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尊老爱幼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很多城市都制定了少年儿童不足1·4米的、老年人超过六十周岁的都乘公交车免费的好政策。

这样,有个别时间段,老年人乘公交车的特别多。也出现了一些极个别的老年人不文明乘车、跟年轻人和上学的孩子争抢座位的现象,甚至有的老年人为老不尊,坐在年轻人的大腿上。

老年人免费乘车,方便了老年人的出门活动。不少的老年人早上就乘公交车去跳广场舞,还有的老年人,可以乘公交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去参加一些优惠营销活动,或者有事没事都去赶个集闲逛一下,或者是经常参加个有奖返利的购物活动等等。

应该说,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是对老年人的极大尊重照顾和关怀备至,毋容置疑,是一项好政策。但是,近几年,有人对此产生了一点质疑。就是觉得,因为老年人过多地免费乘公交车,容易造成挤占年轻人上班和学生上学的座位,使得某些时间段,公交车过于拥挤而有些不便。于是,有人含糊其辞地发出了一种:

“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可能是资源错配”的质疑声。

甚至有人提出希望取消对老年人的免费乘公交车政策,改为发放乘公交车补贴。这个提法不能说是因噎废食,但肯定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我个人认为:我们对老年人的关怀还是有所瑕疵的,应该对老年乘公交车不是免费;而是可以搞个有奖乘公交车活动。即,老年人每乘公交车一次,可予以奖励一元红包或者二元红包等等。

具体实施方案就是:可以用老年卡乘公交车,每刷卡一次,公交车就自动返给老年一元红包。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样对老年人、对年轻人、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呢?我下面举几个小例子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有奖乘公交车,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虽然老年人乘车免费,但是有的老年人还是出门喜欢步行。他们的理由就是要通过走步来锻炼身体。我就认识一位老年人,他每天必须坚持步行五公里。结果,由于过度,造成骨头磨损,得了股骨头坏死的病,痛苦不堪。我想,如果有奖乘公交车的话,很多类似事件大概率就不会再发生。

第二、有奖乘公交车,有利于家庭和谐。

我有一次和我们老总一起出去谈一笔大业务。正谈到关键时刻,老总的岳父来电话了,说有点头晕,要老总开车拉着他到医院看看。老总说现在太忙,建议他岳父打车或者乘公交车去看一下,他岳父死活不同意。老总只好派我替他去跑腿。我拉着老总的岳父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什么病也没有,只是晚上受了点凉,才有点头晕。血压、心跳什么的各项指标都比我这个矮一辈的人还正常。老总的岳父还抱怨说,他女婿不重视他。说什么,自己的孩子有车,再乘公交车太丢人现眼等等消极的话。也结果因为我的离开,这笔大生意没谈成,损失了上百万。(原因就是,老总的专业知识不精,没敢拍板,被另一家公司竞标成功了。)

当然,我们现实生活中包括电视剧里的老年人大都是通情达理而又和蔼可亲的。但是,不排除个别的老年人,以家长自居,对儿女或者晚辈十分地严厉严格。

我觉得如果能有奖乘公交车,这位老岳父就可能换个思路,乘公交车去医院检查一下了。因为,他的身体健康不错,走起路来行走如风,不次于我。有了利益驱动,他们就可能会有理由选择乘公交车,而不是每次都必须由子女开车拉着他去检查。也不至于怕邻居笑话自己的儿女不孝顺。就更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还有一些老年人,当然是少数的,他们无论办什么事,也不讲轻重缓急,就是要子女开车拉着去。这样十分不利于子女的工作。

第三、还有极少数老年朋友不愿意乘公交车,是因为乘公交车就不能捡到一些可以卖钱的废品了。

这些人老年人,为了不浪费资源,就喜欢捡拾一些废旧报纸、接受一些小宣传单啦等等废品,搞掉创收,为社会、为家庭做点贡献。这是好事,但是有的老年人往往捡了废品回收后,不注意勤洗手,就容易出现沾染细菌或者病毒交叉感染的负面因素,而影响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乘公交车有奖,他们就可以不再捡拾这些废品了。

开展有奖乘公交车活动,老年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乘公交车,从而避免一些其它方面的不利因素。

为了避免出现个别人以乘公交车来盈利而无限度地乘坐,可以限制单张卡每天奖励二元或者三元的最高限额。至于公交公司由于奖励老年人乘公交车造成的损失,可以凭老年卡的刷卡记录由地方政府给予补贴即可。

我们现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2亿左右,即使每天每人按足额奖励就是6个亿,一年下来,才2000亿多点,才不过是我们生产总值的0·2%。每年投入2000亿来使得大多数老年人更加幸福快乐,是不是一件好事?我个人的想法不一定对,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常乘公交和地铁,据我所观察,一天吱吱喳喳叫唤讨厌老年人的人,不外乎这几种人!一是终身难得志,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之徒,不知道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人都要老。二是穷矮拙,这种人自已无能买不起小车,又不愿骑单车,把自已无能归罪于老年人挡了他道,这种叫见老怒的小人!三就是自已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徒!忌妒,羡慕老年人退休了,拿的比它高,企业退休的人男人六十退平均不到三千,这多吗!?你三千都挣不到,真诚地告诉你,你该回去了!公共交通上给老人让座的有,装眼瞎!装看手机无视的多!在物质,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今,都属正常!风水轮着转!再过几十年,现在的有些人能到达老年,有些是到不了的,环境变坏,人的健康变差。也是必然。那时但愿年轻人会极积让座!?猪也这样想!可能吗!?媒体也不要把个座一天炒!做个正能量的传媒人吧!仁者自仁!让与不让都正常!但没必要搬弄是非争吵!

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据我观察早晨挤公交的老人不少,约占出行人群的3成左右,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近2亿。早晨在公交车站挤公交的老人有送孩子上学的,有去超市买菜的,有去医院看病的,乘公交又快又方便,还是免费的,乘坐的老人当然多了。

有人反感老人乘公交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大早上正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上班时间,大家为了不扣工资都在挤公交争取早点到单位,而老人们如果也在这个时候挤会被认为本身就有大把空闲时间非得这个时间和年轻人争有限的公共资源,易引起年轻人的反感。但年轻人也要考虑到老人出门看病等正当的出行。

2、上车后,年轻人见了还得赶紧让座,唯恐让座晚了挨骂,前段新闻上还有因为没有给老人让座,老人竟然踢这个没让座的年轻人,让一车乘客不知该怎么办,老年人也应该自尊自爱。

3、司机也反感。老年人拿着老年优待证,乘车免费,动作还慢,半天上不来,司机是说也不敢说,害怕一句说不对了迎来的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声。有的公交公司有各种考核,还有正点率,司机希望是多拉快跑,有时候见到公交车站老人扎堆等车个别司机根本都不停,经常引来老人们的投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谁家里没有老人啊,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说有个别老人素质不高,但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有的老年人见年轻人给自己让座赶紧把年轻人往座上按,说你们年轻人工作一天了比我们累,我们站会没什么。有的老年人为了不和年轻人争,出门总是错后1个小时,更让人感动的是有老年人为了不让年轻人给自己让座自己带个折叠小马扎坐在过道上,这些不都证明了老年人的素质吗?

希望大家都能尊重老年人,老年人自己也要为年轻人多想想,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为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我为例吧。我是60岁才来这里定居养老的,今年才办有老年公交卡。6年前的一天,从重庆回到北门车站已是晚6点多了。儿子家穷,没有私家车来接我。父子俩挤了一次公交。那车上像“挿笋子"样的拥挤。我站了不到5分钟就头晕眼花,我儿恳请别人让个座,别人也让不开呀,只有头倒在儿肩上保持镇定,没有听到一个老人呻吟。今年7月23日,我要去省体育馆拿体检报告,早7点10分上公交进地铁站,那公交车上还有空座位,7点23上地铁列车每个门前都只有几个人等着,随意上下,举眼一观,只有我头发花白。可8点9分时,要换乘1号线,问题就来了,每道门前排5列6列长队,乘警于门前控制人流。我挨了4次才挤进门。站上车内,只看得见人头,好象还是只有我瘦骨鳞询。我灵机一动,只有站在列车门旁,出车时秧求别人让个缝隙。站台上四眺,也只有我弓腰爬背。太羞人了。十年来就只有这两次挤了公交,每次都给我刻上难以磨灭的烙印。现给各位看官检讨,从今后,打死我也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公交。😭😭😭😭😭😭😭😭😭😭

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我总搞不明白,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什么都拿老年人说事,这社会是大家的,人人有份,别人什么时候出行,到哪里去,又关你事?老人家都不怕挤,你怕?开自己的车啊,打的士也行。有人说老人家不讲道理,强占位,难道年轻人就没有,没道德的人有年龄区别吗?没有啊!我认为,这种人有性格缺陷,自以为是,上班就是贡献社会,不上班的就得让道。要知道,这些老人家贡献社会的时候,你们还在别人的祠堂里被人供着呢。人总会慢慢地老去的,请大家善待老人,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你的爹妈也是老人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希望大家牢记在心。

早晨挤公交的老人到底占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为什么有人会反感老人乘车?

坐标济南,济南文化底蕴深厚,济南人热情厚道,所以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在济南很普遍的,基本上老弱病残孕上车后都有人让座。

我住在一个老小区,小区里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每天早上上班坐公交的时候,车上都是挤满了老年人,真的,我不用让座,因为根本没座!中国的老年人都有勤(zhan)俭(xiao)持(pian)家(yi)的习惯,她们承担着家中买菜做饭的任务,所以一大早乘公交车去菜市场买菜的人真的很多。我就见过一群老年人乘公交到20里外的乡镇上买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