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曹操害死的人太多了,其中就有悬壶济世的一代医学大宗师华佗。曹操为什么要害死华佗,华佗不过是一名医生,对曹操没有任何威胁。
要不怎么说曹操是大奸雄呢?如果不乱杀无辜,怎么能叫做大奸雄?如果不多杀几个好人,又怎么配得上“奸雄”的称号?曹操要杀个人,不需要理由,只要自己愿意。所以对曹操来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只有卑鄙,必须卑鄙,连续不断地卑鄙,这才是曹操。
就这样一代名医于公元208年在曹操一怒之下害死了。华佗的死,给我们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不言而喻。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失传了,一大批在病痛中苦苦挣扎的患者无法获救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许是报应吧,曹操杀害了华佗。就在这一年,他最宠爱的、最聪明儿子曹冲(称大象的那个孩子)患病去世了;他的士兵们在赤壁之战前发生了瘟疫,结果战斗力大减,大战因此失败了。试想,如果有华佗在,瘟疫是不是就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损人又不利己。这就是曹操杀害华佗的最终后果。如果说损人利己的人是小人,那么损人又不利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这种人就是不要脸无底线的小人。请问大家:“曹操是不是这样的人?”
华佗的“麻沸汤”;华佗的“五禽戏”;华佗的外科手术还有不得不付之一炬的医学巨著等等。华佗一方面治病救人,一方面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添砖加瓦。从这个角度考虑,说杀害华佗的人是民族的罪人好像也不为过。华佗的无辜,我就不再多说了。
在《三国演义》中,华佗昙花一现,就这么惊鸿一瞥就留下了刮骨疗毒的千古佳话。老罗是这样虚构的:
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华。“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箭毒,特来医治。”平曰:“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痛,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有医者至,即招入礼毕,赐坐。
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宴相待。
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张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以上是《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中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后人有诗赞曰:
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
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从书中的描述和诗的赞颂,我们可以看出:老罗之所以虚构这一段情节,主要是为了体现关公的威武神勇和华佗医术的杰出高超。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他们的敬仰之心,就更加惋惜他们的死,就对害死他们的人更加深恶痛绝。
曹操、孙权联手害死关羽还可以说成是两国交兵,死伤难免,只能自负其责。但是,对于害死华佗,无论如何巧言令色都无法自圆其说。曹操的残暴不仁可以通过他无故害死华佗来窥豹一斑。医者仁心,残害医生的人,可以说是毫无人性可言了。更有甚者,曹操残害的是一名不计名利的神医。
关公受了箭伤,华佗不请自至,充分证明了华佗作为一位名医治病救人的纯粹理念。关羽的臂伤治好以后,酬谢华佗黄金百两,华佗也婉言谢绝。华佗为什么愿意免费为关羽疗毒?医生也需要吃饭不是?
是因为华佗是发自内心的对关羽的崇拜和敬仰。那么,华佗为什么要崇拜和敬仰关羽?
是因为关羽所从事的事业。关羽的忠义。关羽忠于谁?对谁讲义气?
关羽忠于的是信仰,那就是:推翻暴政,保护苍生,为民请命!国家需要统一。但不能由曹操来统一,因为曹操残民以逞!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在曹操眼里只有自己,没有社稷,没有民。关羽是极端的忠义;曹操是极端的利己。两者誓不两立是必然的。
老罗之所以安排华佗来挽救关羽,声援关羽,其实就是代表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迫切需要社会安定,发展生产。而有曹操这样的人存在,人们就不可能过几天好日子。所以,在人们的眼里:关公代表正义,华佗既然是神医,就肯定支持正义,讨伐有罪。
还有一点就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是史书。所以,为了故事情节的饱满有所虚构是必不可少的。
老罗虚构了刮骨疗毒这个故事深入人心。人们在茶余饭后,讨论这个话题时,都愿意相信这是事实。不得不说,这一段不可或缺,老罗是十分成功的。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不是说的华佗?
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并非真实发生。
华佗和曹操是老乡,现在的安徽亳州谯县人。亲不亲故乡人,华佗却是被他这个老乡害死的
华佗医术精湛,精通内外科,妇儿科可以称得上是个全科大夫。善养生,驻颜有术,
养生的方子如果流传下来可比某某养生精,某某鳖精厉害多了。
华佗研制了麻沸散,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他精于外科手术,属于鼻祖级的人物。
华佗爱运动,发明了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仿虎熊鹿猿鸟的各种姿态变化,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华佗把仿生学也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弟子吴谱学了五禽戏,活到了九十多岁,耳不鸣眼不花,牙齿也没掉,估计爬个五楼不费劲!在三国那个年代算是奇迹了。如果华佗不是被曹操折磨死,估计也得活个百八十岁。
华佗之死相传是给曹操看病,华佗对曹操说:“你这个病是个慢性的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还无法去根。现在给你暂时治好,治标不治本。我出来时间太长了,老婆自己在家也有病,我得回去看看。我抽空再回来。”,结果一去不回,曹操三番五次来请,老头犟劲上来了,我就不伺候你了!一直没回去。曹操也急眼了,派人去看华佗之妻是否生病?一查还真是没病,华佗老婆还很健康。结果把华佗下狱。华佗还认罪了,
谋士荀文若劝说曹操:“华佗医术这么高明,留着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曹操的犟劲也上来了:“不就是一个医生么?全国不信找不出第二个来。”就这样华佗在狱中被折磨死了。华佗把汇集一生心血的医学典籍拿出来给狱吏,并告诉狱吏:“这本书留着可以治病救人。”狱吏胆小,怕拿了这书犯罪。来了个拒不接受。华佗一气之下把书给烧了,多年心血付之一炬。同年称象的神童曹冲也得头风病,英年早逝了,也是这一年曹孟德赤壁大败,这一年是公元208年。
说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记载是发生在公元219年,关云长右臂中毒箭,在没饮用麻沸散的情况下,让华佗给刮骨疗毒。听着都觉着疼。《三国志》中记载关云长中箭的是左臂,虽然也记载了刮骨,但是医生没有记载应该不是华佗,因为华佗已经逝世11年了。
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在《三国演义》里华佗是一位神医,他和曹操本是老乡,所以按照常理他们的关系应该很亲厚,也能够彼此信赖。可是曹操这个人天性多疑,为人奸诈。在小说中所描写的华佗医术高明,而且无论是妇科还是儿科他都精通,可以说是一位全才,后来曹操让华佗给他看病,结果因为这个病让华佗白白送死了。
华佗在给曹操诊治后发现,曹操的这个病属于慢性病,按照华佗的医术,他当然可以给曹操开一个方子先让他缓解病痛,可是华佗很清楚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去病根,所以他就将实情告知给曹操。曹操自然想要知道如何根治,而华佗也直言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开颅。
开颅属于外科手术方法,即便是现代社会,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医治的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风险,更不要说在古代。所以曹操听了华佗的建议之后吓坏了,虽然华佗医术高明,可是他当时提出的这个医治方法太超前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任谁都不能接受。曹操这个人还多疑,所以他听了华佗的说法之后,又想到是不是华佗想要谋害自己。而碰巧这个时候华佗提出要回家看望老婆,因为他说老婆生病了。
谁知道华佗这一去就不回来了,曹操被疾病折磨的很难受,他一直等着华佗回来,却等着盼着看不到人,后来曹操派人去调查实情,想要知道华佗是不是真的回家给老婆看病了。结果派人一查才发现,华佗确实和曹操说了谎话,他的老婆根本就没生病。这个时候曹操气急败坏的让人把华佗抓了回来,然后就将华佗处死了。就这样一代神医,死在了曹操手中,确实可惜。
至于华佗死后给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完全是虚构的,并没有真实发生年过。在这部小说中,关公刮骨疗毒发生在公元219年,而此时的华佗已经去世十一年了,所以华佗根本就没有可能给关公疗伤。小说中给关公刮骨疗毒的人是其他医生,和华佗没有任何关系。而且根据小说的描写,当时医生在给关公刮骨疗毒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麻沸散,而华佗当年已经独创了麻沸散,所以如果真的是华佗给关公疗伤的话,一定会用麻沸散,这样就可以减少疼痛感,因此这个给关羽疗伤的人根本就不是华佗。
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华佗大家都知道,是一位医术精湛的郎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外科医生,精通于麻醉术。
(华佗自画像)
这么医术高明的人,应该是到处广结善缘的啊。他是怎么死的呢?
据史料《后汉书》 方术列传第七十二记载: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操累书呼之,佗恃能厌事,不肯至。操怒,知妻诈疾,乃收付,狱讯,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书可以活人。”吏畏法而不敢受,佗不强与,索火烧之。(剧中华为曹治病)
就这样,华佗是在曹操的愤怒下,杀死的。曹操的心思:叫你来你都不来,推推挡挡的,留你何用?
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75回提到的,华佗为关公刮骨疗伤的写法,是存在虚构的。是老罗牵强附会弄的。
据学家考证华佗生于公元145年,卒于公元208年。
名医华佗为关羽行“刮骨疗毒”一节中,关羽中毒箭是在建安24年就是公元219年,这相差了11年。
关羽刮骨时,华佗已经去世十一年了,关羽虽有刮骨疗伤,但医生并不是华佗,而是另一名名医。
(三国演义里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
这位名医又是谁呢?
是一个叫樊阿的人,华佗希望自己的医术能够有人接手,来为以后有人能拯救人们,于是将自己积累了多年的医术和技法知识等等,全部都传给了他的徒弟。
其中樊阿,是众弟子中最突出的。
他从师父华佗学到了优越的针灸之术和外科手术,深得华佗真传。所以这个神医可能就是华佗的徒弟。
其实这个事无论是否真的存在,反正华佗是不可能跳出坟墓,为关公刮骨治病的了。
可能是想间接赞颂华佗的医技,毕竟他是我们外科医学的鼻祖啊。
华佗一生为了百姓造福看病,流走于民间,帮助许多人恢复健康。 值得敬仰。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牙签
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正史中的华佗死于赤壁之战前,他是被曹操下令抓进监狱后,因严刑拷打而亡的。但华佗的死和他的“古怪”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华佗虽然是名医,但医生这个职业在当时是贱业,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而华佗最初希望读书出仕,但最终却做了个没人想做的医生,这让他非常后悔“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再加上当时全国有些医术的医生全被征召去了中央,导致地方医生奇缺,华佗就养成了到处行医,随性自在的生活习惯,性格也比较孤僻古怪“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
陈登的父亲陈珪曾举华佗为孝廉(做官的第一步),东汉太尉黄琬曾征召他为官(多半是去做太医),都被华佗拒绝了,可见华佗就是这么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之人。
华佗的医术不必多说,懂得对症下药,针灸技术一流,精通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三国志》、《后汉书》记载了华佗为许多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诊疗的例子,可以说是神乎其神。
但华佗为病患诊疗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立马见效的,往往能“药到病除”,但对于需要长期调理的,比如几年、十几年的病症,喜欢到处巡诊的华佗往往是预先留下几个药方,嘱咐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就离开了。至于病患病发时还能不能及时找到华佗,就一切随缘了,不少人因此而亡,比如陈登。
恰巧曹操得的就是这么一个慢性病。曹操因为头痛难忍,便找来老乡华佗为其诊治。每当曹操头痛发病时,华佗便以针灸刺穴,立马见效。但因习惯所致,华佗在曹操身边待了一段时间后就辞别了,曹操也没强留他。
后来曹操当丞相后,又召华佗为其治疗头痛。华佗对曹操说,您这个病短期很难见效,需要长期调理,方能延寿。也许是害怕自己会被身为丞相的曹操留在身边,华佗就对曹操说,自己多时未归家,恰巧妻子写来书信,让我回家看看。曹操也很通情达理,就让他回去了。临行前,曹操吩咐他说,你把家里安顿好就赶紧回来吧。
但华佗到家后就不愿意再来了,因为他知道,这一去估计曹操就不会放他走了,而这种生活是华佗无法忍受的。假期临近,华佗称自己的妻子病了,走不开。但曹操这边可等不及,可无论是曹操多次命令,还是当地官员前来催促,华佗就是不走。曹操大怒,便命令当地官员前去看看华佗的妻子是真病还是假病,如果是真病,便赐予钱粮,宽限几天后再动身,如果是假病,就把华佗打入大牢。
最终华佗被打入大牢,招认是自己说了谎。荀彧为华佗求情,说他医术高明,希望丞相能宽恕他。但曹操盛怒,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最终华佗因严刑拷打死在了狱中。此时赤壁之战还未进行,所以也就没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的的故事了。
看罢史书上的记载,华佗之死固然和曹操滥用权力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华佗自身,毕竟身为丞相的曹操已经给足了华佗面子。
而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为突出“拥刘贬曹”的主题,丑化曹操形象,便依据史书所载对华佗的故事进行了夸张改编。不仅让华佗的寿命延续了十多年,还留下了“刮骨疗毒”、“利斧开颅”等耳熟能详的故事。虽然经典,但只是虚构杜撰之事,切莫当真。
华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在死后十几年还为关公做手术?
谢谢邀请~
很多人认为华佗死了,还能在数年后给关羽刮骨是有问题的,这恰恰迁出了一段秘史!
既然华佗还能给关羽治病,就说明华佗当时没死!
当时曹操要杀华佗,荀彧求情被拒绝后便心生一计,让华佗假死!
华佗砍头那天,荀彧买通了刽子手,在华佗人头落地之时,以及快的速度将尸首收集起来,华佗徒弟按照华佗留下的方法,又把头给安了上去,华佗便隐姓埋名了!
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操还是知道了这事,竟然迁怒于荀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