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古人云:“一人拼命,万夫莫敌;万人拼命,横行天下。”曹洪当时是拼了老命了,因为他如果不拼命,曹操就可能没命了。

曹洪不是曹操的保镖,却两次在曹操性命攸关之际,舍生忘死救了曹操。

第一次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吕布被打败。董卓见盟军势大,就决定撤退。曹操带兵追赶董卓,结果中了吕布的埋伏,被打得大败亏输,自己也中箭被两个士兵擒拿。

正在曹操绝望透顶的时候,曹洪及时赶到,杀死了两个士兵,救下了曹操。吕布、李傕和郭汜带大军杀到,曹操没有战马而面临再次被活捉的危险。

曹洪就把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曹操说:“老弟啊,你没有了战马,敌人杀来,你咋办呀?”曹洪在此时此刻,说了一句令曹操感动一生的豪言壮语: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意思就是,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是不可没有您曹公啊!曹操感动地说:“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曹操因此获救。所以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战场之上,人人都有很强的求生欲;但是奇怪的是,危急时刻,往往人人都愿意把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兄弟。

曹洪的话也许是肺腑之言,因为曹操的历史作用确实是无可替代的。

曹洪第二次搭救曹操,就是恶战马超,又一次为曹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曹操得以顺利逃跑。

那是潼关之战,马超大显神威,杀败了于禁,杀败了张郃,又刺死李通,然后挥军直取曹操。西凉兵马快枪长,兵强马壮,曹兵抵挡不住,四散溃逃。马超带兵紧追不舍,曹操被杀得割须弃袍。

尽管如此,马超还是追上了曹操。曹操身边的将校惧怕马超,都各自逃命了,只撇下了曹操自己。

马超赶到曹操身后,一枪刺向曹操。曹操为了躲避马超就绕树而走,马超苦苦相逼,关键时刻,曹洪赶到了。

曹洪为了使曹操有时间逃走,明知不敌马超,却死战不退。这样,曹洪使了吃奶的劲,咬牙抵挡了马超四五十合,最后刀法散乱,气喘吁吁,幸好夏侯渊赶来助战。马超怕遭到暗算,就撤退了。

那么,正常情况下,曹洪能够抵挡马超多少回合呢?一般都是二三十回合。因为,曹洪是一流高手,马超是超一流高手;《三国演义》中的一流高手一般都是只能够抵挡超一流高手二十十合,然后设法确保自己全身而退。

我们看很多具体的战例:

第一、张郃大战马超,二十合抵挡不住。

第二、穰山之战,张郃大战赵云三十合败退。

第三、白马之战,徐晃大战颜良二十合,败归本阵。

第四、白马之战,徐晃单挑文丑二三十合,料不敌而主动退走。

第五、张飞二三十合杀退夏侯渊。

第六、管亥三十合被关羽斩杀。

第七、华雄不到二十合被关羽斩杀。

综上所述,一流高手要想确保在超一流高手手下全身而退,三十合就是极限,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曹洪大战马超,应该二三十合就已经是手忙脚乱了。但是此时,如果曹洪稍有退意,曹操则性命不保。为了保住曹操,曹洪必须不顾自己的死活了,所以就爆发出来最大的潜力,从而多坚持了二十回合。曹洪在一流高手的序列中,尚属后进,武功修为明显不如张郃、徐晃、张辽等人。但是,为了曹操,他这种不怕死的精神恐怕只有许褚能够跟他相提并论了。

毕竟,对曹洪来说,曹操不仅仅是他的主公,还是他的大哥。

尽管自古以来就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说法。但是,由于曹洪的武功修为跟马超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他即使是再勇敢无畏,也还是不敌马超。在马超的枪下,能够全身而退而且还救下了曹操,曹洪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了。

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除五子良将外曹洪亦是魏国当仁不让的一代良将,曹洪乃曹丞相的族弟,勇悍过人,身性豪爽。少文厚武,随不及夏侯渊,许褚,张鸽,但也是八大虎将之一。曹丞相在剿灭马超的战役中被马超突入中军,杀红眼的马梦起,左拼右挡,穷追不舍,险杀曹丞相与惊恐失措中,兴有曹洪赶到。誓死如归,猛禽爆盆。大汗淋漓的苦战了四十多合,才化险为夷救了曹丞相一命。足见其勇猛无敌,敢于挑战自我的曹洪是将遇良才,棋逢高手。其亮剑之勇悍古存今,令诸武神亦自愧不如。

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大家都知道,曹操原本出身于夏侯氏家族,他老爹过继给了宦官曹腾当儿子,就改姓了曹。所以曹操起事的时候,得到曹家和夏侯家两方面的支持。

夏侯家比较有名的是夏侯惇和夏侯渊两兄弟,而曹家最有代表性的是曹仁和曹洪两兄弟。这就叫“打虎亲兄弟”。这两组兄弟不太一样,大家从《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夏侯家是哥哥夏侯惇比较勇猛,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很少让弟弟夏侯渊上阵(在濮阳城参加过围殴吕布的战斗)。直到夏侯惇眼睛中箭受伤以后,夏侯渊的厮杀次数才逐渐增多。这说明夏侯惇对他这个弟弟还是非常翼护和关爱的。

曹家两兄弟恰恰相反。哥哥曹仁很少单挑厮杀,通常都是作为指挥员领导集团作战,而弟弟曹洪则总是冲锋在战场的第一线上。看来,弟弟曹洪比他哥的武艺要更加高强。咱们来检点一下曹洪在历次战斗中的表现:

1.荥阳之战,曹操被两个西凉小兵捉住,曹洪赶到,杀死两卒,救下曹操,背他涉水逃走;

2.羊山之战,曹洪与黄巾军猛将“飞天夜叉”步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负,曹洪诈败,使拖刀计斩杀何曼;

3.南皮之战,曹洪奋勇突阵,在乱军中遇到袁谭,曹洪举刀乱砍,斩杀袁谭;

4.彝陵城外,曹洪与东吴猛将甘宁交锋,二十余合后,曹洪诈败而走;

5.南郡之战,曹洪向东吴搦战,周瑜命韩当出马,两将战三十余合,曹洪诈败而走;

6.潼关之战,马超追击曹操,曹操割须弃袍,曹洪拦住马超,两将厮杀四五十合,曹洪渐渐力不能支,刀法散乱;

7.下辨之战,曹洪三合斩杀蜀军吴兰的牙将任夔。

从原著中可以知道,曹洪比较年轻气盛,性情暴烈,他的武艺还算是不错的。那么与曹魏军中的超级猛将许禇相比,又如何呢?

许禇裸衣战马超的情况大家都很熟悉了,许禇与马超连战三阵,第一阵百余合不分胜负;换马再战,第二阵又是百余合旗鼓相当;许禇回阵脱去盔甲,第三阵战到三十余合,许禇弃刀夺枪,两将仍然打了个难分高下。从这场战斗来看,许禇在超水平发挥的状态下是能够与马超战平的。

而曹洪与能够与马超大战四五十合后“气力不加,刀法散乱”,这样的表现肯定不能与许禇相提并论。

潼关城外,马超在阵前搦战,曹军中先是于禁出马迎战,八九个回合被马超击败,紧接着猛将张郃又上阵接战,二十合后被马超打跑,随后李通又上阵厮杀,“战不到数合”,被马超一枪挑于马下。随后西凉兵马全军出动,曹操败逃,割须弃袍,马超穷追不舍,误刺中树干,曹操逃跑,曹洪出现截住马超大战。

也就是说,马超与曹洪交手之前,人和战马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体力消耗。所以才出现了失误,“一枪搠在树上”,曹洪迎战的是一个并不在满血状态的马超。而曹洪先前丢了长安,受了军法处置,正在戴罪立功,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以命相拼,硬顶了马超四五十合。

除了马超之外,曹洪和许禇还有个共同的对手就是东吴猛将韩当。南郡之战,曹洪与韩当战三十合后,拔马诈败而走;而濡须口之战,许禇以一敌二,独斗周泰和韩当两员东吴猛将“战三十合方回”,表现也要比曹洪高出一个层次。

曹洪和许禇都曾经救护过曹操。荥阳之战,曹洪救了曹操以后,背着涉水而逃,被追兵追射,曹操是“带箭而走”;许禇渭水救曹操,驾舟而逃,西凉兵马追射,许禇是一手举着马鞍遮挡箭雨,一手撑桨,两腿夹橹渡河而去。比较起来,曹洪这个年轻人也太过粗率。

以曹洪的表现来看,他的武力值属于一流猛将中的中等水平,略低于徐晃、张辽、张郃等,而与乐进、凌统、臧霸等处于同一层次。能硬顶马超四五十合,靠的是以死相拼的勇气。

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单论曹洪能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一例来看,其武值应在张郃之上。因张郃开始时与马超战二十合即败,四五十合增加了战力的一倍之多,因此说曹洪强于张郃。应该说曹氏宗亲中说单挑的技艺曹洪应排头名。其次是夏侯惇,再次是夏侯渊,曹仁末位。因统观《三国演义》这四人只曹洪有四五十合的单挑记录,而且还是马超。

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潼关之战,马超有三场单挑:

第一场,马超遭遇车轮战,八九合杀溃于禁、二十合速败张郃,再数合之内刺死李通;

第二场,马超在车轮战之后追杀曹操时,遇到曹洪救驾,双方单挑四五十合,把曹洪杀到“刀法散乱,气力不加”;

第三场,马超与许褚公平单挑,被许褚死磕230余合,虽然把对方逼到弃刀于地,不过也被许褚折断了枪杆。

将这三场单挑组合在一起,我们不禁产生了两个疑问:

1.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什么能够顶住马超四五十合?

2.曹洪表现比张郃突出,他真的比张郃还猛吗?

个人名气,并不能与武力值划等号,比如曹彰、文聘、高览等人,没什么如雷贯耳的名声,但武力值却很强,曹彰的表现不亚于徐晃,文聘可以与魏延厮杀良久,高览也可以酣战许褚;

实际表现,有时候也并不能反映真实武力,比如张辽被文丑两箭射翻,张郃、徐晃在赵云面前不敢迎敌,但他们的实力绝对不是这么菜,都需要参考各种因素来综合评判。

至于曹洪的武力值到底在什么水平,我们先看一下他的各种数据。

曹洪的作战表现及武力评定。

曹操最早闹革命时,曹仁、曹洪兄弟就赶来支援了,此后跟随曹操三十余年,参与大小战役数十场,厥功甚伟。曹洪是个热血青年,“弓马熟娴,武艺精通”,但是性格暴躁,每逢作战,均悍不畏死,骁勇向前,其主要作战表现如下:

1.董卓西逃,曹操追击,于荥阳遭遇吕布、徐荣的伏击,惨败。曹操被徐荣射中左臂,带箭而走,被藏于草丛中的两个步军擒获。曹洪“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然后将战马让于曹操骑乘,并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此后,曹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遭遇大河拦路,又“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最终逃过了徐荣的追杀,保着曹操与夏侯兄弟汇合。

这是曹洪第一次救曹操,虽然没有过于亮眼的武力表现,但却以小小年纪展现了难得的觉悟,以及舍命护主的忠勇。

2.曹操征讨汝、颍,与黄巾余党会于羊山。黄巾军中冲出了截天夜叉何曼,手持铁棒,步行叫阵,相当嚣张;曹洪第一个不服,当即“飞身下马,提刀步出”。双方单挑五十合,难分胜负,曹洪选择了诈败,待何曼从后追赶时,曹洪“转身一踅,背砍何曼,再复一刀杀死”。

拖刀计是一招杀手锏,在演义中,曹洪第一个使出来且斩杀了猛将,再就是夏侯渊30合之后斩杀杨任,而关羽、庞德并没有完全展示。

3.在剿灭袁氏余党的南皮之战中,曹洪“一马当先,奋威突阵”,在混战中遇到袁潭(袁绍长子),顿时精神倍长,举刀一顿乱砍,竟然把袁潭活活砍死!

袁潭与袁尚多次互相攻伐,或混战,或单挑,二人不相上下。但是在黎阳之战中,袁尚单挑张辽,不三合而速败;而曹洪杀死袁潭,需要一顿乱砍,估计有十合左右;对比来看,曹洪的武力值,应该略次于张辽。

4.南郡之战,曹仁守南郡,曹洪守彝陵,为掎角之势。甘宁率主力攻打彝陵,曹仁立即派曹纯、牛金往救曹洪,曹纯依计而行,率先让人给曹洪送信,让曹洪出城诱敌。

曹洪闻甘宁兵至,主动出城迎战,与甘宁单挑,“战有二十余合,洪败走”。甘宁得了彝陵,随后曹洪、曹纯、牛金又将甘宁围困在彝陵城内,在周瑜、周泰赶来后,曹洪才率众退走。

在此后的南郡决战中,曹洪与韩当单挑,“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随即接战,与周泰单挑,“斗十余合,仁败走”。曹氏兄弟败走后,并没有选择退回南郡城,而是将城门大开,绕城而走,周瑜率众涌入城内,在护城河门口,遭遇乱箭如雨,周瑜被毒箭射中软肋,翻身落马。

这几场战斗中,曹洪、曹仁很明显都是诈败。

诈败是需要过硬的武力作为支撑的,首先要做到自保,不至于被对方斩杀,其次要演技逼真,能够将对方引入彀中,比如魏延就是诈败中的佼佼者,曾经以诈败术斩杀了王双、诱杀了张郃。

在逍遥津之战中,乐进按照张辽的谋划,同样与甘宁单挑,“厮杀十余合,乐进诈败而走”,东吴兵乘胜追击,直接追到了逍遥津北,孙权等人被张辽一顿痛殴。

同样是单挑甘宁而诈败,曹洪交手二十余合,而乐进交手十余合,对比来看,曹洪应该略强于乐进。

再以韩当为参考。韩当的单挑表现有二,一是30合斩杀了黄祖部将张虎,一是在三江口跳船秒杀了焦触,合理定位的话,其武力值与程普、黄盖极其接近,但绝对次于甘宁,也略次于善于乱战的肉盾周泰。曹洪单挑韩当,30合之后诈败,那就说明他30余合拿不下韩当,但是在濡须之战中,许褚一人双战韩当、周泰,“战三十合方回”。

对比来看,曹洪明显弱于许褚,至少差了一个档次。

5.曹洪镇守潼关,徐晃非宗亲武将,只是副将。

马超、庞德扣关攻打,各种辱骂叫阵;徐晃建议坚守,但曹洪的火爆脾气受不了,冲下关去厮杀,徐晃立即下关支援,但他们扛不住马超、庞德的火力,狼狈而退,被庞德一口气追出了潼关之外。曹洪丢失潼关,被曹操喝斩,后被众人求情而放过。

在这场厮杀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洪面对的不管是马超,还是庞德,都处于绝对劣势。

6.潼关之战,马超最先与于禁、张郃、李通先后单挑,其中二十合速败张郃;其后西凉军猛冲,曹军难以抵挡而溃散,后来造成马超单骑追杀曹操的局面,眼看赶上,马超奋力刺去,“一枪搠在树上;急拔下时,操已走远”,正欲再追,曹洪突然跳了出来,“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此后夏侯渊带人赶到,马超立即拨马而走。

7.下辨之战,蜀军中牙将任夔指名搦战曹洪,曹洪当即出马,三合将其斩杀。这场单挑,参考意义不大。

曹洪的武力值如何定位呢?

曹洪单挑7次,斩杀了何曼、袁潭、任夔及两名步军,成功诈败并引诱了甘宁、韩当,斩杀率及执行率都非常高。在马超面前,曹洪明显败绩一次(丢潼关),在救护曹操时,抗住了马超四五十合,但败相明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曹洪的武力值,略强于乐进,应该略次于张辽,而与许褚有明显差距。张辽与张郃非常接近,因此曹洪也略次于张郃。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曹洪的武力值略次于张郃,为什么表现却优于张郃呢?曹洪的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什么能够力抗马超四五十合呢?

曹洪VS马超的合理分析。

先说第二个问题,容易解释。还是那句话,名气与武力没什么必然关系,而曹洪与许褚也没什么可比性!

在与马超单挑之前,许褚曾经在阵前吓退马超,就其自身的气势来讲,已经具备了誓死火并的底气,而且曹操还说了句“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让从不服人的许褚顿时激发了斗志,因此能够与马超酣战230余合,虽然最后阶段略显忙乱(弃刀于地),但毕竟把马超的枪杆折断,一点都不丢人。

就许褚这种表现,曹洪拿什么相提并论?许褚是超一流猛将,曹洪在一流猛将中只能算中等偏上水平,两者至少差了一个档次。

因此,曹洪、许褚与马超的单挑,没有对比价值,不能因为名气的差距,就将曹洪与许褚胡乱扯在一起。

真正需要对比的,是曹洪与张郃。

张郃是一名智将,在前期虎将纵横的时代,他善于明哲保身,尤其是颜良、文丑、高览先后被蜀汉集团斩杀后,他对于蜀汉五虎将已经存在了心理阴影。只要遇到五虎将,张郃都会敬而远之,一看武力不及或形势不妙,则立即开溜,比如看到马超报仇心切,就很识趣地保命要紧,比如单挑黄忠二十余合,感觉后军有异动就直接撤退,比如看到赵云的枪法过于玄幻,就直接避而不战了!

一旦形式有利,或必须得上,张郃就猛的一批,搏杀起来毫不手软,有三处战例可供参考:

1.战官渡。此时颜良、文丑已死,张郃是袁绍帐下第一猛将,只能他出头了,因此主动出马搦战,与张辽单挑五十余合战平,在许褚、高览加入战斗后,张郃继续与张辽杀到难分难解。

2.长坂坡。赵云突围,遭遇张郃率大队人马拦截,冲上去交手,双方单挑十余合,赵云不敢恋战而走。张郃形势极其有利,奋起直追,导致赵云情急之下摔入了陷马坑。

3.瓦口关。张郃以为张飞有勇无谋,就主动去攻打巴西,但是遭遇败绩,在已经立下军令状而无退路的情况下,连夜截营,与张飞单挑近五十合而不败,只因局面失利才无奈退走。

这是张郃最血性的一次!如果张郃以这种气势和张飞公平单挑,应该能抗住七八十合不成问题。

因此,张郃的真正实力,并不像他在马超面前表现的那么水!

还是那句话,实际表现,有时候并不能反映真实武力。就曹洪单挑马超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首先,马超在单挑曹洪之前,已经与于禁、张郃、李通单挑近40合,此后又连番追杀曹操,导致体力受到较大程度上的损耗,而枪法也有一定的失准,比如急切之下扎在了树上。因此,曹洪遇到的马超,根本不是满血满魔的最佳状态,他捡了个大便宜。

类似的战例非常多,比如刚出道的张飞单挑吕布50合战平,但是人家吕布已经连番单挑数人了,此后关羽还要上去助攻;再比如邓艾单挑文鸯50合战平,但是人家文鸯已经在司马师大营内厮杀了一整夜了,此后文鸯还可以痛扁魏将。

其次,曹洪此前刚丢了潼关,需要戴罪立功,而且曹洪对于曹操是过命的忠诚,当曹操遇险,曹洪在护主心切之下,肯定拼命搏杀。这种状态下,肯定能激发出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斗志和武力。

类似的战例也非常多,典韦宛城救曹操、许褚渭水救曹操,其生猛表现就不说了,再看两个例子。

夏侯惇,在荥阳之战中单挑吕布,不到十合就败北了,飞马回阵,但是在濮阳之战中,曹操遇险,被吕布带队追击,危机时分,夏侯惇冲了出来,截住吕布大杀一阵,直到天降大雨才各自收兵。

赵云,在穰山之战中曾遭受许褚等人围攻,在奔走一夜后,终于找到了落单的刘备,当看到张郃、高览围追堵截时,赵云从后军直冲而来,一枪秒杀了高览,并乘胜直扑带兵的张郃,三十合之后,把斗志大减的张郃杀退。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曹洪的武力值属于一流猛将的中等偏上,略强于乐进、凌统等人,略次于张辽、张郃,明显低于庞德、许褚等人,与马超差距甚远。

曹洪在护主心切的情况下,激发了最强斗志,催动了最强武力,与体力受损、略显疲惫的马超单挑,却仍然不敌,已经出现了刀法散乱的败相。

客观公正地讲,如果曹洪与马超公平单挑,曹洪估计撑不过三十回合!

曹洪名气远不如许褚,为何能够与马超恶战四十多个回合,救了曹操的老命?

三国精忠救主曹洪,曹操最爱的人之一!!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人,曹操从弟。曹操追袭董卓荥阳为徐荣所败失马,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御刘备大军,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

曹丕即位时封曹洪为骠骑将军,后因私事寻衅欲处死曹洪,因卞太后求情免死,贬为庶民,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后复拜为骠骑将军。曹洪逝世,追谥恭侯。

曹洪的能力尤其是武力时常被低估,认为他要比夏侯兄弟和曹仁低。实际上在三国演义里,曹洪是很出色的。被低估的原因是年轻,带兵方面被大哥曹仁盖着,论单挑又缺少夏侯敦的气势。但细看三国演义里曹洪的表现,确实非凡。先看他首次出场的表现:

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 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跟马赛跑,负操渡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超人也!

首场单挑,与截天夜叉何曼战四五十合,胜负不分。用拖刀背砍计取胜。让人有他不很强的感觉,但要知道,同样是黄巾贼管亥,关羽也花了数十回合才搞定。重要的是,这场单挑非常精彩。

最光彩的并不是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才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夏侯渊带了数十骑,都不敢逼已经疲惫不堪且落单的马超,谁强谁弱是显而易见的——而是在彝陵与甘宁交锋,战有二十余合,然后诈败困住甘宁。

最不光彩的是与韩当战到三十余合,败走。但那次是战术安排,必须失败的,最后导致周瑜中箭。那不是真正意义的单挑,应忽略。铜雀台比武大会,出场顺序是: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曹洪出场早了点,但武力高低在这场比武中显然与出场顺序没关系,后出场的箭术也看不出一定比前面的高明。 冲击能力也很强,比如“曹洪奋威突阵,正迎袁谭,举刀乱砍,谭竟被曹洪杀于阵中”,与关羽杀颜良也相差不远。

看看带兵方面:十路埋伏的阵容——左:一队夏侯敦,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中军许褚为先锋。

南征阵容——令曹仁、曹洪为第一队,张辽、张郃为第二队。夏侯渊、夏侯敦为第三队,于禁、李典为第四队,操自领诸将为第五队。守张郃、高览军时,左边夏侯敦、右边曹仁,中路曹洪,一齐冲出。曹洪在战场上的位置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平定北方的战役中,曹洪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如守官渡,先进兵攻邺,杀袁谭。

当然曹洪也有些失误,如守不住张绣,战不赢刘辟,最严重的是丢了潼关,但瑕不掩瑜。曹操死时,曹洪是首席托孤重臣,这已经足以证明其能力了。最后一次露面,是带剑而入,请帝出殿,索要玉玺,完成“禅位”大业,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