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邓艾,字士载,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多次和姜维在曹魏西线上对峙。公元263年,邓艾和钟会攻打蜀汉,他率先进入成都,逼迫刘禅投降。后遭钟会的陷害,被田续所杀。

邓艾(公元197~264年),字士载,义阳人(今河南新野)人。三国后期,曹魏著名军事家。邓艾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又善于治国理政。

邓艾在曹魏西部战线对抗姜维多年,担任安西将军,假节。后来,邓艾率兵冒险偷渡阴平小道,历尽千辛万苦,开山搭桥、披荆斩棘终于成功攻占江油、绵竹等地,逼近成都,蜀汉后主刘禅率文武大臣六十余人自缚投降,蜀汉灭亡。曹魏历史上,邓艾的劳苦功高,自不必说,那么演义中他的武功修为属于什么档次呢?

《三国演义》中,武将根据武功修为的高低,可划分为超一流高手(最高档)、一流高手、二流高手、三流战将、四流战将、不入流战将五个档次。根据邓艾的一系列表现来看,邓艾应该属于一流高手或者是超一流高手。判断的方法就是参照文鸯和姜维两人。那么,我们如果求证出文鸯和姜维两人属于一流高手,就可以得出邓艾是一流高手的结论。何为一流高手?

《三国演义》中一流高手的定义是这样的:

第一、临阵斩杀三个敌将以上的(包括射死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徐晃:斩杀李乐、崔勇、汪昭三人。

2、夏侯惇:斩杀曹性、桥蕤、徐荣三人。

3、孙策:斩杀:严舆、陈生、周昕;喝死樊能,挟死于糜,共斩杀五人。

4、张辽:斩杀蒋奇、踏顿,一箭射死沮鹄。

5、甘宁:斩杀和射死共有:邓龙、黄祖、凌操、乐进、蔡中、马延、张凯、朱光八人。

6、夏侯渊:斩杀昌奇、杨任、成宜三人。

7、丁奉:斩杀韩综、恒嘉,射死张辽。

8、曹洪:斩杀何曼、袁谭、任夔三人。

9、关兴:斩杀李异、周平、潘璋、杨陵、越吉元帅、董禧六人。

10、张苞:斩杀谢旌、夏恂、崔谅、薛则四人。

11、华雄:斩杀鲍忠、祖茂、潘凤、俞涉四人。

第二、能够和以上十人中任意一个大战50合以上不分胜负的,符合条件的有:

1、太史慈:和孙策大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

2、凌统: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第三、能够和超一流高手大战二十合以上,能够全身而退的。符合条件的有:

1、张郃:大战马超二十合,大战赵云三十合,大战张飞四五十合,虽然都是以失败收场,但是他做到了全身而退。

2、魏延:大战庞德几十合,被庞德杀退。

3、高览:大战许褚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4、关平:大战庞德三十多合不分胜负。

第四、常伴主公左右,充当保镖角色的。符合条件的是:

1、周泰:长期担任孙权的保镖。

2、韩当、黄盖常伴孙坚左右,也可视为保镖角色。

以上二十人是标准的一流高手。那么晋级超一流高手究竟都有哪些条件呢?

第一、临阵斩杀敌将明确超过十人以上的(有名有姓的)。符合条件的有:

1、赵云:斩杀鞠义、高览、朱然、朱赞、金环三结、张武、吕旷、邢道荣、慕容烈、焦炳、淳于导、夏侯恩、钟缙、钟绅、刘璝、马汉、韩德父子五人加上长坂坡一战杀死曹将五十多人,共七十多人。

2、关羽:斩杀程远志、管亥、蔡阳、车胄、华雄、颜良、文丑、荀正、杨龄、夏侯存、成何加上过五关斩六将共十七八人。

3、许褚:斩杀过李暹、李別、李封、张先、尹楷、张卫加上冀州之战,一战斩杀十数将。共有十六七个。

此三人是毫无争议的超一流高手。因为,战场之上,想要正面斩杀敌将很难,而正面斩杀三员敌将以上也不过区区十几个人。整个三国时期,斩杀敌将十人以上的只有以上三人。

第二、和以上三位大战一百合以上不分胜负的。符合条件的是:

1、典韦:和许褚大战二百多合不分胜负。

2、马超:和许褚大战二百多合不分胜负。

3、黄忠:和关羽大战二百多合不分胜负。

4、庞德:和关羽大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

第三、战场上正面交锋,五十合以内正式以武力打败一流高手的。符合条件的是:

1、颜良:二十合打败一流高手徐晃。

2、文丑:箭射张辽下马,同时二三十使得徐晃料敌不过。等同于他打败了徐晃。

第四、和其他超一流高手大战一百合不分胜负的。符合条件的有:

1、张飞:大战马超二百多合不分胜负。

第五、以一人之力被两位以上超一流高手联手的进攻或遭到超过三位以上一流高手群殴尚能做到全身而退的。符合条件的是:

吕布:大战关羽和张飞的联手;被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群殴。

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共有: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许褚、颜良、文丑、庞德十一人是标准的超一流高手。

那么文鸯和姜维属于哪一档次的高手呢?首先,这两位名将的战场表现也似乎有些惊世骇俗,所以肯定应该是徘徊在一流高手或者是超一流高手之间的。不可能是二流高手,更不可能是三流以下普通战将。所以,我们就把他们二位放在一流高手或者超一流高手的条件里衡量一下,看具体符合哪个标准。

我们都知道,姜维曾经大战赵云十几合不分胜负。似乎不够一流高手的水准。按照一流高手的条件第三条,应该抵挡超一流高手二十合以上全身而退的才够资格晋级一流高手。但是,姜维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存在。因此我们需要由表及里,仔细认真地分析一下,就可以水落石出,得出姜维属于一流高手的结论,那就是从赵云的角度考虑。

赵云和姜维的基本战况是:姜维精神倍长,而赵云大惊失色。说明,姜维略微处于上风。赵云的大惊失色,表明态度就是姜维的枪法好高,有点深不可测的感觉。大家都知道,赵云的枪法已经是当世毫无争议的第一了。而能够以枪法令赵云赞叹不已,那么姜维的枪法也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赵云大战过文丑、张郃等多位用枪的高手,从未有过吃惊的表现。

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

赵云又夸奖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同。

这一句话证明:赵云当时没有找到姜维枪法的破绽,只能和姜维持平。至于多少合以后能够再找出破绽,书中没有交代。从赵云的表态来看,至少五六十合是出不来结果的。由此可见,姜维是稳妥妥的一流高手。但是,姜维没有打败过其他一流高手,也没有颉颃过超一流高手一百多合以上的经历,再加上他对张郃也无可奈何。因此,姜维不能晋级超一流高手。

张郃可以看做是超一流高手和一流高手的试金石:能够打败张郃的就可以晋级超一流高手;能够打平张郃的就可以看做是一流高手。因为,一流高手当中,对抗其他一流高手和超一流高手的经验最丰富、次数最多的就是张郃。书中有多次描写诸葛对张郃的勇猛头疼至极,无可奈何,而姜维却没有替诸葛亮解决这一难题,说明姜维也不能打败张郃,因此姜维的武功修为上限就是张郃的水平。

张郃多次令诸葛亮忌惮十分、忧心忡忡,如果张飞、马超尚在人世的话,会立即挺身而出,岂容张郃猖狂?

我们再看文鸯的战场表现:

只见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将,抖擞精神,骤马来追。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文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轡而行。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文鸯打死了数人。数人就是指不到十人,五人以上。因为,如果是十个以上,就会写成是十数人;五人以下的话,就会写成是四五人或者是二三人等等。而数人就是,好几个人,一打眼数不过来,但是好像又不够十人。也就是说,数人就是不仔细看,难以确定数目。如果是五人以下的话,就一目了然,不需要仔细去数。只有五六个以上,十多个以下,才难以做到一目了然,只能是凭经验来判断。

文鸯杀死敌将不足十人;他有缺乏和其他超一流高手的颉颃经历;另外也没有打败其他一流高手的经历,因此他也不能晋级超一流高手。他只能看做是一流高手里边出类拔萃的存在。

而文鸯和姜维都有过和邓艾狭路相逢的经历,所以我才选择以文鸯和姜维为参照,来论证邓艾的武功修为层次。我们看原著对邓艾遭遇文鸯和姜维时的不同表现:

第一场、邓艾颉颃文鸯:

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文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第二场、邓艾遭遇姜维:

维大惊,原来小将乃邓艾之子邓忠也。维暗暗称奇,欲战邓艾,又恐马乏,乃虚指艾曰:“吾今日识汝父子也。各自收兵,来日决战。”

这是姜维刚刚大战邓忠三四十合不分胜负后的心态。在姜维看来:邓忠的武功已经不弱了,应该是家传的;所以邓艾的武功修为肯定在邓忠之上。因此,姜维没有取胜的把握,就放弃了和邓艾的单挑。邓艾也因为战场的局势对自己不利,也没有主动挑战。

总结起来就是:邓艾的武功修为上限是文鸯,下限应该是普通一流高手。所以,邓艾如果和姜维单挑的话,斩杀姜维时天方夜谭。两人大战的结果大概率是,五六十合乃至上百合不分胜负。

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很可能,邓艾的儿子能跟姜维打平,作为武功师傅的老子就更不用说了。

“正攻打之间,忽然背后喊声大震。维勒马回看,只见魏兵鼓噪摇旗,浩浩而来。维遂令后队为前队,自立于门旗下候之。只见魏阵中一小将,全装惯带,挺枪纵马而出,约年二十余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厉声大叫曰:“认得邓将军否!”维自思曰:“此必是邓艾矣。”挺枪纵马来迎。二人抖擞精神,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那小将军枪法无半点放闲。维心中自思:“不用此计,安得胜乎?”便拨马望左边山路中而走。那小将骤马追来,维挂住了钢枪,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将眼乖,早已见了,弓弦响处,把身望前一倒,放过羽箭。维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维一闪,那枪从肋傍边过,被维挟住。那小将弃枪,望本阵而走。维嗟叹曰:“可惜!可惜!”再拨马赶来。追至阵门前,一将提刀而出曰:“姜维匹夫,勿赶吾儿!邓艾在此!”维大惊。原来小将乃艾之子邓忠也。维暗暗称奇;欲战邓艾,又恐马乏,乃虚指艾曰:“吾今日识汝父子也。各且收兵,来日决战。”艾见战场不利,亦勒马应曰:“既如此,各自收兵,暗算者非丈夫也。”于是两军皆退。邓艾据渭水下寨,姜维跨两山安营。艾见了蜀兵地理,乃作书与司马望曰:“我等切不可战,只宜固守。待关中兵至时,蜀兵粮草皆尽,三面攻之,无不胜也。今遣长子邓忠相助守城。”一面差人于司马昭处求救。”

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凤兮凤兮邓士载,蓄谷广田世间稀。

莫云蜀道愁难度,曾见胡鹰落不飞。

万尺云峰横锁钥,三千壮士裹毡衣。

自古功高多疑忌,向来权重抱危机。

唯有金匣虎符在,不见将军凯旋归。

大家都知道,到了后三国时期,三足鼎立之势已成,群雄并起激烈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魏蜀吴各方的政治阶层已经基本定型,不但深谋远虑的智士渐渐稀少,而且能征善战的猛将也逐步凋零,能在两军前厮杀几个回合的就没几个了。

邓艾属于比较罕见的全能型人才,他很有经济头脑,曾经在江淮一带搞过屯田,让军士们一边训练,一边开展生产,开荒种地,效果非常不错,不但完全解决了大军的粮草补给问题,还收获颇丰,多有盈余;邓艾还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擅长领兵作战,智略深长,能攻善守,是蜀汉大帅姜维的劲敌。他对姜维的战术风格研究得非常透彻,多次成功阻止了蜀军进犯,令姜维十分头疼,恨之入骨。

邓艾不仅领兵作战是一把好手,上阵单挑厮杀的本领也相当不错,民间通常按照三国各个猛将的战斗力搞了个押韵的“二十四名将谱”,最后一句是“打末邓艾与姜维”,就把邓艾和姜维排在了最后两名。那么邓艾的武力值是个什么情况,与姜维相比,孰高孰低呢?咱们就根据邓艾的战斗履历来进行一些分析。

邓艾在战场上的单挑记录:

1.文鸯夜袭乐嘉城外司马大营,激战一夜后,天明遇到邓艾率兵到来,邓艾与文鸯交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

2.项城之战,毋丘俭反叛,遇邓艾率兵前来平叛,毋丘俭令部将葛雍出战,“与艾交锋,不一合,被艾一刀斩之”

3.侯河之战,姜维率兵阵前搦邓艾出战。邓艾出马迎敌,“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姜维次日引军再来挑战,邓艾不出;

4.沓中之战,姜维击败魏将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正率兵追赶,邓艾率兵杀到,“与艾战有十余合,不分胜负”

邓艾总共经历过四场厮杀,一胜三平,斩将一员,这样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也算拿得出手。

乐嘉城之战,文鸯“三更时分”夜袭司马大营,直杀到天明,邓艾率兵来到,两将交锋,五十合战成平手,考虑到文鸯苦战一夜,体力消耗巨大,部下士兵又损失殆尽,这种情况下仍与生力军邓艾战成平手,说明邓艾的武力值与文鸯相比,还是有着巨大差距的。

邓艾与姜维共有过两次交手,一次是“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另一次是“战有十余合,不分胜负”。虽然两战都是以平局告终,但姜维两次都是主动出击,而邓艾有过避战的行为。所以我们通常可以认为,邓艾的实际武力值应该略逊于姜维,虽然差距不大,但也注定两人在阵斗厮杀时,邓艾没有任何取胜的机会。

姜维这个人,是个临阵发挥型的战将,通称的那种“人来疯”。兴奋起来,战斗力徒然暴涨,往往有惊人的发挥。比如天水关一战,居然把名震天下的赵云给击退了。陇西之战,又一枪刺倒魏军猛将徐质。铁笼山兵败,只身逃走,又空手接箭,射杀穷追不舍的名将郭淮。但有时候发挥会突然失常,如长城之战,“三四十合”拿不下毛头小子邓忠,还被邓忠避开暗箭,一枪刺向后心,关键时刻,姜维弃枪闪身,腋下挟住枪杆,拔剑惊走邓忠。又如沓中之战,“战不三合”击败魏将王颀,追击中姜维却马失前蹄,栽了个狗啃泥,王颀回马来杀,危急时刻,姜维又一跃而起,一枪刺倒王颀的战马。

所以说,姜维的临阵反应能力是非常强的,经常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这项独特的本领是邓艾所难以企及的。

综合上述的资料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若论阵前单挑的武力值,姜维应略胜邓艾一筹。两人交手,邓艾根本就没有丝毫胜算。

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武艺排行榜,只能根据武将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大致确定他们的水平到底如何。因此邓艾的武艺水平到底有多高,首先还得看他的实际表现。

邓艾首次出场,是扬州都督、镇东将军毋丘俭在淮南起兵,司马师亲自带兵去平叛之时。当时司马师抵达乐嘉城,在城外安营下寨。不想到了晚上文鸯率兵偷袭,文鸯骁勇,司马师手下一时无人能挡。直到天明邓艾带兵赶来,才挡住文鸯,两人大战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因为文鸯兵少,被魏军杀散,文鸯只能先行退走告终。

司马师随即兵进项城,毋丘俭命部将葛雍出战,结果迎头遇到邓艾,才交手一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

此后在姜维北伐时,邓艾虽然多次带兵前去迎战,但是他主要是指挥大军作战,极少亲自上阵厮杀。因此直到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时,邓艾才再次有机会单挑,和姜维在侯河之战中大战数十个回合未分胜负。

而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率军进攻沓中,牵制在此屯田的姜维时,两人再次相遇,结果又是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败。

这样算下来,邓艾四次单挑三平一胜,考虑到他战平的文鸯和姜维在演义中也有不错的表现,应该说这个战绩也算可以了。不过和前期那些顶尖高手相比,邓艾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文鸯在乐嘉城之战中表现尽管非常神勇,不仅在司马师大营中左冲右突无人能挡,最后撤退时,数百魏将去追击,也是被他杀了一个人仰马翻,只能无功而返。不过文鸯此战主要还是杀了司马师一个出其不意,顶多也就是和当年百骑劫营的甘宁差不多。更何况邓艾和文鸯交手时,文鸯已经厮杀了半夜,邓艾体力上占了一些便宜,最后却只能打平,算起来邓艾比文鸯还要差着一些。

而姜维早年的时候,虽然在天水城下和赵云大战数个回合不分胜负,还越战越勇,事后赵云也评价他的枪法不错。但是姜维毕竟和赵云打的时间不长,而且在之后的冀城之战中,他又被王平、张翼联手击败。王平、张翼在演义中不过二流水平,两人联手最多不过和张郃、魏延等人相当,姜维的武艺应该比张郃、魏延还要略逊一些。这一点也可以从诸葛亮死后,魏延起兵作乱,带着兵马进抵南郑城下时,虽说此时他手下兵马被王平喝散了大半,可姜维还是认为他勇猛善战,难以对付得到证明。

另外考虑到侯河之战邓艾和姜维首次交手以后,第二天姜维再去魏军大营外挑战时,邓艾却选择了避而不战,因此邓艾的武艺可能要比姜维稍微差一些,才会有些怯战。

所以综合来看,邓艾的武艺不仅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顶尖级别的超一流猛将相比要差不少,甚至对上夏侯惇、夏侯渊、张郃、张辽、魏延等一流武将也要稍微差一些,甚至还不如文鸯、姜维,只能在一流武将中排后面了。当然,这个水平在演义中也算非常可以,起码也能跻身前三十了。而且邓艾智勇双全,统帅能力也不错,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

至于邓艾能否斩杀姜维,前面也说了,邓艾不仅两次和姜维打平,而且他的武艺可能比姜维还要差一些,显然是不可能了。事实上能打平,对于邓艾来说就已经很不错了。

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邓艾文武双全,深谙兵法,被司马懿所器重。后因屯田、平定文钦叛乱等功绩,代行安西将军职务,在曹魏西边战线上防备姜维。姜维,原属曹魏,后被马遵等人所猜忌,不得不投靠蜀汉诸葛亮。到了蜀汉后,姜维得诸葛亮的器重,一直带在身边培养。后来,为了报答诸葛亮的恩情,姜维率领蜀军先后十一次伐魏。

邓艾和姜维在后期的率军对战中,打得你来我往,胜负难料。那么,就武艺水平而言,邓艾的武功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邓艾文武双全,不仅军事谋略了得,而且在武艺上也是好手。在乐嘉城之战中,文鸯趁着司马师大军长途奔袭,还未站稳跟脚之际,直接带兵袭击了司马师的军营。从夜晚一直杀到天明,文鸯在司马师的营寨内横冲直撞,无人能敌。

在文鸯这般勇猛,吓得司马师的眼珠迸出。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邓艾率军赶了过来,截住文鸯就是一阵厮杀。文鸯就像是弱化版的吕布,尽管他没有吕布那般强悍,但就三国后期的武将而言,他的武艺水平也是鲜有敌手的。

最为关键的是,当麾下的士卒被冲散时,面对数百员魏将的围攻,文鸯依旧抖擞精神,掣着钢鞭杀入魏将丛中,用钢鞭打死数人,击落众多魏将,堪称有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的风采。而邓艾和文鸯对战了五十合而不分胜负,足以看出邓艾的武艺之强。

当然,尽管这一战战平了,但并不是说邓艾的武艺就和文鸯不相上下。毕竟,文鸯从三更时分一直杀到天明,体力已经消耗很大;而且文鸯的身边没有士卒跟随,而魏军又重重围杀上来。所以,在害怕前后夹击之下,文鸯才不得不拨马而走。

此外,从文鸯后来还有体力面对数百员魏将的围攻而不败,而且这些魏将中没有邓艾的情况来看,邓艾在和文鸯对战的时候,有可能意识到自己是难以将文鸯击败的。所以,若是继续和文鸯单挑下去的话,邓艾有可能会占下风。

在寿春攻防战中,毌丘俭听到寿春被魏军攻取时,亲自率军来战。途中,正好碰到了邓艾。阵前,毌丘俭派葛雍出战。双方错马交战,仅一合,邓艾便将葛雍斩杀于马下。

而在侯河之战和沓中之战中,邓艾和姜维曾有过两次单挑厮杀,一次是数十合而不分胜负;一次是十余合而不分胜负。

从这两场战斗来看,邓艾和姜维的武力值基本上是属于同一个层次的。而且姜维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领。在诸葛亮兵出祁山攻打天水关时,诸葛亮曾设下了调虎离山之计,但被姜维所识破,并来了个将计就计,率先在天水关前埋伏。等到赵云率军前来正欲攻打时,姜维挺枪跃马杀了出来。

姜维和赵云战不数合,精神倍长。当然,所谓的精神倍长并不是说姜维占据了优势,而是姜维在对战中已经进入了“亢奋状态”,而到了这种层次,姜维的反应速度和战斗力也是有所提升的,这和张飞精神抖擞战吕布,庞德精神倍长战关羽的情况差不多。

尽管赵云已是七旬老将,但却是人老宝刀未老,在凤鸣山之战中,赵云就力斩韩德父子五人。所以说,赵云的武艺并没有退步。而且他之所以迅速撤退,主要就是诸葛亮的计谋已经被识破,想要奇袭天水关已经不成了。

在魏将马遵和梁虔又率军赶回来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士卒的安全才是主要情况。也因此,赵云并没有和姜维继续对战下去。在见到诸葛亮后,赵云也夸赞了姜维的枪法不错。但是姜维和魏延、张郃等人又有一定的差距,在诸葛亮北伐时,多次用魏延而不是姜维去抵挡张郃。

后来魏延烧绝栈道,刘禅得知消息时,也认为“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可见在诸葛亮和刘禅等人的心里,姜维的武艺水平比魏延的要低。

所以综合来看,邓艾的武力值和姜维不相上下,但要逊于魏延和张郃等人,属于一流武将的中等水平。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邓艾要想在单挑中斩杀姜维是十分困难的。

演义中邓艾的武艺水平有多高,在单挑的情况下,邓艾能否斩杀姜维?

诸葛亮重点培养姜维,不是让他斩将,而是培养人才,我们不能看一时,要看整个大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