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张飞气势磅礴,一人独立桥头,大声挑战。曹操手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竟然无一人敢于迎战。
曹兵曹将们面对张飞,个个畏首畏尾,犹如缩头乌龟一样,瞪着小眼,打量着张飞。张飞连喊了三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操身边的将军夏侯杰,竟然被当场吓破了胆,口吐绿色胆汁,继而肝胆俱裂,翻身落马而死。
于是曹操转身就逃,其他人也都跟着曹操逃之夭夭,大军一片混乱,个个犹如豕突狼奔。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却说文聘引军追赶赵云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长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都至。见飞怒目橫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
张飞圆睁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大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与马下。操回马便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往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这就是对曹军当时狼狈现状的具体描述。从以上情节,我们可以看到,曹操身边的一流战将几乎全部都在,是曹操征战多年以来,阵容最豪华的一次,即使是以后的汉中之战和以前的官渡之战,曹操都未摆出如此豪华的阵容,如此众多的高手。曹操手下的名将,除了徐晃不在现场,其他一个不拉。徐晃估计是押运粮草了,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徐晃也参加了赤壁之战。
那么,怪事来了,这么多的名将在场,竟然无人敢于出战,而且纷纷狼狈不堪,原因何在?
第一、曹操是怕中了埋伏。
书中交代,曹操是害怕中了诸葛孔明之计。诸葛亮打仗善于利用地形之利,在此之前曹操已经领教了数次。第一次是夏侯惇在博望坡中了埋伏,十万大军,被一把大火烧得所剩无几;紧接着在新野县城又中了埋伏,又被烧死不少士兵。曹操此时的心情就是应了那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那么,到底有没有埋伏?有,张飞的确是在桥边的树林中设了埋伏,令人捧腹的是:张飞只埋伏了二十多人。张飞为什么只埋伏这么点人马呢?因为他只带了这么多人。刘备当时已经几乎到了穷途末路,兵马少的可怜了。诸葛亮带了五百多人到江夏找刘琦求救去了;关羽又带走了几百人去组织水军;再留下几百人保护刘备,张飞就没有多少人可带了。赵云当时寻找刘备家属,也只带了十几个士兵,最后杀得只剩自己一人救回了阿斗。
张飞只带了二十多人去阻击曹操,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另外,张飞又故布疑阵,令这二十多骑兵在马尾巴上系上树枝,来回奔跑于树林之中,使得烟尘滚滚,颇似埋伏了不少军马。
第二、曹操的善于用兵,和内心的多疑。
我们不能光看到曹操的狼狈不堪,还要一分为二地去分析问题。通过曹操的退让,我们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来得出曹操非常善于用兵的结论。
曹操此时已经打得刘备毫无还手之力,消灭刘备似乎指日可待,所以此时就需要更加谨慎,没有必要再打消耗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打法,高明的指挥者是绝对不干的。
所以,曹操此时的打算就是:消灭刘备,也不急于一时,等张飞撤了埋伏,再渡河过去追赶刘备也不迟。刘备已经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相信他也不能逃到天上去。
胜利在望,曹操为了避免牺牲更多的将士,就不愿意冒险一试了。
第三、由于以前关羽的夸大宣传,使得曹操和众将心理阴影很大。
关羽在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曹军诸将惊为天人。而关羽却极其少有地谦虚说道:
“我这算什么,吾弟张翼德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言犹在耳,曹操此时回顾关羽当年的话,又想起了自己当年,为了加深印象,特地把张翼德三个字写在了袍子内面。俗话说得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张飞的“万人敌”之名,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此时此刻,曹兵将士们脑海之中浮现的全是颜良、文丑身首异处的惨烈之状,谁不怕重蹈覆辙,走了颜良、文丑的老路?谁也不知道,张飞会盯上谁。大家都知道的是:张飞在万军之中取一个上将的首级是手到擒来的,一旦被张飞认准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这句格言太过脍炙人口了,曹操众将自然也都知道。就算是大老粗许褚,虽然只认识两三个字,这句话他也是早有耳闻、牢记在心的。因此,众将为了避免自己留下千古遗恨,就坚决不能虎了吧唧去单挑张飞。大家都知道,单挑张飞无疑就是白白送死。大家跟着曹丞相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的,而不是去浪费青春、无辜送死的。此时,大家都迫切希望能够封侯拜相;而不是被张飞取了首级,把似锦的前程化作了一场春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许褚、张辽、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诸将此时万众一心,保命要紧,因此就个个急于奔命而去。
需要说明的是:猛将徐晃当时因故不在场,否则以徐晃的个性,真有可能不惜兰艾同焚也要冲上去一战。徐晃敢于挑战凶神恶煞一般的许褚;敢于单挑气势汹汹的颜良;敢于迎战天下无敌的关羽。所以,以此类推,徐晃不服张飞而主动出击是大概率事件。
最后告诉大家的是:张飞长坂桥独退曹兵是历史事实。曹操当时带着先头部队五千多人,张飞虚张声势,以勇猛莽撞对曹操的狐性多疑,这场对峙曹操完败。看似简单,只是张飞一句:
“爱打就上来痛痛快快地打,不打就给我赶紧滚蛋!”而曹操和张飞两人当时激烈的心理博弈是无法想象,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说,历史的精彩往往就在于:
那决定个人命运和军队命运乃至国家命运的一瞬间、一刹那,发生了不合逻辑的诡异事件,顿时乾坤扭转,胜负移主,奇迹不可思议地发生了。久而久之,人们把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归结于“天意”,当然也有不少人把它看做是“因果关系”。张飞据水断桥,喝退曹兵其中有着张飞的勇敢因素,有着曹操的多疑心理,有着关羽事前的宣传铺垫,更有着曹将们胜券在握、不愿冒险的心态原因。其实就是“多因一果”的一次最好的展示。
“两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多年以后,许褚和张飞终于再次狭路相逢而大打出手。结果就是:差一点就验证了关羽在白马坡的预言。只是张飞手下留情,许褚才得以保住了首级。这正是: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三州!
青龙偃月万人敌,丈八蛇矛鬼神愁!
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慑于威名又怕伏兵许褚等将不敢挑战张飞
张飞,乃三国期间,刘备阵营的猛将,惯使一杆丈八蛇矛,在虎牢关,从吕布戟下救出公孙瓒,率先于其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败;在徐州,又与吕布大战100余合,不分胜负,所以张飞威名远扬,即使是曹营的勇将,对张飞也向来不敢轻视。
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阪桥章节中,刘备兵败,被操军追杀,飞率20余骑断后,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阪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
桥东头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曹仁、张辽、许褚等都至,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
操闻之,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料曹操心疑,亲自来看,乃大喝说:”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飞声如巨雷,曹军闻知,尽皆股憟,操对左右说:“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
张飞又在厉声大喝,要与人决一死战,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许褚、张辽、曹仁等将,为何不敢上前,其实,书中已说出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桥东头树林之后,尘头大起,会不会埋有伏兵?这是曹营将佐所顾忌的。
再则,书中曹操“急令去其伞盖”,此举,是不让张飞知道自身在军中的确切位置,已先自折了锐气,对士气有影响,因为统帅都怕张飞。
操亲口说出飞的厉害,飞的名声震住了手下将佐,包括许褚、张辽、曹仁等名将,他们都怕中了张飞的埋伏。
操未点将,战不战张飞,许褚等将佐自己决定,不战不丢人;都知道张飞曾与吕布大战百余合,所以诸将都没把握战胜张飞,败给张飞,或死于张飞之手,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都集体沉默了,没人胆敢站出来,主动接受张飞的挑战。
关键时刻,最搞笑的是,夏侯杰竟然被飞巨雷声,吓得肝胆碎裂,倒撞马下,惊得操回马便走,统帅撤退了,诸军众将全都逃之夭夭。
2017年12月17日于杭州
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单挑靠的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就是武力的具体体现,软实力就是让别看见你就惧怕三分,《三国演义》中单挑软实力前三吕布、张飞、关羽(史学家绕道),演义中很重视单挑,甚至能决定胜败。
来讲一下最重要的软实力——威势,在很多游戏中都有体现,威势有点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高大上了点),吓都吓死你还谈什么单挑?
长坂坡张飞威势显神威固然害怕有埋伏有重要的因素,但是以这个作为主要因素显然有点说不过去
1.刘、曹当时实力相差悬殊,刘备已经在跑路,这是情报已经获得的,那么就像游戏中的明明可以平推对面基地为什么还是管其他的呢?刘备就那么点人,能拿多少来埋伏?大不了吃亏人海趟过去就行了。
2.曹操亲自上阵,说明身边名将很多,这些人当中很多都是很厉害的,虽然取胜难但是自保还是可以的,而且曾经有6将战吕布的“光辉历史”,大不了一起上。
所以最重要的是被张飞的威势吓住了,威势是靠经历积攒和自身能力的体现,张飞战过吕布虽然没赢但也没输(三国只此一人,而且后期在徐州吕布也忌惮张飞,不然被次次骂还能忍?),关羽夸过张飞比他厉害,而关羽在众将眼皮底下秒了颜良、文丑(众将在颜良、文丑前都不敢上前),张飞斩了袁术大将纪灵(袁术是大势力最厉害大将绝对不弱)那这张飞可就厉害了,再加上张飞吼的气势,未战心先虚还怎么打?
另外两个气势爆棚的人——吕布、关羽1.吕布,出场自带“天下无敌”的称号(只有张飞在鄙视),最著名就是虎牢关,十八路诸侯手下将领不计其数,但是最后只有张飞一人敢上,可见吕布的威势大到何种程度。
2.关羽:关羽的威势表现在斩华雄、颜良、文丑,这三人都是吊打其他18路诸侯武将的,但是在关羽面前就像是被吓住了一刀就解决(不讨论正史,不要说赤兔马,那只要很小的原因,不然吕布的厉害都要归功于赤兔,其他名将和坐骑都吃素的?)。
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这三位都是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张辽在吕布手下的时候,亲眼见张飞大战吕布,俩人打了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许褚直接被张飞捅过,不是跑得快差点死了。曹仁虽然勇猛,可是也不敢上,毕竟许褚都不敢上。猛张飞,一个猛字,张飞的形象跃然而出。一个人的气势十分的重要,如果气势盖过对方,那么赢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张飞的二哥关羽,曾经在曹操账下。当时曹操和袁绍作战,袁绍手下名将颜良打败了曹操手下的一众名将,这时候曹操手下想起了关羽。只见关羽单人匹马直冲颜良而去,手起刀落,斩颜良于马下。许褚、曹仁都没打过颜良,当时张辽比颜良的等级还低。这时候,关羽说了:这算什么,我弟张翼德在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曹操一听,卧槽,赶紧写在了袍子里。曹仁、许褚一听,我累个亲娘诶。我连颜良都打不过,这关羽说他兄弟比他还牛逼。
所以,在后来遇到张飞挑战的时候,听着张飞的大嗓门,再加上张飞的气势。这尼玛谁敢上拿命试着玩阿。不仅如此,后来关羽从荆州攻打魏国,曹操手下的人也不敢主动出战。为啥?被气势所吓到,当然更关键的是,自己的实力确实比不上人家。
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莾张飞,虎牢关前掷地有声:"别人怕吕布,俺张翼德不怕!"
十八路诸侯同盟营里一片惊讶声,不要说曹操身边的虎将许褚、曹仁和张辽等,瞪大了眼睛,心想:那里来的黑虎,敢冒野呀!就连主帅袁绍、前敌总指挥奋威将军曹操都惊呆了:想不到一个步弓手敢如此逞强!
不等前指和盟主发声,张飞就冲着"人中吕布"而去,大喝一声:"吕布,认得燕人张翼德吗?"
吕布已挑落无数人马,正沉浸在独步天下的美梦之中,那见过有人敢于挑战自己的虎威,也不禁细细打量张飞是何路人马,敢于单挑啊!
说是迟,那是快,张飞一字蛇矛已封向吕布咽喉,吕布忙提戟阻挡,刹那间,火星撞地球,两人你来我往大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想到桃园结义生死与共,也拍马上前:"三弟莫急,看二哥斩了吕布"。舞刀敌住吕布,双方大斗三十回合,不分上下。
刘备也按奈不住,同生共死只在今朝。拍马挥着双股剑向前:"二弟莫急,看大哥生擒吕布"。
刘备也同吕布,大斗二十回合,不分伯仲。
不等刘关张三义想合围吕布,吕布已心慌意乱:"一人尚不能拿下,对付三人凶多吉少啊。"吕布大叫一声:"三打一,老子不玩了!"跑的比赤兔还要快。
莾张飞一战成名,给许褚、徐晃、张辽等留下了深到影响。
关羽留在曹营中,有一次对曹操说:"吾弟张飞还要厉害,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囊中探物。"
曹操特意关照部下,遇到莽张飞可绕道而回。
这才有了许褚、徐晃、张辽等人,凡是遇到张飞却都退避避三舍的熊样。一旦有人责怪,他们三人还悄悄地说:"张飞还是曹操外甥女婿,不看佛面得看僧面吧
!"
张飞挑战,,为何许褚、曹仁和张辽等都不敢上前?
三国演义中,当赵云怀绑刘禅冲出曹操大军包围后,就轮到张飞上场了,张飞一个人骑着马站在长坂桥上,手握丈八蛇矛,怒睁双眼,文聘第一个赶到,然后是许褚、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郃、曹仁、李典、乐进等将领赶到。
当时的情况是张飞一个人对阵如此多的曹将,当时在场的曹将就有9人,曹将的身后还有军队,但是面对张飞一个人,却没有一个曹将胆敢上前挑战张飞的,这是什么原因,难道这么多人还怕张飞一个人吗?
按照三国演义的解释,说是桥东边的树林后尘土大起,怀疑有伏兵,即使有伏兵,但是曹军也是人多势众啊,当年曹营六将就敢战吕布了,现在曹营有9将,一旦联起手来,吕布都不是对手,何况是张飞呢?
张飞守长坂桥
其实伏兵并非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张飞一人骑马立在桥上,张飞的武艺曹营诸将多少是有所耳闻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时,张飞第一个出手战吕布,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能跟吕布五十回合战平的,当时整个天下只有张飞一人做到了。
虎牢关时,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乐进等五将可是在场的,亲眼看到张飞战吕布,与吕布要上五十回合,这个武艺是曹营诸将无法对比,夏侯惇其实也跟吕布单挑过,只不过数个回合就被吕布打败。
以夏侯惇的武艺,如果单挑张飞的话,张飞可以在20回合之内打败他,夏侯惇最好的战绩就是四五十回合打败高顺,在自己眼睛被射瞎的情况下,一个回合就杀死了曹性,这跟张飞没法的,张飞两次战平吕布,一次战平马超,马超都能20回合打败张郃,而张郃的武艺与夏侯惇不相上下。
夏侯惇
夏侯渊的武艺比夏侯惇稍差,更不是张飞的对手,夏侯渊虽然曾经20回合战平了黄忠,但是最终也是一个回合死在黄忠手下,黄忠只是五虎上将之末,就打得夏侯渊如此,要是张飞出手,10个回合内就能打败夏侯渊。
李典和乐进武艺还在夏侯渊之下,乐进曾经五十回合战平凌统,凌统又五十回合战平张辽,张辽又七八十回合战平太史慈,三人的武力应该是乐进稍弱于凌统,凌统稍弱于张辽,张辽又稍弱于太史慈,太史慈武力与孙策差不多,但都不是张飞对手。
李典在三国演义中算是打酱油的存在,没有啥战绩,也没跟名将交过手,存在感很弱,武艺也弱于乐进,张飞可以10个回合之内打败并杀死李典与乐进。
张飞布疑兵
曹营诸将中,武艺最高的其实是许褚,许褚同时也是曹营勇气最大的将领,濮阳之战时,曹操迎战吕布,许褚第一个出手,单挑吕布,20回合之后,其他人才出手,可以理解为许褚可以与吕布打上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过了20回合,许褚就要败了,所以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五人才出手。
最终是曹营六将联手打败了吕布,6个人才能打败吕布一个人,想想其中的武力差距有多大呢,但是张飞两次一个人战平吕布,第二次还是一百回合,这个战斗力就让曹营诸将恐怖了,可以这么说,在一百回合之内,张飞的武力约等于吕布。
那么曹营诸将想要打败张飞,就得至少六人联手才行,当时在场的有9将,完全可以腾出六人来战张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上,这是为何?
张飞战吕布
前面说过,张飞一人骑马立在桥上,古代的桥可不像现在的桥一样,古代的桥一般都不宽,能够并排两人两骑通过已经是很宽了,张飞是站在桥上的,曹营诸将想要迎战张飞,一次最多就是上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不好发挥,因为桥上拥挤啊。
这就是张飞的聪明之处,张飞不是站在对岸,而是站在桥上,抢占了交通要道,曹营要是出动2人联手战张飞,张飞根本不怕,张飞利用地形抵消了曹营兵多将广的优势,实际情况是曹将只能与张飞单挑。
曹营中最厉害的是许褚,他有勇气,又有胆识,许褚为啥不敢上?
因为许褚不敢啊,担心打不过啊。
许褚
这个时候的许褚还没有跟马超单挑过,只跟吕布单挑过20回合,但张飞能跟吕布单挑一百回合呢,傻子也知道许褚不是张飞的对手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许褚不敢迎战张飞,这个原因就是关羽说过的一句话,关羽在斩颜良之后,对曹操说过一句话:
我二弟张飞能在百万大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曹操当时看到关羽斩杀了颜良,对关羽的话深信不疑,甚至把张飞的名字记在袍底,还对身边诸将说:以后如果遇到张翼德,不可以轻敌。
曹操
当时的许褚就在曹操身边听着这话呢,颜良20回合打败徐晃时,许褚不敢挑战颜良,因为许褚曾经与徐晃50回合战平,他的武力就是徐晃的水平稍高一些,当然不敢上了,关羽斩颜良时,许褚也在场,亲眼看到,然后又亲耳听到关羽的话,早就对关羽和张飞有了敬畏之心。
所以许褚也没敢上,如果他上的话,也不是张飞的对手,虽然许褚后来能230回合战平了马超,马超也曾和张飞220回合战平,但不代表许褚是张飞的对手,总体来说,许褚稍弱于马超,马超稍弱于张飞。
张飞如果跟许褚单挑,张飞可以在50~100回合之内打败许褚,张飞这个人的特长是勇猛、有胆识、有勇气、武艺高强、粗中带细,谁也不怕,许褚在任何方面跟张飞比,都是稍差一些,当然不是张飞的对手了。
许褚战马超
另外,曹操的表现也是让人大失所望,曹操身为主帅,到了之后,却对张飞表现出巨大的恐惧,而且还把当年关羽所说的话给重复了一遍,曹操再一次说道:
我当年曾听关云长说过,张翼德在百万大军中,取上将的首级,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今天相逢在这里,不能轻敌。
曹操嘴巴上说不能轻敌,实际上再一次把众人对张飞的恐惧给重复了一遍,更加没人敢上了,再加上张飞占据了长坂桥,曹将又不能一起上,只能一两个人上前迎战,而一两个人根本不是张飞的对手,所以张飞大叫了几次: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张飞的武艺除了吕布之外,无人可敌
这时,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曹操身边的夏侯杰不知道是害怕还是恐惧过度,一下子吓得倒掉于马下,原本众人紧绷的神经随着夏侯杰的掉落马下,而被激发出来,身为主帅的曹操第一个带头逃命,而且还是逃得固定头发的冠簪都掉落了,披头散发的逃命。
古人的头发都是盘起来的,无论男人女人,如果弄成披头散发的样子,那就是极其狼狈的,主帅如此,曹操手下的诸将自然也无人敢上前挑战了,只能都被张飞吓得逃走了,这就是张飞喝断长坂桥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