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言人人殊,不同的人理解的方式不一样。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亲人都不在了,就自己一个人孤独寂寞地活着,那就没有意思了,就可能生无可恋甚至是生不如死。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指鹿为马。因为,从这个问题的命题来看,说永生和死亡显然不是指单个人的人生是永生还是死亡,而是指整个人类社会,或者起码也是指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从单个人的角度来探讨。

我认为,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人类当然在追求“长生不老”。而且人类一直都在为此而不懈地努力。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老人在临终时都是十分留恋这个世界的。否则,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明知倾家荡产也要去实验一下治疗那些不治之症呢?甚至有多少人,为了延长几个月而搞得人财两空?一个化疗几十万,一个器官移植几十万上百万,而治愈的概率低得可怜,但是踊跃实验的人仍然犹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有多少植物人,卧床数载还是坚强的活着,这就可以证明,永生才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我们身边有不少老人,身患绝症而努力坚持,哪怕有一线希望也绝不放弃的大有人在。有的老人收入较高,就更希望自己能够永生了。

我以前在医院照顾住院的父亲,邻床的一位老大爷,当时已经92岁了,得了癌症晚期,每天晚上疼的睡不着,不停地哼哼着,但是他依然不愿意离开人世。他老伴去看望他,他对老伴说:“我要是死了,你怎么办啊?这个家不就散了吗?”后来得知他一个月工资是9000元,可以给儿女们补贴一些。他因此就感觉,儿女们十分需要他的补贴而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儿女们没有了这份补贴就会生活水平下降。但是他的儿女们是怎么想的呢?

第二天,他的儿子偷偷地告诉我,他们姊妹五人都过了六十岁了,他父亲一年住院七八次,他们都快坚持不下去了。他大哥愁的自杀了,要是大哥还在的话,现在也七十多了。他母亲今年90,两个老人,姊妹四个轮流照顾,就怕老人住院,太累了,关键下面还有孙子需要看着,真是愁坏了。

这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很多五六十岁甚至将近七十的人,现在是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孙子辈的需要看管。可以说,这是60后、70后都必须普遍面对的现实。

我是70后的,我的孩子小的时候,我老婆辞职在家专职看孩子,为的是不劳累已经年过花甲的母亲。我们那时,像我这种情况的人不少,就是一个上班,一个在家看小孩。现在呢?一个人上班能养活老婆孩子吗?所以必须两个人都上班,看小孩的重担就落在了双方父母的身上了。

我们的父辈,他们的老人大多都是六七十岁就去世了,对于照顾八九十岁老人的滋味他们大多没有体会;我们的小孩又没大用他们看,因此对于看小孩,他们也没有觉得怎么累。所以,他们那一代人应该是最幸福快乐的一代人,因此他们也最不愿意离开的。

我们60后和70后这一代人,第一次赶上人口老龄化,又第一次赶上独生子女,又第一次赶上新式的教育模式,又第一次赶上房价大涨,又第一次赶上家家养车,我们这代人真的是很累。看着上边的老人越来越老,而下边的孩子将近30了,却不愿意结婚,结婚了生了小孩什么不管全交给我们了。孩子们一上班就要车要房等等,为什么这个样子?我们都是结婚后自己买房买车的,我们的孩子为什么非要在结婚前都应有尽有呢?难道90后00后的孩子们完全就是为了享受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这当然怨不得孩子们。都是我们这一辈人的庸人自扰。身边不乏这样的人,看到别人给孩子买了80平左右的房子,就非要给自己的孩子买100平以上的;看到别人给孩子买了辆20万的车,就非要给自己的孩子买30万以上的……

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在不停地攀比,不但攀比职务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少;攀比自己住房的大小和车子的品牌;还要攀比孝敬父母的能力和宠养孩子的档次。但是没有多少人攀比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和做了多少善事。

“量力而行”已经没有多少人是这样想的。都想超过别人,超越时代,超前消费,于是都疲惫不堪。看看身边熟悉的同龄人,没有几个是健康的:不是有肿瘤的,就是做过搭桥手术的,还有股骨头坏死的,尿毒症的,前列腺肥大的等等。反正我认识的同龄人(50左右的)没住过院的犹如凤毛麟角。

身边的同龄人大多数就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有的打两份工,为了多挣外快好养活40万的车,更有甚者打三份工。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去的。

像我们70后左右的同龄人聚在一起,大多数都是说,这一辈子能活到70岁就可以了,有极少数人觉得必须要活到80岁。我发现我们的父辈,他们都是80以上了,仍然都十分地留恋人生。可能是我们这一辈太累了,又不想连累孩子辈的,所以都觉得不需要活那么大年纪。而我们的父辈,他们对如何照顾老人,大多数没有什么体会,因为他们的父辈都没有这么长寿,所以他们就不懂得这份苦楚,就永远也不会觉得累的。

我个人认为,如果整个人类社会都永生了,亲人朋友都能够相聚在一起,当然是好事。如果只是少数人永生了,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而人不仅仅是要追求长寿,更重要的是追求健康。包括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是在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长寿未必是什么好事。

有一个讽刺的词汇叫做“行尸走肉”,用来讽刺碌碌无为的人。其实我觉得,行尸有肉也比躺在床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植物人要强多了。起码,行尸走肉能够自己吃喝拉撒的,不用牵连别人。

我身边有些常年照顾失能老人的,他们都是愁眉苦脸的,好像生活没有了盼头。长此以往,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有了阴影。

“有的人还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是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算不算是一种永生?

我觉得:我们只要多奉献,少索取;多利人,少利己;多行善积德,不违法乱纪。我们无论永生也好,寿命长短也好,我们的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尽量争取做到: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挡得住诱惑,经得起折磨,受得起打击,忍得住耻辱,顶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放的下生死……

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都不存在恐怖的问题!

没人有过永生,所以也就没有永生的体会和感受,从何去谈恐怖呢!

同样,也没人有死过的经历,死亡究竟是什么状况也没人说得清楚,也就没有恐怖的比较和问题了!

好好活,活在当下,别胡思乱想!

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谢谢:邀请:早上5点12分,和大家共同分享:永生和死亡那个更恐怖?其实很简单:《生》与《死》是生物的自然规律,它们的关系象水和地的关系,地上有水,水和地亲密无间,这就是《生》与《死》的象征,正因为《生》与《死》,在哲学上才有《唯心论》和《唯物论》,然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有了宗教:《因》与《果》在人们的思想扎根了,真与假:善与恶:伪与真等,人们悟出真理,人类文明也进入高度,我个人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活一生不能白活,胸襟气度有多大,事业就能有多大,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爱,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人活着要对《生》与《死》正确的认识,生未知,死如归,活一天高兴一天:快乐一天,人本身就是一台机器,《执着的追求是方向盘,理想和智慧是车头灯,自信和乐观是润滑油,忧伤和叹息是无用的磨擦。》生:死并不恐怖,恐怖地是你把生:死的恐怖!谢谢!

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永生更恐怖。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意外获得了永生的能力。被当成了女巫处死,但是刽子手又杀死不了她。

于是把她装在铁匣子里面。其间填满石头,又用锁链捆紧。扔到了茫茫大海里。这个女人在冰冷的海底动弹不得,满是黑暗,呼救也得不到回应,无法脱身。永恒体验被海水呛的痛苦。但又死不了。。。。

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这个问题,我倾向于永生更恐怖,人生不管长短,只有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来那才叫活着,永生就是不死,是不可能的事,那就谈起来没有意义,也就不谈了。那我就把永生理解成长寿吧,因这对人来说是可能的,人如果活过长的年龄,如果身体好的话,能自理还行,如果疾病缠身,生不如死,那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在痛苦的病态中活着,那可是非常恐怖的人生。如果你是父亲和母亲,你的孩子因为你的疾病长期缠身,把他们累得精疲力尽,其亲情因你的久病逐渐淡漠,象这种精神上的痛苦更甚于疾病身体的痛苦,这种感觉,能不害怕吗,恐怖任何神志清醒的人遇到,我判定百分之百的人都会选择死亡,因为这种生存的恐怖,超出人的承受力。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奋斗拼搏是力争过上好生活的经历,对每一个都是如此。只是人所处的社会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奋斗的结果高低不平,千差万别。

其实,人类其实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就是死亡,所以人类为了避免人们逃避责任轻易的选择死亡,在神经系统,思维意识中通过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宗教创造了天堂与地狱,形成了人人天生的对死亡的恐怖意识,所以就有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之说,以至于演化化成了人类除非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受到天大的挫折才会选择死亡。

人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不要轻易的选择死亡,鼓励和宏扬人的生命用到人生最有意义的时刻,那就是为国为民为他人需要献身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献出生命,这样的人灵魂永生,人们把英烈的死转化为永生的灵魂,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记念,让他们虽死犹生,这就是活着的人追求的永生。

永生和死亡哪个更恐怖?

(首)人类恐惧的是死亡。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永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