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出场犹如昙花一现,而又武功高深莫测的大将应该首推典韦。
典韦大战许褚一整天不分胜负。典韦有逐虎过涧的江湖传说。典韦还在猎猎风中,单手扶住了摇摇欲坠的大旗。
濮阳城,典韦大战吕布,在熊熊烈火中救出了曹操。典韦杀退高顺、侯成、成廉、曹性四将联手。宛城那难忘的一夜,曹操的风流债让典韦偿还。典韦力战张绣派来的数百精兵,以虎豹之躯,挡住了张绣的精兵,终于力竭而死。死了好久,竟然无人敢靠近。典韦是虎,虎死了依然威风凛凛,百兽不敢侵犯。
第二、出场时间不长,又犹如天神下凡一般的人是兀突骨大王。兀突骨大王是孟获请来的帮手。他身高两丈,骑大象,身上长满鳞甲,刀枪不入,以生蛇猛兽为食。这简直就是蚩尤重生,魔王在世了。
所以正常单挑,无人能敌兀突骨大王。诸葛亮只有用计,将兀突骨大王烧死在盘蛇谷中。
第三、像划过夜空的流星,一闪即逝,却照亮了整个世界。他就是曲阿小将,无名无姓,却让人们永远记在了心中。
孙策带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十二员大将到神亭岭参拜汉光武帝庙。太史慈豪气万丈要生擒孙策。别人都认为这是个像天方夜谭一般的笑话,唯有曲阿小将愿意跟随。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竟自披挂上马,綽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唯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众将皆笑。
结果就是曲阿小将,以一人之力挡住了孙策手下的十二员大将。太史慈得以单挑孙策。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要说的是:“但是曲阿小将在,不惧众将搞群殴”。真的是神奇至极了,孙策手下的十二员大将,竟然能够被全部挡住,没有一人上前帮助孙策,任由太史慈把孙策诱入险地。要不是孙策武功盖世,恐怕还真的成了太史慈手中的猎物。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员小将竟然一战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我个人认为:绝对不是曲阿小将出口成章,“君子动口不动手”,一番唇枪舌剑,说得孙策手下的十二员大将点头哈腰,袖手旁观孙策和太史慈单挑吧。但是,如果曲阿小将以武力阻止了十二员大将,那么曲阿小将的实力简直就是惊天动力了。绝非吕布、赵云、关羽之流所能望其项背了。曲阿小将真的能够和兀突骨大王有得一拼。
第四、耀武于汜水关下,扬威于两军阵前的大将华雄。
华雄只参加了一场战役,却出手不凡哪!他斩争先恐后的鲍忠;斩舍命救主的祖茂;斩淮南骁将俞涉;斩无敌上将潘凤。遗憾的是,他们所有的光芒都成了武圣的垫脚石。
第五、杀入几百员魏将之中,如虎入羊群,杀得魏兵魏将鬼哭狼嚎的文鸯。文鸯几次冲阵,枪挑鞭打,犹如砍瓜切菜一般。被老罗称为:赵子龙重生!可惜一战成名之后,竟然销声匿迹,端的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第六、诸葛瞻父子。父子两人均是超级猛将。诸葛尚一人杀退师篡和邓忠的联手;诸葛瞻单枪匹马杀入敌阵,连杀数百人。这等勇猛,即使是他们的前辈恐怕也是自叹不如。我们看原著:
诸葛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合兵,把瞻困在垓心。诸葛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邓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当以一死报国!”遂拔剑自刎而死。
“我尽全力了,只有以死报国了!”这就是诸葛瞻的最终遗言。
第七、蜀中名将张任。
落凤坡一战射杀刘备集团军事庞统。张任是蜀中的支柱型大将,令刘备、诸葛亮头痛欲裂。最后诸葛亮用计,合刘备、张飞、赵云三人之力,才将他擒拿。张任劲节凌霜,誓死不降,被诸葛亮下令斩首。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八位昙花一现的猛将,除了两人去向不明,其他五人都是战死沙场。他们死了,他们有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但是,他们的光辉事迹却被人们津津乐道、永记心中!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当然是曲阿小将了。
曲阿小将无名无姓,仅仅在三国演义第15回出现过,因其武力深不可测,出场时间极为短暂,成三国演义四大隐藏名将之一,另三位隐藏名将分别是:潘凤、胡车儿、马忠。
这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第15回,孙策率军攻击扬州刺史刘繇之时,两军对峙期间,有一天晚上,孙策做了一个梦,梦见汉光武帝召见自已,于是在第二天,就带着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猛将共十三骑出城寻找汉光武帝的庙。
孙策这前脚一出城,刘繇很快就得到情报,但是刘繇判断这是孙策的诱敌之度,因此按兵不动,当时太史慈正在刘繇帐下,听说这事后,觉得这是捉拿孙策的好机会,于是不等刘繇下令,立即准备披甲上阵捉拿孙策。
在出营捉拿孙策之前,太史慈对着营中的兄弟喊了一嗓子:有胆气的都跟我来!但是营中的将领没几人动,只有一个小将说:太史慈真是猛将啊,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这位小将就是三国演义中鼎鼎有名的曲阿小将,因为小将没有记载姓名,当时又是在曲阿(今江苏丹阳)这个地方,因此称呼小将为“曲阿小将”。
为什么说曲阿小将历害呢?你想啊,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当时江东很多人怕孙策,不敢与其交战,现在太史慈居然敢出门斗孙策,说明太史慈无论是勇气还是勇猛都是不输孙策的。
当时孙策那边有十三个人,而太史慈和曲阿小将两个人就敢去擒拿孙策,这要不是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就是脑子坏了,所以只能理解为曲阿小将也是个很历害的武将,从后面的经历也能看出曲阿小将不同凡响。
太史慈与曲阿小将出了门之后,正好遇到孙策,太史慈大叫一声:孙策不要走!孙策回头一看,只看到两人两骑冲自已而来,接着孙策与其部下共三十骑一字排开,准备迎敌。
太史慈大叫,哪个是孙策,出来一战,孙策说我是,然后问太史慈,你是何人,双方互相报了姓名之后,并约定单挑,太史慈纵马挺枪,直取孙策,两人战在一起。
孙策与太史慈战了五十回合 ,不分胜负,于是太史慈就想着诈败引孙策离开同伙,然后擒住孙策,于是佯装败逃,孙策就追赶,两人你来我往的又打了五十回合,还是不分胜负。
最后两人从马上打到马下,互相抓住对方的枪,在地上夺枪,之后弃了枪,还在厮打,孙策抢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抢走了孙策头上的头盔,孙策用戟来刺太史慈,太史慈用头盔挡住。
在孙策与太史慈单挑的一百回合之内,曲阿小将一个人就对付着孙策手下的其他十二骑,这些人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猛将,还有几个不知名的卫兵。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哪一个不是猛将,合在一起的话,就算是天下第一的吕布一时半会也不一定能拿下他们十二个人吧,但是曲阿小将就可以,虽然三国演义没有描述曲阿小将是如何应对这十二个人的,但我们已经从这里看出了曲阿小将绝非普通人。
曲阿小将的武艺和勇气应该与太史慈不相上下,所以他才有胆气和勇气随太史慈挑战江东小霸王孙策,而且曲阿小将还是一个人对12个猛将,这份胆识,放眼整个三国,有几个武将能比?
所以说到出场时间最短却很历害的武将,肯定非曲阿小将莫属,他出场的时间就只有这一回,之后就不知去向,然后敢一个人独斗十二员猛将,算得上是三国最历害的武将之一了。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很短,却非常厉害的武将,主要有四个,他们分别是曲阿小将、颜良、诸葛尚、王双!这四人几乎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隐藏最深的高手了,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人,究竟是有多厉害?
一、曲阿小将
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大家对曲阿小将基本是不怎么熟悉的,因为他在演义中连个确切的名字都没有,所以大家都是自动忽略他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曲阿小将的恐怖之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曲阿小将乃是隐藏最深的高手,几乎可以算是堪比吕布的超级猛人!
曲阿小将乃是扬州刺史刘繇的手下,他在刘繇手下乃是个不知名的武将,他之所以出名,乃是因为他敢于跟随太史慈出战孙策!
当时太史慈也在刘繇手下为将,听说孙策带人前来查探地形,于是请求刘繇派兵捉拿孙策。刘繇担心这是孙策的计谋,不敢出战,于是太史慈便一个人出战,并在临行前呼唤,有种地就跟他去捉拿孙策,结果整个刘繇军营,就只有曲阿小将一人附和太史慈!
原文:遂不候刘繇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
看看这个场面,再看看曲阿小将的表现,这才是真正的男人啊,霸气!而随后曲阿小将跟随太史慈对战孙策的场面,更为霸气!太史慈知道自己这边人少,只有两个,而孙策那边有十三骑,所以他直接出言刺激孙策,使得孙策命令手下不要出手,他要和太史慈单挑!太史慈非常聪明,他先是刺激孙策放弃围攻,前来单挑,之后又使出诱敌深入之法,将孙策带着远离了他的手下,以防孙策手下见事不对,前来帮忙。而孙策的手下,竟然就任由太史慈把孙策引开,并没有前去找寻孙策,保护孙策,令人非常不解!
孙策乃是主公,按道理说他的手下要时刻跟着他,以防万一,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出如此操作,直到刘繇的援兵来了,他们才出现,这是为何呢?
很明显,孙策的这些手下不会把主公扔到一边,呆在原地玩耍,作为合格的将领,他们必定会想要前去找寻孙策的!而他们之所以没去,很可能是受到了阻击,而在场能够阻击这东吴十二将的人,就只有曲阿小将!也就是说,曲阿小将一人拦住了东吴十二将,而这十二将包括了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猛人,实力是非常强悍的,曲阿小将既然能够拦住他们,可见其实力是多么的恐怖!遗憾的是,这么强悍的高手,最终竟然销声匿迹了,不知道是被东吴十二将斩杀了,还是继续去过隐居生活了?
二、颜良
提起颜良,大家的反应就是菜,白马之战,他被关羽一刀斩杀,毫无抵抗力,简直太弱了,没啥可说的。但事实上,大家都误解了颜良!颜良在白马之战中,虽然出场时间很短,但是他的实力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几乎是可以达到吕布的水平!为何说颜良能达到吕布的水平呢?我们来看看他和曹营猛将的交手情况!
当时曹操面对颜良大军,先后派出了宋宪和魏续,结果这二人被颜良快速斩杀。曹操面子上挂不住了,于是派出徐晃,当时的徐晃,可以说是曹营第二猛将了(典韦已死),连许褚都无法在五十回合内击败他,可以说,曹操是对徐晃抱有了很大的希望的,希望徐晃帮他挽回面子。结果徐晃上场,被颜良二十回合就击败了,而且曹营众将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
原文: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这足以说明他的实力远超许褚,是一员超一流猛将,武力可达吕布。然而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关羽也可以做到二十回合击败徐晃。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曹营其他猛将的表现如何?当颜良败退之后,曹营众将的反应是“栗然”,不敢再上去挑战了,而曹操也彻底认栽,不敢再派人前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曹营众将看来,他们根本就打不赢颜良,他们已经没有勇气去和颜良单挑了!
而当曹营众将面对吕布时,许褚可是主动上去单挑的。当面对关羽时,夏侯惇可是主动出手的,也就是说,曹营猛将面对吕布和关羽时,尚且不惧,但面对颜良时,他们却不敢出手了,这就足以证明颜良的超强实力了,他绝对是一个超一流高手,可比吕布!
很多人对此不服,认为颜良既然这么厉害,又为何会被关羽一刀斩杀呢?这里面其实就要说到刘备的原因了!原来颜良出征时,刘备曾经找过他,向他描述了关羽的容貌特征,希望颜良见到关羽后,告诉刘备的去处,招降关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关羽冲过来时,颜良直接下令手下让开一条路,允许关羽冲到他的麾盖之下,最终被心狠手黑的关羽一刀斩杀!
原文:原来颜良辞袁绍时,刘玄德曾暗嘱曰:“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必在曹操处。如见他,可教急来。”因此颜良见关公来,只道是他来投奔,故不准备迎敌,被关公斩于马下。
试想一下,若不是颜良有心收服关羽,他怎么可能让手下放开一条路,怎么可能让关羽冲到他的麾盖之下,颜良手下的护卫,怎么可能对冲过来的关羽无动于衷?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刘备在捣鬼!
三、诸葛尚
诸葛尚乃是诸葛亮的孙子,虽然诸葛亮是文臣,没啥武功,但是他的孙子,在个人战力方面,却是非常厉害的!
当时邓艾从阴平小道杀进了蜀汉腹地,刘禅命令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挡。邓艾进入蜀地后,派师纂、邓忠做先锋进攻诸葛瞻,而且警告二人,如果打不赢诸葛瞻,就直接杀了他们两人。在生死存亡之际,师纂、邓忠二人爆发出的战斗力可想而知,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二人还是被诸葛尚击败了,令人大惊!
原文:艾闻之,谓师纂、邓忠曰:“成败之机,在此一举。汝二人再不取胜,必当斩首!”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
邓忠乃是不输于姜维的高手,双方曾经大战了数十回合,最终姜维落于下风,还差点被邓忠击杀,可见邓忠是多么的强悍。然而邓忠在爆发出最大潜力,且有帮手的情况下,仍然不敌诸葛尚,可见诸葛尚的武功是多么的厉害,诸葛尚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顶级的一流高手!若是给他点时间,让他成长起来,他至少也是徐晃张郃等人的水平,要是他超常发挥,甚至能成为三国末期唯一一个超一流武将,比肩关羽张飞!只不过天要亡蜀汉,这么一个好苗子,最终还是死在了绵竹之战,令人遗憾!
四、王双
对于王双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没听说过,他是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国的一员猛将,由于他出场时间实在太短,以至于不少人都忽略了他。不过事实上,这个王双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王双出场时,张郃还活着,而且战斗力颇强,作为当时天下为数不多的一流猛将,本来张郃是最有可能被派来对阵诸葛亮的,结果曹真却选择了王双顶替张郃,这说明在曹真等人的心目中,王双的战斗力是不输于张郃的!
王双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使六十斤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这种人一看就是高手,而诸葛亮在和王双的作战中,确实也吃了大亏!
诸葛亮最开始派手下谢雄去试探王双的武功,结果谢雄三个回合便被斩杀,之后诸葛亮又出龚起,又是三回合被斩杀。这一下诸葛亮沉不住气了,开始派出队伍中比较有实力名气的大将了。这一次诸葛亮派出的大将乃是廖化、王平、张嶷三人,这三人可以说是蜀军中比较厉害的大将了,结果他们三人出马,仍然是被王双击败了,而且张嶷还被王双给打伤了。
原文: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从这场交手来看,王双这个人是有勇有谋之人,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均不是其对手。而当廖化、王平、张嶷三人败退回来之后,诸葛亮也并未派出手下第一猛将魏延,让魏延去解决王双,这就说明,在诸葛亮的评判中,魏延也不一定能够拿下王双!
综合王双的表现来看,他的实力至少是和魏延、张郃二人差不多的,他乃是三国中后期少有的一流猛将,只不过被大家给忽视了!王双如此厉害,为啥没能继续在三国发光发热,精彩表现呢?原因很简单,他中了诸葛亮的计,遭到了魏延的伏击,最终死得很窝囊,被魏延偷袭,一刀斩杀!
结语
综合来看,整个三国演义中,其实有四大隐藏高手,他们分别是曲阿小将、颜良、诸葛尚、王双!这四人的实力都是非常强悍的,其中曲阿小将、颜良有堪比吕布一样的实力,而诸葛尚年纪轻轻已经是一流高手,他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只不过他们由于出场时间太短,都被大家给忽视了,若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发挥,他们必定能够创下辉煌的战绩!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三国演义》中出场最短却很厉害的武将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了。他出场和战死都是在《三国演义》的第117回,而且还是只出现在下半回,不过其表现非常抢眼。
在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后,姜维死守剑阁,魏军难以突破,邓艾于是领军偷渡阴平,取了江油、涪城。刘禅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挡,而诸葛尚则是先锋。诸葛尚正式上阵单挑只有一次,就是一人独战师纂、邓忠二将,将他们击败。
师纂是邓艾手下的偏将,在三国后期也是表现活跃。而邓忠更了不起,曾经和姜维两人大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败,姜维见邓忠枪法没有破绽,诈败想用暗箭射之,结果邓忠眼疾手快躲过冷箭。如果不是姜维躲的快,差点就被邓忠杀了。
姜维也是三国后期的勇将之一,能和他战平的,也只有邓艾、邓忠父子了。而邓艾还曾经和文鸯大战五十合打平,虽然文鸯当时劫营已经战了多时,但是邓艾也是率军仓促来援,两人体力都有所损耗,结果还是战平,邓艾和文鸯之间武艺应该差距不大。
所以综合来看,姜维、邓艾、邓忠和文鸯四人武艺接近,根据他们的表现,大致和前期的张辽、张郃等人相当,算一流武将。
而且就在诸葛尚和师纂、邓忠二将交战前,因为他们因为被诸葛亮的雕像吓退,邓艾给二人下了死命令“再不取胜,必当斩首”,所以此战两人肯定是拼了命来打的。但是诸葛尚以一人对拼命状态师纂、邓忠二将,却还是把他们杀的大败
诸葛尚的表现明显要强于邓忠,也要强于姜维、邓艾、文鸯。而且诸葛尚此时只有十九岁,如果等他长到壮年,经验更足,其武力即使放在三国前期,也是可以算超一流武将之列,应该说非常了不起了。
可惜诸葛尚生不逢时,出场时已经是蜀汉灭亡之际,最后战死沙场。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
“倚天”和“青釭”剑,是曹操的两口宝剑,为什么会让夏候恩背呢?我们先说说青釭剑在何处。传说赵云在关羽之女关银屏结婚时,青釭剑作为贺礼赠送给关三小姐,平南蛮时,关银屏背负此剑出战过,银屏死后,青釭剑与宝珠(张飞贺礼)随葬银屏坟附近。另一传说宝物被盗墓贼窃走后,沉在抚仙湖中。
夏候恩出场够短吧!就几个字,那武力如何呢?再看曹操身边战将众多,为何偏偏让夏候恩肩负背剑任务,就像关羽斩华雄、颜良,正准备打招呼“来者...”结果被秒杀,能说这被斩的二将不厉害。夏候恩出场,应该属于这情景,即使有项羽之力,恐也会被不按常规出牌的常山赵子龙所杀。所以,夏候恩出场最短,却貌似个厉害的角色。
《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三国演义》里有一首诗: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诗中把“文鸯”比作赵子龙,可见文鸯有多么厉害!文鸯是三国时代后期最勇猛的大将。
文鸯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很短。
《三国演义》第110回,前半个标题是:文鸯单骑退雄兵;所有描写文鸯的文字还不到900个,占半页纸。
文鸯确实非常厉害,《三国演义》中描写不多,但是,在《魏氏春秋》、《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书中都有具体描述。
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消息传到扬州,镇东大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无比激愤,决定起兵勤王。
司马师暗中率军从汝阳悄悄来到乐嘉。
文钦看见大军忽然到来,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文钦儿子文鸯当时才18岁,手执钢鞭、勇猛无比、毫不畏惧。
文鸯告诉父亲:“趁敌人还未站稳脚步,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
文钦认为有理,与儿子文鸯分兵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
小将文鸯身高8尺,全副武装,腰间悬挂锐气钢鞭,绰枪上马,带领3000壮士,向司马师的军营进发。
司马师眼睛上长个瘤,刚刚做了割除手术,这次是带病征战。
由于伤口疼痛,司马师卧床休息,安排300名穿着铠甲的士兵站在四周护卫。
半夜三更,军营中忽然人马乱窜、喊声连天。
有人禀报司马师:一支军队冲进军营,带头大将,勇猛无敌。
冲进来的大将正是文鸯。
司马师受到巨大惊吓,急火攻心,没有长好的眼珠从肉瘤创口迸到外面,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疼痛异常。
司马师也够顽强的,为了不扰乱军心,他紧咬被头,被头都咬烂了,硬挺着没有叫喊一声。
文鸯在司马师军营中,左冲右突、无人能当。
勇敢的将领,上来抵挡,文鸯用枪横搠、举鞭竖打。一时之间,杀死160多名将士。
文鸯几次杀到主帅营帐旁边,都被如雨一样的箭矢射回。
文鸯一边奋力冲杀、一边等待父亲率军到来。
一直杀到天亮,从后方来了一支队伍,文鸯以为是父亲到来。
却见到来的大将,跃马横刀,照直向自己杀来。
文鸯明白,司马师的援军赶到了。
战了一夜的文鸯挺枪与来将大战,50多个回合之后,不见输赢。
天已大亮,魏兵前后夹击文鸯。
文鸯单枪匹马,在魏兵中杀出一条血路,向南逃跑。
200多名魏将依仗人多势众,精神抖擞,追赶文鸯。
追到乐嘉桥旁边,眼看就要追上,文鸯调转马头,大叫一声,照直冲入魏将阵营中。
文鸯举起钢鞭,对着魏将一顿猛打,十几名魏将应声被打落马下,于是,纷纷后退。
文鸯回头,慢慢行走。
魏将聚在一起,商议之后,100多名将领一齐追杀文鸯。
文鸯非常愤怒,再次拨转马头,举起钢鞭,杀入魏将队伍中,用钢鞭又打死十几名魏将。
当文鸯再次缓缓后撤时,魏将又一齐追来。
如此反反复复6次,都被文鸯一个人杀退了。
夜里,文钦迷路了,找到道路时,已经找不到儿子文鸯了。
这次偷袭没有成功,但是,文鸯的勇猛已经威震魏兵。
司马师大军打败了文钦,但是,班师回军后,司马师就因为眼珠迸出而死亡。
后来,文钦死亡,文鸯再次投奔魏国;西晋代魏后,文鸯担任平虏护军。
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等西晋多名封疆大吏。
晋武帝司马炎任命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
文鸯大破秃发树机能,迫使鲜卑族20万人投降归顺。
文鸯名闻天下。
司马炎驾崩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
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太傅杨骏及其党羽。
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痛恨文鸯,因为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诸葛诞败亡。
贾南风政变成功后,司马繇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贾南风杀害文鸯,并且夷灭三族。
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一带武将文鸯,没有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于政治斗争的暗箭。
猛将未得善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