蔡瑁,战不数合,蔡瑁抵挡不住,拔马败阵;

3.砚山之战,程普保着孙策突围,路遇吕公,战不数合,一矛刺吕公于马下;

4.荆州东门外,程普来擒黄祖,黄祖逃走;

5.刘繇大营外,程普挑战,太史慈出迎,两将大战三十合,未分胜负

程普老将军还是相当厉害的,5战4胜,斩杀敌将3名,战斗效率非常之高,真是让人没有想到。 二、黄盖

黄盖也是早年追随孙坚的老部下,忠诚耿直,性如烈火,刚正不阿。

黄盖的武器是一对水磨钢鞭。咱们来看看黄老将军的战绩表:

1.孙坚率军回江东,路过荆州,刘表拦截,蔡瑁出阵,黄盖迎战,战不数合,黄盖一鞭击碎了蔡瑁的护心镜,蔡瑁逃走;

2.砚山之战,突围途中,两个回合生擒黄祖;

3.牛渚滩之战,黄盖对阵张英,战不数合,张英寨中起火,张英急退军;

4.会稽之战,王朗与太史慈交锋,王朗部将周昕助战,黄盖接住,正斗间,王朗军后大乱,周瑜和程普袭来,王朗、周昕退走;

5.赤壁之战,黄盖率火船向曹军进发,文聘来拦阻,被黄盖一箭射倒;

6.赤壁之战,混乱中被张辽一箭射中肩膀,落入江中。

黄盖总共参加6场战斗,有效胜绩是4场。老将军威武!三、韩当

韩当也是最早追随孙坚的老队员。他比较多能,水战、马战皆精,兵器是长枪,也会使刀。

咱们看一下韩当的战绩:

1.邓城之战,孙坚与黄祖对阵。黄祖下令部将张虎搦战,韩当舞刀相迎。战二十余合,黄祖部将陈生见张虎力怯,飞马助战,被少年孙策一箭射中面门。张虎大惊,措手不及,被韩当一刀斩杀;

2.长江水战,曹操部将焦触驾船来战,韩当挺长枪将焦触刺死;

3.樊城之战,韩当与曹洪交锋,大战三十合,曹洪诈败而走;

4.合淝之战,韩当与周泰双战许禇,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韩当总共厮杀4场,有效胜绩是两场。四、祖茂

在追随孙坚的老部下中,祖茂是最不幸的一位。他的武器是双刀,只参加过一场战斗,就壮烈牺牲。

1.汜水关之战,华雄夜袭孙坚大营。孙坚猝不及防,慌忙逃走,全军溃散。祖茂保着孙坚逃跑,见孙坚头上赤襀太显眼,祖茂就与孙坚交换,戴在自己头上,引开追兵。

祖茂将赤襀堵在残檐上,躲入林中,华雄追来,祖茂偷袭,被华雄一刀斩杀。分析四人的武力值高低,程普的武艺无疑是最高的,战绩最好,还能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负。

黄盖的武力值应与程普在伯仲之间,与蔡瑁一战,表现似乎还强过程普,但黄老将军的斩杀率太低,只生擒过一个黄祖,攻击力应弱于程普。

韩当的表现比较一般。二十回合拿不下黄祖手下并不出名的部将张虎,还要靠少年孙策的帮忙;与曹洪战三十合,曹洪诈败,很从容;与周泰两人都打不退许禇。韩当唯一的斩获是以自己精通的水战方式刺死了旱鸭子焦触。

祖茂就比较悲摧了,偷袭的状态下,在华雄马前都没有撑住一个回合。在孙坚四将中,他应该是最弱的。

所以,四人武力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应该是:

1.程普、2.黄盖、3.韩当、4.祖茂。

《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所谓孙坚的四大猛将,应该指最早跟随孙坚、在讨伐董卓时出场的四将——程普程德谋、黄盖黄公覆、韩当韩义公、祖茂祖大荣

那么,我们就按照书中的介绍顺序来分析一下四将的武艺高低排序。

程普

程普是东吴诸将中最为年长、资历也最老的一位,因此在他不满周瑜年纪轻轻位居其上时,周瑜没有选择硬刚,而是用宽容豁达感动了程普。而得到程普的支持与认可才让周瑜完全成了能够震慑三军的大都督,由此可见程普在东吴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最早跟随孙坚的“三朝元老”,程普的武艺在整个东吴算是不错的,他的武器叫做“铁脊蛇矛”,是书中不多拥有专属名称或者说准确分类武器的大将,这样的待遇连赵云和马超都没有。大战汜水关时,华雄麾下的胡轸数合间便被程普刺中咽喉而死;与荆州刘表的大战,程普败蔡瑁、退黄祖、刺死吕公;孙策平定江东时,程普三十合战平东莱太史慈。可以说,在相对比较边缘化的东吴,程普是能够跻身前列的大将,低于孙策、太史慈、甘宁,高于后起之秀的丁奉、陈武等将,大致水平与凌统、周泰相比不遑多让,在全书属于准一流级别,与文聘、曹洪、乐进相仿佛,在四老中排名第一。

黄盖

黄盖的资历和程普差不多,但他只是一员单纯比较受尊重的老将,论地位不如程普。不过就演义来说,黄盖的笔墨要比程普多,知名度也更高,即便没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多少对“苦肉计”也有一定的了解,当初在向周瑜献计时,周瑜极为惊讶,甚至第一反应是有人授计于黄盖,从这个角度讲,黄盖也算得上智勇双全。

黄盖的武艺和程普很接近,甚至很难准确判断出二人谁高谁低,在面对蔡瑁、黄祖时,黄盖的表现基本和程普差不多,同样是两战轻松取胜。将他排在程普之后,是因为黄盖没有与一流大将交手的战绩(程普三十合平太史慈),所以只能屈居第二。

韩当

韩当这个人物个人觉得比较悲催,同为“四老”,祖茂为救孙坚早逝,程普地位崇高,黄盖受人尊重,只有韩当看起来和后加入的“晚辈”没什么区别。

比如在东吴作战派将时,几乎没有人会指派程普和黄盖去做什么,连周瑜、孙策那样的人物都是这样,但在对韩当的使用上就随便得多,丝毫没有老将的优待。这或许是韩当年纪相对于程普和黄盖较轻的原因。

就武艺而言,韩当的战绩只能算凑合,他曾经二十合使张虎力怯,这个张虎不是张辽的儿子,而是黄祖的部将,只能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酱油,但韩当足足用了二十合,同时只是使对方力怯也就是处于下风,并没有完全取胜。

另外,联手周泰三十合只是与许褚战平。许褚虽然是超一大将,但他对战一流的战绩并不出色,甚至没赢过,比如对徐晃和高览。而韩当联手在东吴武艺排名前五的周泰也只是堪堪与许褚战平。可见他的武艺排不进准一流,大致只能算作二流武将。

祖茂

很多人因为祖茂与其他三将被一起介绍而认为他的实力对比三将不遑多让,连带着华雄的武艺地位也水涨船高,也间接拉高了关羽。

我们先来看看斩杀祖茂的华雄。杀死鲍忠、俞涉、潘凤三个实力不明的战将,看起来很猛,也被很多朋友认为是一流大将,然而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并没有赤兔马的加成,而书中也说关羽虽然只是个马弓手,但气宇轩昂、相貌堂堂,华雄不可能洞悉关羽的职位而因此轻敌。结合当时的气候和“酒尚温”得出的时间看,关羽从出阵到斩杀华雄回来,前后加起来也就十几分钟,等于说真正的交锋中,华雄是被秒杀的。关羽虽然是超一上将,但是被直接秒杀的很难在武艺上给予太高的评价。

而就是面对这样的华雄,祖茂在埋伏偷袭的情况下被轻松反杀,可见单论武艺,祖茂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五渣,无法与程普等三将相提并论。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四将的武艺顺序与书中对他们一一介绍时的顺序一样,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这其中程普和黄盖属于准一流,韩当属于二流,而祖茂根本不入流。

《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孙坚四大猛将"普盖当茂",当以程普最为厉害,他曾是孙坚手下第一大将。孙坚死后,他又为帮助年仅十七岁的孙策开拓江东,冲锋陷阵,立下头功。是为东吴大都督。

孙策遇害,临死之前嘱咐大弟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周瑜是孙策连襟加密友,年轻,文武双全,孙权军政大事皆赖周瑜和鲁肃。

赤壁之战前,孙刘结盟,孙权重组军队,任命周瑜为大都督,而老都督程普改为副大都督。黄盖、韩当等老将为程普鸣不平,程普也告病休假。

周瑜不动声色,将东吴军队各方有条不紊地开动起来。最后,周瑜恭敬地请教老将军程普,帮助自己打好赤壁之战。程普被周瑜的诚意和恭敬态度所感动,愿协助周瑜打好天王之战。

在程普的大力协助下,周瑜的防务工作已做到点水不漏。老将黄忠也向程普献计,愿以一己苦肉计和诈降计迷惑曹操,争取"里应外合"火烧赤壁。

在周瑜、程普的同心协力下,东吴和刘备共同取得了赤壁大捷。

程普为孙坚二代三主中,建树巨大,功勋卓著,在东吴十二虎臣中名列第一。

《三国演义》的孙坚四大猛将,谁的武功厉害?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奸臣当道,群雄并起。各地军阀混乱不堪,连年征战。当然在这乱世之中,也是名将辈出之时,如蜀汉五虎大将,曹魏五子良将等人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上将。

而东吴呢,有十二虎臣征战天下,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组合,就是孙坚手下四大战将: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他们四人是“江东猛虎”孙坚手下最厉害的四员大将,作为江东最早的武将,除了祖茂过早阵亡外,其他三人都历任三代,可谓江东宿将,那此四人如果只论武力,该如何排名呢?他们结局又如何呢?

第四,祖茂,字大荣,手使双刀。在董卓祸乱天下的时候,众诸侯应曹操之召,各率人马会盟于洛阳。当然作为长沙太守的孙坚也来前来会盟,各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命孙坚为先锋大将,直击汜水关。当然董卓也不是吃干饭的,命大将华雄与部将胡珍,赵岑,李肃前来镇守汜水关。

由于孙坚骁勇,更兼手下有四员大将,所以华雄没有敢直面对敌,只是固守。而十八路诸侯人齐心不齐,作为总督粮草的袁术更是心怀不轨,不给孙坚分发军粮,而是坐观成败。华雄得知情报后,李肃建议夜袭孙坚营寨。果不其然,孙坚军夜中毫无斗志,华雄兵马杀到,与联军大战到一起,孙坚与华雄大战几个回合,因为是偷袭,李肃带兵又到,所以孙坚大败而逃,此时只有大将祖茂跟随。

祖茂认为孙坚赤帻太艳,于是让孙坚与自己更换,自己带孙坚赤帻吸引华雄。华雄在夜里,只看赤帻而追,祖茂把赤帻挂在没有烧毁的木桩上,自己躲入丛林。华雄离近一看只是赤帻,知道是中计,此时祖茂突然杀出,举双刀就劈,与华雄大战。可惜祖茂武力不行,被华雄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因祖茂收场较早,武力不是很高,所以排名第四。

第三,韩当,字义公,使一口大刀。韩当善于骑射,臂力过人,随孙坚征战以来,多次冲锋陷阵,不避危难。在孙坚因藏匿玉玺,结怨袁绍,路过荆州时,与刘表发生冲突,大败而回江东,自此与荆州刘表也是宿敌。

在孙坚攻打荆州的时候,两军对阵,经过一番互怼,黄祖命张虎挑战,此时韩当出马,与张虎大战二十回合,渐渐占据上风,张虎力气渐渐散乱。此时陈生前来助阵,结果被孙策一箭射中而死。张虎大惊,被韩当斩于马下,荆州军大败。

其后,韩当随孙策平定江东,为孙权建立基业。在赤壁之战时,韩当作为大将,驰骋江面,斩杀焦触,又在乱军之中救得中箭的黄盖。在濡须之战中,韩当与周泰突然袭击曹操,曹军诸将莫不敢当,只有许褚力战二人,大败曹操军威。

公元226年韩当统帅敢死及解烦营兵一万人,在讨平丹阳叛乱后不久,韩当便在任上病亡。

韩当武力可为强二流名将,所以排名第三。

第二,黄盖,字公覆,手使铁鞭。他是孙坚早期大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随孙坚大败董卓,后孙坚藏匿玉玺,携带回江东。路过荆州时,刘表带军阻拦,强留玉玺。孙坚命黄盖出战,蔡瑁也出阵对决,不到数合,黄盖击败蔡瑁,一鞭打中蔡瑁护心镜,荆州军大乱。

此后黄盖历任孙坚,孙策与孙权三代,最出名的战功估计就是赤壁之战,黄盖献火攻,并配合周瑜用苦肉计骗过曹军耳目,方成就大功。大败曹操大军,为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赤壁之战后,黄盖随周瑜大战南郡曹仁,黄盖舍身冒死,救助周瑜,可谓勇将。但黄盖大部分时间是攻打山贼,稳定江东。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定,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最后病死于任内。

所以因战功比较大,并且数合击败荆州上将蔡瑁,所以排名第二。

第一,程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如果说此四老将中谁武力最高,必为程普也。程普为四老将之首,深有计谋策略,武艺过人。程普早期随孙坚攻打董卓,与华雄等对峙,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可谓是拿下讨伐董卓的第一个敌军人头,功劳不小。在孙坚对战荆州刘表时,程普数合击败蔡瑁,趋兵大进,杀退荆州兵马。孙坚死后,程普随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大战太史慈后,太史慈领军又来对战,程普出马,直取太史慈,太史慈本以为程普不是对手,可是被直接打脸。程普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而太史慈又被周瑜偷袭后方大败而回。在孙策死后,程普与张昭等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基业,并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互为左右都督,击败曹操大军,成功保卫江东。此后程普领军随周瑜击败南郡曹仁。

程普生卒年不详,据《程氏宗谱》和瑞昌地方志里所记载:程普于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病逝,死后葬于桂林岗。

综上,孙坚手下四大战将,只论武力,能与太史慈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的程普武力最高,评为第一。武力排名:程普第一,黄盖第二,韩当第三,祖茂第四。您心中孙坚手下四老将的排名如何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