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必须要降价吗?为什么?
有几个数据,你先看看,就心知肚明了。我国现在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是90万亿多点。而我们这边房地产总市值却是450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说,我们把市场上所有的流通的货币全部都用来买房,作为首付还远远不够。450万亿的首付按30%就是135万亿。也就是还差45万亿。
就是说,我们现在按每年增加发行货币15万亿的话,要3年才能增加发行45万亿。这45万亿还得专款专用,只用来作首付才够了。还得有两个前提:第一、房价原地不动。第二、新增发的钞票不得他用,只能用来买房。
第二条显然是行不通的。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怎么能只供房子呢?所以,房价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政府也未雨绸缪,制定了几百条调控措施,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第一点也很难,你要它不涨不降,它就心痒难搔,高歌猛进地涨了上去。这两点行不通,钱就永远都不够买房的。刚需和改善需求就永远买不起房子。
要想化解房产泡沫,大力增加发行钞票也是似乎是灵丹妙药,但是目前再加大钞票的发行力度就可能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而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印钞似乎也是不太可能了。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靠刚需的努力来消化泡沫。但是,通过17年这次涨价去库存,刚需基本上也是竭泽而渔,再也没有接盘能力了。另外,刚需的数量也是微不足道、寥寥无几了。我们的住房拥有率是96%,我国有4亿户家庭,也就是只有1600万户家庭没有住房,也就是说,真正名副其实的刚需也就只有这1600万左右了。
而我们现在空置的库存就有6000万套,即使是这1600万的刚需都买了房,也还剩余4400万左右套。何况,我们每年还生产出1000万套。由此可见,再一次去库存的压力很大。
还有一个需求就是改善性需求。但是,以目前这个价位,改善需求也会望而生畏,就可以暂时放弃改善计划。
物极必反,以前房地产本来能带动几十个行业的发展并且在拉动居民消费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以今天这个价格,居民无力改善和刚需无力上车。由此看来,高房价就好像又成了抑制消费的罪魁祸首。
事到如今,既要保持经济良性增长,又要保证泡沫不破,还要兼顾弱势群体的民生而不能无限度印钞。那么,除了适当降低房价,还有其他坦途可走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