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刘璋(~220年),是在东汉末年继承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的。益州共有四十一州县,地大物博、人民富裕,可谓“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汉高祖以此创业成功。

刘璋由于上不跟诸侯争锋,下不骚扰百姓,因此中原大地战火纷飞,益州却多年几乎都是风平浪静。百姓也因此可以安居乐业,生活的比较富足。但是刘璋的与世无争,却给很多人就下了昏暗懦弱的负面印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评价刘璋是:

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张松则评价刘璋:

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暗弱,不能任用贤能;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

也就是说,刘璋胸无大志,虽然使得益州百姓免去了兵燹之灾,却给士大夫阶层留下了不思进取的昏弱的劣相。

大家都认为:益州总有一天会落于某位励精图治的枭雄之手。于是,法正、张松、孟达等人开始主动出击,来寻找那位能够牢固占领益州,然后以益州为基础,北图汉中,再恢复中原、匡扶汉室的英主,以名垂青史。所以说,乱世之中,刘璋的苟且偷安最终还是难以保全自身的。“群狼环伺”,只有把自己变成狮虎,才能安身立命。像刘璋这样,一味讲和平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诸葛亮、法正、庞统、张松都异口同声地劝刘备进取益州,再恢复中原。益州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占有者刘璋的不合理性可见一斑。

刘备的兵力实际是不如刘璋的,但是刘备的进取心使得很多人,包括刘璋的手下都愿意帮助刘备。当然,刘璋手下也有不少大将坚决抵抗刘备的。那么,刘璋当时有几位名将对刘备给予了抵抗呢?

第一、李严,大战黄忠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李严的武功也接近一流高手的水平了。能够大战超一流高手五六十合,的确不易了。不过,很多时候,大家倾向于李严排除在一流高手的行列之外。其原因是,李严大战黄忠可能是一种假象。李严当时有投降刘备的心思,可能和刘备已经取得了联系,刘备对黄忠应该有所交代。所以,黄忠应该是敷衍了一下和李严假打。

第二、坚决抵抗刘备的张任。

张任应该是蜀中第一猛将了。张任埋伏在落凤坡射死军师庞统;又在雒城打败刘备,把刘备追得像没头苍蝇到处乱跑;还两次大战张飞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可以说,张任的战绩也是很辉煌的了。最后,刘备亲自出战,孔明用计、又出动张飞、赵云、魏延、黄忠三位五虎级别和一位准五虎级别的大将,才包围擒拿了张任。

张任被擒拿以后,视死如归,坚决不降,诸葛亮下令将他斩杀。刘备颇感惋惜,今将其尸首厚葬于金雁桥侧,以表其忠。

张任还在刘璋欢迎刘备的宴席上,抵挡住了魏延的剑舞,使得庞统刺杀刘璋的计划流产。

第三、黄权,担任武职,却不亚于一名优秀的谋士。担任蜀汉后将军。

1、看透了张松的计谋。

2、猜到了刘璋迎接刘备的危险。为了阻止刘璋,黄权用牙齿咬住刘璋的衣服,结果被扯掉了两颗牙齿。

3、准确地预测到了请刘备入川就是引狼入室。

4、投降刘备以后,随刘备讨伐东吴,又准确地预测了陆逊的阴谋。

5、投降曹丕以后,又再次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家人不会被刘备诛杀。

第四、严颜,和张飞打得难解难分。不是单挑打得难解难分,是军事上给张飞的前进带来不小的阻力。

单挑的话,跟张飞十多合就被生擒。武功修为不如马岱,和纪灵差不多。严颜的武功修为至多就是二流高手。

严颜最后被张飞感化,投降了张飞,帮助张飞一路顺风,到达了制定地点。为刘备攻取成都立下了大功。刘备以自己的黄金锁子甲赠送。后来又作为黄忠的副将,大败曹魏大将张郃。严颜是刘璋手下结局最好的大将。后担任蜀汉前将军。

第五、邓贤、冷苞。这两位就是难兄难弟。

他们两人也参加了庞统“鸿门宴”的舞剑群舞活动,粉碎了魏延、刘封等人的刺杀行动。

他们各守雒城外的两个大寨。黄忠和魏延各自攻打一寨,冷苞第一次大战魏延三十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措手不及被魏延生擒。冷苞假投降被刘备放回,结果又带兵来攻打刘备,第二次交马数合又被魏延生擒,被刘备下令斩首。冷苞应该是三流水平。邓贤则初次出战,要偷袭魏延,被黄忠一箭射死。

第六、杨怀、高沛二将,也是难兄难弟。

就凭他们要刺杀刘备,要为刘璋去除后患,就证明他们非同一般。他们怀揣利刃,去见刘备。不曾想,刘备更是早有假道伐虢之心,而将二人擒拿。结果,他们怀里的利刃成了刘备、庞统斩杀他们的有力借口。

第七、吴懿,是刘璋的舅子哥,后来又做了刘备的舅子哥。做了两任主公的舅子哥,看来妹妹不少也都漂亮。

参与张任大战张飞,把张飞困在垓心。后来,赵云赶到,一合生擒吴懿。吴懿就归降了刘备。后随诸葛亮参加北伐,和魏延一起大败曹魏大将费耀。

第八、刘巴。担任蜀汉左将军。

第九、投降上瘾的孟达。

第一次投降是主动联络法正投降刘备。

第二次是因为教唆刘封不救关羽,刘封被追责,他却投降了曹丕,逃避了责任。

第三次是曹丕死后,他不受曹睿的眷顾,处境艰难,又准备来个“浪子回头”而再投降诸葛亮。结果被司马懿得知消息,千里奔袭而杀。

第十、吴兰、雷同。

曾在雒城外和张任一起,大败刘备。并一路追杀刘备直到涪关,把刘备杀回了入川的起点。刘备不得不请军事诸葛亮入川协助。

两人武功修为应该属于二三流水平。两人联手手被黄忠杀退。投降刘备以后他们都作为张飞的副将,参加汉中之战。雷同在汉中之战被曹魏大将张郃斩杀。

第十一、刘璝、马汉。

参与雒城打败刘备之战。在“鸿门宴”上也参加群舞保护刘璋。后来在葭萌关被赵云秒杀,强力震慑了马超。

这样看来,蜀中的名将也确实不少。尤其像张任这样多次大败刘备;黄权、刘巴足智多谋;严颜令张飞头痛不已;杨怀、高沛忠心耿耿;吴兰、雷同是很好的副手等等。刘璋手下可谓兵多将广,比刘备带到西川的战将要多得多,而且军事上也不乏能征惯战之人。结果,刘璋还是败于刘备之手。看来,无数人评价刘璋昏弱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在三国时代,乱世之中,各地诸侯各展神通,独霸一方,而益州刘璋也是其中一员。

认真分析起来,刘璋的实力那是相当强悍的。至少,在刘备入川的时期,刘璋所拥有的力量可要比刘备强得多了。大家都知道,首先,刘璋所掌控的地盘要比刘备广阔得多,他统治下的巴蜀地区还非要富庶,“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依赖这片土地成就大业。益州又有蜀道天险,隔绝了外界纷飞的战火,社会安定,遭受到的战争摧残也要少得多。在刘璋的朝堂上也有许多治国之才,把川蜀地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而论军事实力,刘璋麾下也是名将叠出。咱们就来检点一下刘璋麾下的那些战将们:

一、张任

张任是个帅才,人品高洁,忠直刚正,智勇双全,能谋善断,不但善于领兵打仗,他的武艺也相当不错。大家记得,刘备率兵入川,在涪水关外曾经摆下个鸿门宴,席间魏延拔剑起舞助兴,实则是想趁机刺杀刘璋,而张任则立即拔剑对舞,护住了刘璋。

雒城之战,张任突出奇兵,直捣刘备的指挥部,刘备“敌不住张任”,落荒而逃,张任追击,恰遇张飞,双方交锋“十数合”,张任退走。次日再战张飞,“十余合”,张任诈败而走,将张飞诱入伏击圈。

以此看来,张任的武艺至少要比纪灵、李典要高。应该与快刀手马岱属于同一个层次。

若论智谋,能在落凤坡一战中诱杀庞统,屡次击败刘备,张任的军事才能相当高超,如果能留活下来,至少不亚于魏延和姜维。但他太过忠直,宁死不降,是最令人惋惜的一位帅才。

二、泠苞

泠苞是个将才。他心机深沉,思路敏捷,很善长领兵作战。泠苞曾经设下一条毒计,他发现刘备大军驻扎在地势低洼之处,就想趁着大雨涨水,掘开涪水大坝,放水冲垮刘备。如果得逞,“水淹七军”的故事将提前上演,刘备必然被喂了鱼鳖。若不是叛徒出卖,泠苞将一战成名。

泠苞的武艺也非常不错,在雒城与魏延遭遇,双方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样的武艺至少和关兴、王平处于同一水准。

泠苞被俘后,刘备深恨他阴毒狠辣,差点害死自己,就杀害了他。刘备还是缺少容人的气度。

三、黄权

黄权也是个很有战略头脑的将才。黄权有两件事情给大家印象深刻:刘璋欲邀刘备入川,黄权看出了刘备的不轨之心,衔衣苦谏,阻止刘璋引狼入室,刘璋拒不听从,扯衣而去,折断了黄权的牙齿。

刘备为替关羽复仇,兴兵征吴,为了防止曹魏趁虚而来,刘备命令黄权率领一支军队巡视江北,盯住魏军。彝陵打成胶着,黄权希望率兵南下,径取吴军后方,被刘备拒绝。刘备兵败后,黄权所部归路被断,只得投降了曹魏,被曹丕重用封侯。

黄权这个将领也比较可惜,白白让刘备送给了魏国。

四、李严

李严是个将才,他不仅仅是能领兵打仗,还很有政治头脑,文武双全。李严的武艺也是相当厉害的,绵竹一战,李严奉命阻击刘备大军,在阵前李严与黄忠交锋,“四五十合”不分胜负。这武力值与张郃、夏侯渊相当,似乎还在魏延之上。

李严不但能打仗,还很懂政略,刘备白帝城归天,李严也是托孤重臣,受命与诸葛亮一同辅佐刘禅即位。后来李严争权,还企图搞掉诸葛亮,被诸葛亮废弃。

五、严颜

严颜在川军中声望很高,徒弟和部下遍布朝野,许多关隘的守将都是他的门徒,他年轻时应该很勇猛,被冠以“万夫不当”的勇名。严颜有过两次战斗,一次是在巴郡城外与张飞交锋,战不十数合,被张飞生擒活捉;另一次是天荡山之战,他伏击曹魏大将夏侯德,一刀斩杀。

严颜的武艺和领兵才能都很普通,这与他上了年纪有很大关系。

六、孟达

孟达是个小狐狸,非常非常狡猾的家伙。他可以算得上是文武双全而又诡计多端,政治头脑十分敏锐。

孟达的武艺很一般。葭萌关之战,他对阵张郃,被打得大败;上庸城外与刘封交手,“战不三合”败下阵去,武力低微。但孟达很狡诈,他从刘璋手中骗得兵权,投附了刘备,然后按兵不动,看着刘备与刘璋厮杀,坐山观虎斗,到了形势明朗之时方才一举冲成都,捡了个大功。攻打房陵和上庸,都是用计巧取,从不硬拼。

关羽败亡,刘备想拿孟达顶罪,孟达很敏锐的嗅出了风向不对,投降了曹魏。刘备白白把一员将才连带着地盘都送给了曹丕。

七、刘璝

刘璝对刘璋也是忠心耿耿,他比较善长于防守,为人忠正不屈。刘璝的武艺很一般,在雒城之战中,他曾经率兵袭取刘备后路,被刘备抵住。可见他的武力值很低,甚至还比不上刘备。

张任死后,刘璝坚守雒城不降,被部将张翼所杀。

八、邓贤 邓贤是与泠苞同守雒城的战友。曾经与泠苞一同设伏,前后夹击魏延,在追击魏延的途中,被黄忠一箭射死,壮烈殉国。

九、高沛、杨怀

高沛和杨怀都是涪关守将,两人都很勇敢。刘备设下圈套,邀二人赴宴,他们行刺刘备失败,遭擒被杀。高沛和杨怀的武艺很一般,在席间被刘封和关平生擒活捉,说明战斗力很差。

十、费观

费观是刘璋的女婿,他有一定的领兵才能,为人也很忠直,善于防御;

十一、吴兰

吴兰的武艺非常普通,归附刘备后被任命为马超的副将。阳平关之战中,他率兵夹击曹军,在乱军中遇到曹彰,战不数合,被曹彰一戟刺于马下。

十二、雷铜

雷铜与吴兰是搭档,他的武艺也很一般,汉中之战中,被任命为张飞的副将。宕渠之战,他追击张郃,被张郃回马刺死;十三、吴班

吴班的武艺也非常一般,但他比较听话,执行能力很强。他奉诸葛亮之命偷袭曹魏在渭水上搭建的浮桥,被敌军发现,乱箭射杀。

十四、吴懿

吴懿是刘璋的舅家亲,刘备入川后,他将寡居的妹子又嫁给刘备。靠着裙带关系,位高权重,地位超然。吴懿的武艺很渣,在雒城之战中遭遇赵冲阵,交手只一合,就被赵云生擒。 被擒后毫无气节,立即投降,还将川军的虚实和盘托出。

除了在武将方面,刘璋麾下人才济济,他还有很多谋臣文官,比如:法正、许靖、谯周、霍峻、刘巴、彭羕、董和、秦宓、邓芝、费诗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刘璋麾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即有帅才,又有猛将,即有谋臣,也有干吏。但刘璋的整合能力太差,还不善于纳谏,终于被刘备算计,丢了大好的江山。

将刘璋麾下的武将按照武力值从高到低排名,顺序如下:

李严(≈徐晃)、泠苞(≈魏延)、张任(≈马岱)、严颜(<李典)、邓贤(≈刘封)、雷铜(<刘封)、吴兰(<刘封)、刘璝(≈刘备)、孟达(<刘备)、吴班、吴懿、高沛、杨怀、黄权、费观。

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刘璋乃刘焉之子,是一个懦弱的富二代。

刘焉是一个好爹,给刘璋留下了大好基业,包括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以及群贤云集的文臣武将。

可以说,刘璋是靠拼爹上位的,不但家里有矿,而且手下还有一群干活的高工!

然而,刘璋的存在感似乎很低。在三国诸侯中,对于袁绍、袁术、刘表、张绣、吕布、马超等人,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但对于刘璋,我们却总是选择性地忽略,既忽略了他那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更忽略了他那人才辈出的文武班底。

刘璋的文武班底到底有多豪华呢?本文主要讨论武将,我们首先来一波盘点。

涪水关:杨怀、高沛。

涪水关是蜀中的前哨,由杨怀、高沛镇守。

刘备、庞统最初入川时,就是驻扎在涪城,刘璋也亲自带着一班文武到涪城迎接,后来发生了鸿门宴事件,魏延与张任差点火拼起来,最终尴尬收场。

杨、高二将并非泛泛之辈,他们对刘备严加提防,当他们看到刘备广布恩德时,认为这是在收买民心,于是向刘璋写信,声称刘备来者不善,必有取西川之心,但是刘璋却不以为然。

此后,二刘决裂,刘备露出了獠牙,第一战就是要拿下涪城。

刘备按照庞统之计,声称要离开涪城转回荆州,邀请杨怀、高沛作别。杨、高二人身边各藏利刃,以践行为由,牵羊送酒来到刘备帐下,有行刺之意。席间,刘备摔杯为号,关平、刘封应声而出,瞬间将杨、高二将生擒。刘备将二人斩首,然后兵不血刃拿下了涪关。

雒城:泠苞、邓贤、张任、刘璝、吴兰、雷铜、刘循、吴懿等人。

雒城是通往蜀中的门户,雒城若失,则成都无险可守。

涪城失守后,刘璋派遣蜀中四将星夜赶赴雒城。蜀中四将,即张任、刘璝、泠苞、邓贤,这四位都是智勇兼备的名将。赶到雒城后,张任、刘璝负责守城,泠苞、邓贤在城前六十里当道下寨。

魏延要抢黄忠的功劳,不守约定,连夜攻打泠苞的营寨,却被人识破,一头钻进了埋伏圈,正遇泠苞,“二将交马,战到三十余合”,川军从三路围拢过来,魏延不敢恋战,火速撤军。

邓贤从山谷中杀出,魏延心慌,夺路而走,邓贤率川军紧追不舍,魏延策马飞奔,却忽然马失前蹄,翻身落地。邓贤骤马早到,正欲一枪刺死,黄忠遥遥赶来,起手一箭,正中邓贤心窝!

此后,在黄忠、魏延的夹击下,泠苞大败,又被刘备、关平、刘封大杀一阵,单枪匹马奔逃,被魏延率领伏兵生擒。在刘备面前,泠苞诈降,声称愿意说降张任,于是被放了回去。

回到雒城后,泠苞憋了一个大招,他趁大雨倾盆之夜,率领五千军士,各带锄头铁锹,准备掘开涪江上游之水,想要水淹刘备的大军。可惜刘备方面早有准备,黄忠、魏延埋伏已久,忽然杀出,泠苞速退,再次遇到魏延,慌乱中与之交手,不数合被魏延生擒。刘备大怒,将泠苞斩首。

雒城告急,刘璋又派来了第二路援军,分别为刘循、吴懿、吴兰、雷铜、张翼、卓膺,其中刘循为刘璋的长子,吴懿乃刘璋寡嫂的兄长,吴兰、雷铜均为蜀中名将。

刘备向雒城发起了总攻,却被张任连续打击,付出了沉重代价。

张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才,综合能力极其突出,限于篇幅,我们只简略说一下他的战绩和表现。

落凤坡,张任射死了庞统,还差点围杀了魏延,然后把刘备杀到狼狈而逃;

雒城被围,张任让吴兰、雷铜杀出北门,敌住了黄忠、魏延,他自己突袭了西门的刘备,把刘备杀到单骑逃命,幸亏被及时赶来的张飞所救;

张任与张飞单挑两次,第一次厮杀十余合而退,第二次厮杀十余合而诈败,然后把张飞诱入包围圈,张飞竟然不能突围,幸亏被及时赶来的赵云所救;

金雁桥,诸葛亮为了生擒张任,亲自去当诱饵,还让刘备与严颜做策应,为了防止张任逃回雒城,诸葛亮又让赵云沿途拦截,让黄忠、魏延率领钩子手埋伏在芦苇荡,让张飞率领部众隐蔽在山间小道,终于将张任生擒。

好家伙,为了对付一个张任,刘备、诸葛亮入川所带来的精英人马全上了!

可以说,张任败了,但虽败犹荣;张任被斩,但虽死犹生!

卓膺,当他看到张任被生擒,就直接向赵云投降了。蜀中安定后,卓膺跟随张飞去镇守巴西,此后再未做交代。

吴兰、雷铜,曾经在兵战中赢过黄忠、魏延。诸葛亮、张飞入川后,吴兰、雷铜中计,进退无路,最终向刘备投降,受到重用。在汉中之战中,这二人有一定表现。

在下辨之战中,吴兰是马超的副将。他认为牙将任夔不是曹洪的对手,劝他不要出战,任夔不听,结果被曹洪三刀斩杀。在斜谷之战中,吴兰与马超骚扰曹操的后寨,混战之中遇到了曹彰,交手三五合,被曹彰一戟刺死!

在巴西之战中,雷铜是张飞的副将。张飞连夺三寨之后,张郃龟缩不出,后来雷铜在关前骂阵,张郃大怒而出,与雷铜单挑。数合之后,张郃诈败而走,雷铜追赶,张郃一招回马枪,将雷铜刺于马下!

吴懿,他与张任围攻张飞,赵云挺枪而来,一个回合就将吴懿生擒。刘备问他是否投降,吴懿理直气壮地回答,“今既被擒,如何不降!”刘备精心准备的劝降说辞,只好憋了回去。不过吴懿后来腾达了,他当了刘备的大舅哥,在刘禅时代,竟然还当了车骑将军!

吴懿带着刘备、诸葛亮等人,径直来到雒城门下招降。刘璝在城上大骂,严颜正欲取箭射之,刘璝身边忽然转出了张翼,拔剑将刘璝砍翻,然后大开城门,献出雒城。

入川之战,刘备打了将近三年,但是一个雒城就打了一年半!张任、泠苞、刘璝等人,确实称得上蜀中名将,真不是白给的!

巴郡:老将严颜。

严颜是巴郡的保障,必须插播一下。

庞统战死后,诸葛亮、张飞入川增援,诸葛亮与赵云走水路,张飞走旱路。张飞沿途势如破竹,但到了巴郡却严重受阻。严颜坚守不出,准备消耗张飞的补给军需,在对峙多日后,张飞无奈选择了强攻,却被严颜一箭射中了头盔,惊出一身冷汗。

后来张飞用计使诈,终于将严颜骗出,趁其慌乱退军之际,忽然跳出来高声叫骂。严颜手忙脚乱,与张飞单挑十个回合,被生擒过去。

严颜诚心归降后,主动担任张飞的前部,沿途四十五城,皆被严颜唤出拜降。张飞虽然走旱路,却比诸葛亮早到雒城,并且及时赶场,救了刘备一命。刘备脱掉黄金锁子甲,亲自披在严颜身上。

绵竹:费观、严颜。

绵竹是通往成都的咽喉。费观是刘璋的女婿(费祎就是费观家族中的子侄),李严是益州势力的代表人物。

刘备提兵来带绵竹,费观令李严出城迎敌。两军阵前,李严与黄忠单挑,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诸葛亮认为只可智取、不宜火并,于是鸣金召回了黄忠。次日再战,黄忠与李严交手十余合,随即诈败而走,把李严引入山谷中,忽然弓弩手齐出,诸葛亮在山顶上招降,李严慌忙卸甲而降。

李严随即回到绵竹,将费观劝降,于是刘备得了绵竹。

白帝城,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刘备死后,李严被诸葛亮架空;第四次北伐后期,李严犯了政治性错误,被诸葛亮变为庶民。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刘禅启用了李严之子李丰,子代父职。

诸葛亮病逝后,李严认为再也没有人会提拔重用他,跑到诸葛亮墓前大哭一场,随即病逝。

益州集团的其他将领。

刘循,雒城失守后,他从西门逃回成都。刘备夺取成都后,刘循跟着刘璋一起投降了,并受到重用。

孟达,与张松、法正是死党。刘备入川时,刘璋派孟达带领五千精兵迎接刘备,而孟达直接到刘备帐前投降了。刘备自领益州牧之后,令孟达跟随刘封镇守上庸。关羽败亡之后,孟达因为此前劝刘封不发救兵,担忧问罪,于是又向曹丕投降了。此后,孟达又带领徐晃、夏侯尚进攻上庸,并且亲自与刘封交手,但是三个回合就被杀败了。

曹丕死后,孟达失去了保护伞,又被诸葛亮写信招降,重新回到了蜀国,镇守新城。司马懿千里奔袭,与申氏兄弟里应外合,最终将孟达生擒,然后斩首。在演义中,孟达还一箭射死了徐晃。

刘晙、马汉,蜀中将领。张飞大战葭萌关之后,李恢劝降了马超,然后刘备在城楼上安排酒席,专请马超。忽听探子报来,说刘晙、马汉前来攻城,赵云提枪而出。马超尚未入席,赵云已回,提着刘晙、马汉的人头,丢在筵前,马超大惊,甚为敬重。但马超随即也放出了大招,他到成都门前一亮相,刘璋就出城投降了!

吴班,吴懿的弟弟,出场较晚。在北伐期间,吴班与张翼都成了诸葛亮的重要将领。北元渭桥之战,吴班被张虎、乐綝用乱箭射死;张翼跟随姜维诈降,在钟会发动叛乱后,张翼死于乱军之中。

益州集团的武将群体,武力如何排名?

再次小结一下,刘璋麾下的武将,主要有蜀中四将、吴兰雷铜、杨怀高沛、严颜、李严、孟达、张翼等名将,此外还有刘循、吴懿、费观、吴班、卓膺、刘晙马汉等人。

我们给出简略排名。

第1,李严,可以轻松敌住黄忠五十回合,如果诸葛亮不鸣金,至少能够抵抗六七十回合。这种水平,绝对是强一流,应该不亚于张郃、徐晃等人。

第2,张任,两次与张飞交手,十余个回合轻松诈败,还设计围困了张飞,令其不能突围。遥想当年的张飞,在曹营八虎骑的包围圈中,都能够杀出血路,对比来看,张任的武力值,应该也有张郃的水准。

第3,泠苞,单挑魏延三十余个回合,令魏延不敢恋战而走。哲宗表现,最少是乐进、臧霸的水准。

第4,严颜,在匆忙作战的情况下,十个回合被张飞生擒。葭萌关之战,马岱射中魏延之后继续单挑张飞,十个回合战败,但是能够从容退走,而且有诈败的嫌疑。客观估计,严颜可能还不如马岱。

第5,邓贤,把魏延追杀到摔了一个狗啃泥,还差点把魏延终结,只不过暗箭难防,死的有点可惜。

第6,刘璝,与邓贤、泠苞同名,水平肯定也不差,只不过被身边的无间道给一剑斩杀了。

第7-8,杨怀、高沛,作为主将镇守涪城,绝对不是超级菜鸟,虽然没有武力展示,但应该也有二流水平。

第9-10,吴兰、雷铜,能够在曹彰、张郃这种强一流面前走上几个回合,因为应变能力欠佳而被斩杀,应该也有二流偏弱的水平了。

第11,张翼,蜀汉后期的大将,但是在入川之战时期,他资历尚浅,还排不上号。

第12,吴懿,参与围攻张飞,应该也有两把刷子,但是被赵云一合生擒,看来只能算三流。

第13,孟达,狡兔三窟的家伙,被刘封三合杀败,而刘封被曹彰三合速败,客观分析,孟达的武力也是三流水准。

第14-15,刘晙、马汉,这两个家伙,在赵云面前,估计是一个回合送人头,三流末等。

其余刘循、费观、卓膺等人,就没必要参与排名了。

最后,我们聊一下刘璋。

刘璋家里富可敌国,而刘备只能说一穷二白!如果说刘璋是一个富二代,那么刘备只能算八辈贫农!

刘璋麾下不仅名将如因,而且还有层出不穷的能臣谋士。

张松,口舌如剑,羞辱了曹操杨修;

李恢,巧舌如簧,劝降了马超归汉;

秦宓,辩才无敌,难倒了张温巧辞;

邓芝,不辱使命,说服了孙权联盟;

彭羕,料敌先知,识破了泠苞掘江;

费诗,深明大义,平息了关羽之怒;

此外还有刘巴、许靖、董和、程畿等等,上述这些人,全被刘备打包收入囊中了!

再看下面几位。

王累,当刘璋准备到涪城迎接刘备时,王累以死相谏,刘璋不听。王累无奈,最后把自己倒挂在城门上,一手执谏,一手仗剑,刘璋仍不以为意。王累隔断绳索,瞬间落下,撞死于城门下!

黄权,劝阻刘璋不要听信张松之言,更不要引狼入室,可惜刘璋不听,反而暴怒。刘璋献城投降后,黄权托病不出,刘备亲自相请,黄权才归降。夷陵之战,刘备发神经似的把黄权派到了江北驻扎。火烧连营后,程畿不愿临阵脱逃,拔剑自刎,而黄权被阻断了归路,无奈向曹丕投降。曹丕曾经对黄权说,刘备杀了你全家,黄权却说“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曹丕赞叹不已!

法正,神机百变,军事能力不在诸葛亮、庞统之下。简略来说,汉中之战,法正才是真正的谋主,定军山之战,他巧施计谋,助力黄忠一战斩杀了夏侯渊,奠定了汉中之战的总胜利,是刘备进位汉中王的主要功臣之一。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刘璋的家底,确实厚实啊!

客观来讲,益州集团的综合实力,应该比荆州刘表还要强,如果单论人才,似乎可以和袁绍集团相提并论了!

但是,刘璋暗弱,不思进取,“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皆思得明君”。于是,益州集团的大批人才,纷纷表示屈沉埋没,他们都想炒老板鱿鱼。

张松卖主求荣,刘璋还夸他能干呢!法正也向刘备大表忠心,涪城鸿门宴,庞统虽然是主谋,但法正也有份!

此外,孟达、李恢、张翼,统统都是投降派,而严颜、吴懿、李严,纷纷当了带路党!

刘璋这个人,就想着关起门来过小康日子,恰如曹操的评价,“守户之犬耳”!

一个不思进取的老板,是留不住优秀员工的!

然而,刘璋却是个实诚人。

他听信张松,被坑了;他信任刘备,被耍了!当刘备打到成都门口时,成都还有一年的余粮,蜀中百姓纷纷表示愿意抵抗,但是刘璋长叹一声道,“吾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皆璋之故也。何心能安!

百姓闻之,无不流涕!

据土处乱世,负乘致暴寇,怀璧其罪,自然之理也!

刘璋暗弱,即使不迎刘备,亦未必能够自守;益州不为刘备所有,亦必为曹操所取耳!

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在演义中,刘璋手下共有杨怀、高沛、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吴兰、雷铜、严颜、卓膺、张翼、费观、李严、刘晙、马汉等将。

这些武将中,绝大部分是杂鱼级别的龙套,真正武艺高强的寥寥无几。下面就让我们来分别详细说一下(以和刘备战斗出场先后为顺序):

杨怀、高沛

把这哥俩放一起,是因为刘备入川驻守葭萌关时,刘璋手下众将劝他分派大将把守各处关隘。刘璋一开始不同意,后来在众人苦劝下,留下了白水都督杨怀、高沛二人把守涪水关,看住刘备后路。

所以刘备和刘璋翻脸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杨高二人。偏偏这两位还自作聪明,身藏利刃,以送行为名去刘备军中想搞暗杀。结果自然是被庞统识破,在酒席之上刘封、关平将他们拿获,被斩于帐前。

杨怀、高沛一战未打就被杀了,武艺高低看不出,不过这脑子显然不大好,所以评定为杂鱼。

泠苞

刘备取了涪水关以后,泠苞和张任等人奉命去镇守雒城。其中泠苞和邓贤两人是在离城六十里处下寨,作为外围防线。荆州军逼近以后,魏延率军去劫泠苞营寨,结果被伏路小军发现,泠苞引军和魏延斗了三十合以后,分兵攻击魏延后路,魏延大败。魏延败退路上又遇到邓贤人马,差点挂了,后来幸亏被黄忠救下。

而泠苞和黄忠又战了十几合,才被优势蜀军战败。此后他又想出水淹荆州军的毒计,只是被彭羕告密才失败。在乱军中被魏延所擒,后来被斩首。

综合来看,泠苞的武艺应该和魏延接近或者略差一下,善于用兵,有一定谋略,是一个人才。

邓贤

邓贤和泠苞同时出战,不过他的戏份不多。在拦截魏延败军时被黄忠一箭射死,就此退场,根本没来得及表现。这样的龙套自然也只能归于杂鱼之列。

刘璝

刘璝是和张任等人一起第一批到雒城的武将之一。不过刘璝一直负责守城,没什么机会和人单挑。到最后刘璝在守城时被张翼杀死,全场没有表现,属于龙套人物,自然也是杂鱼一条。

张任

张任无疑是刘备在益州之战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在雒城荆州军屡次张任用计击败,连庞统都是因张任而死。

而且张任的武艺不错,曾经两次和张飞单挑:第一次和张飞战了十几合以后,因为荆州军大队赶来,张任身边只有十几人,寡不敌众所以主动撤退;第二次则是张任战了十几合以后诈败,将张飞引进包围圈,要不是赵云赶来,张飞要吃大亏。

从和张飞交手情况看,张任起码有一流水平,而且善于用计,是智勇双全的大将。

吴懿

吴懿是第二批赶到雒城的川将之一。他的武艺稀松平常,遇到赵云以后一合被擒。更糟糕的是吴懿的气节不咋样,被捉以后刘备劝降时,吴懿居然说“如何不降”,投降还如此理直气壮的也算是奇葩了。

所以综合评定,吴懿也是杂鱼级别武将之一。

吴兰

吴兰和吴懿一起倒了雒城。在雒城之战中表现活跃,后来因为被荆州军包围,不得不投降了刘备。在汉中之战时,吴兰遇到曹操的儿子曹彰,两人战不数合,吴兰被曹彰一戟杀死。

按照吴兰的表现来说,只能算杂鱼了。

雷铜

雷铜和吴兰他们也是同一批到雒城的,而且和吴兰一起活跃在战场上,两人一起归降了刘备。后来在汉中之战时,雷铜中计被张郃所杀。

雷铜和吴兰不仅齐名,表现也差不多,也归于杂鱼吧。

严颜

严颜想必大家都熟悉了。严颜是川军老将,在益州之战时,他镇守巴郡,坚守不出,让张飞吃了好大的苦头。最后张飞用计诱严颜出城,才将他擒获。而且严颜在中计的情况下还能和张飞战十合才被擒,考虑到他的年龄,这个表现可以说非常不错了。

在归顺刘备以后,严颜也是屡建战功。特别是汉中之战他和老将黄忠联手出马,先是击败张郃,接着又献计夺取了天荡山,斩杀了魏将夏侯德。

综合评定,严颜武艺接近一流水平,而且善于用计,可谓智勇双全。

卓膺

卓膺是和张翼一起,作为援军到的雒城。在和张任出战时,卓膺是后队。结果前军张任战败以后,卓膺没有战斗就直接向赵云投降。归顺刘备以后,卓膺也没有上过战场,属于龙套人物。

所以综合评定,卓膺也是杂鱼。

张翼

张翼在益州之战时没有表现,只是最后杀了刘璝献城投降。后来知道诸葛亮主政期间,张翼才表现活跃起来,一直未蜀汉战斗到了最后。期间张翼和魏延、王平联手抓了鄂焕,和王平联手击败姜维,晚年败在徐质手下。

总体来看张翼的水平大约属于二流。

费观

费观是刘璋的妻弟,奉命驻守绵竹。期间费观只派遣了手下李严出战,自己没有和荆州军打过。李严投降以后,费观跟着献城投降。综合来看,费观属于龙套,也是杂鱼级的人物。

李严

李严是和费观同守绵竹。荆州军攻打绵竹时,李严出战和黄忠大战四五十合战成平手。诸葛亮认为李严不可力取,于是用计将他引入山谷,用弓弩手逼降了李严。

按照和黄忠战斗的结果看,李严的武艺至少有一流水平,甚至可能还略强一些。

刘晙、马汉

这两位放一起,是因为他们一起出场,而且没来得及有太多表现,就被赵云秒杀。除了让马超觉得赵云武艺了得外没发挥任何作用,妥妥的龙套,自然也只能算杂鱼。

综上所述,刘璋手下的武将中武艺以张任、李严最强,泠苞、严颜次之,张翼再次,其他的人就一起垫底。而论谋略,则以张任最强,泠苞、严颜次之。

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作为益州之主,刘璋手下的名将还是比较多的,不过其中最厉害的当属这四人!这四人中,一个受到张飞看重,一个受到诸葛亮看重,一个受到刘备看重,一个则受到曹丕看重,可以说,这四人代表了刘璋手下最巅峰的实力,只不过刘璋没能善用这些人!

刘璋的手下名将

刘璋好歹是益州牧,所以手下一大堆,名将也不少,其中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是这些人:杨怀、高沛、邓贤、冷苞、张任、刘璝、费观、雷铜、严颜、吴兰、张裔、刘晙、马汉、吴班、李严、吴懿。

由于刘璋手下的这些名将实在太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他们的资料,或者留言评论,本文将会附上他们的简介。我们接下来主要讨论这些猛将中最为出名的四个人,他们分别是张任、李严、黄权、严颜!

严颜——受张飞敬重

老将严颜,和黄忠类似,虽然年纪大,但武功高,谋略强,骨头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正是因为他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所以他受到了张飞的看重

刘备进攻益州,由于用兵不当,庞统战死,使得战局越发倾颓,无奈之下,刘备只能让诸葛亮带兵前来增援。接到刘备的命令之后,诸葛亮决定分兵两路入蜀,其中张飞自带一路大军,走陆路入蜀,而诸葛亮和赵云则带另一路大军,走水路入蜀。正常情况下,走水路是肯定要比陆路更快的,因为陆地之上有很多关隘,非常难打,这会严重的拖慢张飞的行军速度。这不,张飞刚一出兵,便碰到了刘璋手下的名将严颜!

严颜是巴郡太守,他虽然年老,但很有威望,所以当张飞率军杀到时,巴郡在严颜的统领下,并没有丝毫慌乱。严颜这个人,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武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他也并非是那种好勇斗狠之辈,比荆州名将邢道荣好多了,面对张飞的主动挑衅,严颜并没有轻易的带兵出击,而是坚守城池,直接向张飞射箭,可见他这人是个分得清轻重缓急之人,不是莽夫。值得说道的是,严颜的弓箭还射的比较准,他曾一箭射中了张飞的头盔,颇像当年黄忠箭射关羽!

张飞见严颜坚守不出,只能不断的派人去叫骂、挑战,希望逼出严颜,结果严颜一点都不慌乱,根本就不愿意出战,搞得张飞束手无策。在这一点上,其实严颜比张郃还表现得好,当年张飞就是用这一招把坚守不出的张郃给引诱出来的,可是严颜没有上当,可见严颜的定力、谋略还是非常不错的

最终,张飞假装要趁夜偷袭严颜,引诱严颜前来伏击,玩了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功的把严颜给捉到了。自此,巴郡才算是彻底的被张飞攻破。按照张飞的认知,攻破巴郡了,严颜就该投降了,但他没想到严颜是个硬骨头,宁死不降,最终把张飞给感动了,好多年没见到这种宁死不降之人了,所以张飞开始敬重严颜,并给严颜道歉,诚心请求严颜相助,最终成功的收服了严颜!

严颜投靠张飞后,帮着张飞沿路叫阵,让那些坚守的关隘全部投降,成功的为张飞争取了时间,最终使得张飞比诸葛亮还先到达战场!在攻打益州之战中,严颜出力极大,受到了刘备的好评,刘备入主益州后,直接封严颜为前将军。之后,严颜又和黄忠合作,成功击败张郃,在汉中之战中大展神威,再然后,由于严颜年老,确实不适合再去一线战场拼杀了,所以严颜被安排到了阆中,应该是在此终老了

严颜虽然年老,但在益州有威望,有武功,有谋略,有骨气,有宁死不降之心,这些优点集合在一起,可是非常了不起的,连张飞这种猛人都对他敬重有加,可见严颜是多么的厉害,他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张任——受诸葛亮看重

刘备攻打益州,碰到的最厉害的对手,应该就是这个张任了!庞统多么厉害,智谋堪比诸葛亮,结果他最终却栽在了张任手中。刘备多么厉害,结果他最终被张任打得仓皇逃窜,被迫向诸葛亮求援。张飞多么勇猛,结果张任和他硬刚十多回合不分胜败,而且还把张飞引诱进入了伏击圈,要不是赵云及时出手相助,张飞也得折在张任手中!由此可见,张任此人的武力、谋略是多么的强悍!

刘备加庞统加黄忠魏延再加张飞,他们都无法拿下张任,反而被张任打得处处吃瘪,这足以证明张任这个人的难缠。而诸葛亮到达战场后,他也并没有直接让人去和张任交手,擒拿张任,而是摆出了全明星阵容,以自己为饵,才最终的捉下了张任,令人称奇!

原文:唤黄忠、魏延听令曰:“离金雁桥南五六里,两岸都是芦苇蒹葭,可以埋伏。魏延引一千枪手伏于左,单戳马上将;黄忠引一千刀手伏于右,单砍坐下马。杀散彼军,张任必投山东小路而来。张翼德引一千军伏在那里,就彼处擒之。”又唤赵云伏于金雁桥北:“待我引张任过桥,你便将桥拆断,却勒兵于桥北,遥为之势,使张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却好中计。”调遣已定,军师亲自去诱敌……孔明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走过桥。张任从背后赶过来。

看看诸葛亮的这番调遣,为了捉拿张任,他安排了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四大猛将出场,这是什么阵容?就是吕布在世,那也挡不住啊!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安排好这些伏击的猛将后,还自己亲自去作饵,引诱张任,这也太看得起张任了吧?在大家的心目中,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之人,他坐着四轮车上,思绪早已飘荡在战场中,无论是遇到什么事,他都非常淡定,但这一次,他竟然放弃了四轮车,转头骑马而逃了,这太令人惊讶了吧!诸葛亮出山这么多年,何曾见过他弃车骑马啊?

诸葛亮动用如此规模的人力去捉拿张任,足见他对张任是多么的看重,一般的小虾米,怎么可能值得诸葛亮动用如此多的人才!最终,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张任被成功活捉,不过张任宁死不降,喊出了“忠臣岂肯事二主”的话语,引颈就戮,也确实是值得诸葛亮看重!

李严——受到刘备看重

在刘备进攻益州时,李严曾和黄忠有过一战,双方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李严这人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黄忠可是超级猛将啊,和关羽是一个档次的,李严能和黄忠打个不分胜负,足见其武功之高。而除了武功,李严这个人的军事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白帝城托孤,大家都知道刘备把蜀汉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是托孤重臣,但当时除了诸葛亮,其实还有一个托孤大臣,这个人便是李严!刘备之所以让李严也当托孤大臣,其实就是看重了李严的军事能力,刘备深知蜀汉国内有一大堆事情等着诸葛亮去处理,而永安也必须有人留下镇守,防止东吴偷袭,所以刘备才会选择让李严做托孤大臣,让他驻守在永安,防备东吴!

刘备的识人之能,大家应该是比较认同的吧,关羽、张飞、赵云、魏延这些猛将,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既然如此看重李严,这就说明李严必有过人之处!

李严武功高,军事能力强,是蜀汉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他这人,野心太大,在朝堂之中想要压过诸葛亮一头,结果手段和能力又不如诸葛亮,最终被诸葛亮击败,在听到诸葛亮身死后,他也跟着激愤而死了。

黄权——受到曹操看重的人

黄权这个人,又会领兵,又擅长谋略,是个真正的军事大才!蜀汉之内,诸葛亮、法正、刘备都对他倾心有加,曹魏那边,曹丕也对黄权非常敬重,可以说,黄权就是那种吃遍天下之人,大家都非常敬重喜欢他!

刘备取得益州后,原本还想多享受几年,结果黄权建议,趁曹操回防,汉中空虚之际,立马进攻汉中,最终成功地帮刘备拿下了汉中,令世人惊叹。很多人都认为汉中是法正帮助刘备拿下的,实际上这背后都是黄权在出谋划策!

《三国志》: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汉中之战,黄权居功至伟,而后的夷陵之战,原本黄权建议自己领兵出战,刘备居后指挥,结果刘备没答应,导致了夷陵战败,若是听从黄权的建议,刘备怎么可能有此大败?刘备战败后,黄权退路被断,被迫投降了曹魏,刘备听闻此消息,只能哀叹,自己对不起黄权,这并不是黄权的错。而曹丕听闻黄权要投降,也非常开心,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自此,黄权在魏国扎下根来,深受魏国君臣的敬重

结语

综合来看,刘璋手下的名将是非常多的,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严颜、张任、李严、黄权,其中最为厉害的是黄权,其次是李严,再次是张任,排第四的则是严颜!这四人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遗憾的是,刘璋昏庸,没有妥善的使用他们,最终导致益州被破,若是好好的使用这些大才,刘备怎么可能轻易拿下益州?

(本文主要参加《三国演义》)

益州牧刘璋手下有多少名将,他们的武力谋略如何排名?

从正史的角度,刘璋手下的武将应该分为两部分来分析,一部分是刘璋时代的名将,包括继承原刘焉时代的大将;一部分是原属刘璋时代,但是到了刘备时代大放异彩的名将;所以,后期的本土集团的名将马忠,张嶷,句扶等人不在此列。

刘璋时代:

第一,张鲁。

张鲁是刘焉时代就崛起的,因为五斗米教和创始人之一,也就是张鲁母亲的关系,也因为刘焉利用张鲁的势力打击本土氏族的目的,张鲁被刘焉派去占领汉中,由此张鲁后来从诸侯大将后直接成为一方诸侯。张鲁能夺取汉中,并非仅仅只是靠着背景,手段也很毒辣,不但在正面战场上击败太守苏固,还火并了张脩,可见张鲁的武艺和谋略。刘璋继承益州后,不久和张鲁闹翻,形成对立,刘璋甚至要刘备入蜀来对付这个原部下,恐怕这待遇无人出其右。

第二,赵韪。

益州元老派大将,刘焉去世后,赵韪在刘璋的接任上,是出了大力的,谋略绝对没有问题。刘璋一开始有两大“敌人”,一个是原部下汉中张鲁,由刘璋的原来的好哥们庞羲对付;另外一个敌人就是刘表,因为刘焉“半独立”之事,荆州和益州闹翻,赵韪原本是负责荆州一带军事的。但是,刘璋后来又遇到第三股“敌人”就是因战乱进入益州的“东州兵”,于是派赵韪去镇压,结果赵韪起了野心反攻刘璋,反倒被东州集团镇压了。所以,赵韪先是对付名将更多的刘表,荆州无犯,后又对付东州集团,使其忌惮,可见赵韪的武艺,谋略在刘璋手下属顶级之一。

第三,张任。

参与对抗刘备的战斗,退到雒城继续抵抗,庞统便是在此处被流箭射杀,后被刘备生擒,不降而亡,刘备因其忠勇而叹息,

第四,严颜。

刘璋的巴郡太守,驻守在江州,后来被张飞攻破而被生擒,结果张飞收服了严颜。严颜败给有“万人敌”之称的张飞,不但不代表能力不行,反而证明严颜让张飞有佩服之处。后来,严颜很可能在张飞赶走张郃,治理巴西郡上发挥了不少作用,由此记载太少,就放在刘璋时代了。

第五,刘馈,泠苞。

和张任一块在雒城对抗刘备一年的刘璋部将,但是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如张任。

第六,高沛,杨怀。

二人是刘璋心腹,白水督,统领着三万白水军,应该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这两人没有怎么发挥,就被刘备用计清理了,并了白水军,所以只能排在这里。

第七,庞羲。

因为救过刘璋的家属以及好哥们的身份,被刘璋重用,并且专门对付张鲁,但是却屡战屡败。后来,刘璋无故怀疑庞羲,二人关系破裂,刘备入主后,庞羲成了蜀中降将最重要的代表之一,综上,庞羲能力十分有限,胜在资历。

第八,扶禁,向存。

刘备被相拒在雒城,刘璋派这两将带领一万人攻打刘备唯一根据地葭萌关。时此关仅有霍峻和五百守兵,结果霍峻大胜,向存战死。

刘备时代:

第一,黄权。

最受刘备重用的蜀中名将,在刘备处理巴西郡少数民族事务以及夺取了汉中,都贡献了许多重要作用,谋略甚至不亚于或者说仅次谋士法正。夷陵之战,黄权曾经劝刘备不要亲征,让他率军先行试探,可惜刘备不听,招致大败。黄权因后路被断,投降了曹魏,受到曹丕的赏识。

第二,李严。

夷陵之战后,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永安)内外军事,文武可见一斑。

第三,吴懿。

虽然记载不多,但是吴懿和其弟吴班都是蜀中名将是肯定的,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就有军中提到让宿将魏延或者吴懿来守街亭。所以,吴懿即便能力不及魏延,也差得不多。

第四,孟达。

曾经和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后任宜都太守,汉中之战后,孟达奉命攻打东三郡,最后和刘封一起逼降上庸。其实,孟达在武艺和谋略上都有一定的水准,因为被刘封欺负和不救关羽,不得已投降了曹魏,但是后来却拿东三郡为资本,首鼠两端,导致蜀吴难以救援,最终被司马懿灭了。

第四,程畿。

刘璋时代的汉昌长,广阳太守,手下管理着一批善于山地作战,勇猛的賨人。程畿的上司庞羲,曾经要求得到这批賨人来和刘璋对抗被拒绝。可惜,夷陵之战,程畿为了掩护刘备而牺牲,临死前还挑翻两只东吴小舟,可见英勇。

由于刘备时代收服的刘璋将领记载不多,比如在夷陵之战中带兵大督冯习,英勇的别督傅彤,前锋张南到底是不是原蜀中战将,不可考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