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有人说,炒股真的很赚钱。的确,有的股票一年翻几番都是小菜一碟。像山东威达(代码:002026)20年的时候才5块钱一股,现在涨到了20块钱左右。三倍的利润,只要买了抱住两年就可以实现了。还有比这更高的利润吗?但是,有多少人能抓住机会呢?
医药行业也有暴利的产品,像有的药品进价五六块钱,卖三四十的的确不少,但是这样的品种能卖出去多少呢?大家习惯性地看到了暴利产品,而选择性地忽视微利产品和无利可图的服务项目,更忽视药店日子增长的经营费用,而断章取义地认为药店是暴利行业。今天,我就详细地给大家汇报一下很多药店目前的经营状况。总体来说就是:竞争日趋激烈造成毛利率越来越低,经营费用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客源越来越少,经营范围越来越小,最后纯利润越来越低。当然有的少数药店,由于开店起步早,经营口岸好,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但是稳赚不赔的药店越来越少了,效益巨大的药店更是如凤毛麟角。
我本人是中药师,从事医药行业30多年。其中:干过药品仓库保管员2年,药店营业员1年,制药厂制药工人1年,药品销售员3年,医药代表5年,业务经理10年,小型医药公司经理5年,自己开药店2年,医疗器械销售3年。干到今天,我的体会就是:干医药行业太累了、太难了;太心力交瘁了;太提心吊胆了。
我的这些体会不一定具备代表性,因为我不是行业的强者,而是知难而退的弱者。如果你是一位强者,就不必阅读下去了,你就果断出手就是;如果你想了解本行业的难点,我就逐一分析一下,请批评指正。目前,药店经营的难点大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药店的销售毛利率越来越低。
主要原因就是药品价格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把医院的药品价格降了下来,药店也只有被动降价才能占领市场份额。现在医院部分药品进价销售,以前是加价15%,这样就等于是降价15%了。那么,药店的零售价格也至少降低15%才能吸引或留住目标客户。大家想想看,任何一个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15%,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我就不必要胶柱鼓瑟了吧!
第二、开办药店的初始投资越来越大。
现在,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需要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三类药店经营面积需要100平方以上,需要3个驻店药师;二类药店经营面积需要60平方以上,需要2个驻店药师;一类药店经营面积在40平方以上,需要一位驻店药师。都比以前的标准大多了。经营面积要求比以前大,驻店药师均比以前增加了一个。这就直接增加了药店的房租和人员支出费用。大家可以想想看,每增加一位驻店药师需要多少开支?每增加10平方的面积需要多支出多少房租?更何况房东有时还要相应地增加房租。
顺便告诉大家,我在开发区的一个朋友不听我的苦谏,去年投资一百万开了一个药店,房租是每年30万。到年底一结算,辛苦一年,纯利润实现2万元。我朋友现在度日如年,盼望着四年租房合同到期,就不准备干了。
第三、药店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小。
以前药店卖点日常用品,基本没有过问的。现在,想卖的话,就麻烦大了。有的个别地区甚至连消毒用品都不允许药店摆放和销售。大家都知道:2020年疫情期间,有的城市就下明文通知,药店允许销售消毒用品。这不就侧面证明了,平时是不允许销售的吗?虽然有“法不禁止则可行”的说法;但是很多地方落实到药店,就成了“法不允许就不行”。这样给药店的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似乎药店只能销售药品。举个简单例子:你在大街上摆摊卖雪糕没有人过问,但是药店里如果经营雪糕的话,恐怕没有哪家敢去尝试。
第四、药店的竞争太激烈。
药店本身网点太多,加上网上允许销售药品,药店受冲击不小。这个大家都理解,就点到为止了。
第五、药店的经营费用不断增长。
除了房租,水电费和员工的工资不断增长以外,自去年开始,药店又增加了一项新的费用。那就是:平台审方费用。就是处方药的销售,需要一个审方的平台,由执业药师审查了医生处方后才可以卖药。这个平台每年就要收取相应的费用。
第六、药店的管理特别严格,程序复杂,全部需要电子化办公。
药店的进销都需要有迹可循,有案可差。而且要求帐货必须100%相符。如果帐上的数量和库存实际数量不符,对不起,准备接受处罚。这也是这个行业的一个特殊之处。比如一个商店,如果销售牙刷,帐上有10只,而实际库存只有8只,那么这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是没有人去处罚的。而药店不行,如果某种药品,帐上有10盒,实际库存就8盒,那就得承受处罚了。
一定会有人产生疑问,帐上10盒,怎么库存就8盒,那2盒跑到哪里去了呢?当然是卖掉了,由于员工太繁忙还没来得及或者忽视了没有减帐造成的。开药店就怕出错,一出错就可能罚得关门大吉了。
每一家生存下来的药店,都倾注了老板和驻店药师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筚路蓝缕,坚持下去着实不易。一个外行的人可能会认为开药店能有暴利可图。那我告诉你,你如果草率开办药店,大概率会折戟沉沙败下阵来,或者是陷入骑虎难下左右为难的处境。药店还有很多艰辛,个中滋味我不能说得太多了。
最后,祝愿我们社会吉祥!人民安康!
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现在网上有种戾气,就是人们进药店的就是进黑店,开药店的都是杀人的,暴利的,药店只追求利润,店员都是初中毕业,素质不高,药店黑了良心推高毛利产品,药店送鸡蛋坑害老年人……这股子戾气里有多少客观理性的部分呢?我觉得是不多的。包括这个问题,为什么药品的价格这么贵?你怎么不问为什么以前100块买一身衣裳,现在1000块买不了个鞋子?你怎么不问以前烧饼两毛一个,现在一块一个?你怎么不问以前2万块盖个房子,现在连个厕所都买不了?你怎么不问以前万元户光宗耀祖,现在存款50万连上老婆都讨不上?……这些你看见了,怎么都不问,单问药店卖药贵了?
好,既然说药价贵了,咱们就从头开始捋。我这个答案可以随便转发,复制。
咱们知道,商品的卖价由进货价和利润组成。这两个任何一个提高都会引起价格的提高。(那凭什么网上大部分的戾气都是喷向药店呢?)
首先第1个,相同的药比以前价格贵了,最大的原因就是进货价贵了,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我承认很多药的价格都便宜了,而且便宜了很多,比方说波立维,比方说拜糖平都比以前便宜了几十倍。这是前年才开始的集采造成的。但除了集采的药品,大部分药品是涨价的。这个我放在后面会细说。)
为什么药的价格会贵呢?那我想问问你,你的工资是不是比以前高很多?如果药价还跟10年前一样,那你家里的,你身边的在药厂上班的人,他们的工资如何提高?你家里的,你身边的,给药厂供货的人,他们的收入如何提高?这是进货价贵了。
剩下就是利润。利润是药店能够掌握的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能。现在药品的利润几乎就是玄学。有还是没有,药店老板也心里没个底。一个药进来了,是加价卖还是平价卖,还是赔钱卖呢?这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药店多了。
现在我看到网上很多外行货,为了表现自己长眼睛,就说街上的药店多了,说明药店是门赚钱的生意,所以大家可以投资药店……大家再看到这种视频,可以拉黑这位贾行家了。
药店多了的本质是政策放开了。如今开药店太容易了。只要你硬件条件达到,最快一天就可以拿到经营许可证。于是,药店的店员出来开药店,诊所的医生出来开药店,医生的家人出来开药店……药店越开越多,但是老药店一般却并不关门。因为药店的证还是比较值钱的,所以一般来说,药店只会转让,是不会关门的。但是随着政策越来越开,药店证件会变得一文不值,到时候,药店关门的数量就会增多了。
老药店不关门,新药店一直开,于是就造成了药店越来越多。再加上,政策鼓励连锁药店以大吃小,连锁药店也开始往县级,村级市场下沉。老店,新店,连锁,使本就拥挤的几个街道呈现出药店门对门,门挨门的现象。
这里我要说明一点,为什么以前药店那么少,除了证不好办之外,政策上还有个规定就是说一公里之内不准有两家药店。这充分保证了一个药店的商业面积。现在政府让药店充分竞争。由市场来决定,药店之间于是相互杀价。可以说大部分药品零利润,甚至是赔钱卖的。
如果你面前有两个相临的药店,相同的一个药品,一个店卖五块,一个店卖四块五,你去哪个店?当然是价低的那个。你懂这个,药店老板也不傻。可是你知道吗?这个药品进货价可能是六块,七块!!你见过这么做生意的吗?现在的药店就是这么做生意的。江中健胃消食片正常进货价是七块。可是卖七块,消费者会说贵死了,并且骂你奸商。因为对面药店卖五块!这就是药店的现状。这就是药店的利润。
这个杀价杀红眼的现象除了药店多了,市场恶性竞争的结果,还有一个就是网上进货渠道的增多。现在几乎所有药品都能从网上找到,而且总能找到更便宜的。网上的各种卖药平台也像滴滴,美团一样各种补贴,各种返点。比如,江中健胃消食片,正常从江中厂里出来的底价是七块。到了这个批发平台,比如药师帮吧。这个平台上全国的几百上千家医药公司就开始杀价来吸引流量了。这边6.5,那边五十盒6.4,那边一千打9折,这边进什么产品白送……总之,只要你用心,几十块的药品你一块钱进的也有人信。药品进价的混乱造成了售价的混乱。每个药店都在订价的时候认真揣测旁边药店的心理。不能说总是比旁边低吧,但绝对不能高了。结果一看,对面是五块,老板心里马上想到他是赔钱卖的吧?或者是这个药近期掉价了?或者哪个批发公司又有活动了?最后一番思考,总要下定决心把价格再改一下。4.5吧。可是他进货价是六块呀……
这就是政策的放开与进货渠道的增多的情况下,药品订价的真实情况。价格不再以进货价为基础了,而是以其他药店为参考。从这个角度看,药店的利润比这以前是大大降低的。也就是说,药品价格贵了就是进货价格贵了。假如说药品进货的价格跟以前一样,那现在的价格一定比以前低得多。
所以说,你要嫌药价贵,你可以骂药厂,骂农民,他们种的药材嘛,可以骂政策,可以骂网商平台,怎么你都骂不到药店。你不能因为只能骂得着药店你就骂吧。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2020新年,疫情刚开始时。我们这里好几家药店被举报了,说故意哄抬口罩价格。他们说以前2块钱一包20个的口罩,现在你卖10块,20块。你这药店也太黑心了,你发国难财。可是他们不知道,当时口罩紧缺,他妈的进货都要10块,20块,我贴本儿卖也要被骂?好嘛,物价局,工商局过来查票,查进货价。有的有,有的没有。为什么会没有票呢?过年呀,公司都放假了,谁他妈给你打票。而且那个时候,只要有口罩,先保命吧,还票呢!这些话可都是顾客自己说的。药店说有口罩,虽然是正路来的,但是啥都没有。顾客说,你先拿过来,我全都要,票什么票呀!好嘛,疫情一松,又是他妈同一帮人就开始秋后算帐了!你口罩进的多少钱,拿出票来,凭什么卖的这么贵!你不说出个123来,我就拨打电话举报你!
21年新年又是一波疫情。跟去年一样,所有的商店饭店都关门,唯有药店全部营业。为什么只有药店能开门,稳定民心!什么稳定啊?无非是想多赚点钱。到了月中,网上传来消息,明天过后不让买感冒发烧药了。大家一下慌了。好嘛,全家出动,男女老少背着箱子去药店抢购。什么去火的,感冒的,消炎的,但凡一点跟疫情有关的都让他们买完了。半夜药店想关门都不可能。疫情一松,这帮子人风凉话又来了。家里一堆的药都没用,能不能给调一调。哎呀,那时候也怪你们药店,怎么啥药都给我。这药我明明吃不了,就是我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呀。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
另外,还有一个贵,是实体药店与网上的价格比较得来的贵,或者说贵很多。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是网上药店与药厂不讲武德,是总体上,基本上来说是由他们的不要脸和没底线造成的。我先说这个药店的价格。药店进一个药品,跟药厂会有一个价格的约定的。也就是说药厂会给出一个统一价。药厂会承诺哪个药店低于统一价,药厂会做出反应,或者警告,或者停货。这样做一是保证了药店的利润,另一个也是为了保住这个药品的市场。如果没有价格的控制,互相杀价,最后这个药品没有利润,它也就变成了烂大街的东西,也就没有药店再卖这个药品,这个药品也就没有市场。(所以说,为什么大家会有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那些好用又便宜的药品现在买不到了?是市场淘汰了它。具体怎么淘汰的,就是这样没的。)统一价的设定是药店与药厂双赢的结果。(当然也有的药品是不可能退出市场的。比如,三九感冒灵,江中健胃消食片等等,这些药品都是央视,头条等各种头部媒体连天轰炸出来的产品,药店只要开门,就必须有的产品,这种产品是即使赔本也要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三九,莎普爱思等药企每年花费巨资投广告的原因。因为它们的产品没什么特点,也没什么利润。一旦没有广告支持,人们一时想不起它们。药店,市场会很快将它们扔一边去。)
现在网上药店也过来了。就以京东为例,京东上的药店规模都比较大。它们一次大批进货,在进货价上会有很大的优势。随着它们网上平台的建立,它们除了卖线下药店周边的人,还卖全国各地的人。他们的进货就变得更大,更有优势。这些大药店现在的情况是,线下的实体店还是那样卖药,线上又多了一个渠道,这个渠道的建立可以说是一次性投资吧。(当然会有排位呀,直通车啥的,先不说。)这个成本是固定。而网上药店每多卖出一单药品,它们的成本是不增加的。于是,它们把药放在网上,加一毛钱也能卖,加五分钱也能卖。进货价格的降低与利润的可有可无,让它们的价格没有底线的下降。这也就衬托出实体药店药品的价格贵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药店的价格不是高,是tmd的良心被狗吃了,太鸡儿黑了!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是应该由药厂出来解决问题的。它们应该通过劝说,断货等手段来 维持价格。但药厂往往熟视无睹。这可以说是药厂契约精神的缺失,是对实体药店的背叛,是背信忘义,唯利是图的表现。
这里又有人说了,你这个不是搞价格垄断吗?而且价格降低了,对于消费者不是好事嘛。优胜劣汰,你比不起,你关门就行了。我只要便宜的药品。好,你就说假如再来一次疫情,你要买口罩,要买双黄连,你去哪买?药店都死绝了,只要阿里健康,京东健康了。你半夜去求这两只阿猫,阿狗,它们能现在就把口罩放你手里吗?
国家为什么需要药店存在?是为了就业率吗?你有病的话,去医院是最正规的了。为什么你要去药店买个布洛芬吃呢?国家为什么要一直强调分级诊疗,为什么你在镇卫生院看病报销的多,你去市里就报销的少了?咱就不说大医院看病排队排多长了,就说现在的人精贵了,流个鼻涕就要去市里三甲医院找专家看,来回的车费,时间花费,更重要的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病,你耽误人专家多少时间。本来这十分钟可以分配给病情更严重的人。假如你家门口有个药店,你喝了一包感冒灵,鼻涕不流了,也不难受了。这笔帐该怎么算不是明明白白的吗?
咱也不说远的,就说最近滴滴这件事。叫车用滴滴,为什么?便宜呀,补贴高。那京东阿里也是,药品价格低呀,我去网上买,要么你药店就按那个价格给我。药店说这个价格就进不来,你扭头就走了。我就是要在网上买,就是要让你这个黑店关门。对,以后你都去京东阿里买,你的身体状况,你的家庭信息都被它搜集了。明年它们把这些信息往美国一递,你就能直接享受美国公司的服务了。多美呀!
还有,大家觉得药店药价贵了,是因为无知,不懂。电视上,媒体上都宣传着国家医改多好,集采价格多低,所以大家都误 以为所有价格都降低了。于是当你发现药店的价格还跟原来一样时,你就说这不都 降价了嘛,你怎么还这样。药店来不及解释,你底气十足的说,你这是坑人的,那药价都降了好几十倍,你怎么还这样卖呢!奸商!
大哥呀,电视上说药价降低了好几倍,那是单指集采那一部分药。那些药才有几个?就以阿托伐他汀钙为例。以前医院最常卖就是进口辉瑞的立普妥与北京嘉林的阿乐。
集采前,立普妥70多块钱,一盒七片,阿乐20多块钱,一盒七片。
集采后,立普妥20多块钱,一盒七片,阿乐10来块钱,一盒七片。
除了这两个药,医院还其他几个厂家阿托伐他汀钙。舒迈通,福建东瑞的阿托伐,5块钱,一盒28片。山东齐鲁的阿托伐,2块多钱,一盒14片。还有另外两三个厂家的。
你来到药店买阿托伐。你什么都不懂,但就是知道药价降低了。于是,药店给你拿出了几种阿托伐。这4块,这3块,这20多。你指着20多一盒的药说,我奶奶在医院买的才4块钱,你这也太黑了。你扭头去了另家药店,他拿出3块钱的阿托伐,你拿起药看看闻闻,说我奶奶以前吃的都是几十块钱的,你这个药不会是假的吧。总之,你转了三四家药店,你都不满意,唯一想到的是这些药店都来坑你钱的。
再说一个降糖药,拜唐苹。以前这个药卖八十多吧。现在医院卖6块钱。但是医院常常缺货。于是你又来到了药店。你一问,什么!32?你们疯了吧,打劫呀!可是你知道嘛,药店进货价就是他妈的32呀。医院进货就是他妈的6块钱!
这就是无知,对政策的无知,对医药的无知,造成对药店价格贵的一贯印象。也就是形成了网上这么一股对药店的戾气!当然除了不理解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个是医药健康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另一个就是广大网友对于中药中医的质疑。
对中药中医的质疑,在知乎一贯都是政治正确。这股子风气助长了人们对药店的偏见。药店卖的药很大一部分是中成药。由于每天沉浸在对中医的不信任之中,当药店给你拿出一盒中成药时,这种不信任就转嫁到药店从业者身上。他是为了我健康好吗?他是为了赚钱吧!你看,他还在说,还在给我推销,那我不能当冤大头呀,这药我坚决不能买!于是,你抗着这股子压力,略带恼怒地拒绝了,赶回家里在知乎上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药店都要给我推销价格昂贵,但没什么效果的中成药呢?
另外一个,药店属于健康行业。从前人们会把药店看成治病救人的地方。这个一沾着病人,天生就带着一种可怜气,似乎有一股子做为人最基本权利的味道。一个药店如果不是以最大的善意去经营,不是带着一股子慈悲的心态去做,而完全是以利润业绩为导向,显得那么的不文明,那么的野蛮冷血,违背人性!利润?尤其是高利润!就不应该出现这个行业里面。看病吃药,是人的基本权利。现在我要这个权利,你药店居然还要乘我病之危发一笔小财?你这是狗吃良心的表现,是违背ZY精神的表现!
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暴利?你去试试就知道了,恐怕哭都没眼泪,高昂的房屋租金及人工成本,卖的最多销量最大的心脑药被同业间竞争砸的毫无利润,多钱来多钱卖顾客还认为暴利,处方药抗生素没处方不能卖,顾客上门也要拒绝,医院处方不外流,药品不加价,4+7竞标,哪一项不是对个体药店的灭顶打击?再过两年,能生存下来的只有某些大型连锁了,那时,它们才具有话语权,才能一家独大,也许,到那时,挑剔的顾客们才能无从挑剔了!
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我就是做药店的,给你们算算到底是赚钱还是不赚钱
我们是一家连锁公司,相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店是属于小店,营业额做的也不多一个月10万左右,一个月的开支如下
1,房租7500,水电夏天2000左右,还有门口每个月的卫生费50,加上一些零杂维修,损耗算一万吧
2,店里总共四个人员,店长平均工资5-6千,店员4000左右,再加上中药师,西药师的证件费用大概3000左右,这里就是2万
3,每个月店里的损耗,有些货一定要备,备的时候没人找,没得时候又很多人问,中药虫蛀,参茸贵细损耗,像球蛋白,白蛋白那些贵重的基本不赚钱的货来货价多少就卖多少,而且冷链类都不可以退货,每个月过期损耗成本价在1000元左右,在我们店公司承担1-2百,剩下的店员和店长平均分摊
4,每个月的营销费用的支出,每个月一场大活动,传单,宣传车,横幅,赠品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钱来的,做出去还不一定有效果,大概1000块左右一家店
期间还要应付一些工作人员的检查就不用说了,全国药店的毛利率平均在0.35-0.38之间,我们店就算按最高算10万块38000的毛利,也仅仅只是勉强保本
从2019年底我们店开在那个位置,总共2家药店,到2020年初相继开到4家店。就在隔壁和正对边。从此变得相互残杀,顾客买个东西要来回对比4家店的价格,一只药膏我们卖1.7,别家卖1.5,都要被顾客骂的半死,说我们赚那么多钱,其实很多药都是亏本在做,好比999感冒灵来货价12块,会卖10块8毛,别人可能卖9.8毛,顾客还很不理解,还要嫌七嫌八,当然也有很好说话的顾客,不过这个年头什么都难做,员工抱怨工资低,顾客嫌贵,老板也没赚到钱!
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现在药品价格随着国家政策的监控,已经变得很透明,暴利时代已经过去,药店作为零售终端,生存都变得很不容易,根本没有暴利可言。基本平价亲民。但不排除个别小药品种,中药材有暴利现象偶尔发生。
药店真的是暴利吗?
首先,你理解的何为暴利?
药店的平均利润率在30-40%之间(四大民营上市药房老百姓、益丰、大参林、一心堂平均毛利率40%左右),这算不算暴利?至少我认为不算!3-40%的毛利率虽然比很多行业高,但药店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投入比较大,固定费用如房租、人工、水电等开销都比较高,而且很多中小药店,因为没有规模,采购成本较大连锁高,还达不到30-40%的毛利率。中国48万家药店,我估计至少有30-40%是单店亏损的,只不过对于连锁来说,这个店亏,那个店赚,总体能有赚就行了。
外行之所有觉得药店是暴利,只不过因为某些药品的毛利率比较高而已,甚至能达到80-90%,但我们看一个行业,不能只看几个品种,得看整体水平,要知道有些药在药店卖,是亏本在卖,一平均下来,就只有30-40%了,这是药店行业生存和发展一个比较合理的利润率水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