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曹仁的武功修为应该勉强是排在一流末,或是绝对的二流顶的水平。要证明曹仁的武功修为档次有些困难,因为曹仁的单挑次数实在太少,成绩乏善可陈。但是正所谓“曲径通幽”,我们可以从侧面来试着解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中一共描写了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许褚、黄忠、颜良、文丑、庞德等11位超一流高手。他们之所以晋级超一流高手,这里就不是论述的重点了。今天的重点是界定一流高手,因为无论如何曹仁也不可能是超一流高手。

一流高手的界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第一、临阵斩杀三名敌将的,就可以定位一流高手。因为,凡是将领级别的人都是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的,而且他们本人也都有一定的武功修为,否则很难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统兵的将领。所以要正面斩杀一名将领是十分不易的,而正面斩杀三名敌将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斩杀一个,可能有偶然因素,斩杀三个总不能都是偶然吧?要知道,吕布才正面斩杀过两个敌将的。

所以,能够正面斩杀三个敌将的就毫无疑问应该划分为一流高手,这是不容置喙。那么符合这一条件就有:

1、徐晃:一合斩杀崔勇;一刀砍死李乐;一刀斩汪昭于马下。

2、甘宁:共杀死(包括弓箭射死的):蔡壎、蔡中、邓龙、凌操、黄祖、乐进、朱光、马延等八人。差一点就可以晋级超一流高手。

3、孙策:挟死于糜,喝死樊能,飞剑砍死严舆。一枪刺死周昕。

4、张辽:斩杀蒋奇、踏顿,射死沮鹄。

5、关兴:斩杀李异、潘璋、周平、董禧、越吉元帅、杨陵共六人,也是一流高手里的佼佼者者。

6、华雄:斩杀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人。

7、曹洪:斩杀何曼、袁谭、任夔三个人。

8、张苞:斩杀谢旌、夏恂、薛则三个人。

9、丁奉:斩杀韩综、恒嘉两人;射死张辽。

这样以上九人以临阵斩将数量达标,成功列入一流高手名单。其他人就要参考别人才能够榜上有名。

第二、参考超一流高手,能够与超一流高手正面对抗二十回合以上,并且能够全身而退的。被直接斩杀的排除在外。(如管亥、纪灵,虽然和关羽各自大战了三十合,但是他们分别又被关羽和张飞直接斩杀,所以不能入围一流高手。)

能够在超一流高手手下逃生也是不容易的,如果能抵挡二十合以上尤其要冒很大的风险,因此如果不是自身的武艺超群,怎么敢跟超一流高手长时间颉颃。像于禁和公孙瓒,遇到超一流高手,最多十合,立即认怂败逃,所以他们两个都不能列入一流高手序列。那么,符合这个条件的有:

1、张郃:对抗马超20合,对抗赵云30合,对抗张飞50合。张郃数次单挑超一流高手而安之若素,所以他也应该是一流高手了。

2、姜维:对抗赵云50合而且不分胜负。

3、魏延:对抗庞德几十合。应该在二十合以上。

4、夏侯渊:对抗黄忠二十合以上。

5、关平:大战庞德30合不分胜负,成绩不错啊。

第三、能够和其他一流高手大战50合以上而且不分胜负的。能够打平一流高手的,自然而然也应该是一流高手。但是如果战了片刻就不能说明什么,只有大战五六十合以上不分胜负才可以充分证明两个人的实力不分高低。符合这一条件的有:

1、夏侯惇:大战张辽五十合不分胜负。

2、太史慈:大战孙策100合不分胜负。

3、邓艾:大战姜维50合不分胜负。

4、凌统:大战张辽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5、文鸯:大战邓艾50合不分胜负。

这样一共就有十九位高手正式入围一流高手序列。不过有两例特殊情况,只能依据书中的其它描述来推理,勉强也可以列为一流高手。揆情度理,如果把他们列为二流高手,好像有点屈才了。加上他们两个,《三国演义》就描写了二十一位一流高手。这两例特殊情况的就是:

第一、周泰:周泰一共临阵斩将二人,是:曹将张南和沙摩柯。根据斩将数量来看,不符合一流高手的标准。而且周泰也没有单挑超一流高手的经历。但是孙权既然长期以周泰为贴身侍卫,应该他的武功不低于甘宁。想想看,作为一国之君的孙权,能不把自身安危放在首要位置吗?从这个角度考虑,周泰应该是东吴数一数二的大高手。周泰也几次从虎尾春冰、万死一生的劣境中救出了孙权,也的确是不辱使命了。

第二、曹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划分一流高手,还是找不到曹仁能够上榜的理由。曹仁有数次与赵云、关羽和张飞狭路相逢,但是曹仁都很有自知之明地不战而走,使得我们没能大饱眼福,瞻仰一下曹仁颉颃超一流高手的名将风采。不过有一场战斗,曹仁打得精彩绝伦,堪称一流高手的杰作。这场战斗,为周瑜的死直接埋下了祸根。

这场战斗是周瑜和曹仁争夺南郡的战役。这场战斗,曹仁为了救出陷入包围的部将牛金,奋力杀入吴军阵中,一鼓作气杀败了东吴的名将徐盛和蒋钦,救出牛金得胜而回。

曹仁与周瑜的第二次战斗,曹仁按照曹操的临走前的部署,诈败把周瑜等引入瓮城。周瑜等人跌入陷坑,中了埋伏。曹仁、曹洪等四面杀出,杀得吴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蒋钦和徐盛都是东吴身经百战的大将,最起码也是二流高手。所以曹仁能够打败他们两个,又间接杀死周瑜,勉强算作是一流高手,似乎也说得过去。

因此我认为:曹仁作为曹魏的开国元老、第一任最高军职大司马,应该属于一流高手吧。即使是一流高手的条件再苛刻一些,曹仁起码也是二流高手的排头大将。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曹仁之所以没有晋级超一流高手,甚至是入围一流高手也勉为其难,可能是因为他比较淡泊名利深藏不露吧。但是,曹仁和夏侯惇作为曹魏开国担任的最高军职,一个是首任大司马;一个是首任大将军,他们的功绩已经名标史册,曹魏集团的其他任何大将也无法望其项背了。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大魏曹子孝,太祖之从弟。

自小好弓马,勇力冠当时。

纵横淮泗间,并与豪杰起。

执锐征南北,披坚驱东西。

雄才拒公瑾,堪与云长敌。

为将当奉法,谁如征南邪?

新年之后头一次发文,非常高兴在2021新的一年里,能够和三国迷们继续神聊胡侃。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代正属于这种分而又合的“乱世”,在中国数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段“乱世”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侯争雄,将才叠出,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治念在激烈的角逐中碰撞出瑰丽的光彩;另一段就是三国时代,枭雄并起,豪杰林立,智士如云,更为三国迷津津乐道的自然是那沙场上猛将的对决,大家都知道,侃三国如果不讨论猛将的武力值的高低,那就失去了灵魂,也是不人道的,所以必须要谈。

今天咱们聊聊曹仁的武力值。

大家都知道,在曹操的这些亲戚们当中,要说军事指挥才能,曹仁当属第一。他是个帅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他的强项,而亲自上阵厮杀的场景并不多,远不如兄弟曹洪,也比不上夏侯惇、夏侯渊。但咱们仍然可以通过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厮杀表现来给他的武力值层次做一下衡量和定位。

曹仁跟随曹操比较早,属于最早的那一批。曹操献刀刺董失败,星夜逃回家乡,在陈留树起“忠义”大旗,招兵买马,延揽天下英雄。曹操的本家兄弟纷纷响应,夏侯惇、夏侯渊各率人马来投,而曹仁和曹洪也是在这个时期来到曹操帐下效力。书中提到,曹仁和曹洪“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说明曹仁也是个练家子,有功夫的。

在起事之初,夏侯兄弟是兄长夏侯惇常常冲锋在前,直到夏侯惇眼盲之后,弟弟夏侯渊才逐步在两军阵前开始单挑,而曹氏兄弟恰恰相反,弟弟曹洪经常在阵前厮杀,而曹仁则通常是担任指挥官的责任,与敌将打斗的情况比较少。咱们就通过曹仁在战场上的一些表现来分析一下其武力值的层次。

1.新野之战中,曹仁欲发动夜袭,却遭到赵云的伏击,仓皇败退到河边,又遇张飞截击,“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

危急关头,曹仁小宇宙爆发,居然从张飞丈八蛇矛之下逃出条命来,说明他防御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2.曹仁攻打新野被徐庶击败,率残部向樊城撤退,路遇关羽横刀拦路,“仁大惊,拨马便走”,不敢交战。

不敢与关羽交锋,说明曹仁自知实力悬殊,武力值远低于关羽。关羽和张飞战斗风格截然不同,关羽前三刀的威力天下无双,曹仁能从张飞矛下死战得脱,但未必能撑住关羽力大刀沉的爆击,所以还是保命为上,根本没敢接战。

3.南郡之战,副将牛金出城被吴军包围,无法脱身,曹仁亲率数百骑杀出城来营救,正遇东吴大将徐盛,曹仁“奋力挥刀”,徐盛“不能抵挡”,被曹仁杀入包围圈救出了牛金;

从这次战斗分析,曹仁的武力值碾压东吴大将徐盛。

4.曹仁救出牛金后向外突围,东吴大将蒋钦阻拦,被曹仁与牛金“奋力冲散”

考虑到此时的牛金已经人困马乏,伤痕累累,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击退蒋钦主要还是靠曹仁,说明曹仁的武力值远胜于蒋钦。

5.周瑜兵临南郡城下,曹仁率军出城迎战,东吴大将韩当出阵,曹洪迎战,三十合诈败而走;曹仁出马,周泰挺刀接战,“斗十余合”,曹仁诈败退走。

由于是诈败,不能明确双方的实力对比,但能够十余合诈败,说明曹仁武力值即使低于周泰,但差距也并不明显,自保绰绰有余。

6.关羽率兵北征襄樊,用调虎离山之计,巧取襄阳,曹仁中计后率兵回返襄阳城,正遇关羽横刀拦路,曹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拔马而逃。

这是曹仁第二次面对关羽时不敢接战,这也再次证明了双方的武力值差距较大。

在曹操的这四位亲戚兄弟中,夏侯惇、夏侯渊和曹洪皆有斩获,而曹仁是唯一一个没有斩将纪录的。那么毫无疑问,在四人中,曹仁的进攻能力是最弱的。

但我们也发现,曹仁能从猛张飞的丈八蛇矛之下脱身而走,在与周泰的打斗中进退自如,还曾杀入重围救出战友,说明他的防御力还是蛮强悍的,这与他领兵作战的风格非常相似:防守能力远胜于进攻能力。

从曹仁的历次战斗表现来看,他与关羽、张飞这些“超级猛将”相比差距甚大,也比不上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但肯定碾压徐盛、蒋钦这些东吴将领。曹仁的整体武力值属于“二流中等”的层次,接近于李典、于禁。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曹仁“弓马熟娴,武艺精通”,在曹操陈留起义时,曹仁与曹洪投奔而来。在曹魏早期的六大猛将(即二曹、二夏侯、李典、乐进)中,曹仁的武力表现较少,远不如其余五位;在曹操陆续收了典韦、许褚、徐晃、张辽、张郃等人后,曹仁的武力表现仍是最少的!

可以说,从讨董卓到灭吕布,从徐州风云到官渡鏖战,曹仁几乎从来不与人厮杀,更不曾与人单挑;直到赤壁之战前后和襄樊之战,曹仁才有几次上场杀敌的表现。

曹仁的几场战斗和武力表现。

1.樊城之失

曹操荡平北方后,让曹仁屯守樊城,以李典、吕旷、吕翔等为副将,以达到虎视荆襄之目的。刘备在新野,新得徐庶,正踌躇满志;曹仁派吕旷、吕翔攻之。吕旷在阵前被赵云一枪刺死,吕翔在溃逃时被张飞一矛戳死。曹仁大怒,要与二吕报仇,率李典及精兵三万,杀奔新野而来。

两军阵前,曹仁没有出战,而是派遣李典上场,在与赵云单挑十余合后,李典败回。次日,曹仁摆下“八门金锁阵”,主动搦战,这也是曹仁第一次主动搦战。然而徐庶识破了阵法,派赵云将此阵挑乱。曹仁连输两阵,于是连夜劫寨,亲率轻骑在前,让李典压后。当夜,曹仁发现对方已有准备,火急退军,被赵云冲杀一阵,逃跑途中又遇到张飞拦截,“曹仁死战,李典保护曹仁下船渡河”。

连番败阵后,曹军搓动锐气,而樊城已经被关羽偷袭了(徐庶之计)。曹仁无奈,只好收拾败军逃回许昌。

2.新野之败

曹仁丢了樊城后,夏侯惇又在博望坡惨败,曹操大怒,亲提大军征讨刘备,而让曹仁、曹洪为第一纵队,许褚率三千铁骑开路。刘备此时已得了诸葛亮相助,就依计而行;曹仁杀入新野后,发现已经是一座空城,认为对方各自逃命去了,就在城内安扎。

当夜,城内大火,曹军不战自乱,曹仁只好冒烟突火而走,在逃出东门后,又遭遇赵云追杀一阵,曹仁逃窜至白河下游的博陵渡口,尚未喘息,张飞追来,“截住曹仁混杀”。后来许褚赶到,与张飞交战,但不敢恋战而走;曹仁趁两人厮杀之际,先一步逃命去了。

3.南郡之失

曹操赤壁惨败后,狼狈逃命,从华容道躲过一劫后,往南郡方向奔走,在看到曹仁带兵接应时,曹操感慨道,“几与汝不相见也!”于是留下曹仁、曹洪守南郡,自己铩羽而回许昌。

周瑜率蒋钦、丁奉、徐盛等人攻南郡,疯狂叫阵,但曹仁只是坚守不出;部将牛金亢奋冒进,主动请命出城杀敌,却被东吴兵围困,难以突围。曹仁从城楼上看见后,立即披挂上马,引数十骑杀奔出城,遇到徐盛,曹仁“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不敢抵挡而退。曹仁救出牛金后,看到仍有十余位骑兵被围,就再度返身杀入,遇到蒋钦拦截,曹仁奋力而战,把蒋钦的大军冲散。双方混杀一阵后,吴军败走,曹仁不仅救出了部将,还取得了大胜。

周瑜率大军前来决战,曹仁定下秘计。两军阵前,曹洪与韩当厮杀,三十余合后,曹洪诈败;曹仁亲自出战,这也是唯一一次上阵单挑,与周泰酣战十余合,然后诈败。周瑜挥军前进,猛追曹仁,一直杀到南郡城下;曹仁故意不拉吊桥,任由周瑜来追。周瑜、周泰等追过吊桥,率轻骑杀至城门,忽然遭遇伏击,但见城楼上“弓弩齐发,势如骤雨”。周瑜不幸,被毒箭射中左助,翻身落马,幸亏被丁奉、徐盛等舍命救走。

次日,曹仁主动搦战,这也是他第二次主动搦战,并且百般侮辱叫骂。周瑜以诈死之计,骗曹仁连夜截营。当夜,曹仁受到伏击,被围在空寨内,韩当、蒋钦、周泰、潘璋、徐盛、丁奉、陈武、吕蒙从四面八方杀来,曹仁奋力死战,“引十数骑杀出重围”,在遇到曹洪后,汇合残兵逃回许昌,而南郡早被赵云奇袭得手了!

4.襄樊之战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让关羽领兵攻取樊城;关羽让廖化为先锋开路,自领关平先攻襄阳;曹仁大惊之下,只好让满宠守樊城,自己率兵来救。

两军阵前,廖化两次诈败,引诱曹兵追赶,然后与关平合力杀回,曹军大乱;曹仁惊惧之下,速回襄阳城,但是在离城数里处,遇到了关羽拦路。曹仁的表现是“胆战心惊,不敢交锋”,而是让部将夏侯存上前厮杀。关羽一合斩杀了夏侯存,曹仁不战而败,襄阳也不敢回了,狼狈逃回樊城,坚守不出。

关羽水淹七军后,斩了庞德、囚禁于禁,威震华夏。数日后,关羽冲到樊城下扬鞭大叫,称曹仁为鼠辈,曹仁不予理会,火速叫来五百弓弩手,一齐发射毒箭,正射中关羽左臂,翻身落马。曹仁立即披挂上马,迅速杀奔出城,要活捉关羽,但是被关平“一阵杀回”。

曹仁的武艺到底如何定位?

1.曹仁被赵云追杀两次,均为仓皇而逃。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遇到赵云这种狙击王,曹仁选择坚决避开正面交战,这是非常明智的。

2.曹仁与张飞遭遇两次,都是被拦截后被动作战。第一次,曹仁曾奋力死战,幸亏被李典救护,才得以突围;但张飞也未能杀死曹仁,可见曹仁的武力绝非泛泛之辈。第二次,曹仁被张飞截住混杀,这次又被许褚救了一回,但许褚现身之前,曹仁在短时内还是能够自保的。

3.曹仁与东吴诸将交手,呈现明显优势。救牛金,曹仁以兵力劣势,先后杀退了徐盛、蒋钦;诱周瑜,曹仁与周泰单挑十余合,从容诈败;遭伏击,曹仁在东吴八将的围攻下,能够奋力杀出重围。综合来看,曹仁的武力水平,绝对远强于丁奉、徐盛等人,还应该高于韩当、周泰等人,似乎不亚于十二虎臣中排名靠前的甘宁、凌统了。

4.曹仁与关羽遭遇一次,也是被拦截,但不敢交战,甚至胆战心惊。也许,关羽当年在曹营杀出来的威名,至今还对曹仁具有深沉的冲击力。

5.曹仁与关平厮杀一次,被杀退(关平救人心切,奋力而战)。关平的武力,曾单挑庞德三十合战平,因此可入一流水平。

小结:曹仁的武力,可与东吴诸将酣战,丝毫不惧东吴猛将;但遇到关羽、张飞、赵云这种超一流猛将,曹仁还是明显不敌的,不过能够自保;遇到关平这种一流武将,曹仁的武力也略显逊色。综合研判,曹仁的武力值,大概属于一流偏弱。

反思:武力能代表曹仁的综合能力吗?

曹仁是一位智将,更是一位帅才。评价一位武将的能力,只看其武力,是远远不够的。

吕布,天下无敌,但可惜勇而无谋;颜良,勇冠三军,却只是一夫之勇;典韦,力敌万人,但他除了打架还会什么呢?

再看曹操的几位宗亲猛将。曹洪,年轻暴躁,让他守潼关,十日都坚守不下来;夏侯惇,亡命狠人,但他却屡战屡败,毫无大将之风;夏侯渊,虽然擅长千里奔袭,也曾经虎步关右,但比较性急易怒,作为西凉屏蔽、一方主帅,不能做到坚守待机,却与黄忠这种先锋官拼命死磕,最终身首异处,实在有负重托。

曹仁的武力,应该不如二夏侯,也略低于曹洪,但曹仁的能力,绝对远强于这三人!曹仁睿智,他极少与人厮杀,更极少与人单挑。从前文所述来看,曹仁两次搦战,一次是摆下奇阵有备而来,一次是周瑜中箭后趁机打劫,而唯一的单挑,也是诱敌,并且最终成功了,正是曹仁的这只毒箭,让周瑜丢了半条命,甚至在他临死时,箭伤还在隐隐发作。可以说,曹仁从来不以武力与敌人周旋,更不打无准备之仗!

曹仁的两次惨败,均属于进攻,而且对手是徐庶、诸葛亮、关张赵等人,战败不丢人,均在可接受范围。南郡之失,曹操留下的烂摊子,面对东吴、西蜀的联合算计,任谁也难以防守,不过曹仁坚守良久,还差点把周瑜弄死,这种能力,不可谓不突出。

水淹樊城后,曹仁曾一度想要弃城而走,但是听从了满宠的建议,最终选择了坚守。曹仁骑白马上城,鼓动士气,并且发动城内百姓,“担土石填塞城垣”,做到了真正的众志成城。正是曹仁的坚守与隐忍待机,让关羽的步伐受阻,在徐晃驰援、东吴背刺后,曹仁终于扬眉吐气,与徐晃合力追杀关羽,大胜而回。

其实,曹操征徐州、征官渡期间,镇守许昌大后方的,正是曹仁;而赤壁之战时,曹操的靠背,也正是南郡的曹仁!也许,在曹操心中,曹仁才是最勇猛的主将、最难得的帅才!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曹仁的武艺不弱,在演义中属于一流水平,大致和张辽、张郃等人相当。

说起来曹仁也是曹操手下元老级的人物了。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离洛阳,回到老家陈留招募义兵,矫诏讨伐董卓时,曹仁就和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投奔曹操麾下,为他效力。

而且曹仁能力也不错,所以经常独当一面。比如曹操东征徐州吕布时,就是曹仁留守许都。后来赤壁之战曹操败退江北以后,也是留下曹仁留守南郡,周瑜都在曹仁手下吃了不少亏。

不过曹仁极少和人单挑,下面我们就首先盘点一下曹仁的征战生涯:

一、荥阳之战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时,曹操带着本部人马前去追击。结果李儒早有防备,留下吕布、李傕、郭汜、徐荣伏击追兵。吕布首先杀出,夏侯惇拍马舞枪敌住,两人厮杀起来。

战不数合,李傕、郭汜从左右两翼杀来,曹操忙命夏侯渊、曹仁分别敌住。然而西凉军三路铁骑势不可当,夏侯惇又敌不住吕布,首先败下阵来,吕布趁势掩杀,曹军大败。夏侯渊、曹仁也坚持不住,只能双双败回。

二、新野之战

刘备得到徐庶以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积极备战。镇守襄樊的曹仁得知以后,担心刘备日后会成为大患,于是出兵讨伐,结果屡战屡败。曹仁不甘心,还想晚上劫营翻盘,却再次被徐庶料到,再次惨败。

败逃路上,曹仁遇到张飞拦截,曹仁和李典奋力杀开一条血路逃命而去。接着又遇到了关羽,曹仁不敢力战,夺路而逃。

三、第一次南郡之战

曹操在赤壁战败以后,命曹仁带着曹洪、曹纯、牛金等将留守南郡。周瑜早就有意夺取荆州,于是起兵来攻。

周瑜命蒋钦为先锋,徐盛、丁奉为副将,首先攻打江陵。曹仁手下骁将牛金带着五百精兵出城迎战,丁奉诈败而走,牛金追上去被吴军所围。曹仁于是亲率数百精兵出城接应,徐盛赶来拦截,却被曹仁击败。

随即曹仁杀入重围,救出牛金。之后曹仁发现还有数十人被困,于是再次翻身杀回。蒋钦亲自来战,也被曹仁、牛金冲散。曹纯趁势带兵杀出,吴军抵挡不住,大败而走。

四、第二次南郡之战

周瑜亲自带兵来攻江陵。曹仁又按照曹操的部署,诈败弃城,用计射伤了周瑜。在这一战中,曹仁曾经和周泰厮杀了十余合以后诈败而走。

五、襄樊之战

关羽北伐襄樊时,曹仁率军迎敌,结果却被关羽用计杀败。这一次逃跑时,曹仁再次和关羽相遇,和之前新野之战一样,曹仁不敢迎战败走。

六、樊城之围

关羽水淹七军以后,率军来攻城,结果被曹军弓箭手射中右臂,翻身落马。曹仁见有机可乘,就率军杀出。结果关平迎头拦住,将曹仁杀退。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曹仁这几战的表现到底如何。

这几战中,荥阳之战曹仁虽然战败,不过并不是他打不过郭汜,而是吕布悍勇,西凉铁骑难当,非战之罪。

新野之战曹仁虽然在败退时遇到张飞,不过在乱军之中可能并没有交手,所以不好评价他的武艺高低。至于曹仁和关羽两次相遇都是不战而走,参考价值更低。

对周泰之战曹仁是诱敌,只打了十几合就退走,参考价值也不高。

所以我们主要是看曹仁和徐盛、蒋钦、关平交手的结果。

这三战中曹仁和徐盛之战是他独立完成,蒋钦是和牛金合力完成。不过牛金此前和丁奉战了一次,又被困在重围之中战了一场,体力损耗颇大,因此击败蒋钦主力也是曹仁。

徐盛在后来曹休伐吴时,数合击败了曹休的先锋大将张普。张普回去说徐盛“勇不可当”,可见徐盛也是一员勇将。

蒋钦战绩略少,在孙策扫平江东时他射杀了陈横。后来吕蒙夺取荆州时,蒋钦曾经奉命诱敌,和关羽战了三合败走。能从关羽面前顺利脱身,可见蒋钦至少也有二流水平。

曹仁能击败徐盛和蒋钦,可见他武艺不低。

而在樊城和关平交手时,曹仁虽然被击退,不过关平是对上庞德都可以战上三十合打成平手的猛将,败给他并不冤枉。而且曹仁毕竟只是想乘机捞一把,见到无机可乘,水淹七军以后荆州军势大,他不敢久战也是正常的。

所以综合看,曹仁应该具备一流水平,和张辽、张郃等人相当,比关羽、张飞等超一流武将要差着一级。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算是二流,武艺不算得上是猛将,但是帅才,很有领军作战的能力。

曹仁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什么水平?

按《三国演义》,东吴这边,除了甘宁、太史慈,其余诸将要么与曹仁差不多(如周泰、黄盖、程普、韩当、凌统),要么不如曹仁(如徐盛、潘章、陈武等)。季汉这边,五虎、魏延当然远胜曹仁,王平、姜维、张苞、关兴与曹仁差不多。曹魏内部,典韦、许褚、徐晃、庞德、张辽、张郃、夏候兄弟、曹璋超过曹仁,乐进、邓艾、高览与曹仁差不多,李典、于禁等不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