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四庭柱是指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袁绍带着四庭柱,曹操带着典韦、许褚、徐晃和张辽。两方展开大混战的话,谁会失败?我们需要仔细客观地去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分析曹操一方。
典韦:主要表现有:
1、逐虎过涧、单手扶旗。这两大表现证明典韦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被称为“古之恶来”
2、大战许褚一整天不分胜负。
3、杀败高顺和侯成的联手。高顺应该属于二流高手,因为他曾经败给了一流高手夏侯惇。明显的失败,就是低一个档次。夏侯惇是一流高手,所以高顺是二流高手。侯成就是三四流战将。跟宋宪、魏续是同一档次。所以典韦杀退一个二流高手和三四流战将的联手,根本就不能证明,他比别的超一流高手强多少。
4、杀退
吕布杀退过:李典+乐进。关羽杀退过许褚+徐晃。许褚杀退过韩当+周泰。吕布、关羽、许褚杀退的联手敌将的质量都要高于典韦。所以,此战意义不大。
所以典韦的武力值=许褚。
许褚的主要表现:
1、大战赵云三十合不分胜负。
2、大战马超二百多合不分胜负。
3、大战徐晃五十多合不分胜负。
4、和高览捉对厮杀,应该也在五十多合左右。
5、联手徐晃被关羽杀退。
徐晃的主要表现:
1、速杀崔勇、李乐等不入流战将;秒杀汪昭,也不入流战将。
2、大战许褚五十多合不分胜负。
3、大战颜良二十合完败。
4、大战文丑,料不能敌,主动撤退。
5、大战受伤的关羽八十多合不分胜负。
张辽的单挑表现:
1、大战夏侯惇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2、大战张郃,捉对厮杀不分胜负。
3、大战凌统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4、和许褚、徐晃一起大战张飞,结果不明确。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袁绍阵营的大将。
颜良的主要表现:
1、三合以内合斩杀耿武、魏续、宋宪等三四流战将。
2、二十合完败徐晃。
3、震慑曹营诸将栗然,无人敢于出战。
4、被关羽突袭斩杀。
文丑的主要表现:
1、速杀关纯。
2、杀败公孙瓒四将联手,杀死一人。
3、不到十合杀败公孙瓒。证明武功略微低于吕布。吕布是不数合,应该是五合以上。
4、一箭把张辽射于马下,几十合杀退徐晃。
5、三合败给关羽,逃跑时被关羽马快追杀。
张郃的主要表现:
1、大战马超二十合败。
2、大战赵云三十合败。
3、大战张飞五十多合败。
4、和张辽捉对厮杀。张郃在后三国时代表现相当精彩,但是与本问题的答案五关,所以不做赘述。
高览的主要表现:
1、跟许褚捉对厮杀。
2、三合斩杀三流战将刘辟。
3、措手不及,被赵云秒杀。
曹操和袁绍作为双方的统帅,一般只是两人能够抵挡一阵即可,武力值参考价值不大。曹操曾经在马超的枪下逃生,应该有一定的武力值;但是袁绍敢于拔剑怒对有吕布护卫的董卓,应该对自己的武力值也信心满满。所以我们可以看做曹操=袁绍。
那么,他们谁先战死,就看各自的四个大将的发挥了。我们综合比较一下他们各自四人的综合实力。
首先张辽对抗张郃两人几乎不分上下。理由就是:两人也正式打过,也确实是五十多合不分胜负。两人的箭术也不分胜负。张辽曾一箭射死沮鹄;张郃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的箭靶红心。因此,他们两人就排除出去。可以彼此抵消,等同于无。
再看高览和徐晃。参照许褚,两人也是不分胜负。高览和许褚捉对厮杀,令曹操大开眼界。甚至是高览略占上风。因为,许褚大战徐晃时,曹操有意收降徐晃,因此可能交代过许褚,影响了许褚的发挥。五十合,曹操急令鸣金收兵,应该是看出徐晃处于下风了。而许褚大战高览,则是生死搏斗,各自都竭尽全力、毫无保留了。
当时是张郃大战张辽;高览大战许褚,曹操先是暗暗称奇。紧接着,曹操就下令夏侯惇、曹洪一齐冲上。这可能预示着许褚和张辽两人处于下风,张郃和高览处于上风。
许褚大战徐晃略微有点上风,而许褚大战高览是可能处于下风。由此可见,高览和武力值应该略微>或者是≥徐晃,至少是=徐晃。那么,这场决战胜负的秤砣也可以排除徐晃和高览。
那么决定胜负的就是典韦+许褚∨颜良+文丑。
结论就是:如果四人都正常发挥,那么颜良+文丑必胜典韦+许褚;如果有意外因素出现,典韦+许褚可能打败颜良文+丑。理由如下:
第一、颜良+文丑的武力值总和明显>典韦+许褚。
颜良二十合完败徐晃,而徐晃却能抵挡许褚五十多合;另外面对气势汹汹的颜良,许褚竟然一声不吭。这完全不是许褚的风格。许褚十分好胜,而且痴迷于武功,遇到高手,藏头露尾是许褚最反常的一次。许褚为什么不出战,书中明确交代了徐晃二十合败归本阵后,诸将栗然。诸将自然包含了许褚在内。也就是说,颜良的武功令许褚不寒而栗,自知不敌,也就没有必要出战了。
许褚=典韦,颜良>许褚;因此颜良>典韦。以颜良来衡量结论就是:颜良>许褚>典韦。
我们再看文丑。因为典韦和文丑没有任何交集,所以我们仍然从许褚身上打开突破口。
我们还是参照徐晃为主。徐晃跟许褚大战了五十多合不分胜负,而跟文丑大战了二三十合就料到不敌,还有张辽的助阵。尽管张辽被文丑一箭射于马下,但是也或多或少地分散了文丑的注意力,从而削弱了战斗力。文丑还是击退了徐晃。由此可见,文丑的武力值是明显高于徐晃的。
另外,以赵云为参照,文丑的表现还是比许褚强多了。文丑跟以逸待劳的赵云大战了六七十合不分胜负;而许褚跟疲于奔命的赵云只战了三十多合。这其实暗示了许褚在赵云手下的极限也就是三四十合,再打下去,恐怕许褚是凶多吉少。
所以,我们可以认定文丑>徐晃。许褚≈徐晃,因此文丑>许褚,至少也是≥许褚。许褚=典韦,因此:文丑也>典韦,或者是≥典韦。
文丑≥典韦≥许褚,颜良>许褚>典韦;毋容置疑:颜良+文丑>典韦+许褚。
第二、颜良文丑一方的心理素质不如典韦许褚一方。
颜良容易轻敌,另外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受到刘备的影响而措手不及被关羽斩杀。
文丑则过于谨慎,容易胆怯而发生误判。比如,被关羽的前三刀震慑,就无心恋战。
典韦的心理素质是无解的,遇到挫折他是百折不挠,有死而已。许褚大多时候也是勇往直前的,唯一一次拖后提的就是面对颜良那一次。
第三、文丑的弓箭射击技术远胜典韦和许褚。
文丑在百忙之中尚能一箭射中张辽的坐骑。而典韦和许褚只有中箭的记录,却没有射箭的表演,说明他两人不擅长射箭。否则典韦满可以一箭射死老虎,没有必要费事巴力地去追着老虎到处跑。
总结出来:
曹操=袁绍;张郃=张辽;高览≥徐晃颜良>典韦>许褚;文丑≥典韦≥许褚。
最后结论:曹操+典韦+许褚+张辽+徐晃<袁绍+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所以,正常情况下,袁绍团队必胜曹操团队。但是由于袁绍本人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张郃则经常知难而退,不出死力;其他战将也都心理素质不佳,可能出现互相掣肘的不良反应。曹操团队如果配合默契的话,鹿死谁手,孰难预料。不过许褚对徐晃不服已久,也可能出现二人相互倾轧而影响发挥。
总的来说,我认为:如果是比武较量,袁绍团队必胜无疑;如果是生死决战,曹操团队大概率会取胜。曹操甚至很可能以高官厚禄,临时策反张郃和高览二人。后来的事实其实也就是这样的。
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曹袁争雄,谁更厉害?
题主的意思是,让曹操带领着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领着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然后双方混战,不许跑,只能拼命,谁会死?也就是说,曹操、袁绍两人也必须加入战斗。
接下来!根据“演义”的武力值设定,对比一下两组阵容的整体实力。
张辽、张郃二将不用说,两人在官渡之战中打得有来有回,硬实力绝对相当。
曹操Vs袁绍曹操的战绩:
1.刺杀董卓未遂
2.投靠吕伯奢引误会,曹操、陈宫立杀吕伯奢全家八口。逃跑的时候遇见吕伯奢,曹操拔剑杀之。
3.荥阳被吕布、徐荣等埋伏,曹军大败。慌逃之际,正撞徐荣,曹操转身便走,被徐荣一箭射中肩膀。带箭逃命,两步骑伏于草中,将其活捉。
4.攻打寿春城的时候,两员末将领众攻城,见城上矢如雨下,慌忙回身。曹操见状,亲自掣剑立斩二将。自下马接土填坑,率众攻城。
5.许田射猎,献帝射鹿连放三箭不中,曹操一箭射中鹿背。
6.潼关之战,马超越战越勇,曹老板弃袍割髯包颈而逃。马超赶上,一枪戳向曹操,被曹操绕树而走,反而戳在了树上。待到马超拔出银枪,曹操已然走远。
袁绍的战绩:
1.何进被十常侍谋害。袁绍指挥军马,诛杀宦官,无论大小,尽皆杀之。樊陵、许相二人出殿抵抗,袁绍立斩二人。
从战绩来看,曹操的武力值应该高于袁绍。袁绍只有诛杀宦官一节。反观曹操,被马超追上一枪刺出的时候,曹操绕树而走,能轻松躲开了马超的致命一击。
☞所以!曹操>袁绍
典韦Vs颜良颜良的最佳战绩,是白马之战。此战中他不仅三合斩杀了宋宪,一合斩杀了魏续,而且还在二十合内击败了猛将徐晃。徐晃曾经打平过许褚,虽然只有四五十合,但足以说明颜良的武力值,至少应该稍强于许褚。
反观典韦,在葛坡的时候,与许褚从辰时至午后,从午后至黄昏,足足打了一天,都没有分出胜负。但是!他与许褚交手之前,已经混战了至少一天一夜。
曹操破黄巾,一共打了两天,第一天何仪等人领十万黄巾军,被典韦杀了副元帅。第二天黄邵自引军搦战,何曼被曹洪砍杀,黄邵被李典擒捉。之后掩杀贼众,黄巾大败。何仪见状,慌忙奔走。典韦四处赶杀贼兵。当他追到葛坡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辰时了。
说明典韦在与许褚交手之前,实际上已经混战了一天一夜了,体力方面消耗非常严重。所以从纸面上来看,典韦的武力值,应该是强于许褚的。
那么?典韦有二十合击败一流战将的能力吗?以高顺、侯成为参考
第一次侯成引一队人马出城搦战,典韦独自一人,瞬间将其杀败。高顺又引一队军马出吊桥接应。典韦直追过吊桥,又瞬间击败了高顺,将两队军马全部赶入了城中。
第二次在濮阳城被八面包围的时候,典韦步行遇到了高顺、侯成二将,于是冲过去瞬间击败二将。反而把高顺、侯成追出了城外吊桥。回头不见了曹操,典韦才放了这二人。
另一位曹营猛将夏侯惇对上高顺的时候,单挑的情况下,足足五十合才拿到一点优势。典韦是一个人,瞬间击败高顺、侯成并二队军马。在势孤被围的时候,也能瞬间击败二人的联手夹击。
典韦足足高出夏侯惇一个档次。二十合击败夏侯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从整体战绩分析,颜良、典韦二将,武力值应该是半斤八两。
☞所以!颜良=典韦
许褚Vs文丑磐河之战,文丑单枪匹马冲阵,击败了公孙瓒的全军,公孙瓒险些死于非命。之后更是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彼此胜负难分。但原文交代了,这是少年赵云,而且马上须无铠甲。也就是说,文丑稍弱于赵云。
在延津的时候,面对张辽、徐晃二将的双双追击,文丑镇定自若,连续射出两箭,张辽翻身落马。徐晃截住文丑厮杀,三十合之后,徐晃见文丑后方军至,拔回马走。严格的说,徐晃单挑文丑,没有在硬实力上败给他,二人的这场打斗,应该为不分胜负。而且原文也没有交代徐晃败阵,而是“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拔回马走。”
反观许褚,也打平过赵云,而且还打平过马超、典韦、吕布等诸多猛将。演义前几名几乎都被他单挑了一遍。
单挑徐晃是五十合打平,跟文丑的三十合相比,大概也差不多,徐晃未必就挡不了文丑五十合。
所以!个人认为,文丑与许褚,硬实力也大概相当。
许褚=文丑
徐晃Vs高览高览的斗将记录不多,表现过少。但是他有三合斩杀刘辟的记录。同时!在官渡之战中,还有打平许褚的记录。不过回合不详。
反观徐晃:
- 一合斩崔勇
- 一合斩李乐
- 五十合战平许褚
- 轻松击败河北猛将韩猛
- 不数合斩杀汪昭
- 生擒审配
- 斩杀彭安
- 轻松击败刘封
- 八十合击败右臂少力的关羽
所以!徐晃>高览
两组的整体实力:
☞曹操>袁绍;典韦=颜良;许褚=文丑;徐晃>高览;张辽=张郃。
综合来看。曹操方整体实力更强,获胜的概率更大。
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河北四挺柱指的是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将,和曹操手下的典韦等人相比,河北四挺柱在战斗力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要看具体发挥。
这两个组合里曾经有六对人交过手:典韦和许褚曾经大战一天不分胜负;许褚和徐晃大战五十多合战平;白马之战颜良二十合击败徐晃;延津之战文丑对战徐晃,徐晃自知不敌败走;官渡之战张郃对张辽两人打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随即曹操命许褚助战,被高览截住。
从这六次交手结果看,典韦和许褚、张郃和张辽这两组水平相当,而颜良、文丑要强于许褚。再结合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而许褚可以和马超打上两百多合看,这两个组合里最强的是颜良、文丑,其次是典韦和许褚,张辽、张郃排在后面。从这六人看,明显袁绍组合要强于曹操组合。
不太好界定的是徐晃和高览。他们两人都和许褚打过,但是高览和许褚战了几个回合书中没有写,而且后来他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无疑影响了对他的评价。而徐晃虽然曾经和许褚战了五十多合打平,不过也有二十合败给颜良的败绩,因此总体看要低于许褚。这两人打起来,鹿死谁手,到底多久能分出胜负就不好说了。
另外典韦和许褚都是出名的猛将,敢拼命,而且对曹操忠心耿耿。如果这一战不许跑,必须拼命,那么他们出手肯定是直接玩命。颜良、文丑虽然武艺高于他们,但是面对这种不怕死的打法需要多久才能击败对手也是问题。毕竟曹洪拼命了也能和马超打上四五十合,典韦和许褚拼命的话,颜良、文丑至少要百合以上才能战胜对手。
所以虽然袁绍的组合略占优势,但是这一战还是要看徐晃和高览能否先于颜良他们分出胜负。如果徐晃先杀了高览,那么协助典韦和许褚,三人还是有一战之力的,看谁发挥更好,否则的话就是曹操组合完败。
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曹方略胜一筹。
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曹操
张辽,徐晃,典韦,许褚
袁绍
张郃,颜良,文丑,高览
战略上张辽战平张郃,
其他三人中,高览不太知道,算偏弱吧,另外两人持平吧,,,
武力上文丑,颜良胜过其他四人中任意人,
张辽战平张郃,高览不太知道,还是算算偏弱吧,,,
曹老板武力,战略完胜袁绍。。。
死磕,不跑,
如果高览不被秒杀,袁绍这边胜。。。
如果高览被秒杀,那基本上5打3,曹操胜。。。
我觉得历史上袁术基本上可以战胜曹操的,可是袁绍偏偏错过了所有能战胜曹操的战略建议。。。
另外就是曹操的子嗣和袁绍的子嗣对比,袁绍那边基本上就是一群废柴而已,,,
袁绍死后,还联合曹操打自己亲兄弟。。。
曹操带典韦许褚徐晃张辽,袁绍带四庭柱互群殴,不许跑,只能拼命。谁死?
前言:曹操和袁绍是东汉末年北方的两大诸侯,从小玩到大的他们两人最终成为是战场上的对手。曹操帐下猛将如云,最厉害的是典韦许褚、徐晃和张辽四大猛将。袁绍帐下也不差,四大猛将被称为“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
如果曹操带着他的四大猛将大战袁绍及其“四庭柱”,在不许跑的情况下,谁最可能第一个战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这十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分析一下。
首先是曹操和袁绍
曹操和袁绍两人都不算是武艺高强的大将,且都是主公的身份,无法看出他们真实的武艺。但是从曹操和袁绍的经历来看,或许曹操武艺略胜袁绍一筹。曹操历经了很多生死磨难,都能逃脱,除了侥幸之外,不能不说曹操还是有些实力的。
袁绍除了和何进一起斩杀宦官之外其余没有战斗事迹了,曹操被吕布追杀逃命,被马超追杀也能逃命,且在白狼山、乌巢等诸多战役中他能带队冲锋,没点本事还真不行。所以从单挑能力上来看曹操胜袁绍。
许褚和颜良、典韦和文丑
颜良单挑场次不多,但足够惊艳。在白马之战中颜良率先斩杀了原吕布旗下健将宋宪和魏续,后来又击败了曹操大将徐晃。从这里发现颜良武艺已经高于曹操身边的许褚了,因为许褚曾经和徐晃有过一次交手,双方四五十回合打平,此战颜良击败徐晃,或能击败许褚。
典韦武艺和许褚差不多,两人大战了三次都不分胜负,说明差距在毫厘之间的事情。典韦在面对吕布部将高顺等人能一己之力将其击败,高顺水平其实很高,和夏侯惇不分上下。
文丑和颜良一样,同属勇冠三军的武将,在磐河之战中,文丑能单挑赵云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一下子提高了他的档次。随后的延津之战中,文丑一打二徐晃和张辽,先是射翻了张辽,再与徐晃交战并且轻松将其击退,说明文丑面对张辽和徐晃二人能轻松应对。
张辽和徐晃都是曹操身边的一流武将,文丑能如此轻松将其战胜,典韦除了许褚外,没有和其他一流武将交过手,且和许褚实力相当的徐晃速败在文丑手中,加上一个张辽,典韦在单挑上不会是张辽和徐晃的对手,自然典韦和文丑如果单挑,相信文丑占据优势,能将其击败。
张郃和张辽
两名张姓的武将都非常出色,同时还是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与张郃之间武艺旗鼓相当,双方有过一一次直接交手,在官渡之战后张郃与张辽大战了四五十回合,两人没有明显优劣势,至少能打个平手吧。
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张郃与张辽之间的交战:
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
但从后来张辽与张郃之间的表现来看,张辽明显要比张郃要勇猛一些,因为张郃在面对一流武将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败仗,如打不过马超,打不过庞德,打不过赵云等人。张辽大多数都是平手,如对阵凌统,太史慈、夏侯惇等,均没有败绩,所以从主观上来讲,张辽之勇大于张郃,但差距不大。
高览和徐晃
高览在三国演义中武艺有点高开低走了,和张郃属于同一等级的高览出场之际还能战平徐晃,算是没有辱没“四庭柱”的称号,后来的单挑战绩也仅仅是斩了黄巾首领刘辟,但在一场战斗中被赵云从后面一枪刺死了,高览从一流武将到三流武将,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
相比之下徐晃武艺高强,能和许褚大战50回合不分胜负,虽然不敌颜良和文丑,但在面对把颜良关羽秒杀的关羽的时候,徐晃凭借自己的优势,将那时候臂膀受伤的关羽击败了。虽然当时关羽已经不如从前了,但此前依然能战平庞德,至少说明他还有一战之力,并非毫无战力。从高览和徐晃来比较的话,徐晃是完胜高览的,若两人单挑,差距应该是最大的。
总的来说,曹操及其手下四大猛将和袁绍及其河北四庭柱的这场群战对决,其结果应该是曹操方面的武将更胜一筹。虽然颜良、文丑勇不可当,但袁绍、张郃、高览均不敌曹操一方,加上曹操用典韦和许褚也能挡住猛将颜良、文丑,曹操一方稳赢。
那么,在不允许跑的情况下,谁最可能战死呢?
袁绍作为主公,虽然打不过曹操,也不会第一个战死,他的手下大将看到主公遇到危险,是会不顾一切救援的。
袁绍手下四庭柱,其中张郃和高览打不过各自对手,没有能力救援袁绍。即使这两人有能力救援,也不一定冒险救袁绍,因为他们两人对袁绍的忠诚度不够,遇到挫折,便叛变,归顺曹操了。
而颜良和文丑两人对袁绍非常忠心,看到主公袁绍有生命危险,是会不顾一切救援的。但是关心则乱,他们两人的对手许褚、典韦非常厉害,再分心救援袁绍,很可能被许褚、典韦反败为胜,将斩杀他们两人。
因此,如果曹操带着他的四大猛将和袁绍及其“四庭柱”互殴,在不许跑的情况下,颜良和文丑为了救主公袁绍,都可能第一个战死。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