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这个现象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很多人认为啃老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就讳莫如深,不愿深入地讨论。
我个人认为:啃老是个中性概念,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很多普通家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啃老和养老结合起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能把啃老一棍子打死。
啃老行为,根据性质不同和形式不一样,我把它划分为三种。即:主动型啃老、被动型啃老、科学性啃老。下面,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分别阐述一下,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主动型啃老:即个别年轻人好逸恶劳,故意不参加工作,靠老人的收入养活自己。
我就有这么一个熟人,他现在四十多岁了,从二十左右中专毕业,就呆在家里,什么工作也不干。他成天就是上上网,然后出去溜达一圈,再回到家里。他的父母都是事业单位的职工,就这么一个儿子,也养得起,就没有勉强他。
后来,他结婚了。他的老婆上班挣钱,他们夫妻也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有分开。这样过了十年,孩子都十岁了,他的老婆忍受不了,和他离婚了。他就带着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他前妻自己搬了出去。
这样,他带着十岁的儿子,一起啃老。他的父母一直养着他们,直到他儿子大学毕业。现在,他的父母退休了,退休金很高,更不需要他上班了。好在,他的儿子比较懂事,没有跟他学,大学一毕业就参加工作了。我的这位熟人,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一辈子也没有工作过。这样就属于主动啃老一族了。
我还有一位熟人是大夫,收入很高。他的儿子今年35岁了,也是一天班不上,靠他养活。他几次逼着儿子去上班,几次都是半途而废。他儿子每上几天班,就说什么也不干了。他儿子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的,可就是不务正业,他都愁坏了,可是也不敢过分逼迫儿子出去工作。我们都安慰他说:
“反正你的收入也抵得上好几个人了,不用在乎儿子上不上班;只要他平平稳稳的,不闯祸就可以了。”他也只好认可这个现实。
也就是说,现在社会上不乏这样的人:
他们的父母收入高,生活过于优渥,从小就养成了不愿吃苦、不肯劳动、不要自尊、也不愿接触生人的习惯,就不习惯任何工作,就干脆以啃老为生了。好在,他们的父母收入高,寿命长,养活到他们退休问题不大。我身边靠着老人退休金养活全家的,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第二、被动型啃老。就是这部分人不想啃老,也不好意思啃老。但是老人硬是要给自己钱,自己不要也不行。
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是十分普遍,但是的确也不乏其人。
这些人自己工作优越,生活得无忧无虑,父母也收入不低。尤其是父母退休金高的,他们由于年龄原因,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些老人就把自己的退休金分给儿女们花。老人嘛,退休金越来越高,年年上涨,可是他们的消费能力却与日俱降。他们剩下来的钱,不给自己的儿女花,还能给谁呢?
这样老人分给儿女的钱,儿女尽管不好意思接受,但是硬是不要,也怕伤了老人的心。有些老人颇以自己能够给儿女挣钱为荣,他们感觉他们能为儿女做贡献,活得有价值。这样,老人因为给儿女分钱而实现了自我,也有利于老人的健康长寿。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给钱,儿女硬是不要;父母就会觉得儿女嫌弃他们,故意跟他们划清界限。
所以,老人主动给我们钱,我们还是尽量收下。等老人需要的时候,再痛痛快快地拿出来就是了。儿女是老人的合法继承人,所以就心安理得地接受老人的赠与吧。我们在心里懂得感恩即可,不要过于矫情而拼命不接受老人的钱财,以伤害了老人的自尊。
第三、科学性啃老。就是:科学安排一位子女不参加社会工作,以照顾自己的老人为工作,以老人的收入为生活基础。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他今年五十岁,因为失业下岗了,就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的父母都是离休干部,两个老人的月收入加起来将近两万。
我的这个朋友是弟兄姊妹五个,他们就推举我朋友专门在家伺候陪伴老人。这样,我朋友就搬到父母家里住,把自己的住房出租了。我朋友的老婆去世了,儿子到外地念大学,他也没有再婚。
这样,我朋友每天早上给父母做了早饭后,就到超市或者市场上采购,买些鱼虾蟹之类的海鲜,然后再买些水果等等父母喜欢吃的东西。中午回家再做午饭给父母吃。这样,他的日常生活就是采购、变着花样做饭,陪伴父母看电视。天气好的时候,再陪着父母出去散步。这样,他的父母也充分享受了天伦之乐;他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可以腾出精力,安心工作;他父母的退休金每个月也至少能剩下五六千元,就给他当工资了。他们一大家都觉得这样很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也都祝福我朋友说:
“你一定要伺候好老人,让老人家海屋添筹、长命百岁!”我朋友成天也是乐哈哈的,生活得很是幸福快乐。所以,我认为这种多赢的啃老方式是科学安排的结果,应该属于科学性的啃老。这样有利于老人的健康长寿,有利于兄弟姐妹的大团结,是值得推广的。
最后,我觉得一个家庭,无论出现哪一种啃老方式,都不要大惊小怪。一切都以维护家庭的安定团结为前提。记住:
家和万事兴!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谢邀;实际这个题意要回答?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涉及到社会和家庭因素的问题…
第一,从计划生育时代,优生优育,只生一个好!也就是只能生孩子一个,基本就是强制性的。在这埋下了祸根,有多少人要去宠爱?实际就是弱爱的呀!直到成人自己不会自理能力,都要有父母来料理她他,,,
第二,即使走上社会,唯我独尊,难与社会群体融合在一起,只能自由放任,,,
一切的一切,成了巨婴,成了电脑娃,游戏迏人…等等,
在家理所当然的,啃啃啃一一一
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感谢邀请!
这个事是自己家庭的事理性看待。
这个事是最近看关于啃老文章的事静观其变。
我对啃老这个现象的看法,无能为力。
朋友,区别看待这个问题吧
现实生活中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啃老这个现象,大多数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
自己家里的孩子在啃老,自己理性看待这个事。
不要盲目一时冲动,冲动是魔鬼,冲动可能会出现比啃老还难堪的局面。
我对啃老这个现象看到的不多,我理解他们了。
别人家有啃老这个事,是亲戚你就两头劝。
亲戚之间有说服力你就两头劝,先劝孩子自食其力,再劝大人別老是宠着孩子了。
别人家孩子啃老不影响你家生活你就省省心吧。
告诉你,即便啃老家庭和你是亲戚,你也別笑话他们,更不能小瞧他们。他们也很无奈。
我觉得出现啃老家庭,一般的都是有原因的。
我对啃老这个现象,现实就是雾里看花。
我是春韵刘姥姥:可能是女人强势,影响了下一代。强势的女人不会给孩子们造福。
2022.4.4.
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谢邀!
当今社会什么新名词都有,是人类有新的创意艺术吗?还是有人看不得别人的好?
什么是啃老现象?以文字理解就是年轻的人花老父母的钱。
我认为社会上的确有自己不去找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生活靠父母的养老金来维持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这部分人怕吃苦、不思进取,也许是有其原因。
如同样是大学毕业,有的人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的人工作难找,去工地干活觉得丢人又不甘心,不如在家闲着,这种事肯定有。不管怎样那是他自己的事,作为旁边的人没必要说的那么难听,什么啃老的。
套用一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有那么些人整天靠父母养活,做父母的没意见,外人却看不下去,何必呢?关你啥事?
现在的老人,部分人的养老金很高,自己花不完,老人的钱将来也是子女的,总不能眼前看着自己的子孙挨饿。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老人本身就不想让子女太辛苦,有福同享,老人愿意,开心就好!
社会上有许多大龄男人还没结婚,你能怪他们为什么不结婚吗?不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没那么多的彩礼钱,又是没车没房的,跟谁结婚?难不成还有人看不起这些大龄男人?
社会上的某些现象其因素也是复杂的,只要老人有能力并且愿意给子女提供生活费用,那是他们自家事,外人无权干涉。
#图片来自头条图库#
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现在的年轻人啃老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年轻人不啃老他们怎么活下来:首先社会还没有准备好他们来接班,七,八零后这两代人还都是主力军,他们年轻人想上也没有岗位给他们;二来现在当下年轻人是被六个大人带大的,过早的被养偏了,他们没有经历过吃苦吃亏。还不知道也不会自己动手,一切都眼勤手高惯了。他们没有生存之道。这是社会的错。
最近看了关于啃老的文章,想跟友友们探讨,你怎么看待啃老现象?
常说的啃老,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主观啃老型
这种情形,子女往往觉得啃老是理所当然的,心中并无不安与愧疚。
二是被迫啃老型
比如子女因病,身体上的或精神上的,或因残被迫啃老;
还有的是因为子女生意失败,无法生存生活而啃老。
三是现在最普遍的共生型的
比如独生子女,有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啃老,但他们年轻力薄,又想在大城市生存打拼,压力大,父母不得不帮衬,支持。
个人觉得第一种最不能容忍。
第二种,父母只能倾尽全力付出,好在国家现在对养老有一定保障,社会也有相应的救助体系。
第三种,父母如果有能力,能帮则帮吧。毕竟他们处在人生的重要关口,推一把就上去了。
啃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在以前人们普遍不富裕,这种现象不明显罢了。
但我觉得,还是应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一片新天地。
给父母以安稳的生活,而不是想方设法去啃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